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偏執151320024

    1. 學生培養目標:培養具有“真善美”品格,有能力擔當社會責任和創造幸福生活的高素質人才,並構建了中、小、幼各具特點又相互銜接的培養目標體系。

    2 . 課程體系建設目標:學校課程建設始終圍繞學校培養目標,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滿足學生多樣化、個性化的發展需要,從學生髮展需要出發,重視學生主體體驗,關注“差異”和“銜接”,倡導自主、合作和探究,實現國家課程校本化、校本課程特色化和德育活動課程化,構建促進學生主動而又全面發展的學校德育課程體系。1. 克服傳統德育碎片化、隨機化、概念化、成人化的特點,初步形成了京源學校德育課程體系。用系統而有效的德育,培養胸懷理想、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建設者。

    2. 學校德育課程體系突出兩個特點:

    (1)中小幼“縱向銜接”的特點。京源建設了中小幼相互銜接的人文精神培養課程(經典閱讀)、科學素質培養課程(450 個科學實驗與科學活動)、藝術修養課程(音樂、舞蹈、美術、書法)和心理健康課程(心理健康與生涯規劃)等一體化大校本課程體系框架。

    (2)關注各學段學生的全面發展和選擇性發展需要的“橫向豐富”的特點。強調課程資源的豐富性、多樣性和選擇性;建設了一批興趣社團與校本選修類課程。

    3 . 基於不同的出發點開發了相應的課程。

    (1)基於學生成長需要的儀式系列教育課程;

    (2)基於學生有榜樣需要的“用英雄的名字給班級命名”

    特色活動課程;

    (3)基於當下事件開發的“現在進行時”課程;

    (4)基於區域政治環境開發的“走進兩會”課程;

    (5)基於學生“無邊界學習”需要的“第三學期”課程;

    (6)基於引領學生有目標的學習和成長需要的生涯規劃課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陳都靈在《嚮往的生活2》中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