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石榴媽媽日記
-
2 # 彤言稚語
說說我自己家的情況。
我跟弟弟相差2歲,我們當地的祖輩們都希望家裡有個男孩,重男輕女思想比較嚴重,所以在我出生後又生了弟弟,但是我的爸媽並沒有因為弟弟是兒子更偏向他。
結合爸媽的做法和自己的感受談下怎麼做到不偏心。
1、做錯事情一視同仁
小學時候經常為爭搶一樣零食或玩具打架,父母沒有說因為弟弟小,要求我讓著他。
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有一次我倆不知道為啥又起爭執了,爸爸讓我倆一起罰跪,過了10分鐘,再說明原因。先冷靜再處理,不得不說,爸爸的育兒觀念很棒。只不過罰跪我是不認可的。
2、家務活一起幹
初中之前的暑假,爸媽出去幹活,燒飯的重任就交到我們身上了。媽媽沒有讓我一個人幹,在離家之前會分配好各自的任務,我洗菜、炒菜,弟弟燒火塘。
大夏天三十多度,弟弟在火塘邊渾身大汗,但是我們也不叫苦,乾的很賣力,因為父母給我們做好了榜樣,我們親眼看到過他們在地裡幹活的辛苦。
3、滿足我提出的要求
父母在教育上舍得投資。大學快畢業的時候,我想報一個培訓班,需要一萬塊。當時家裡條件也不是很好,但是跟爸爸說了之後,他立馬答應了。
到現在我還是會從心底感激他。因為我們那的女孩很多初中就輟學了,還給家裡掙錢。
如果當時老爸不同意再去花這個多餘的錢,也無可厚非。可是他沒有偏向弟弟,讓我不要學了,真正做到了不偏心。
現在我們一家四口生活在三個城市,媽媽在弟弟那帶小孩,爸爸在老家守著幾畝魚塘。雖然人不在一起,但我們姐弟的心一直靠的很近,這得益於父母在成長過程中對我們的不偏心的愛。
我的父母沒什麼大智慧,但是在我們2個孩子身上真正做到了不偏心,讓我們手足相依。
我家裡有兩個女兒,自從老二出生,就一直提醒自己,對待兩個孩子要一視同仁。因為從小我們家就有兄妹三人,父母對我們很平均,沒有讓我們感到一點被偏心對待。其實做到這點很簡單,只要時刻記得:對待事情講道理,不能因為妹妹小,就要偏向小的。比如,姐妹倆搶玩具,我會先弄清楚到底誰先搶的,如果是妹妹搶的,我會毫不猶豫的批評妹妹,讓妹妹放手還給姐姐,絕對不能因為是小的,就讓大的讓著。大點的姐姐最不願聽到的話,應該是“妹妹小,你要讓著妹妹”。因為在孩子的心裡,突然多了一個孩子,已經分走了爸爸媽媽的愛,如果一味的讓大的讓著小的,會讓大的更有失去感,而小的也會更有恃無恐。我們平時對待兩個孩子,就是對事不對人,針對一件事,誰對誰錯,表揚做對的,批評做錯的,而不是分誰大誰小。
現在妹妹已經快兩歲,姐姐快五歲,每次我批評妹妹,姐姐總是跑過來護著妹妹。如果妹妹搶玩具,我會批評妹妹,妹妹被批評哭了,姐姐就會跑過去主動把玩具給她玩。所以,很多時候,你越維護她,姐姐越不能接受,反而,你跟姐姐站一對,姐姐會發自內心的覺得妹妹可憐,主動心疼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