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直眼看世界

    與曹操佔得“天時”、孫權繼承祖業不同,劉備的事業,起於青萍之末,可謂是白手起家。從劉、關、張兄弟“桃園結義”起步,不斷滾雪球,事業蒸蒸日上,最終“天下三分”,劉備成為蜀國之主。

    確實,劉備創業之初,要錢沒錢,要勢力沒勢力。但是劉備會做人。劉備愛惜自己的“羽毛”(潔身自好,珍惜名譽),為他博得了好人緣。劉備會“隱忍”,自立不成,投奔他人。徐州戰敗,在袁紹處暫留。劉備戰略運用得當。留得青山在 ,不怕沒柴燒。被曹操追擊,棄地存人。

    分析劉備事業成功的過程,發現劉備精明過人,不僅智商高,情商也高。劉備善於抓關鍵人。武有“關、張、趙、馬、黃”等將領,文有“臥龍”、“鳳雛”、馬良、蔣琬、費禕等。特別是認準了“臥龍”諸葛亮,情有獨鍾,“三顧茅廬”至誠躬請。

    劉備善於抓住轉折點。“赤壁之戰”,曹操新敗,來自北方的威脅頓減。劉備抓住這一有利時機,一方面利用孫、劉“盟約”之便,“借據”荊州(相當於借錢做生意),另一方面集中優勢兵力,斬關奪隘,劍指益州,奠定了立國的基礎。

    綜上所述,劉備的成功源於務實,一步一個腳印,積小成大,終為一方之霸。

  • 2 # 一碗高沫兒聊歷史

    公元221年,曹丕假模假樣地三辭三讓之後,終於如願以償從獻帝手中接過皇帝寶座。

    訊息傳到成都,礙於大義名分一直無法稱孤道寡的劉備,抓住機會也趕緊稱帝,國號為“漢”,史稱蜀漢。

    同曹魏、孫吳士族門閥出身不同,劉備一個賣草鞋出身的平頭百姓,起點很低既沒錢又沒權,最終卻能建國稱制,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貴人相助

    眾所周知,創業初期第一桶金是最難掙到的,劉備出來闖蕩之時,最初四處碰壁,最終得到貴人相助,才開始在漢末亂世站穩腳跟,這個貴人就是公孫瓚。

    劉備十五歲外出遊學,拜大儒盧植為師,與公孫瓚有同窗之宜,因公孫瓚較劉備年長,就以兄長事之,公孫瓚對小兄弟也照顧有加。

    黃巾之亂爆發,二十四歲的劉備因為在當地威信卓著,受到同鄉的擁戴,在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的資助下起兵參與平亂,因為自身能力較強,和關羽、張飛相助,屢立戰功。

    劉備因無錢賄賂督郵,被列入裁撤之列,氣憤難平之下,將督郵捆在樹上鞭打一頓之後逃走。(《三國演義》中,為保護劉皇叔光輝形象,將鞭打督郵轉變為張飛酒後所為)

