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杉石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了解書法中的節奏感是什麼?書法中的節奏感是怎麼產生的。

    在人們的普遍認知裡,節奏一詞是個音樂術語,人們一般認為節奏存在於各種音樂形式之中。這種認知大致是對的,但並不全面。在音樂中,節奏以音符的長短、高低、強弱等的不斷變化來體現。有研究認為:節奏的本質來源於運動,所有的節奏都是在運動中產生的。節奏所具有的這一特性,使節奏具有普遍性,也就是說,節奏並不是只存在於音樂中。

    節奏在藝術中的作用至關重要,節奏的變化是藝術最重要的表現手段之一,藝術作品鮮明的個性,藝術家的各種情感都要靠節奏的變化來表現。

    一代文豪郭沫若曾在一九二五年著文專門研討節奏感對於藝術的重要性。在他的《論節奏》一文中,郭沫若指出:

    節奏之於詩是它的外形,也是它的生命……這節奏在詩的研究上是頂大的一個問題。也就是美學上的一項頂大的問題。 宇宙內的東西沒有一樣是死的,就因為都有一種節奏。

    在書法藝術中,節奏同樣極為重要。這一點,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經認識到。王羲之在其著作《書論》中曾說道:

    “每書欲十遲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謂書。”

    王羲之在這句話中,用“起、伏”、“遲、急”、“曲、直”、“藏、出”等字詞,描述了書法藝術中,用筆行筆節奏的變化,行筆提、按節奏的變化以及起筆、收筆節奏的變化。

    在書法創作中,書法家揮動毛筆,用筆畫粗細、長短的變化、用線條曲與直的變化、用結字大與小的變化、用墨色濃與淡的變化、用章法上虛與實的變化等手段來展現書法藝術的節奏之美。

    王羲之是魏晉時期的大書法家,而魏晉時期是中國文化歷史上最富有浪漫氣息的時代,在玄學思潮的影響下,魏晉時期的文人墨客士大夫們富有自由瀟灑的氣質,他們悠閒自得,於玄學清談中展現出一種平和。王羲之也深受這種時代文化氣息所影響,王羲之的書法雍容典雅、韻高千古。王義之的書法節奏總體而言是比較舒緩的,王羲之以不激不躁的舒緩展現了魏晉時期書法藝術的節奏特點。

    王羲之在《蘭亭序》中的書寫節奏安排,基本上反映了王羲之書法藝術總體的節奏特點。王羲之的書法藝術像舒緩典雅的抒情樂章,於平和的曲調中律動著節奏上偶爾的激昂。王羲之以他超群的藝術天賦,創作出最富有藝術氣質的書法作品,帶給人們最頂級的藝術享受。

  • 2 # 狂喜淡墨a

    王羲之的行書特點,強項就是韻美,書法藝術的韻味,源自節奏的起伏,點畫的承接,都是隨著心動而筆毫翻飛。

    書寫的韻律來自無定法的自由表現。當然並非是亂寫亂畫的自由筆性,而是達到了一種瑧熟後的創造與創新。大家都知道王羲之的筆法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至今未有超越者。也無法超越。因為一個書者的情性以及筆力不可能複製的。久遠的歷史,也未知古代晉朝文藝自由的氛圍是什麼樣子,僅僅知其精神風貌趨鶩於虛誕。尚文善藝,是該時代的士族文人墨客的主題。

    時代造就了王羲之的書法奇才。主要書寫的流便的行書風格,定位晉韻之最――成為晉代名片。

    由此大家學習熟知的“蘭亭”文作。筆墨風雨,是為晉韻代表。節奏暗湧,筆畫結體雖然中庸氣質,不算是草字行筆,然而其起筆收筆之處,盡在特別處,比如

    王羲之的書法本身而言,是唯美主義表現。一無瑕疵,更找不到相同意趣的帖樣,但是也沒有一件是王羲之的真品。因此其神妙延伸到現在。

  • 3 # 昌林畫國畫

    王羲之的行書《得示帖》是一部含有節奏韻律極高的法帖。下面我從四個點來舉例說明:

    第一點,大與小的節奏感,大與小的比例反差愈大,節奏就愈加鮮明。風Grand SantaFe是奔放跳蕩,大小的反差就越大。當表現文雅恬靜的風格時,一般大小的反差就相對要小。在這一點上,《得示帖》大與小的反差比例令人非常驚訝。(圖片一)如:“天”、“下”二字與“霧”字的比例,後者是前者的十幾倍。這樣的大小之變,可以造成強烈的大小對比。字的外輪廓收縮,字的體量就小,外輪廓舒放,字的體量就將大。或者有意誇張某一筆,外輪廓自然開張,字的體量就大。

    第二點:重與輕的節奏感,重輕的主要表現技巧是用墨。重與輕的概念,是指墨色的虛和實,虛與實的對比也是相對而言。虛中之實是重,實中之虛是輕。墨的濃與淡,燥與潤都可以表現虛實輕重。(圖二),“霧”字,將字寫大、寫聚、寫粗、寫實,此字在作品中肯定是最重的“一拍”。反之,將字寫小、寫空、寫細、寫虛,如“天”、“下”(由於用的都是印刷品,我們無法將《得示帖》的墨色變化精確的展示),那麼,此字肯定是最輕的“一拍”無疑。於是,我們會發現,由最重一拍到最輕一拍之間的任何一個點,都是可以再現的。

    第三點,粗與細的節奏感,筆畫粗細配置組合的不同,其表現的審美趣味也不盡相同。極大的增強了書法的節奏感(圖三圈出兩字對比)。

    第四點,長與短的節奏感,長線與短線的交替變化,就最可表現書法的韻律。(圖四)如“羲之頓首”。對長短線條的運用,我們在實踐中有特別深刻的體會,盡用短線,作品必散漫瑣碎,皆勒長線,作品則纏繞繁亂。所以,在運用長短線時,就需要組配得當,互動和諧,否則,節奏和韻律會紊亂。長線與短線運用得當和諧,作品極富韻律之美。短線具有跳越性,長線體現延展性。由此可知,短線與長線的和諧搭配,非常易於表現書法的節奏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今的社會,怎麼樣才能找到正確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