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企業家,別人在想方設法賺更多的錢,他卻嫌自己的企業太“大”了;別人在教導下屬好好工作,他卻要求員工快樂生活。文化程度不高,卻總能 出驚人之語;圓領T恤+方口布鞋,盡顯率性風格,他就是“鬼才”於東來。
“其實,我只想管好一個店”
作為許昌胖東來商貿集團的董事長,於東來似乎沒有太大的“野心”,當別人想方設法把企業做大做強的時候,於東來卻嫌自己的企業太“大”了。談起此事於 東來滿不在乎,他說,“我從來沒有想過要把企業做多大,我最根本的想法就是管好一個店”。可就是在這不經意間,他的企業越做越大。
1995年3月,下崗職工於東來和他的4名夥伴白手起家,開了一間40平方米的糖菸酒小店,取名為“望月樓胖子店”。 在誠信缺失,假貨充斥的市場環境中,於東來以“用真品,換真心”的承諾博得了消費者的認可。在隨後十幾年的時間“望月樓胖子店”取得了飛速的發展,一躍成 為擁有三十多家門店,8000餘名員工,地涉許昌、新鄉兩地的綜合性商貿公司。
許昌胖東來生活廣場也許就是於東來“只想管好”的那個店。在專業人士眼裡,生活廣場簡直就是一個雜貨鋪,從童裝到藥品 無所不包;在商品的擺放和陳列上,又極大挑戰傳統的商業思維:它“別出心裁”地把超市設定在了生活廣場的二層,一層很大一塊麵積用來經營童裝。
來到胖東來生活廣場,彷彿進入了迷宮,雜亂無章而又有內在的秩序。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中一些獨具匠心的細節,它的商 品陳列很飽滿,在來往不絕的客流的烘托下,更能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它的生鮮商品色澤鮮豔,有特製噴水裝置給水果、蔬菜自動加溼。正是這些細節,這家兩萬 多平方米的店,一年銷售額高達5億元左右,給胖東來帶來至少3000萬元的利潤。
這是典型的東來風格——不拘一格而獨具匠心。“為什麼要如此陳列商品?按照慣例,超市設定在一層方便顧客購物啊!”把 這個問題拋向於東來。於東來微微一笑,有點無奈地說:“進駐這家物業的時候,一層位置已經被別人佔據了,我們只好把超市開在了二層。後來,我們把整個物業 買下來,嘗試在一層經營一些小百貨,沒想到效果也挺好。”歪打正著,造就了一家業績不錯的門店。
“你一個月給他多發一萬元,我不信他會跳槽”
於東來談管理,很容易“扯”得很遠,會把一切上升到人性的高度。在一次行業內的人力資源研討會上,一些老總就人才招聘、留住人才等方面訴說了他們的苦 惱。坐在臺下的於東來忍受不了在這些問題上的“磨嘰”,拍案而起說:“你一個月給他多發一萬元,我就不相信他會跳槽?”於東來認為,任何事情都是由人來操 作,只要是人來執行,就必須要解決人的思想問題。
有這樣一個企業家,別人在想方設法賺更多的錢,他卻嫌自己的企業太“大”了;別人在教導下屬好好工作,他卻要求員工快樂生活。文化程度不高,卻總能 出驚人之語;圓領T恤+方口布鞋,盡顯率性風格,他就是“鬼才”於東來。
“其實,我只想管好一個店”
作為許昌胖東來商貿集團的董事長,於東來似乎沒有太大的“野心”,當別人想方設法把企業做大做強的時候,於東來卻嫌自己的企業太“大”了。談起此事於 東來滿不在乎,他說,“我從來沒有想過要把企業做多大,我最根本的想法就是管好一個店”。可就是在這不經意間,他的企業越做越大。
1995年3月,下崗職工於東來和他的4名夥伴白手起家,開了一間40平方米的糖菸酒小店,取名為“望月樓胖子店”。 在誠信缺失,假貨充斥的市場環境中,於東來以“用真品,換真心”的承諾博得了消費者的認可。在隨後十幾年的時間“望月樓胖子店”取得了飛速的發展,一躍成 為擁有三十多家門店,8000餘名員工,地涉許昌、新鄉兩地的綜合性商貿公司。
許昌胖東來生活廣場也許就是於東來“只想管好”的那個店。在專業人士眼裡,生活廣場簡直就是一個雜貨鋪,從童裝到藥品 無所不包;在商品的擺放和陳列上,又極大挑戰傳統的商業思維:它“別出心裁”地把超市設定在了生活廣場的二層,一層很大一塊麵積用來經營童裝。
來到胖東來生活廣場,彷彿進入了迷宮,雜亂無章而又有內在的秩序。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中一些獨具匠心的細節,它的商 品陳列很飽滿,在來往不絕的客流的烘托下,更能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它的生鮮商品色澤鮮豔,有特製噴水裝置給水果、蔬菜自動加溼。正是這些細節,這家兩萬 多平方米的店,一年銷售額高達5億元左右,給胖東來帶來至少3000萬元的利潤。
這是典型的東來風格——不拘一格而獨具匠心。“為什麼要如此陳列商品?按照慣例,超市設定在一層方便顧客購物啊!”把 這個問題拋向於東來。於東來微微一笑,有點無奈地說:“進駐這家物業的時候,一層位置已經被別人佔據了,我們只好把超市開在了二層。後來,我們把整個物業 買下來,嘗試在一層經營一些小百貨,沒想到效果也挺好。”歪打正著,造就了一家業績不錯的門店。
“你一個月給他多發一萬元,我不信他會跳槽”
於東來談管理,很容易“扯”得很遠,會把一切上升到人性的高度。在一次行業內的人力資源研討會上,一些老總就人才招聘、留住人才等方面訴說了他們的苦 惱。坐在臺下的於東來忍受不了在這些問題上的“磨嘰”,拍案而起說:“你一個月給他多發一萬元,我就不相信他會跳槽?”於東來認為,任何事情都是由人來操 作,只要是人來執行,就必須要解決人的思想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