    此後又轉戰各地,歷任下密縣丞、高唐尉等職,但都因各種原因未能坐穩位置。

    此時劉備認識到出來混,自己名氣不夠大的時候,沒有靠山是不行的,於是想起自己的老大哥,此時已經雄踞北地,佔有青、兗二州,正與袁紹爭奪冀州的公孫瓚。

    很快就成為平原縣令,繼而成為平原國相,這時已經成為一郡最高長官了,在公孫瓚麾下第一桶金到手了。

    但此時劉備依舊聲名不顯,天下無人識得劉備之名,只能寄身他人羽翼之下,無法獨立。

    這種情況直到一個人的到來,抓住機會的劉備從此一飛沖天,正式登上了漢末亂世的舞臺。

    名士的光環加持

    劉備在平原相的位置上,安安穩穩地做了兩年,此時黃巾餘黨管亥率軍攻打北海,北海相孔融被困,派太史慈突圍向劉備求救。

    這位北海相孔融就是我們熟知的“孔融讓梨”的主角,此時已經是海內知名的大名士,天下人稱“孔北海”。

    劉備此時知道,自己增加名望的機會來了,之前漢室宗親的身份也就是自己說說,這次如果能借著孔融之名,那麼這個身份的含金量將大大增加。

    於是劉備二話不說,立即派三千精兵隨太史慈到北海解圍,孔融被救出之後,因救命之恩,果然對劉備大加讚賞。

    又得知其為“漢室宗親、中山靖王之後、孝景帝玄孫”更是替他廣為宣傳。

    名士的威力不容小覷,當年許邵建立“月旦評”,凡被評論過的人物很快會被天下人知曉,橋玄勸說曹操拜訪許邵,被評為“清平之世的能臣,亂世中的英雄”之後,曹操立即聲名鵲起,很多文臣武將紛紛來投。

    劉備得到名聲不亞於許邵的孔融替他做宣傳,知名度是噌噌地往上竄,很快天下人就知道了,老劉家有個親戚叫劉備,特別仁義戰鬥力又強。

    “漢室宗親”這個招牌,使得劉備不論到哪裡都被人奉為上賓,畢竟東西兩漢持國四百載,人心仍在。

    正是因為孔融替劉備刷出的名望,在曹操攻徐州,劉備成功救援之後,陶謙病重就將徐州託付給劉備。

    名聲傳到漢獻帝耳中,劉協喜出望外,“我劉氏宗親中還有這等能人”,立即拿出族譜攀親戚,算來算去最終以叔父相稱,“劉皇叔”之名坐實。

    人才到位,劉氏起飛

    義救孔融之後,雖然劉備的名聲已經足夠自立門戶,成為一方諸侯了。

    但是中原此時的人才,已經被曹操、袁紹等一眾先行者瓜分殆盡,留給劉備的都不足以撐起霸業。

    情況到了建安六年,劉備投奔劉表之後終於出現改觀。

    荊州牧劉表,只是守成之主,缺乏進取之心,所以因避中原戰亂到達荊州的人才,都在觀望以待明主出現。

    劉備的到來,讓他們看到了希望,徐庶、諸葛亮、龐統這些頂級人才紛紛出山,投入劉備麾下。

  • 3 # 陽明悟行學宮

    當時很是有那麼一些個軍閥是沒有固定的生產和長遠計劃的,所謂“飢則寇略,飽則棄餘”。當然這應該不是因為他們作風不好浪費糧食,實在是在當時如果沒有穩定的根據地,那就沒有辦法屯糧,只能帶著輜重行軍,當然那行軍的速度是可以想象的。

    把著先主傳一點點地說……歷史初學者,不足之處還望賜教。先主起家時是有人在後邊支援的。

    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貲累千金,販馬周旋於涿郡,見而異之,乃多與之金財。先主是由得用合徒眾。

    劉備前期有部眾,能打出一個安喜尉,靠的是張蘇二人的資助。然後他很瀟灑地怒鞭了一回督郵,跑了。跑的時候有沒有帶自己的部眾不知道,關張肯定是帶著的。

    頃之,大將軍何進遣都尉毋丘毅詣丹楊募兵,先主與俱行,至下邳遇賊,力戰有功,除為下密丞。復去官。後為高唐尉,遷為令。

    這個時期的劉備基本上還是依靠著地盤上的資源。可能有一點部眾,當個小官。走到哪吃到哪,反正哪裡都不缺糧養他這點子人。

    為賊所破,往奔中郎將公孫瓚,瓚表為別部司馬,使與青州刺史田楷以拒冀州牧袁紹。數有戰功,試守平原令,後領平原相。

    依附公孫瓚時期。初露鋒芒,刷了刷袁紹副本,靠刷聲望攢出來一個平原相。這時候的劉備應該是靠著平原的資源養家的。

    曹公徵徐州,徐州牧陶謙遣使告急於田楷,楷與先主俱救之。時先主自有兵千餘人及幽州烏丸雜胡騎,又略得饑民數千人。既到,謙以丹楊兵四千益先主,先主遂去楷歸謙。

    大概是劉備前期最幸福的一段日子。有陶謙養著他的兵使得他可以放開了招募流民,又收了四千徐州戰神丹楊兵。徐州的資源有多豐富?

