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亦無我

    要解決此類事請的蔓延,最好的方法是去掉一些不必要的機構,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督導組織等,關工委成了專門吃閒飯又不讓學校得閒讓老師瞎忙的機構!

    第二就是精減教育機構,減少不必要的人員設定,比如教育局的人員編制和學校中層以上人員的編制,將人員向一線傾斜!

  • 2 # 羅爾斯正義

    個人認為,從政策制度層面應該有以下三個動作。

    首先是繼續加大教育經費的投入使用。一是集中投入到一線教職員工的工資上。二是集中投入到教室、教學裝置的建設上。三是加大經費使用審計,防止腐敗。

    其次是增加編制,推廣小班制。小班制是發展趨勢,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和降低教師負擔,但現在學校編制受限、師資力量不夠,推廣小班制有難度。

    三是調整績效機制。例如,不涉及單位調動的前提下,願意去邊遠校區支教、代課的城區骨幹教師、優秀教師,給予高額課酬費。

    至於直接減少除教學以外的分外事——其實很多東西不是說減就減的,你從教學角度觀察可能沒有意義,但從其他角度觀察又有重大意義。

    例如小學生繁複的網上答題活動——老師辛苦部署後,小學生作業多沒時間做,大多由家長代做。這些內容大部分涉及到安全常識教育、志願者活動,有不有用?該不該花時間去看?

    還有小學生作業,部署少了怕成績不好,考不上好學校,而且你不做,別的班、別的學校會做;部署多了家長冤、老師累。那到底該不該部署?

  • 3 # 學習力教育視點觀察

    這其實是挺有意義的一個問題。現實中很多的老師在承擔著,本不屬於他的工作,很多本應該在家庭中解決的問題,卻遷移到學校,讓老師來解決,這就會給老師的工作帶來極大的困擾。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很多的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以後,普遍性的存在注意力缺陷問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上課不認真聽講,經常干擾其他的學生,做小動作等。注意力問題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影響孩子學習障礙的首要因素。孩子的注意力問題,恰恰是需要在家庭中有意識的來培養的,在幼兒階段,家長就要重視孩子的意志力和專注力的培養。而絕大多數家庭中,這都是被忽略的一個問題,這些問題,孩子進入小學以後,就會充分的暴露出來。

    像這樣本來應該家庭中有效解決的問題,一旦遷移到學校,就會成為學校課堂管理的一大麻煩。老師要花很多的精力去約束這些孩子,那麼必然就會影響他的課堂教學,甚至影響到其他的學生,也影響到老師的教學情緒。而這些問題,很多的家長又理所當然的推給了老師,認為課堂紀律當然是老師的事情。

    所以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它是由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來組成的。特別是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影響,所以如果家庭教育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那麼必然會極大的影響學校的教育,也必然會干擾老師的正常教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無心插柳柳成蔭”說明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