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不是是否應該,而是伍子胥掘墓鞭屍是否真實發生過。伍子胥在父兄被害後,智過昭關,投奔吳國,導吳破郢,掘楚平王之墓,鞭屍三百,終於發洩了胸中的積恨。這是一段載諸史籍,世代傳頌的歷史佳話。司馬遷在《史記》中為此單列一傳巛伍子胥列傳》),專門記述了他的壯烈事蹟。歷代演義小說和戲曲傳奇也都將其塑造成“鞭屍三百”的曠代大俠。據此,後人均將此事視作定論。其實,伍子胥“掘墓鞭屍”一事實屬虛構。首先,按照《春秋》筆法,凡有亂臣賊子,以下凌上之事發生,皆應口誅而筆伐。據此原則,楚平王雖屬一個典型的昏君暴主,但伍子胥倘若真的掘其墓,鞭其屍,仍會被《春秋》視為非份之道,必然大書特書。然而,《春秋》定公四年對吳兵入郢這件事卻僅記載了五個字:“庚辰,吳入郢。”如此簡賅的一筆,便說明定公四年並沒有發生“掘墓鞭屍”這一“殘曝”之極的事件。其次,記載楚事最為詳備的是《左傳》,但《左傳》定公四年記吳兵入郢後的文字也只有寥寥幾筆:“庚辰,吳入郢,以班處宮。子山處令尹之宮,夫概王欲攻之,懼而去之,夫概王入之。”按照《左傳》慣例,若真有“掘墓鞭屍”一事發生,必定會補著一筆的。況且,昊兵入郢後,吳國的第二號人物光概王與第三號人物之間便因爭佔楚令尹之宮發生內訌,以下臣僚紛起效尤,各按秩等佔據楚國宮室,把郢城鬧得亂作一團。在這種情況下,吳兵又有何暇費工曠日去為伍子胥鑽穴錐埋、掘墓鞭屍呢?此外,無論《國語》之《楚語》或《吳語》,還是先秦諸子,均無一字一句提及“掘墓鞭屍”。先秦諸子有的生活在吳楚欠戰的當時,有的雖生活於戰國中、後期,都對這場大戰記憶猶新,但他們誰也不曾提到或言及這件事,這隻能說明當時根本就沒有這件事。而且,伍子胥如果真的曾經引狼入室,掘墓鞭屍,淫亂宮闈,那麼不論是當時的楚人或後世楚人,無疑都將對其口誅筆伐。但是遍尋史籍卻沒有一句這樣的記載。相反地,楚人倒是對伍子胥進行了傾心地頌揚。屈原在《九章》中極力稱頌並自擬伍子胥。《涉江》雲:“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悲回風》雲:“浮江淮而入海兮,從子胥而自適。”《惜往日》雲:“吳信讒而弗昧兮,子胥死而後憂。”楚人對伍子胥的稱頌,也雄辨地證明了伍子胥“拯墓鞭屍”一事,根本就不存在。
問題不是是否應該,而是伍子胥掘墓鞭屍是否真實發生過。伍子胥在父兄被害後,智過昭關,投奔吳國,導吳破郢,掘楚平王之墓,鞭屍三百,終於發洩了胸中的積恨。這是一段載諸史籍,世代傳頌的歷史佳話。司馬遷在《史記》中為此單列一傳巛伍子胥列傳》),專門記述了他的壯烈事蹟。歷代演義小說和戲曲傳奇也都將其塑造成“鞭屍三百”的曠代大俠。據此,後人均將此事視作定論。其實,伍子胥“掘墓鞭屍”一事實屬虛構。首先,按照《春秋》筆法,凡有亂臣賊子,以下凌上之事發生,皆應口誅而筆伐。據此原則,楚平王雖屬一個典型的昏君暴主,但伍子胥倘若真的掘其墓,鞭其屍,仍會被《春秋》視為非份之道,必然大書特書。然而,《春秋》定公四年對吳兵入郢這件事卻僅記載了五個字:“庚辰,吳入郢。”如此簡賅的一筆,便說明定公四年並沒有發生“掘墓鞭屍”這一“殘曝”之極的事件。其次,記載楚事最為詳備的是《左傳》,但《左傳》定公四年記吳兵入郢後的文字也只有寥寥幾筆:“庚辰,吳入郢,以班處宮。子山處令尹之宮,夫概王欲攻之,懼而去之,夫概王入之。”按照《左傳》慣例,若真有“掘墓鞭屍”一事發生,必定會補著一筆的。況且,昊兵入郢後,吳國的第二號人物光概王與第三號人物之間便因爭佔楚令尹之宮發生內訌,以下臣僚紛起效尤,各按秩等佔據楚國宮室,把郢城鬧得亂作一團。在這種情況下,吳兵又有何暇費工曠日去為伍子胥鑽穴錐埋、掘墓鞭屍呢?此外,無論《國語》之《楚語》或《吳語》,還是先秦諸子,均無一字一句提及“掘墓鞭屍”。先秦諸子有的生活在吳楚欠戰的當時,有的雖生活於戰國中、後期,都對這場大戰記憶猶新,但他們誰也不曾提到或言及這件事,這隻能說明當時根本就沒有這件事。而且,伍子胥如果真的曾經引狼入室,掘墓鞭屍,淫亂宮闈,那麼不論是當時的楚人或後世楚人,無疑都將對其口誅筆伐。但是遍尋史籍卻沒有一句這樣的記載。相反地,楚人倒是對伍子胥進行了傾心地頌揚。屈原在《九章》中極力稱頌並自擬伍子胥。《涉江》雲:“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悲回風》雲:“浮江淮而入海兮,從子胥而自適。”《惜往日》雲:“吳信讒而弗昧兮,子胥死而後憂。”楚人對伍子胥的稱頌,也雄辨地證明了伍子胥“拯墓鞭屍”一事,根本就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