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霜月樓主
-
2 # 棒仔媽媽
孩子不寫作業,不該吼孩子哦。
提起孩子寫作業,親媽都變後媽,輔導作業基本靠吼。其實,在作業的問題上,是很多家長都頭疼的事情。
不能吼的原因在於吼叫並不會讓孩子心甘情願寫作業,反而會產生很多不好的影響。
美國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大聲吼叫,對管教孩子毫無用處,聲音越大,孩子注意力越無法集中。
吼孩子還會有什麼後果:
1,孩子容易有負面情緒。父母吼叫,情緒激烈,壞會傳遞給孩子,孩子思路被打破,更無心寫作業,心中壓抑著負面情緒。
2,父母的行為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孩子的性格會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父母長期吼叫孩子,很容易讓孩子長大後也會以同樣吼叫的方式對待別人,孩子在不知覺中學會了父母的樣子。
3,孩子不寫作業,得到的是父母的吼叫而不是鼓勵,孩子會不相信在能做好,寫作業中碰到的困難,障礙不能有效的解決。不能和父母良好的溝通,會讓孩子不敢繼續嘗試,漸漸變得沒有自信,認為自己做什麼父母都是一頓吼罵。
吼叫不是目的,孩子不寫作業,家長應該找到孩子不寫作業背後的原因。同時,要讓孩子明白,不寫作業,自己應該承擔後果。其實,孩子對老師是有敬畏之心的,他們也知道不寫作業,會受到老師的批評,責罰等。
在孩子寫作業這件事上,家長還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精力。多給孩子認可和鼓勵,不要盯著孩子不好的地方看,而是善於發現孩子的進步。
每當忍不住吼孩子時,不妨心裡多念幾句“好好說話,不吼他”。
用關愛代替吼叫,效果肯定會比吼叫要好。
千萬不要吼!吼就是在開啟逆反的大門。
可以採取如下做法:
給出心理緩衝區和準備期,如下步驟。
一、在和孩子閒聊或遊戲的輕鬆心理狀態下采用探討的語氣一起商定每天的寫作業時間,以及寫作業時長休息時間等,並約定好用手機定時。
二、假設每晚六點整寫作業,那手機定時要定在五點五十分,可以錄製提示音訊如“距離今天的作業時間還有十分鐘,請做好作業準備工作”。之所以提前十分鐘,就是給足孩子心理緩衝期及準備期。在此大人不要做任何話語溝通和心理暗示,但可以嘗試給自己同樣約定一份工作。並在提示音開始後馬上在孩子視野內進入自己的工作準備狀態,這個動作包含了兩種資訊,就是時間管理和言傳身教,這比口頭的說教和怒吼要好太多。
三、如果是剛入學的孩子,這種方法很容易推進並能很好的養成孩子的時間管理的好習慣。但如果孩子的磨的劣習養成了,用這一方法就需要父母的耐心,不一定立馬見效,可以每天早晨徵求孩子的意見,今天的作業準備時間需要多少,十分鐘夠嗎,十五分鐘怎麼樣,需要我的幫助嗎,等等。約定後,到時間就按時執行,一樣的不要督促和嚇吼,只是馬上做好自已,用行動來施加影響。
四、孩子如有進步立馬給予肯定,固化習慣。如沒有立即執行則每天堅持。用行動不用語言,身教好於言傳!祝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