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經東略南

    典型的,一句話一段的就是古龍,題目好聽優美的就是金庸。比如:風,冷風,好大的冷風,都是自起一段,則必然是古龍。如:第xxx回,《不識張郎似張郎》,《君子可欺之以方》,《矯矯金蛇劍,翩翩美少年》。。

    沒朝沒代的是古龍,歷史淵源的是金庸。

    武功沒招沒式的是古龍,有招有法有師承出處的是金庸。

    “我從來沒有殺過一個人,因為我殺過189個人”的是古龍,“xxx有頭疼病,我幫他治好了,我只不過把他腦袋取下來了”,“劍尖已到咽喉邊,卻也半分也推不動,因為身子突然僵硬。。”“xxx身體一翻,躍在空中,躲過這一刀,沒覺得有多快,身體下落時候,看到有一隻手在眼前落下,奇怪這是誰的。。突然舉得疼痛 發現自己的手已經沒了”這都是古龍。刀光一閃,刀已入鞘,半晌血流出 人倒下。這都是古龍。其他,還有很多。

  • 2 # 喵空空的江與湖

    冷風如刀,以大地為砧板,視眾生為魚肉。 萬里飛雪,將蒼穹作洪爐,溶萬物為白銀。 雪將住,風未定,一輛馬車自北而來,滾動的車輪碾碎了地上的冰雪,卻碾不碎天地間的寂寞。——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錢塘江浩浩江水,日日夜夜無窮無休的從臨安牛家村邊繞過,東流入海。江畔一排數十株烏柏樹,葉子似火燒般紅,正是八月天時。村前村後的野草剛起始變黃,一抹斜陽映照之下,更增了幾分蕭索。——金庸《射鵰英雄傳》

    從寫景的文字對比,古龍比金庸的文字更加帶主觀色彩。哪怕同樣帶著寂寞蕭索之意,古龍的文字讀起來都會更加情緒激烈,金庸則是一貫的平和中正,溫文含蓄。

    郭大路道:"你叫什麼名字?"燕七道:"燕七。"郭大路道:"你還有六個哥哥姐姐?"燕七道:"沒有。"郭大路道:"你既然不是排行第七,為什麼要叫燕七?"燕七道:"因為我已死過七次。"郭大路道:"若是再死一次,你豈非就要叫做燕八了?"燕七苦笑了笑,道:"燕七這名字蠻好,我不想再改了。"——古龍《歡樂英雄》只聽劉正風續道:“人生莫不有死,得一知己,死亦無憾。”另一人道:“劉賢弟,聽你簫中之意,卻猶有遺恨,莫不是為了令郎臨危之際,貪生怕死,羞辱了你的令名?”劉正風長嘆一聲,道:“曲大哥猜得不錯,芹兒這孩子我平日太過溺愛,少了教誨,沒想到竟是個沒半點氣節的軟骨頭。”曲洋道:“有氣節也好,沒氣節也好,百年之後,均歸黃土,又有甚麼分別? 愚兄早已伏在屋頂,本該及早出手,只是料想賢弟不願為我之故,與五嶽劍派的故人傷了和氣,又想到愚兄曾為賢弟立下重誓,決不傷害俠義道中人士,是以遲遲不發,又誰知嵩山派為五嶽盟主,下手竟如此毒辣。” ——金庸《笑傲江湖》

    在人物對話方面,古龍筆下對話多半簡短扼要,對話雙方快速頻繁往復,帶來鮮明節奏感(當然還有湊字數掙稿費的原因);金庸人物則會有條不紊地表達完整意思,基本上每次說話都比較長,但語意連貫,內涵豐富。

    因而,兩人的成熟作品有了非常清晰的風格差異。早期古龍還未形成這種簡短風格時,類似《絕代雙驕》這種作品就很像傳統金庸小說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開發商給的沙盤和實際的房屋規劃不一樣,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