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潔鳴

    對於石榴這樣一個題材,唐朝大詩人韓愈的詩是這樣寫的:

    《榴花》

    唐代:韓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

    枝間時見子初成。

    可憐此地無車馬,

    顛倒青苔落絳英。

    五月的石榴花紅紅火火地開著,看著都晃眼。看那石榴枝間,已經結了小石榴了。可惜啊,這個地方沒有人來賞花,所以,石榴花紛紛飄落,花瓣掉在青苔上。不同於其他品種的鮮花,石榴花雖然美麗,卻花開為結果,她的盛開是為了石榴的甜美與豐收。這樣的苦心豈能是其他觀賞類鮮花所能媲美的?自身不受重視,卻為他人做嫁衣,韓愈寫的不只是石榴,也是自己的心情與際遇。

    同樣的題材,若交給唐朝著名詩人李商隱來寫就又有了別樣的味道。

    唐代:李商隱

    榴枝婀娜榴實繁,

    榴膜輕明榴子鮮。

    可羨瑤池碧桃樹,

    碧桃紅頰一千年。

    石榴樹枝條上果實繁多,剝開石榴,裡面的薄膜像紗一樣的輕透,石榴籽紅彤彤的很新鮮。不知道石榴是不是也羨慕王母娘娘的仙桃啊?那可是一千年都是紅的啊,也許是李商隱自己羨慕吧。不過石榴有自己的美貌和美味,又怎麼會羨慕別人呢?

    韓愈詠石榴側重詠的是花,花開豔麗但不被人欣賞,只能默默凋落青苔。

    李商隱詠石榴主要詠的是果,果實繁多讓人喜愛,堪比瑤池裡的碧桃。

    同樣是詠石榴,人物不同,各自的心情與際遇亦不同,因而產生的效果也不盡相同。

  • 2 # 梔子花的離歌

    詩人的風格不同,看待景物的出發點也不會一樣,好似同樣的米其林大師,同樣的一道菜,口味也會差距很大。

    唐詩中,邊塞詩人的豪放,田園詩人的恬靜,浪漫詩人的天馬行空宮廷詩人的綺麗奢華,構成了唐代文學絢爛奪目的景象。

    如果王翰的《涼州詞》由溫庭鈞來寫會是什麼樣子呢?也許“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的豪情萬丈,視死如歸,會變成“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的將軍帳內尤歌舞的舞姬美人了。

    如果把李白的“夜宿山寺”由孟浩然寫,可能“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的浪漫,變成了“鬆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的清靜愜意了。

    所以不同的詩人,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也造就了不同詩風。

  • 3 # 向日癸25884865

    查看了一下無人回答,也許這就是答案,是人就會有差異,是詩人就會有不同的感觸,同樣一束花有人可以從愛情角度入手,有人可以從生命角度懷想。

  • 4 # 石不言齋

    詩言志。詩人寫詩,是抒發自己當時的所思所感,借物抒懷,與詩人世界觀、人生觀及當時的感遇相契合。因此,即使面對同一題材,不同的詩人寫出的詩意韻也不同。

    在唐詩中,對同一題材的不同詩作有很多。現僅舉“詠蟬”為例。

    唐初虞世南有《詠蟬》五言絕句一首,是唐代詩人中詠蟬最早的,頗為世人稱道。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首句“垂緌飲清露”,“垂緌”暗示顯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纓”指代貴宦)。古人認為蟬性高潔,棲高飲露,故言“飲清露”。

    次句“流響出疏桐”,“流響”言蟬聲悅耳動聽,“疏桐”與末句“秋風”相應。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是全篇比興寄託的名句。意為立身高潔的人,無須憑藉外力,自能聲名遠播。這首詩所表現的意境是與虞世南當時的身份地位及個人品性相吻合的。

    唐初詩人駱賓王也有一首詠蟬詩: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這首詩作於高宗儀鳳三年(678),當時駱賓王因上疏論事觸怒武后,遭誣下獄。因此,詩人在詩中用“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來比喻環境壓力大,仕途不得意,言論受壓制。用“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來自喻自身品性,辯白誣告。

    唐晚期詩人李商隱也有詠蟬詩: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李商隱因晚唐“牛李”黨爭,長期受排擠,仕途潦倒。但他心性孤高,不合汙流。此詩也反映了詩人的心聲。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高”喻自身清高,“難飽”喻自身境遇。錢鍾書評此詩說:“蟬飢而哀鳴,樹則漠然無動,油然自綠也。樹無情而人有情,遂起同感。蟬棲樹上,卻恝置之,蟬鳴非為‘我’發,‘我’卻謂其相警,是蟬於我亦無情,而我與之為有情也。”

    清施補華《峴傭說詩》雲:“三百篇比興多,唐人猶得此意。同一詠蟬,虞世南‘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是清華人語;駱賓王‘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是患難人語;李商隱‘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是牢騷人語。比興不同如此。”

  • 5 # 鼠嘴

    韋蘇州曰:“窗里人將老,門前樹已秋。”

    白樂天曰:“樹初黃葉日,人慾白頭時。”

    司空曙曰:“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三詩同一機杼,司空為優,善狀目前之景,無限悽感,見乎言表。

    ——《四溟詩話》

    這個是個比較典型的例子。

    越王勾踐破吳歸,義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覽古 (唐·岑參)

    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

    覽古(唐·李益)

    汴水東流無限春,隋家宮闕已成塵。行人莫上長堤望,風起楊花愁殺人。

    覽古(唐·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覽古(唐·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覽古(唐·韋莊)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這是李白。

    年過半百不稱意,明日看雲還杖藜。

    杜甫就明顯老態橫生。

  • 6 # 智慧乳酪

    我來回答,相同的題材,換了不同的人寫出詩的效果差別會很大,詩人的情感有感而發。觸景生情。每個人的處境,經歷,閱歷千差萬別,產生的效果會徹然不同。這樣回答對大家有幫助嗎。歡迎與大家共同探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3歲離開待了十年的大城市,去小城市重新開始,值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