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浪在咆哮

    天氣越來越熱,夏天已來了。鯽魚反而難釣了。我試著從三個方面淺析一下:

    1 到了夏初,隨著天氣變暖,南方水域應該是草長水流,不再是初春時水清草少。浮游生物增多。也正是鯽魚要完成一次繁殖過程,它們忙於繁殖,一般少進食。

    2 天熱了,水溫也隨著變高。一般水溫在30度左右,靜水河流、池塘、湖庫水下淤泥在起作用。你假如是個老釣友,夏天釣著釣著,水底冒泡,時不時翻起個青苔。發酵的淤泥消耗水中的氧氣。鯽魚會上浮到水面,吸氧。試想這時的它還吃餌嗎?

    3 流水的溪、河、湖、庫由於水錶溫度過高,鯽魚會遊向深水域”避暑”。因為水深溫度變化慢,天熱浮游生物多。

    所以到了熱天,水錶上只剩下精力旺盛的小魚在搶食。廣大釣友感嘆: 夏天到,魚難釣。

    夏天釣鯽魚有三選:

    1 早晚釣。早上九點以前,下午五點以後;

    2 釣雨後或流水。連續幾天悶熱天后,必有一場大雨,選擇雨後是個不錯的選擇。另外湖庫的出進水口也值一試。

    3 夜釣。熱天夜晚水溫低,夜晚靜,幹憂少。晚風吹拂,氧氣增多,鯽魚會游到岸邊覓食。

  • 2 # 野釣探祕

    雖然現在釣魚的大環境的確不太好了,野釣資源越來越少。但並不是因為天氣變熱,才導致魚情變差。而是我們釣魚人沒有跟上氣候等諸多因素的變化,才導致了野釣越來越難。

    那麼怎麼改變這一現狀,讓魚變得好釣起來呢?

    我們只要找出夏天垂釣的誤區和錯誤方法,並找出解決辦法,讓魚不再難釣!

    一、天氣與釣位的變化及應對

    最廣為流傳的釣魚諺語:春釣灘、夏釣潭。

    我們不論這個諺語針對現代釣魚來說是否還適用,但是不難從中看出,天氣和釣點是相輔相成的,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出門不看天氣,你註定空軍。到了水域你不根據當天的氣候來尋找釣點,也不可能有好的魚獲。

    從春回大地、天氣回暖,鯽魚開始巡遊到岸邊、水草邊、淺灘處產籽。這個時節,魚兒餓了一個冬天,加上產籽,此時需要攝入大量的食物以及所需的營養。魚兒的慌不擇食也導致了垂釣較為容易。

    天氣逐漸變熱過後,魚兒便迴游到水裡深淺交界處。而且會根據氣候的變化,巡遊到樹蔭下,水底陡坎邊,甚至浮於半水乃至水面。這個時候再不轉變垂釣思路,肯定不會有所收穫。

    我們在垂釣時候首先要遵循下面這幾不釣:

    1、天氣悶熱不釣

    特別是在雷雨前一天,此時天氣悶熱,就是人都沒有食慾,魚兒更是如此。此時水裡面的溶氧量比較低,魚兒缺氧,大多數浮於水面。這時候的魚是最難釣的,就算你給它掛燕窩人蔘它也不開口。

    2、雷雨天氣不釣

    雷雨天氣不釣魚主要是為了安全著想。講一個我的親身經歷和另外兩個身邊釣友的故事:

    才學釣兩三年,那個時間段釣魚的癮特別大。有一次和釣友去一個山區水庫,出門的時候已經開始下雨了。而且天氣預報也有雷雨警示,雖然猶豫,但滿腦子的魚游來游去,最終魚癮戰勝了理智。並執念的認為雷雨天的魚好釣。

    到達水庫後,冒著大雨架起裝備,釣了一個多小時。風雨交加,全身溼透連內褲都沒幹的地方了。已經到了無法拋竿的程度,水庫水位也在不斷上漲。此時心裡已經在隱隱有點害怕,便收杆回程。返程不到兩公里,前面山坡塌方了,車輛無法通過。