    登曰:"公路驕豪,非治亂之主。今欲為使君合步騎十萬,上可以匡主濟民,成五霸之業,下可以割地守境,書功於竹帛。若使君不見聽許,登亦未敢聽使君也。"

    於是信心十足的劉備帶著自己的主力,吃著火鍋唱著歌去和袁術剛正面,然後被呂布抄了老家。轉戰海西那段日子不知道先主怎麼熬過來的,只知道他又幹掉了為寇徐、揚間的楊奉韓暹。至於後來又和呂布求和,大概這段時間並不長,隨便搶一搶或者楊韓的輜重湊合一下吧。這時候的劉備有多少人呢?

    先主還小沛,複合兵得萬餘人。呂布惡之,自出兵攻先主,先主敗走歸曹公。曹公厚遇之,以為豫州牧。將至沛收散卒,給其軍糧,益與兵使東擊布。

    這一萬來號人跟著敗走的先主在豫州落了腳。先主回到小沛收了殘兵,拿著豫州的軍糧,吃飽喝足之後和雙排毒瘤夏侯惇一起打呂布,結果……

    布遣高順攻之,曹公遣夏侯惇往,不能救,為順所敗,復虜先主妻子送布。曹公自出東征,助先主圍佈於下邳,生擒布。先主復得妻子,從曹公還許。

    靈等還,先主乃殺徐州刺史車胄,留關羽守下邳,而身還小沛。東海昌霸反,郡縣多叛曹公為先主,眾數萬人,遣孫乾與袁紹連和,曹公遣劉岱、王忠擊之,不克。五年,曹公東征先主,先主敗績。

    然後被曹操狠狠揍了一頓,所謂叛逆的代價。妻子又被擄了不提。手下的軍隊呢?

    先主隨譚到平原,譚馳使白紹。紹遣將道路奉迎,身去鄴二百里,與先主相見。駐月餘日,所失亡士卒稍稍來集。

    在袁紹帳下休養生息,在袁紹的支援下開始聚斂敗兵。之後是去到汝南與劉闢聯合,和曹仁大將軍在許都外圍打游擊。糧食的話,大概是和劉闢的黃巾餘黨差不多,靠搶……

    曹公既破紹,自南擊先主。先主遣麋竺、孫乾與劉表相聞,表自郊迎,以上賓禮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

    來到荊州之後,被劉表安排在新野做抗擊曹操的肉盾。這段時間裡荊州的物資供給應該是足夠穩定,不提。

    曹公以江陵有軍實,恐先主據之,乃釋輜重,輕軍到襄陽。聞先主已過,曹公將精騎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餘里,及於當陽之長阪。先主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曹公大獲其人眾輜重。先主斜趨漢津,適與羽船會,得濟沔,遇表長子江夏太守琦眾萬餘人,與俱到夏口。

    鬼子……啊我是說曹操來了。再次失去根據地的劉備帶著他的人口和輜重一路南逃,直到被五千輕騎追上。這一戰裡劉備基本上失去了自己一半的家底,幸得關羽手裡還有另一半。這些人馬物資加上劉琦在夏口的軍資和萬餘人,就是劉備在赤壁之戰時的全部實力。

