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沐南動漫
-
2 # 可愛的嚶嚶醬
富養理論中有這樣一句話:父母希望給女兒更好的物質條件,不是一定要給她包裝上公主的身份、豪門的背景、華麗的服飾和貴族的教育,只是希望她有一天獨自走入這繁華社會時,不至於被男人的一粒糖拐走。
富養的是人生態度的確有一些高品質生活需要高昂的花費,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當然應該多帶孩子去體味這種高品質生活。它能讓孩子看到金錢所能鋪陳的極致的舒適與美好,明白努力的意義。
還有一種高品質的生活,只要用心,而不需要花太多錢。
這個世界,既不公平,又公平。清風玉露、朗月飛花,是不需要花錢就能欣賞到的;一杯米、一把面、一捆青菜,在會生活的人手裡可以變出花樣翻新的美食。
如果你愛生活、會生活,你就是在富養孩子。所謂富養,是讓孩子從小看慣生活的美好與快樂,懂得興致勃勃地探索如何取悅於自己。父母在他們幼小心靈中種下的是明亮的種子,他們即使人生遭遇挫折,也不會輕意對生活失望。
與郭婉瑩同時代的民國女性羅儀鳳是康有為的外孫女。她回憶小時候被母親康同璧帶到頤和園野餐。那時家境富裕,母親邊烤香噴噴的吐司,邊說,以後如果沒有烤爐,就算用鐵絲與煤爐,也一樣能烤出好吃的吐司。
這就是富養。
不是向孩子炫耀萬元烤箱的功能,而是告訴他們,春天要一家人外出野餐,食物要自己動手做,至於用什麼樣的爐子烤麵包,並不重要。
父母平和平靜的心態,也是一種富養富養的不是金錢觀念,而是人生態度——盡最大可能對自己好,盡最大可能享受有品位的生活。
有錢只是帶來更多的選擇,沒錢也不能落敗。
說來說去,富養所考驗的是父母對於生活的態度。
其中不僅包含了父母追求細節的品味,有錢時知道錢花在哪裡能買來極致的人生體驗,沒錢時,知道用最減省的方式達到最高標準的享受;同時,它也考驗父母的情緒控制能力,以及樂觀堅韌的品質。
富養子女,需要的智慧比錢多。
一對經常抱怨、情緒易失控的父母,即使給孩子金山銀山,也談不上富養。相反,錢越多,越容易在孩子面前形成窮得只剩錢的印象。
孩子在這樣的氛圍裡成長,物質並不缺乏,卻缺乏對世界的善意與信心。
有錢的時候揮霍,沒錢的時候抱怨;當慾望被滿足,就活在自大中,沒有被滿足,就活在攀比與不甘中。許多物質條件不錯的成年人,在這樣的漩渦中掙扎,順便將孩子也早早地帶入了成人世界的欲壑難平。
這樣的狀態,即使有金山銀山,也無法富養孩子。
回覆列表
當然,從只是方面提高是一方面。如果家庭條件允許,一定要帶孩子去很多地方旅行,讓孩子身臨其境的去感受一些不一樣的事物。這樣孩子的精神世界就不會物化。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便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