    好在之前來過這個水庫,隱約聽說過另一端還有一條路。便開啟地圖尋找,還真有一條路。可是出去不到5km。就已經是山路了,全是稀泥路,路面時而寬時而窄,有幾次差點滑到溝裡去。有的地方都不能稱之為路,有的是人家果園,有的是人家菜地。車身掛著樹枝,車輪壓著菜地,天氣越來越黑,雨越下越大,心裡的害怕越來越強烈。好在經過五個多小時的摸索,邊打聽邊導航終於安全回家。

    自此過後雷雨天氣我再也不會出釣,另外就是無論去任何地方釣魚,都會把油箱加滿,哪怕只缺一格,也要加滿。

    另外就是我們附近區縣有一個在雷雨天作釣當場被雷擊斃。另外一個,大雨後水庫後面山體鬆動,被釣位後面滾落的山石直接砸死。這兩個都是真實事例,且都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所以安全出釣是第一位的!

    3、連續大晴天或連續悶熱陰天且無風不釣

    雖然說晴天有光照,對水底植物的生長有利,可改善魚兒的生存環境。但是溫度越高溶氧量越低,特別是連續晴天,地面和近空熱量過大,水面溫度隨之上升,水裡氧濃度必然下降。此時的魚兒基本上不會開口,對餌料會淺嘗輒止。浮漂動作表現為半目輕微緩慢的上下浮動,提竿又不能中魚。就算你揮汗如雨也是一無所獲。

    如果遇到連續晴天或陰天起風的時節,倒可以嘗試夜釣,會有一定的收穫。

    ◆◆◆上面這些情況不適合夏季釣魚,那利於垂釣的因素又有哪些呢?

    1、夜釣

    選擇不悶熱,有風的天早晚出釣。特別是夜釣,甚至通宵至第二天白條鬧窩結束。夜晚水邊微風習習,安靜舒適,無論是鯽魚或其它魚類都會巡遊到岸邊覓食。

    那我們在夜釣時,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第一,儘量避免聲響。比如有的人喜歡和身邊的釣友大聲交談;有的人喜歡把裝備弄的轟轟作響;還有的人在魚兒短時停口後,甚至拿起手機刷起了小視訊……等等,這些都是夜釣不可取的行為。

    第二,避免使用釣魚燈,儘量用電子夜光漂。雖然夜光漂看漂的動作沒有釣魚燈照射後那麼清晰醒目,但是晚上一般是近岸淺水作釣,光線是可以直接透射到水底的。這種光線不但讓鯽魚害怕,還容易逗引小白條。

    第三,使用4.5米,或者3.6米短竿作釣即可。雖然使用竿短,但不要選擇一波平緩的底坡。這種對於天生警覺的魚兒是沒有安全感的,選擇一些有小陡坎或者說輕微障礙物的地方,效果更好。

    2、雨過天晴、小雨,或者晴天有風

    這就很容易理解了,就是氣候很舒適,魚兒願意開口。

    但我們選擇天晴有風的白天出釣,庫釣還是適合用中長竿,比如5.4米、6.3米。此時的鯽魚基本上待在深淺交界處,可以說有太陽直射的天氣,基本上不會到淺水來,就算有一兩個,那也是像不聽話的小孩子,大熱天跑出去貪玩一樣。這個地方那是白條的天下,要是抽白條,2.7米的竿就可以讓你拉到手軟。

    釣位推薦選擇樹蔭下,水底有溝坎處。水深宜選擇2.5米到3.5米之間。

    二、釣餌、窩料的選擇

    很多釣友夏天釣鯽魚有一個誤區,認為夏天天氣炎熱,連人都喜歡吃稀飯吃鹹菜,那麼魚兒也喜歡清淡一點的餌料和窩料,其實並不盡然。我們使用清淡餌料,比如嫩玉米、發酵玉米等,一般是垂釣大魚。魚長那麼大,經歷的危險也比較多,一些異於平常的味道,會讓它產生警覺。這個時候純天然的窩料或者餌料、亦或者接近於天然味道的食物,可以使其放鬆警惕。

