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平時見到的寺廟很多,但見到的道觀很少呢?
這個問題在我旅遊的時候也想到過,也問過廟裡的僧人和有關人士。其原因歸納有以下幾個:
1、道教“清靜無為”的思想所導致。道教強調“清靜無為”的精神,使得道教修士孤身自傲,不理俗事,也沒有振興道教的號召與責任感,使得傳教人士稀少。
2、道教的指導思想決定了道教的組織性不強,也導致了道教的凝聚力不強。缺乏好的組織和好的團隊,即使是千年道教傳承的地方(如武當山,龍虎山等)也是稀稀拉拉的,不成氣候。
3、道教缺乏領軍人物,這個領導人物不僅僅是道法精深,還要號召力強,“圈粉”魅力大;細數佛教界人才濟濟,而道教則寥寥無幾,令人扼腕嘆息。
4、道教紀律性不強,要求不嚴,對於假道士或打著道教旗幟坑蒙拐騙的現象聽之任之,且律己不嚴,比如全真教不像全真教,正一教已和江湖騙子無疑。佛教則強調“以戒為師”,屢有高僧現世,儘管假和尚也不少,但佛教始終保持並維護了它的合法地位。
5、道教中間力量不夠,也沒有積極主動的去佔領陣地。截止2014年,全國道觀僅八千多座,道士五萬餘人;同比之下,佛教寺院三萬五千多 座,僧人四十餘萬。
6、與政府配合不夠,反而淪為被動企業、旅遊機構等團體綁架的“人質”,甚至出現“職業道士”壟斷道觀的現象。
為什麼我們平時見到的寺廟很多,但見到的道觀很少呢?
這個問題在我旅遊的時候也想到過,也問過廟裡的僧人和有關人士。其原因歸納有以下幾個:
1、道教“清靜無為”的思想所導致。道教強調“清靜無為”的精神,使得道教修士孤身自傲,不理俗事,也沒有振興道教的號召與責任感,使得傳教人士稀少。
2、道教的指導思想決定了道教的組織性不強,也導致了道教的凝聚力不強。缺乏好的組織和好的團隊,即使是千年道教傳承的地方(如武當山,龍虎山等)也是稀稀拉拉的,不成氣候。
3、道教缺乏領軍人物,這個領導人物不僅僅是道法精深,還要號召力強,“圈粉”魅力大;細數佛教界人才濟濟,而道教則寥寥無幾,令人扼腕嘆息。
4、道教紀律性不強,要求不嚴,對於假道士或打著道教旗幟坑蒙拐騙的現象聽之任之,且律己不嚴,比如全真教不像全真教,正一教已和江湖騙子無疑。佛教則強調“以戒為師”,屢有高僧現世,儘管假和尚也不少,但佛教始終保持並維護了它的合法地位。
5、道教中間力量不夠,也沒有積極主動的去佔領陣地。截止2014年,全國道觀僅八千多座,道士五萬餘人;同比之下,佛教寺院三萬五千多 座,僧人四十餘萬。
6、與政府配合不夠,反而淪為被動企業、旅遊機構等團體綁架的“人質”,甚至出現“職業道士”壟斷道觀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