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沈啟群337
-
2 # 小沛財經
中國製造業產值世界第一。
2017年,中國製造業產值等於美、日本、德之和。
對於製造業,中國的優勢是品類齊全。但是問題大家都懂,大而不強,特別問題體現在高精度儀器,民用晶片行業。
中國面臨的問題是基本性的,比如最近很火的晶片行業,可以說,整個晶片產業便是西方國家用40年積攢而來,“智慧”,“時間”,“資金”的精華。一個晶片產業鏈的背後,有無數的IP,專利,標準,工具以及各個節點大量經驗豐富的人才。目前為止,不客氣的說,想要以一國之力挑戰現有CPU的產業鏈是不自量力。對中國最有利的做法是,積極擁護現有CPU產業鏈,掌握並逐漸壟斷產業鏈上的一個關鍵節點。只有壟斷了關鍵節點,並讓競爭者難以替代,我們便可以提高該節點的附加值。所以網友不要強求我們自己造晶片,我們造出“一點”就夠了。
十九大明確提出,向製造強國轉變。
但是這不是喊出來的,需要系統的措施。依據現在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本人還是比較擔心的。日本雖然經歷了經濟衰退,但不得不承認他們保住了製造業,這一點值得我們借鑑,只有破掉一些東西,才能獲得一些東西。
我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一國資源是有限的過多資源傾斜到壟斷性行業,沒有實質創新的行業,營造不利於傳播工匠精神的文化都會阻礙中國製造業提質。
製造業一般可分三個階段,即以輕紡工業為主的低端製造業;以重化工業為主的中高階製造業;以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以及高品質為主的高階製造業。
目前中國已經走過了輕紡為主的低端製造業,這一階段從建國開始大體延續了近5O年,顯然,這一階段的工業製造產值絕大部分體現不出國家的工業水平;當下,中國的製造業正從中端向高階邁進,有一個數據大體可以反映,改革開放前2○年,中國對外出口貿易中,80%以上是低端的輕紡產品,而近十年來,中國對外出口中機電產品特別是技術含量很高的裝備類產品已佔近60%,可以說,當下的中國製造,已經可以體現中國製造業較高水平,按照郎鹹平“微笑曲線”定律,中國製造從曲線的低端(一般加工製造)開始向研發與營銷兩端延伸。
中國製造要達到當下西方大國的水平,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所幸,我們有了四十年改革開放雄厚基礎,以華人的效率加上華人的腦子,高水平的中國製造或中國智造應該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