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最早出自南朝宋人殷芸的《小說》一文:“有客相從,各言所志:或願為揚州刺史,或願多資財,或願騎鶴上升。其一人曰:‘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欲兼三者。”典故:“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原是個故事,說的是四個進京趕考的年輕人救了個老頭,後來發現是個神仙(神仙大約總愛用這樣老套的方式考驗無辜的人們)。神仙看他們絕大多數人本質還是好的,於是答應實現他們每人一個願望。 第一個書生估計是缺錢,於是說:願為富翁,腰纏萬貫”;第二個書生一定是官迷,於是說:“願當揚州刺史,眾人仰慕”。解釋一下,揚州刺史的地位相當於今天的上海市市長。第三個書生想當超人,所以很認真地說;“願當神仙”;第四個書生最有個性,想了半天,說了一句:“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其他三個書生聽他這麼說,覺得非常憤怒,紛紛譴責他太貪婪。連神仙都覺得這人有點過分,於是跟他說:“你有兩個選擇:一是我給你弄只鶴再給你身上綁十萬貫,然後在揚州上空空投下去;二是,你先趕考去,考上大官然後掙十萬貫,掙到十萬貫再跟我進山修仙”年輕人總覺得第一種很不安全,又沒有買過保險,所以還是忍痛選了後者。 光陰荏苒,白駒過隙。後來呢?後來第一個書生當了富翁後不懂節制,胡亂揮霍,倒最後竟然混成了乞丐,沿街乞討。第二個書生當了揚州刺史後只知濫用權力橫徵暴斂,最後樹敵太多,被人到廉正公署舉報了,被罷免了官職,發配到北大荒,比乞丐還慘。第三個當超人的書生有了排山倒海的神力後,既不知節制,也不懂得修行。結果走火入魔,神力盡失,逃進山裡成了個妖精。 第四個書生要幸運的多,自己努力考上了進士,當了官,努力的掙錢經商,賺到了十萬貫。而後又和老頭進山修仙,幾番磨難後終成正果。當他帶著十萬貫騎著一隻老鶴降落在揚州,真是萬人空巷,觀者如潮。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最早出自南朝宋人殷芸的《小說》一文:“有客相從,各言所志:或願為揚州刺史,或願多資財,或願騎鶴上升。其一人曰:‘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欲兼三者。”典故:“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原是個故事,說的是四個進京趕考的年輕人救了個老頭,後來發現是個神仙(神仙大約總愛用這樣老套的方式考驗無辜的人們)。神仙看他們絕大多數人本質還是好的,於是答應實現他們每人一個願望。 第一個書生估計是缺錢,於是說:願為富翁,腰纏萬貫”;第二個書生一定是官迷,於是說:“願當揚州刺史,眾人仰慕”。解釋一下,揚州刺史的地位相當於今天的上海市市長。第三個書生想當超人,所以很認真地說;“願當神仙”;第四個書生最有個性,想了半天,說了一句:“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其他三個書生聽他這麼說,覺得非常憤怒,紛紛譴責他太貪婪。連神仙都覺得這人有點過分,於是跟他說:“你有兩個選擇:一是我給你弄只鶴再給你身上綁十萬貫,然後在揚州上空空投下去;二是,你先趕考去,考上大官然後掙十萬貫,掙到十萬貫再跟我進山修仙”年輕人總覺得第一種很不安全,又沒有買過保險,所以還是忍痛選了後者。 光陰荏苒,白駒過隙。後來呢?後來第一個書生當了富翁後不懂節制,胡亂揮霍,倒最後竟然混成了乞丐,沿街乞討。第二個書生當了揚州刺史後只知濫用權力橫徵暴斂,最後樹敵太多,被人到廉正公署舉報了,被罷免了官職,發配到北大荒,比乞丐還慘。第三個當超人的書生有了排山倒海的神力後,既不知節制,也不懂得修行。結果走火入魔,神力盡失,逃進山裡成了個妖精。 第四個書生要幸運的多,自己努力考上了進士,當了官,努力的掙錢經商,賺到了十萬貫。而後又和老頭進山修仙,幾番磨難後終成正果。當他帶著十萬貫騎著一隻老鶴降落在揚州,真是萬人空巷,觀者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