  • 4 # 歷史野心家

    劉備非常懂得包裝,“修飾”。逢人便說自己有漢朝皇室血統,因為劉姓是正統。但是,誰知道呢?誰能證明呢?在大漢王朝風雨飄搖的那時候,世道亂糟糟的,誰還有心思去考究他出身的真實性。再說了,連大漢王朝這樣的龐大巨物都隨時可能崩塌,一個王侯的後人落魄到需要靠織蓆販履為生,也並非不可能。漢朝皇室血統對於劉備來說就是一塊金字招牌,屢試不爽。所以不管劉備投靠誰,都不會太過怠慢於他。而且他日後不管打誰,佔多少地盤,都比曹操和孫權要名正言順的多,即使是稱帝,在當時看也是正統,畢竟人家姓劉嘛。這種華麗的包裝,讓劉備雖然是白手起家,但卻有極強的投資性,富商願意資助他,文臣、武將願意投靠他。這個頭銜讓他的團隊吸納了天南海北的能人。

    最重要的一點,劉備懂得拉攏人心。一個人是永遠不能成大事的,必須要有一個團隊。自古以來都是如此

  • 5 # 羅賓說歷史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三國時期的劉備是一個白手起家,成功創業的典型人物。在那個亂世下,要想成功成為一方霸主,要不有錢支援,要不有勢力支援,什麼都沒有幾乎是不可能成功的,但是劉備就是做到了,那這裡面有什麼原因嗎?我們可以簡單分析一下。

    劉備從小就心懷大志,憂國憂民,一心想要復興漢室。縱觀劉備的一生,一直為了這個目標去奮鬥,在這中間經歷過無數次的失敗和挫折,劉備依然不屈不撓。赤壁之戰前,劉備都40多了,還連自己的一塊根據地都沒有。給一般人估計就認命放棄了,但是劉備依舊充滿希望的去繼續實現自己的理想。最終在赤壁之戰打敗曹操,奪得荊州,有了自己的地盤,為蜀漢政權的建立打下堅實的基礎。如果劉備沒有明確的目標和堅定的信念肯定是不會成功實現這個心願的。

  • 6 # 歷史趣談6666

    三國裡劉備相比曹操和孫權,以及其他軍閥來說,一開始的處境劉備是最差的,要錢沒錢要人沒人!但是劉備給自己包裝了一個皇室後裔的外衣,劉皇叔,這個給他後來建立政權幫助很大,勝過黃金萬兩!劉備能夠從草根到建立一方政權,最重要的是堅持信念和理想,以及自己的能力和時代,同伴的幫助!就是諸葛亮所說的,天時地利人和!

  • 7 # 萌哥蛋蛋看世界

    一、劉備少有大志,又是帝室之胄,出師有名;

    劉備是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劉勝之後,雖說到劉備這一帶已經沒落,但是劉備仍是漢室後裔,中興漢室出師有名。

    劉備小時候父親早逝,他和母親靠編制草蓆、販賣鞋子營謀生計。那時候劉備家裡屋子東南邊有棵大桑樹,夏天的時候葉子鬱鬱蔥蔥,遠遠望去就像車的蓋子一樣。幼時的劉備就和小夥伴們說:“我將來也要坐一定羽葆(bǎo)蓋車。”就是帝王儀仗中以鳥羽聯綴為飾的華蓋,暗指做天子。嚇得他叔叔趕緊打住他說“不要亂說啊,這可是有滅門之禍的啊。”劉備少有大志,不怎麼喜歡讀書,卻喜愛結交英雄豪傑。這些都為他將來逐鹿中原,稱雄一方打下基礎。

    二、劉備屢敗屢戰、百折不饒,南征北戰,雖初露頭角卻已四海聞名;

    中平元年(184年)黃巾之亂爆發,24歲的劉備響應朝廷號召招募士兵,先後參與平定黃巾軍、張純叛亂,幾年後因軍功被封為安喜縣縣尉。後因朝廷下令精選淘汰因軍功做官的人員,劉備就帶上關羽、張飛相繼依附公孫瓚、陶謙等人,一直寄居人下,始終沒有屬於自己的根據地。

