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時空穿越的流浪者
-
2 # 尋鬼之魔
有人說了嗎?如果有那隻能說明這個人的可悲與幼稚。
回憶童年回憶過去是極為正常的事情。無論現狀怎樣,改變的身體與思維也無法回到過去。想說的話不敢說,想做的事不能做,想笑還得假裝凝重,想哭又得努力樂呵。忙完,累完,應付完,裝完,或許只有回憶回憶,還將就找找真實的自己。
回憶童年不只是自己,是村裡的房子,樹下的爺爺,廚房裡的奶奶,無憂無慮的玩伴。
回憶過去也不只是逃避,可能失去的真情,可能錯過的機會,可能並不久卻僅存的純真,或者是再也不能觸及的衝動。
以前是否都是幼稚,卻是現在最難得幼稚。無論如今是成功還是失敗,都無法與逝去的青春可以相比。
日夜笙歌,紙醉金迷就算成功了嗎?朝九晚五,一家三口就等於失敗嗎?我想,不然的。
何必在意這些人的說法。呵呵,我一邊打字一邊又想起小時候了,照那人的說法,失敗啊。哈哈。
現實生活中,面臨心理受挫、或受傷的人,會習慣性的回憶童年時光,希望藉此自我療傷,找回自信心!那這樣做到底是不是一種病呢?
人都是從童年走過來的,童年是人生的起點,生命在那裡誕生與成長,對世界的最初認識,也正是從那裡開始的,家鄉的一草一木、風土人情、鄉親的歡聲笑語、感受到的溫暖、關懷、鼓勵等等,都是自己最初的認知及感知到的。
而這樣平穩、安靜的生活環境,給他的生存及成長,帶來了最原始的安全感與信心,這種原始的安全感和信心,隨著心理與頭腦的發育,被一起鑲嵌進了他的心理結構深處,形成了心理上的本真的我——即真“自我”!
真“自我”就是真實的自己,一切從根本出發,他是不受到外界的誘惑束縛的,是讓自己的內心感受到有力量和自信的,是能為自己抵禦各種危險的衝擊的!
人脫離了童年,長大後,尤其伴隨著社會的改革、時代的變遷,各種社會規則,價值觀念,利益慾望等,都來吸引、拉攏我們的心理,能不能夠做到一個遵從於自己內心的人,成了對人心理的一種考驗!
而面臨心理受挫、受傷,對生活不滿的這小部分人,正是因為自己做事貪心圖利、不夠理性,導致他的心理受到各種社會規則的牽制,失去了他本真的自己,以至於讓心理上形成的這個假“自我”,控制了自己,才造成的結果!
回憶童年的目的,其實就是想找回那個本真的我,進行自我療傷,以及恢復信心!這不是一種病,請給他點關心和鼓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