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林曉曉麻麻
-
2 # 奶爸聯盟創始人奶爸哥
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會危及到自己的情形,例如語言傷害,行為傷害,安全隱患等。首先,孩子要對這些情形能夠加以識別,能夠明確的知道自己處於受到傷害的過程中。在這一點上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同等的重要。都要教會孩子能夠識別身邊的危險。
僅僅讓孩子知道還不夠,還需要教會孩子在面臨這種危險的時候,如何進行自我保護?教會孩子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巧。例如當孩子在學校受到其他孩子欺負的時候,到底是應該以暴制暴?還是去尋求老師的幫助。孩子在遇到室內發生火災,是在原地不動,等待救援,還是應該快速逃離現場。這些知識和能力,該透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傳遞給孩子,讓孩子掌握基本的識別危險,能夠完成自我保護的能力。
無論是孩子的自尊心,還是孩子的生命都無比寶貴,因此,教會孩子識別和保護自己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一件非常關鍵和重要的事情。
-
3 # 泥鰍裡的香草
一,教會孩子對自己的身體學會保護,不受陌生人侵犯,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性教育。
二,上遵守基本的交通法規,上學放學路上不鬨鬧,過馬路先左後右看看清。經過發動中的汽車邊上時要留意。
三,在校期間,遵守校規。不隨便亂跑,不獨自到隱密的地方去,不接收陌生人的東西。遇到危險或緊急情況學會奔跑並大聲呼救。
四,在外面遇到陌生成年人問路或打聽事情時,要切記:去和小孩子打聽路線的都很可疑。
五,節假日外出,帶好自己的電話手錶,緊跟父母,不亂跑,一旦走失,停在原地等待,或找交警,商場工作人員,公交司機等保證身份安全的人求助。
六,本市基本的求助電話如110,119這些要熟悉。父母電話也要記牢。
怎麼教育孩子保護自己,我們的終極目標是教會孩子保護自己,而不是跟他說哪些不能做哪些可以做。
要先培養孩子的保護,就得先培養成孩子的保護自己的行為。
我們應該更多的模仿場景:
1.舉個例子,我們家長都會跟孩子說:“當你遇見陌生的阿姨給你糖吃,你要不要”,孩子當然會直接的告訴你,不能要。
但往往真的情況發生了,孩子是不會拒絕的,這個對他來說有一定的誘惑力。他明明知道不好,但是他不知道怎麼拒絕。
那個誘拐兒童犯一定覺得這個孩子很老練,他就知難而退的。
2.再說一個故事吧
小小的玩具鴨掉到了池塘裡,剛好比他大兩歲的青青走過來。小小就說:“青青能幫我爸玩具鴨撿上來嗎”青青說:“對於我來說太危險了,我還小。我們可以去找大人幫忙”
如果青青當時同意去幫小小的話,有可能青青自己都會遇見危險。
上面的故事告訴我們要教會寶寶說“不”。說不沒有不好意思的。這個樣才能真的保護自己。
親愛的爸爸媽媽用我們的行動和語言教會小孩子說“不”的能力。這是叫他保護自己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