    興平二年(195年),陶謙病逝前,把徐州託付於劉備,於是劉備遂統領徐州。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天子遷都許縣,次年朝廷封劉備為鎮東將軍,封宜城亭侯。袁術自立稱帝后攻打徐州、呂布也偷襲下邳。劉備兵敗袁術,窮困至極,無奈之下和呂布議和、屯軍小沛,召募了萬餘人呂布又率軍來攻打劉備。劉備前往許都投奔曹操,增添了兵馬糧草,曹操表奏天子授劉備豫州牧。後呂布攻破小沛,劉備逃走後與曹操聯合進攻呂布,呂布投降被殺。劉備和曹操回到許都,被封為左將軍。

    建安五年(200年),漢獻帝與國舅董承等人祕密誅殺曹操的衣帶詔事情洩露,恰逢曹操派劉備與朱靈進攻袁術,劉備趁機離開曹操。後來袁術病死途中,國舅董成等人盡數被殺,劉備遂奉天子詔起兵攻曹奪得下邳、小沛等地,並殺了徐州刺史車胄。那時候東海的昌豨(xī)以及很多郡縣都響應劉備,劉備在得數萬兵馬後,與袁紹聯合攻打曹操。但袁紹志大才疏,臣下們彼此勾心鬥角,以至於官渡之戰大敗曹操。袁紹兵敗後劉備輾轉投奔了荊州劉表。劉備屯兵新野之際,名士徐庶因劉備仁義的名聲來投效劉備,劉備非常器重他,對他的建議也如數採納。幾年後,曹操遠征柳城,劉備勸劉表趁機發兵奇襲許都,但是劉表不聽,在曹操平定柳城後,劉表又開始後悔。

    三、劉備求賢若渴,任用賢士,注重聯合,開疆拓土,終成自己的一番霸業;

    建安十二年(207年),這一年寄身於荊州劉表的劉備,謀士徐庶向他舉薦了諸葛亮,劉備親往隆中三顧茅廬,請得諸葛亮出山輔助。劉備重視人才、同時又能任用人才。劉備曾說自己得到諸葛亮就猶魚得水。

    建安十三年(208年)八月,劉表去世,蔡瑁、張允等人擁立劉表次子劉琮繼任荊州牧。曹操大軍壓境之際,劉琮等人不戰而降把荊州拱手讓於曹操。屯兵樊城的劉備知道後,率眾南下逃亡,曹操派兵追擊劉備,張飛等人在當陽長阪坡阻退曹軍,劉備才得以順利逃出。而徐庶的母親被曹操所俘,徐庶迫不得已前往曹營歸降曹操。面對曹操大軍南下江東孫權也感覺到威脅,派魯肅、周瑜等人與劉備達成聯盟,孫劉聯合,於赤壁之戰合力擊敗曹操。

    赤壁之戰後,建安十四年(209年),劉備上表保舉劉表長子劉琦為荊州刺史,並且以他的名義取得荊南四郡(武陵、長沙、零陵和桂陽郡),同年劉琦病逝,劉備統領荊州。也正是赤壁之戰後劉備才真正擁有一席之地,開始有屬於自己的根據地。此後十年裡,劉備任用諸葛亮、龐統、法正等人為主要軍師,用關羽、張飛、趙雲、劉封、黃忠等人為主要將領,先後收復荊州各郡、迫降劉璋佔領西蜀、擊敗曹操取漢中,收關中馬超於麾下,實力逐步擴大。

