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西漢和東漢是兩個王朝。
從表面來看,西漢與東漢的皇帝都姓劉,而且東漢開國皇帝劉秀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九世孫,是漢景帝之子長沙王劉發的後人,但實際上東漢和西漢有很大的不同。
一、首都不同。
西漢定都長安。
東漢定都洛陽,東漢末年漢獻帝被董卓挾持到長安,後來回到了洛陽,又被曹操挾持到了許昌,直到曹丕篡漢,東漢滅亡。
二、立國基礎不同。
劉邦以布衣身份起兵反秦,後又經過了四年的楚漢戰爭打敗了項羽,建立了西漢王朝。
劉秀則以劉邦的後人也可以說是皇族身份起兵,經過了長達十二年的戰爭,消滅了更始、赤眉軍等割據政權統一了全國,建立了東漢王朝。
三、政治制度不同。
對於西漢來說,建國之初,由於經過了秦末戰亂導致了封建割據勢力依然存在,所以西漢統治者在中央直接統治的地方實行郡縣制,在地方不能直接統治的地方實行分封制,是郡國並行的制度,這一制度直到漢武帝時期頒佈了推恩令,才最終消滅了分封制。
對於東漢來說,從始至終都是實行郡縣制。
四、官僚體制不同。
西漢時,實行三公九卿制,設立丞相及及三公管理百官,但漢武帝時期形成內外朝,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
東漢時,在中央設定尚書檯,架空了三公。在地方上設定刺史代理中央監管地方官。
五、文化信仰不同。
西漢初,實行無為而治,即道家的黃老學說,自漢武帝時期一直到西漢滅亡,則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東漢則一直遵從儒家思想。
六、統治階級內部不同
西漢初,一些跟隨劉邦起兵的功臣一邊獨大,稱為軍功集團;中期時,軍功集團遭到削弱,皇親國戚勢力和外戚勢力逐步崛起,三方並存;到西漢後期,軍功集團沒落,皇權衰落,外戚一家獨大,最終,西漢亡於外戚王莽之手。
東漢初,劉秀因一批地主豪強和開國功臣得利,於是,地主豪強、開國功臣和皇權三方並存;東漢中期,功臣集團沒落,外戚和宦官逐漸崛起,地主豪強由於掌握人才選拔,逐步成為士族集團,此時,外戚、宦官、士族三方並存;東漢後期,由於外戚和宦官鬥爭不斷,最後雙雙沒落,地方上的軍閥勢力崛起並一家獨大,最終導致了東漢滅亡和之後幾十年的大亂世。
綜上,我認為西漢和東漢是兩個王朝。
我認為西漢和東漢是兩個王朝。
從表面來看,西漢與東漢的皇帝都姓劉,而且東漢開國皇帝劉秀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九世孫,是漢景帝之子長沙王劉發的後人,但實際上東漢和西漢有很大的不同。
一、首都不同。
西漢定都長安。
東漢定都洛陽,東漢末年漢獻帝被董卓挾持到長安,後來回到了洛陽,又被曹操挾持到了許昌,直到曹丕篡漢,東漢滅亡。
二、立國基礎不同。
劉邦以布衣身份起兵反秦,後又經過了四年的楚漢戰爭打敗了項羽,建立了西漢王朝。
劉秀則以劉邦的後人也可以說是皇族身份起兵,經過了長達十二年的戰爭,消滅了更始、赤眉軍等割據政權統一了全國,建立了東漢王朝。
三、政治制度不同。
對於西漢來說,建國之初,由於經過了秦末戰亂導致了封建割據勢力依然存在,所以西漢統治者在中央直接統治的地方實行郡縣制,在地方不能直接統治的地方實行分封制,是郡國並行的制度,這一制度直到漢武帝時期頒佈了推恩令,才最終消滅了分封制。
對於東漢來說,從始至終都是實行郡縣制。
四、官僚體制不同。
西漢時,實行三公九卿制,設立丞相及及三公管理百官,但漢武帝時期形成內外朝,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
東漢時,在中央設定尚書檯,架空了三公。在地方上設定刺史代理中央監管地方官。
五、文化信仰不同。
西漢初,實行無為而治,即道家的黃老學說,自漢武帝時期一直到西漢滅亡,則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東漢則一直遵從儒家思想。
六、統治階級內部不同
西漢初,一些跟隨劉邦起兵的功臣一邊獨大,稱為軍功集團;中期時,軍功集團遭到削弱,皇親國戚勢力和外戚勢力逐步崛起,三方並存;到西漢後期,軍功集團沒落,皇權衰落,外戚一家獨大,最終,西漢亡於外戚王莽之手。
東漢初,劉秀因一批地主豪強和開國功臣得利,於是,地主豪強、開國功臣和皇權三方並存;東漢中期,功臣集團沒落,外戚和宦官逐漸崛起,地主豪強由於掌握人才選拔,逐步成為士族集團,此時,外戚、宦官、士族三方並存;東漢後期,由於外戚和宦官鬥爭不斷,最後雙雙沒落,地方上的軍閥勢力崛起並一家獨大,最終導致了東漢滅亡和之後幾十年的大亂世。
綜上,我認為西漢和東漢是兩個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