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娜娜要努力奮鬥
-
2 # 深圳寶媽育兒經
寶寶學走路前應該有足夠的時間支援孩子爬行。當孩子爬行時間長,大動作發展成熟,站立工作是自然而然的過程,而走路也是水到渠成的。
0—2歲感知運動階段,嬰兒感受事物透過手及身體的運動。其中爬行是一項重要的技能。透過爬行孩子協調身體各部分的動作,同時判斷前方是否有障礙物,如何巧妙的度過障礙物。這一連串的動作,爬行過程中得以鍛鍊。透過爬行的孩子,未來身體的感知統合力增強。
而且爬行不像坐,翻身,站立等一下子會學會。經歷單腳爬,肚皮爬直至完全準確爬行。中間有幾個月的過程。所以多給孩子爬行機會。
當嬰兒爬行時間長,身體的動作發育成熟,孩子很快會站起來。到時候走路就會更快了。所以孩子學走路前父母多給予爬行機會,同時儘量不用學步車。
寶寶學走路的過程中,家長起到輔助作用同時家長應當多學習一些嬰兒動作發展方面的知識。
首先、父母要知道寶寶學走路動作發展,一般情況分為5個階段。
第一階段:寶寶10-11個月,這是寶寶學習走路的第一個階段也是最重要的階段,有些寶寶可以自己扶著東西站的很穩,父母這時要注意別讓寶寶摔了碰了,如果寶寶摔了,就會對走路有恐懼心裡,自己就不願嘗試了。
第二階段:寶寶11-12個月,這個月可以多多鍛鍊寶寶腿部的肌力,可以多鼓勵寶寶蹲~站~蹲連貫動作的練習。
第三階段:寶寶12個月,滿週歲的寶寶完全可以扶著東西自己走,父母這時候需要重點訓練寶寶的平衡能力,多鼓勵寶寶放手自己走,寶寶的安全防護一定要做好。
第四階段:寶寶13個月,這時可以帶寶寶在不同的地面練習走,當然也要繼續訓練寶寶的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
第五階段:寶寶13-15個月,大多數寶寶在這個時間段已經能很好的行走了,當然寶寶對周圍食物的好奇心也更強了,這時父母應該儘量滿足寶寶的好奇心。
其次、寶寶學走路,證明寶寶發育到了一個新的階段。這說明寶寶能夠隨意支配手指和腳趾,而且腿部肌肉的力量可以支撐全身的重量,自己也懂得運用四肢,全身協調能力也已經特別好了。
最後、父母要注意的事寶寶學走路不可能如同成人一樣筆直著雙腿穩步前行,寶寶會出現各種怪姿勢。我們果果13個月自己走路時就有些羅圈腿,每次有一大爺看見就說我果果腿有問題,讓我帶著去康復中心做康復去呢,說他家孩子以前也是如此,他們做了兩個月的康復就好了。但我查了資料發現是正常的,寶寶剛學走路,會有一些羅圈腿,八字步,搖搖晃晃等,隨著寶寶慢慢的成長,這些怪姿勢自然就會消失的,果果現在腿很直的,幸好當時沒有聽大爺的話。
寶寶學走路前的準備工作就這些了,最主要的是家長的輔助,家長明白了上述問題,也就不用在刻意做什麼準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