    四、雖有時義氣用事,亦能知進退及時止損;臨終所託之人,更見其用人識人之明,一生百折不饒,故能開創一番基業。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五月,59歲的劉備擊敗曹操奪得漢中,在群臣勸進下劉備進位漢中王。同年七月,關羽發動襄樊(襄陽、樊城)之戰,圍困曹軍取得水淹七軍、逼降曹將於禁、斬龐德等一系列戰績,關羽威震華夏,使得曹操都動了遷都得念頭。此時江東名將呂蒙率軍趁機襲取荊州,關羽本人也進退失據兵敗被殺。這一戰此消彼長,曹魏、蜀漢實力皆受損,孫權集團成了直接受益者。孫權集團不僅地盤增加,坐擁荊州南部六郡(南郡、零陵、武陵、江夏、長沙、桂陽),而且還擁有長江全線防線,進一步鞏固了江東勢力。而劉備集團不但沒有攻陷襄陽和樊城,反而丟失荊州南郡、零陵、武陵等要地。襄樊之戰失利後,蜀漢孟達叛變投魏,導致蜀漢又喪失上庸等地;最為嚴重的是,此戰更導致了後來劉備東征孫權夷陵之戰的發生。襄樊之戰這一戰也成了三方形勢的轉折點。

    公元221年(章武元年),曹丕已經篡漢建魏,傳言漢獻帝也被其殺害(其實沒有,漢獻帝禪位後被封為山陽公);四月,61歲的劉備於成都稱帝,定國號為漢,年號“章武”,立15歲的嫡長子劉禪作皇太子。七月,為報東吳背盟襲取荊州殺害關羽之仇,劉備發兵東征東吳。恰逢此時張飛部下張達、範強殺害張飛投奔東吳孫權。劉備大怒,劉備率軍進軍東吳,一路勢如破竹,佔據秭歸。東吳陸遜堅守避而不戰,一年後也就是公元222年(章武二年),劉備大軍士氣低落。七月,吳軍趁勢攻打劉備,劉備大軍於夷陵之戰大敗。後退至白帝城並將白帝城更名為永安城。孫權遣使請求和劉備恢復孫劉聯盟,鑑於形勢劉備同意,孫劉聯盟也得以恢復。

    公元223年(章武三年)三月,劉備託孤於諸葛亮,夏四月,劉備病逝,享年63歲,諡號為昭烈帝,上廟號烈祖。廟號烈祖劉備當之無愧,劉備作為蜀漢開創者、漢室中興君主,劉備雖與高祖劉邦、世祖劉秀相比,開創基業有限僅能割據一方,但是劉備“白手起家”、又值天下英雄豪傑並起、林立之時,創業著實不易。

    三國志作者陳壽對劉備評價也非常高,他曾在書中評價劉備,說他寬厚待人、知人善用,很有漢高祖劉邦的風度,具有英雄的器量和才能。臨終託孤於諸葛亮,君臣更是彼此相互信任忠誠不二。雖然說先主劉備的才幹權謀不及魏武帝曹操,然而劉備遇到挫折不屈服,始終不甘於屈居人下。而當他覺得對方的度量容不下自己時,先主劉備並不是只有和對方競爭,而是先避開他遠離禍患。

  • 8 # 九叔沒睡醒

    憑他PPT做得好啊。

    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劉備創業的專案好,概念好,前景好。資本願意投資,人才願意加入。

    漢朝衰亡與秦不同,秦是暴政,人心所向是推翻暴秦,來一個新的政權。

    項羽來自楚國,亡秦必楚的因果迴圈論順應了民心,去死吧,暴秦!