    但我們在垂釣鯽魚的時候,還是主張以腥香為主,窩料用酒米即可。只是有別於秋冬季節,味型不要整的太複雜。不要像炒大鍋菜一樣,什麼料都放在裡面。有的釣友喜歡把名氣大的餌料全部混在一起,比如說老化的大板鯽不錯,釣魚王的瘋釣鯽不錯,龍王恨的野戰藍鯽不錯。那好,就全部在混在一起。搞出的味道奇奇怪怪的,你讓魚兒怎麼吃得下口?不吃?再加點小藥!這都是錯誤的方法。

    夏天野釣鯽魚的時候,選擇一個基礎餌、一個味型餌、一個狀態餌即可,甚至單開效果也不錯。因為釣的水深基本都在2.5米以內,也不用擔心餌料不能到底,所以沒有必要加拉絲粉,使其霧化狀態更好、更快、誘魚效果更好。

    誠然,釣無定法。野釣鯽魚最好的方法就是臨場應變,變化就是最好的釣法。如此,夏季釣鯽便不再難。但同時我們也要放低自己的欲求,不一定為魚而漁。晚上涼風習習,在水庫邊坐上幾個小時。哪怕是抽幾個小白條,也是一種美好的垂釣生活。

  • 3 # 可口可樂瞭解一下吧唧

    夏季是一個生機勃勃的季節,很多人都會在這個季節出門垂釣!我們都知道鯽魚在中國是一種常見的魚類而且在任何季節都是能夠垂釣它的,但是在夏季由於氣溫的原因,鯽魚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釣上來的,還是需要一定的技巧,並且在不同的季節和水域,釣鯽魚有不一樣的技巧。所以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些在夏季垂釣鯽魚的技巧!

    一、夏季鯽魚的釣位選擇技巧

    我們都知道夏季是一年最熱的時間,夏日炎炎那可不是蓋得!這個時候鯽魚也無法忍受這樣的高溫天氣,所以在夏季白天氣溫較高的時候,鯽魚一般都會躲在深水區的陰涼處進行避暑,這個時候我們選擇的釣點就要跟據鯽魚的特點來。選擇釣深是最為正確的,最好的釣位是在離岸邊6-7米,水深1.5米以上的地方,而且如果這樣的釣點附近有水草就更好了,這就意味著這個釣點食物豐富,而且含氧量很高,能夠釣到大鯽魚的機率就越高!

    二、夏季垂釣鯽魚的釣具、釣組選擇

    夏天的鯽魚力氣大,掙扎力一般可以達到本身體重的4~5倍。因此,釣線要粗一些。夏季在外野釣,想釣的更遠更深,就可以選擇用6.3米或7.2米的長竿,長竿短線釣草釣者則可以用8、9米長的。夏季野釣白條魚或者池塘釣鯉魚一般用4.5米以下的短竿。手竿,一般6.3米以上被稱為長竿,4.5米~5.4米是標準桿,3.6米以下為短竿。主線1.2~1.5號超強線,腦線0.8~1號;浮標4~6號;魚鉤,袖5~6號,關東3~5號。

    三、夏釣大鯽魚的用餌技巧

    夏季垂釣鯽魚的餌料選擇和垂釣鯉魚的餌料差不多儘量使用麩香清香為主,味型較清淡的餌料為最佳,同時在野生水域,大鯽魚較為警惕在餌料的選擇上要適當的用一些廣譜性較強的餌料!夏季氣溫較高,魚兒的開口不是很好,所以我們在垂釣的時候要具體根據釣場的魚情來調整最為適合的餌料配方!

  • 4 # 沒有感情的豬

    進入5月後,天氣開始熱起來了,以前春意盈然的時候,總是能鯽魚連桿的情況不復存在了,原本我們做好的窩子,卻再也釣不到大鯽魚了,讓很多釣友頭疼!閒來無事的時候,和釣魚討論這個問題,有技術好的釣友分析瞭如下原因:

    1, 選擇合適的天氣很重要

    天氣轉熱後,大鯽魚也都轉入深水區,畢竟它也怕熱,和人一樣,我們夏天釣魚,如果沒有打遮陽傘,基本都會躲在大樹下,橋墩邊等有陰涼的地方,不然魚沒有釣到,人晒暈了,對健康也不利!

    所以,我們可以選擇濛濛細雨的時間,或者連陰天,天氣涼爽,鯽魚也需要到淺水區尋覓食物,如果不是氣壓低,溶氧低的情況,基本底調,都會有不錯的收穫!

