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智慧大學堂
-
2 # 鴻哥iouyh福小鋪
二人的歷史除了少年,幾乎都羈絆在一起,唯一有區別的是在看了秦始皇巡視天下所發的感悟。
項羽的感悟是取而代之,劉邦的感悟是大丈夫理應如此。
前者是奪取,後者是取代或者效仿,可見倆人志向雖然都很高遠,但性格卻完全不同,項羽要推翻,剷除任何阻礙自已的人,劉邦則不然,他只是想擁有秦始皇的一切。
至於劉邦三次哭祭項羽,好像沒這麼一回事。
唯一哭祭項羽就是將其安置魯王墓,項羽最早的封爵是魯王,反正也不會是什麼好心意,否則何必對項羽死後名聲什麼的仍然是很忌諱。
倒是三天哭三次都是為了被項羽殺掉的義帝。
很明顯,劉邦的哭泣,哭項羽,哭義帝,無非就是虛偽的眼淚,安撫人心,穩定天下。
更重要的是哭祭也是有講究的,主持祭奠是一個很大的表演舞臺,劉邦只是在這個舞臺表現出平日裡的自已,耍了一把政治手腕罷了。
唉,為了擁有天下,連自已的兒子都踹下馬車,要人端一碗父親的肉湯嚐嚐,能有真心實淚?
劉邦哭項羽是有政治原因的,項羽雖然戰敗身死,但是在楚地還有政治影響,楚地的百姓還要看劉邦這個新主人是不是值得歸順。祭拜項羽,主要是為了在政治上安撫人心,鞏固軍事上的勝利。另外 在漢代以前的古禮中,亡人之國而不絕其祭祀是仁德之君的標準。項羽雖然戰敗身亡,劉邦作為戰勝者來祭奠他,符合古代帝王的道德標準。第三,在楚漢戰爭中,項羽曾經俘獲劉邦的父親和妻子兒子,但項羽沒殺他們,劉邦欠項羽一個人情,祭拜也是還人情。第四,透過祭拜項羽向天下人表明,楚漢戰爭不是劉邦與項羽的個人恩怨,而是為天下人謀太平,為天下人謀幸福,為天下求公理,是天下為公,而不是為了爭奪權位的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