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沉香樹下

    鄧麗君《在水一方》——《詩經》中的《蒹葭》  

    王力宏《蓋世英雄》中的《花田錯》——選自《花田錯》  

    劉德華的MV《繼續談情》中也加入了粵劇元素,曲風悲愴雅緻,歌詞更唱出“淚似簾外雨點滴到天明”這句經典的粵曲唱詞。  《

    新鴛鴦蝴蝶夢》——部分選自李白的“抽刀斷水水更流”  

    王菲的《但願人長久》  

    徐小鳳的《別亦難》《煙花三月》,《朝雲暮雨》均為吳滌清演唱  

    毛寧的《大浪淘沙》。。。。。

    這方面成功的例子不少,最有名的是一張《淡淡幽情》的專輯,其中收錄了:李煜的《相見歡》(無言獨上戲樓),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范仲淹的《蘇幕遮》(碧雲天,黃葉地),秦少游的《桃園憶故人》(玉樓深鎖多情種),聶勝瓊的《鷓鴣天》(玉慘花愁出鳳城),李煜的《烏夜啼》(林花謝了春紅)和《虞美人》,歐陽修的《玉樓春》(別後不知君遠近),朱淑真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這個瓊瑤也用過,用在她為《煙鎖重樓》還是《新月格格》所寫的插曲《鴛鴦錦》裡,柳詠的《雨霖鈴》,辛棄疾的《醜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李之儀的《卜算子》(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等,有臺灣名聲卓著的曲作家古月、劉家昌、翁清溪、陳楊等譜曲,曲與詞可謂珠聯璧合,相得益彰,是這張專輯成為現代音樂史上足以傳頌的極品。

    《音像世界雜誌》曾將該片評為“十張最適合在夜晚用心聆聽的專輯”。這張專輯裡最有名的兩首,一個是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一個就是後來王菲翻唱的《但願人長久》,那倒是對這首古典佳作現代版詮釋了。這首詞其實在大陸也有多個譜曲版本,映象最深的是在83、84年播出的電視連續劇《武松》中,張都監家的丫鬟,後來為武松跳樓的那個,就曾彈唱了這一曲。但這些多屬於聲樂作品的範疇,與流行隔著一段距離。但從另一個角度上,說明了經典詩詞與音樂的融合性。我們再來換一個角度,流行歌曲多表現一種通俗文化,而古典詩詞的介入,恰好將其雅的一面也推到了眾人面前,也正說明了,藝術其實並無雅與俗不可逾越之鴻溝,關鍵在於融合的手段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本人美術生,具體現在還不知道是學什麼設計,能不能有推薦的電腦和平板,預算2w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