    至於炎熱高照的時間,我們只能選擇釣其他魚種了,比如釣鰱鱅或者釣草魚!

    在夏天,我專門挑選下小雨的天氣去釣魚,感覺真的不錯,魚獲也很棒。至於選擇時機,我在早上和晚上中大鯽魚的機率要高一些。早上在六點左右,是最容易上大鯽魚的,這時候小魚也不鬧,一來就是大的,手感特別好。再就是天要黑的時候,小魚好像回家了一樣,此時,大鯽魚來的是一波接著一波的,老是釣的不想收竿,捨不得走。

    2, 釣位的選擇 找到魚窩

    我們初到一個釣點,首先要確定一個好的釣位,用重鉛到底,探索一下週邊的水深情況,以及確定一下哪些地方是有石頭或者高低起伏的地方,如果探索到一個小盆地,我們就釣盆地的中央,如果是高低起伏的地方,就儘量找地勢低的地方,這些地方一般比較喜歡藏魚,也就是魚窩,多找幾個釣位,每個調位打個小窩,我們挨個的進行試釣,如果哪個窩子出魚,我們再針對這個窩子多釣一下!這個是比較笨的辦法,但是也很適用野釣!

    3, 線組的選擇

    根據個人的習慣不同,一般釣鯽魚,我經常用0.8的子線,1.5的主線,3號袖鉤,就是有3-5斤的鯉魚咬鉤,我們仔細應對,也沒有什麼問題,都能弄上來!當然,有的釣友比較專業,有自己不同的線組也很正常,釣友出釣,各個不同嘛!

    四:餌料的選擇

    夏天釣鯽魚,除了萬能餌蚯蚓外,我們很多人還是習慣用餌料釣魚的,因為天氣熱的原因,我們一般要選用清香型的穀物原味餌料為主,香,甜,本味的餌料,會有比較好的收穫!

    但是,釣無定律,我們一般還是要帶上蚯蚓和商品餌兩種餌料的,做釣的時候,我們先用蚯蚓試釣一下,一段時間後,發現蚯蚓沒有口,我們轉換餌料模式,也許就能連桿爆護了!

    綜上所訴,窩裡有魚,又加上合理的線組搭配,餌料味型合適,基本上今天就有很不錯的收穫!個人的一點淺見

  • 5 # 垂釣菜鳥

    夏天魚難釣,不止你認為,而是幾乎所有釣友都這樣認為,但有一種魚好釣,白條。為什麼會感覺夏天難釣呢,有以下幾點。

    1、下網

    2、鸕鶿

    3、電魚

    以上總總,都是影響釣魚的直接因素,其它因素就是天氣,釣點,餌料,線組釣魚人自已的問題。

    夏天想要釣好鯽魚,還是那句話,就是要了解鯽魚的生活習性。

    鯽魚覓食比較有規律。一般春季是旺季,它們幾乎晝夜不斷地覓食,夏季則在早上和晚上覓食,秋季差不多也都在全天覓食,冬季只有中午一段比較暖和的時間才會覓食。鯽魚屬雜食性魚類,蚯蚓、蝦、小蟲以及水草、藻類都愛吃,尤其喜歡吃水草的莖、葉、芽和果實。所以,夏天釣鯽魚要先在早晚出釣。餌料要腥香味的。鯽魚生性膽小、溫順,,怕強聲刺激,易受驚嚇。所以釣鯽魚時要選擇安靜的釣點,垂釣時不要大聲說話,走動時腳步要輕,不要用手拋擲餌團。

  • 6 # 墨海遊釣

    墨海認為,天氣變熱,鯽魚難釣,主要得從兩個大方面來看。即鯽魚自身特點和環境特點。

    鯽魚的自身特點:鯽魚喜冷怕熱的習性鯽魚喜暗怕光的習性鯽魚謹慎膽小的習性

    一、鯽魚喜冷怕熱的習性。

    有過冬釣經驗的釣友們都知道,在冬天,即使其它魚種都“閉關禁食”了,鯽魚還是會開口的。甚至有釣友發現過這樣的現象,冬天把鯽魚養在陽臺上的水池,夜裡水池結冰,把鯽魚凍住。到次日中午太陽把冰融化後,鯽魚依然是活蹦亂跳的。這說明——鯽魚喜冷,而且耐寒!

