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可可真君
-
2 # 小傳統
對於古人如何紀念中秋節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瞭,“中秋”作為節日,是唐代才出現的,也有學者認為,是宋代才出現的。總之,我們的古人大概從唐宋時期才開始過中秋節!
從唐代的詩文來看,中秋節所在的八月十五日,玩月、賞月已成為人們約定俗成的活動。據統計,《全唐詩》中,詠八月十五中秋的詩有111首,出自65個詩人之手。這111首詩,最核心的主題就是玩月、賞月。依據這些載有豐富資訊的文學作品,輔以其他記載,可以揭示唐代人已經普遍參與八月十五的賞月活動了。
祭月、拜月的活動大概是從宋代興起的。每至中秋之夜,人們在月下庭院中擺香案,供瓜果、雞冠花等供品祭拜月亮和嫦娥。(供月餅拜月是大概到了明代才普及的習俗。)拜月的一般是女人和小孩,男人一般不拜月。拜月之後,人們在月下設宴邀飲,兒女喧譁,一片歡樂佳節的景象。
在佛教和道教中,中秋祭拜的神靈有所不同。道教中的月神為太陰星君,俗稱太陰娘娘、月姑等;中國大乘佛教中的月光菩薩,據說誕生於中秋節這一天,月光菩薩是東方淨琉璃世界藥師佛之右脅侍。
如前所述,中秋供月餅、吃月餅的習俗,大概是明代才興盛起來的,此時的月餅普遍已呈圓形,有了團圓的寓意。
此外,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中,中秋節都流傳有不同的紀念活動和習俗。
比如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
而大概從明代到清代,北京一帶開始逐漸流行玩兔兒爺的活動。“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後來,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
等等。
-
3 # 筆墨雲煙
農曆八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秋佳節。按中國古代曆法的解釋,八月是秋季的第二個月,稱“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叫“中秋”。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
從時令上說,中秋是“秋收節”,春播夏種的穀物到了秋天就該收穫了,古代的人們在這個季節飲酒起舞,喜氣洋洋地慶祝豐收。
中國自古就有在中秋節祭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相傳在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的儀式。
魏晉之時,民間便開始有了中秋賞月之舉,但尚未形成習俗。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歐陽詹在《長安玩月詩序》中說:“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之中。稽之大道,則寒暑勻,取之月數,則蟾魄圓。”唐代初年,中秋節被正式定為節日。
唐代中秋行“拜月”
中秋節的由來,與唐玄宗遊月宮的浪漫傳說息息相關:相傳某年八月十五之夜,唐玄宗在宮中祭月時隨侍道人作法,將手中柺杖化作空中銀橋後,步入月宮。但見門樓匾額上書“廣寒清虛之府”,門口的高大桂樹下白兔正在搗藥,宮內嫦娥諸仙女在悠揚的樂曲伴奏下,翩翩起舞。玄宗從月宮歸來後,命人整理出暗自記下的舞曲,命名為《霓裳羽衣曲》。月宮之所以稱“廣寒宮”,也與此傳說有關。
賞月之餘,品嚐月餅逐漸成為中秋節的一個民俗符號。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為軍隊的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當時有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品嚐,從此就有了中秋吃餅食的習俗。當時的大戶人家一般都會在中秋節擺設大香案拜月,圓餅、西瓜、蘋果、葡萄等供品一應俱全,其中圓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考究的人家,西瓜還要特意切成蓮花狀供奉。
北宋中秋始“團圓”
“中秋節”的提法最早出現於南宋吳自牧所著的《夢梁錄》中:“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
宋代除繼承了唐代女性中秋拜月的風俗外,還有更瀟灑的活動“玩月”。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中秋”條稱,“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當時的皇家還會舉辦“中秋晚會”。民間也不會早早休息,連小孩都不肯睡,“閭里兒童,連宵嬉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
南宋時期,“玩月”熱鬧得更近乎瘋狂。吳自牧筆下曾詳細記述了臨安的中秋之夜:“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糰子女,以酬佳節。此夜天街買賣,直到五鼓,玩月遊人,婆娑於市,至晚不絕。”
