-
1 # 老戴72402061
-
2 # 世界漁樂資訊
作為一個農村長大的孩子,我來回答一下,根據我的經驗,您的這種情況可能是以下原因:
1、認知偏差。你小時候,看東西的角度、對事物大小的認知,說實話,本來就和現在不一樣。小時候,一個雞蛋要吃很久,你自然覺得很大,長大了一口一個,你自然覺得雞蛋也就一般大。同樣的道理,小時候你走路要走很久,自然覺得寬闊遙遠。現在嘛,很快就走完了,也就……
2、交通、風土人情的改善。小時候,幾乎全靠走路,走久了腳自然也就累。現在人出門全靠車,偶爾走兩步路你會覺得新鮮,所以,你不會覺得小路很遠
-
3 # 二手思想家
在城鎮化程序加快的過程中,鄉間的小路已經越來越少了,小時候的你也變了,你再也找不到,走在鄉間的小路上的感覺了,往事歷歷在目卻只能回味,小路變柏油路,村莊變成城市!
-
4 # 快樂剪影
想起以前,老家的院子是沒有鋪石板硬化的,院牆也是用不規則的石塊簡單的摞起來的,大門口還有一棵刺槐,一到春天就綠油油的。院子裡有一塊空地,看起來好大好大一塊空地。那時的我還小,就在院子的一角栽了一棵桃核長出來的樹苗,後來經過不斷地擴大,還栽上了杏樹苗,就看著樹苗漸漸地長得比我高了,我還在小樹下栽了一些野花,都是山裡挖出來的,像什麼山谷朵花(我們那兒就這樣叫的),喇叭花呀,各種顏色的正宗野山菊花,儼然就是一個大花園。
後來,小院套起了紅磚壘的圍牆,門口的刺槐也被圍了起來,圈成了雞棚,綠油油的樹葉雖然也會每年長出,卻頂不住雞兒們的啄磨。院內和院外也差不多被隔了開來。感覺院子就小了起來,原來的大花園變得擠束了不少,漸漸地變成了小花園。
再後來,院門口改成了屋棚,門口的刺槐也徹底扒開刨走了。我的小花園也沒有了,隨之沒有的還有那個記憶中大大的院子。這些年,回老家的感覺,就是從進大門口到門口再到炕頭的那麼可以屈指可數的幾步,怎麼也走不出那種以前在院子裡能逛花園,逛完整個世界般的感覺。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的院子怎麼那麼大,大到可以裝下我的腳步,大的可以裝下我的夢想。
也許,隨歲月長大的不只有那個幼小的軀體,還有一顆不斷追求狂野的心。
回覆列表
從十二歲參加生產隊勞動,到五十九歲土地流轉給合作社,每次看稻穀,看農田,那個情感可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二十四歲前,一年年辛苦難受啊,生產隊交完公糧,分的口糧不夠吃啊,就盼著下半年到外地修水利,雖然苦但有大米補助,能吃上一二個月的飽飯。二十四歲後到五十九歲分田了單幹了,農業稅,兩上交,一年忙到頭只能混個溫飽,還得感謝袁隆平老爺子育出了好稻種,不然交足國家,留足集體,逼死自己。(農業稅取消後負擔輕了一些),常年農忙種地,忙完打工,活脫脫的經濟奴隸。恨哪,恨天,恨地,恨自己。看稻穀,看農田,都不知該向誰撒氣。土地流轉了,政府來管了,路修好了,電架通了,我也不能種地了快死了。這……唉!這輩子喲!小編你問我這個問題幹什麼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