    通過冬天鯽魚的習性和平時鯽魚棲息的特點,我們會發現,鯽魚是喜冷怕熱的。那麼天氣熱的時候,它們通常是躲在深水或陰暗複雜的水域,或者晝伏夜出。所以天氣變熱後鯽魚難釣。

    二、鯽魚喜暗怕光的習性。

    釣友們都知道,絕大多數時候,鯽魚是在水域底層活動的,在水庫、深潭,鯽魚甚至可以在五米深的水底活動。這說明,除了它們能耐低氧、喜冷水外,還有個特點,——喜暗。

    三、鯽魚謹慎膽小的習性。

    前面講到鯽魚“喜冷怕熱、喜暗怕光”,它們平時在深水水底層和有障礙物的水域活動。這同時也能看出鯽魚謹慎膽小的習性,或者叫做“喜靜怕鬧”。

    在鯽魚的生活習性中,它們紮在水底、鑽進障礙物的縫穴。更多的是一種自我保護,圖的是一份安全感。尤其是天氣變熱後,黑魚、鱸魚等凶猛的肉食魚開始活躍起來,鯽魚也不敢像春天那樣到處遊弋,因為弄不好就被一口吃掉了。

    小結:結合鯽魚的三點習性來看,天氣變熱後,水邊淺水區、亮水區的水溫相對升高,它們更喜歡呆在深一點且涼快的水域,所以難釣。

    外部環境原因:小雜魚更活躍,搶食更快。食物豐富,肚子不餓。

    一、小雜魚更活躍,搶食更快

    當天氣變熱後,水溫回升,各種各樣的水體生物都開始活躍起來。尤其是小白條、麥穗、鰟鮍、瓜子非、趴地虎等“幼兒園”級別的小雜魚。這些小雜魚一副“出生牛犢不怕虎”的樣子,附近水域只要有了窩料餌料入水,它們絕對是第一波到達現場的。

    前面講到,鯽魚在這季節通常在深水或者有障礙物的涼水區。當打窩或者掛餌入水後,鯽魚還沒來,小雜魚就已經開始鬧窩了。如果釣點釣時合適,鯽魚來了,鉤上餌料也被鬧得差不多了。

    二、食物豐富,肚子不餓

    天氣變熱後,岸邊和水裡的小蟲子、小生物活躍起來。這時,水裡魚類包括鯽魚,其食物就比較豐富了。不像深秋、冬天、初春那時節那樣飢餓。

    當然,如果餌料很對它們的胃口,且作釣釣點和作釣時間也比較合適,那麼釣鯽魚肯定是沒問題的。或者說在食物比較匱乏的池塘釣,鯽魚密度比較大,那麼即使天氣變熱,也是很容易釣到鯽魚的。

    一是釣時,作釣時間儘量選擇晚上或清晨,在水溫比較涼的時間段作釣,這種時間段,除了水溫、光線合適外,還有就是沒有雜魚鬧窩;

    二是釣點,除了選擇鯽魚密度較多的水域外,還要注意選擇深淺交界處、有障礙物處等釣點。

    三是窩料餌料味型對路,在食物豐富的季節,釣鯽魚就格外要注意餌料味型和狀態。通常腥香、奶香都可以,天氣熱時,可以少加點果酸。

  • 7 # 董董董宋宋宋

    現在正是鯽魚的好時節,大家都會經常去釣魚,但是每次都是一群人出去釣魚,總會有些人釣魚可以輕鬆爆棚,總會有些人釣不到魚,那麼怎麼釣鯽魚容易上鉤呢?