宋代對中秋節的最大貢獻,是給中秋節賦予了“團圓”的內涵。後來中秋節被視為“團圓節”,源頭應該在北宋。北宋文學家蘇東坡在《水調歌頭》裡,把北宋人對中秋節的理解闡釋得淋漓盡致。
月餅的由來,傳說源於唐徵突厥取勝,有西域商人賀以胡餅,李世民感慨道“應將胡餅邀蟾蜍”。此說無據,胡餅漢代已入中原,類於今天的饢。李世民不過是說胡餅之圓,近似月亮罷了,和月餅毫無關係。事實上,到南宋才有“月餅”一說,但屬市賣食品,與中秋節無關,且很可能是蒸制的。南宋《武林舊事》一書對此有記載。並且,蒸制月餅至今仍在山東、河南等地流傳。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直到明代,才在《西湖遊覽志會》中有有關於中秋節吃月餅的確切記載。明代文學家田汝成在《西湖遊覽志餘》中寫道:“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意。”明代史學家沈榜在《宛署雜記》中描述北京中秋月餅盛況時寫道:“造麵餅相遺,大小不等。餅 中以果為餡,巧名異狀,有一餅值數百錢者。”書中還介紹了當時的製作工藝,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北京皇宮中供月使用的月餅“從下至上直 徑尺餘,重有兩斤。”
“餅”在古代是一類麵食的總稱,比如麵條叫湯餅、索餅,饅頭叫蒸餅、炊餅,水餃叫煮餅,涼麵叫溲餅等。古人祭祀需用麵食,以“餅”祭月,在所難免,比如宋代宮廷過中秋時就吃“宮餅”“小餅”“月團”。 元代中亞技師大量進入中原,使起酥和提漿技術更加成熟並得到推廣,這推動了月餅的普及。
明代流行“送月餅”,影響至今
中秋節吃月餅到元代已更加“講究”。元末陶宗儀的《元氏掖庭記》中記述過元武宗海山過已酉(公元1309年)中秋節的情況。中秋之夜,元武宗與諸嬪妃泛舟於皇家的太液池,設宴取樂,所上食物相當豐富:“薦蜻翅之脯,進秋風之鯰,酌元霜之酒,啖華月之羔”。這裡的“啖華月之羔”即為“吃月餅”。
明代,中國古人過中秋還出現了新氣象,現代必不可少的“月餅”,成為時人過中秋節之必備,現代特別流行的中秋送月餅風俗明代已開始流行。崇禎《嘉興縣誌》稱,“十五是為中秋,作餅肖月形,曰‘月餅’,有相饋遺者,取團圓之義”;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也有相同說法,“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
不僅南方人喜歡中秋送月餅,北方人亦然。嘉靖《威縣誌》記載,“中秋置酒玩月,為月餅饋之。”
中秋送月餅風俗是怎麼形成的?據說緣於“走月”活動。所謂“走月”,就是乘著中秋月圓之際拜親訪友,饋贈糕點、鮮果等食品。
早在元末,甚至更早時間,“走月”活動就已出現。筆者蘇北老家有一則“八月十五殺韃子”的傳說:元末朱元璋起義時,相約“殺韃子(蒙古人)”,推翻元政權。元代,蒙古人對民間集會控制極嚴,朱元璋便利用八月十五“走月”送月餅的習俗,將約定起義時間的紙條包在月餅裡送出,從而完成了起義總動員,“送月餅”風俗也因此在明代得以廣泛流行。當然,還有另外一說,送月餅“殺韃子”,是吳王張士誠想出的主意。
到了清代,中秋“送月餅”更為流行,並影響到現代人的節日消費行為。
回覆列表
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即將來臨,中秋節是團圓的節日,首先祝福大家中秋佳節快樂,月圓人圓事事圓滿。
中秋節已經成為了春節以外最大的節日了,那麼您知道中秋節的由來嗎?古人又是如何過中秋節的呢?今天筆者就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古時,月亮曾被認為是“邪惡”之星,民間稱為“月魂”,道家則稱之為“陰魂”。於是,就有了祭月儀式,意在消災祈福。後來,這個祭祀活動漸漸演變成了中秋拜月習俗,至北宋時,中秋拜月被正式確定為“中秋節”。
雖然中秋節在北宋被確立,但是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那時,每逢中秋夜人們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活動,設大香案,擺上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絕不能少,西瓜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
在唐代,人們除了吃月餅外,還有燃燈,觀潮,熬夜等習俗,到了宋朝,中秋節是個很隆重的節日。南宋吳自牧《夢粱錄》記載,即使是貧窮人家,也都會典當衣物去購買酒菜,歡度中秋。
到了明代,中秋節又成了婦女歸寧節、團圓節。這一天出嫁的女兒要回孃家探親,但是當天必須返回夫家,不能在孃家留宿。隨著朝代的更替,到了清朝,中秋節已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入夜,當月亮初升,家家院內設一小桌,上陳蘋果、柿子、石榴、棗、梨,稱之為“五色果供”。中置儲藏多日的西瓜一個,瓜前豎立一月餅,兩旁各擺熟毛豆角一盤。
由此可見,古人的中秋節過的隆重而又有味,到了現代,隨著科技的發達,手機族越來越多,回家過中秋很多人都不願意放下手機,所以覺得中秋節除了放假外也沒什麼特別的。所以大家趁著這個中秋團圓的好機會,多於家人聊聊天,一塊坐著喝喝茶,這何嘗不是一種“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