    1誘餌的選擇。鯽魚比較喜歡吃甜食,所以,誘餌最好是選擇帶有甜香味的。可以選擇植物性的窩料,類似於大米、麩皮之類的,不要用腥香、香腥型餌料,配置餌料的時候,既要有顆粒狀的,又要有粉末狀的窩料,可以讓魚慢慢的啃食,給我們釣魚留下足夠多的時間。

    2注意打窩區域。還有就是打窩要選在離岸邊不近又不遠的水域中,如果太靠近岸邊,魚會害怕,但離得太遠垂釣起來比較吃力。最好是選在比你的魚竿短一米左右的地方,比如你的竿是四米長,那麼打窩在三米的地方就可以了。打窩之前,要用長杆對水的深淺做出一個判斷,看哪裡水深,雜物過多的水域,不宜做窩。

    3鉤線漂配置。一般來說,野生土鯽重量大多不會超過400g,250g以上相對比較常見,所以主線1.5,子線0.8是最好的,足夠應對夏季大鯽魚,養殖工程鯽、高背鯽除外。而釣大鯽魚的魚鉤,應該選擇3號以上袖鉤,魚漂選擇常見長腳長尾大肚漂,在夏季漂相會比較明顯。

  • 8 # 周果果小果

    要說盛夏釣魚,喜憂參半,天氣好了魚的活性足,但是天氣一熱,魚群都躲在深水裡,淺水區愈發不好上魚了,也有釣友說,那我就釣鯽魚,也不守釣大物,總可以了吧,遺憾的是,夏天越熱,能釣上的鯽魚越小,甚至有釣友說,盛夏無大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鯽魚是出了名的口髒、好釣、易上鉤,但是,大多數釣魚人,可能積年累月下來,釣上野生大鯽的次數,屈指可數,而且要有興趣統計一下,會發現,就算偶有大鯽中鉤,絕大多數也是在春秋二季釣上岸的,甚至就是冬季也能時不時釣上幾條大鯽魚,唯獨夏季,尤其是盛夏,上大板鯽的機率真的非常低的,這是怎麼回事呢?

    (一)鯽魚喜陰避光,這是生理習性;進入盛夏之後,要麼就是晴空萬里的高溫,要麼就是悶熱的高溫天,鯽魚的體型整體偏小,所以大部分都喜歡遊曳在淺水區,但是大體型的鯽魚,對新陳代謝帶來的脂肪消耗,比小體型鯽魚要嚴重,所以多會躲避到深水區,多數釣友都是日間垂釣,所以釣上大板鯽的機率還真的不高。

    (二)大鯽魚的體型大,對食物的需求量也大,對躲避的水域環境也有需求,淺水區雖說食物來源充沛一些,但是不利於隱藏,所以小鯽魚多群居,大個點的鯽魚,多數會離群,獨立覓食、肚子游曳,有時候寧可餓著,也不會輕易隨群群棲。

    (三)大鯽的警惕性非常高;鯽魚的生長速度,可以算是非常慢的,尤其是野生鯽魚,尤其是能被稱為板鯽的鯽魚,無不是至少4~5年以上的魚齡,換句話說,長這麼大的鯽魚,無不是真經百戰,甚至有不少都是屢次中鉤,因為各種原因脫鉤跑魚,在進食時稍有異常都會放棄覓食,說個個都是老滑魚也不為過。

    (四)夏季天氣悶熱,溶氧不足是常態;魚的體積越大,對氧氣需求越大;體型小的鯽魚,可以通過遊曳到淺水區等富氧的環境,保證充足的氧氣攝取,而大鯽魚,因為體型大,對氧氣需求更高,夏天,尤其是整下,溶氧不足是常態,為了適應這種情況,又為了自身安全,大鯽魚多會躲藏在深水區,在白天很少活躍,多會在安靜的夜間出沒;以上這幾個原因,說白了,都是客觀的綜合因素,而魚本身又能通過減緩活動來調節自身的消耗,換句話說,晝伏夜出是大鯽魚的特性,也就是說,我們如果能跟著這些特性,在釣法、釣點、水深、餌料味型上,做相應的調整,還是有機率釣上大鯽魚的。那麼,我們需要作出哪些調整呢?

    【一】夜釣的上大鯽的機率高過白天;既然鯽魚喜歡晝伏夜出,改為夜間垂釣,這樣在鯽魚活躍的時候,遇見大鯽的機率就會增加,而且盛夏的夜間,水溫適宜,環境安靜,對大鯽魚來說,是很適合出來遊曳的。

    【二】長竿釣深,在盛夏作釣,釣點離岸越遠,水位越深,不是說淺水完全沒有大鯽魚,但是大魚藏深水,這個還是比較普遍的現象,近岸釣位,一則水淺,二則動靜多,聲響大;如果釣點太近,動作一大,就容易驚魚,一般多建議離岸至少8~10以上,才有更大的機率釣上大鯽魚。

    【三】水底情況越複雜越好;但凡能上大魚的釣點,水底情況都比較複雜,淤泥底、醬層底、水草雜亂、亂石底、樹根底、橋墩、水閘等,都是水情水底複雜,稍有不慎,就容易掛底的地方,對大鯽魚來說,越是這樣複雜的水底,在遇到危險時,越容易逃脫;把釣點放在這裡,中大鯽的概率會更高一些。

    【四】餌料寧淡不濃,越本味越好;其他季節誘釣大鯽,餌料可以適當的腥一些,比如春、秋、冬季,腥味的餌料,都能給應季的鯽魚,補充蛋白質和營養;但是夏季不同,不應季不說,還極易引起大鯽魚的警惕性,所以藥酒泡製過的麥粒,或者乾脆就是蒸煮過,或者發芽的麥粒,用來做釣餌,效果是最好的。

  • 9 # 方子釣魚

    進入夏天大家都有這個感覺,不管釣什麼魚,都是越釣越少,還越釣越小。

    給你看下我這週末的魚獲,跑了100來公里,回來才聽說前一晚上被2艘船給電了,差點沒氣吐血。

    我認為夏天魚難釣的主要原因就是如下這幾條:

    1,夏天下網捕魚的,下地龍的,下粘網的人多了。尤其是電魚的,後半夜天氣涼爽,很多電魚的都是後半夜出動,好的釣點被他們禍禍一通,就別想釣好魚了。

    2,我們都知道自然水域,食物都在淺灘位置。但夏天太陽一晒,近岸水淺的地方,雖然有食物,但魚根本待不住,直接跑到深水區,你當然釣不好了。

    3,開口期問題,夏天魚開口期就是早晚,白天釣困難,夜釣的話,口會好很多。我們小區一大爺,因為年紀大,本身也睡不著覺,他每天3點多就去釣魚,8點多收杆,每天魚獲都挺好。

    所以夏天釣魚確實很困難,想玩的稍好一些,嘗試一下這幾條:

    1,夏釣潭,特別是有樹蔭釣的深水潭,是藏大魚的好位置。

    2,一般河流釣魚,很難找到“潭”,那就釣“兩短一長”。兩短指的是早晚短杆釣邊,中午前後長竿釣深。

    3,夏天釣魚,風向的選擇,就記住一點,釣下風口。

    4,餌料,釣鯽魚腥味絕不能沒有,只是可以少加,以香為主,腥為輔。

  • 10 # 習慣有你99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你說天氣越來越熱,鯽魚反而難釣了,這個確實是的,釣魚我們要了解魚的習性才能把他釣起來,我們釣魚人都喜歡把鯽魚設為目標魚,也都喜歡釣鯽魚,我們可以注意以下幾點,才能把他釣好。

    1 比如夏天天熱的鯽魚是很難釣的,小雜魚開口了,鯽魚是搶不到食的,鯽魚膽子小吃食也和其他魚不一樣,有時候窩裡有鯽魚也釣不到,天氣問題也容易造成鯽魚難釣的。

    2 我們可以選擇夜釣晚上出去釣,晚上小雜魚不開口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釣到目標魚鯽魚了,也可以選擇早上,但是早上還沒有晚上效果好,這個是我自己嘗試過的。

    天氣熱了夏天到了我們可以選擇釣大魚,現在是釣大魚的旺季,不煩嘗試一下釣比如草魚鯉魚鰱鱅,這些魚天氣熱比較好釣的,拉魚的手感超好。

    要想釣好鯽魚還是得到十月份左右,小雜魚不開口也不瘋狂了,也是鯽魚大量進食的時候才能把他釣好。

    這裡還是建議天熱了想釣鯽魚必須晚上釣,避開小雜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中時求愛過的女同學,當時找遭到拒絕,為什麼二十年後同學聚會相遇還是有些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