    所以,前期項梁項羽得到擁戴。就是因為他們家的專案概念好,前景好。

    漢朝的衰亡是外戚,宦官亂政,並由此引起群雄割據,皇權衰落。

    而天下人心,包括士大夫文官階層,都希望光復漢室。就像光武帝劉秀當年所做的一樣。

    假如只是戡亂治暴,帶來和平,統一北方的曹操功勞最大。

    但在輿論風口上,曹操被稱為漢賊,這樣的宣傳顯然不是沒錢又沒人的劉備指使的。

    其實就是人心向背。人民群眾希望出現一個英明偉大的漢朝王室繼承人,來力挽狂瀾,肅清寰宇,把那些宦官,外戚,軍閥統統幹掉。

    劉備抓住了這個風口,他起飛了。

    劉備與孫權,曹操,袁紹,劉表等等,最大的優勢,就是自己的故事講得好:漢室之後,正宗苗裔,而其他人只是佔山為王的軍閥。

    光復漢室!劉備就是靠這個鮮明的創業主題,打動了心高氣高傲的諸葛亮。

    三顧茅廬,讓諸葛亮想起了周文王與姜子牙的佳話,濃濃的帶入感,天下最聰明的人動心了。

    比起成就一方諸侯,匡扶正道,光復漢室實在太刺激了。

    而且劉備集團一旦成立,天下那些希望重振漢室的人,便找到了組織,紛紛的親近過來,這一波民意,需要一個首領,劉備,顯然是最合適的代言人。

    一句劉皇叔,讓群眾充滿了希望。一旦得到民心,錢算什麼,人算什麼。

    每一門生意,都需要有一個漂亮的IDEA,劉備的IDEA,很棒。

  • 9 # 真磚家

    能在亂世成為一方霸主,絕非等閒之輩。不要被《三國演義》欺騙,那畢竟是演繹。劉備人很聰明,禮賢下士,善於用人,弘毅寬厚,以德服人,善結豪傑,百折不撓。

    一、劉姓優勢

    漢朝幾百年,老百姓已經形成了固有的思想意識,這個王朝就是劉姓的王朝。儘管時代變遷,但劉姓還是有一定號召力的。

    東漢開國皇帝劉秀,起事時也只是一個普通人,雖然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但因“推恩令”,父親也只是縣令小官。劉秀就是打著恢復漢室的旗號,最後成功了。

    劉備家就更沒落了,他只是個賣鞋的。但是論輩分兒,卻是當朝皇帝的叔叔輩兒,號成劉皇叔。這個身份對他幫助很大。

    劉備禮賢下士,不分貴賤,一視同仁。有些人覺得他高不可攀,但是見到他之後,發現這麼和藹可親,平易近人,不擺架子,給他做部下不會像給曹操、袁紹做部下壓力那麼大,所以很多人更願意依服於劉備。其中有一個例子,有人不喜歡劉備,派人去刺殺劉備,結果劉備對刺客特別好,最後感動了刺客,就直接告訴劉備了自己身份,然後離去。

    劉備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最出名的就是三顧茅廬,明知道諸葛亮故意刁難,仍然一次又一次的去請。還有對於趙雲七出敵陣救阿斗,劉備卻直接把孩子摔到地上,還責備趙雲。劉備臨終把國家託付給諸葛亮,這也成為千古美談。

    用人,是一個優秀領導者的最基本素質。個人能力再強的,你不會用人也不會成就大事。

    除了關羽死後生氣去攻擊東吳,其他大多情況,劉備還是聽人勸的,兼聽則明,不固執己見。對徐庶、對諸葛亮等等都非常好,對於部下好的意見能夠真心的採納。包括在東吳招親後樂不思蜀,最後被強行弄回來也沒有生氣。

    劉備最後的成功與諸葛亮的戰略規劃三分天下有關,諸葛亮看得準、分析得透,劉備聽得進去、落實的好

    另外,劉備的相貌對他也有幫助。劉備身長七尺五寸,大耳垂肩(有點誇張),兩手下垂到膝蓋,能看見自己的耳朵。古代人都比較迷信。劉備的這個怪異形象異於常人,容易讓人感覺他肯定會大富大貴,肯定會有大的成就。這就更有利於他召集天下能人志士。

  • 10 # 琉星的九月

    一提到三國,我們往往會拿曹操、劉備和孫權比較一番。比如近期有的網友就問了一個問題:三國時期,劉備沒錢沒勢,憑什麼創立蜀漢政權。仔細想想確實如此,曹操在自立之前,好歹也是有權有勢的濟南國相;孫權也繼承了兄長孫策的基業,有了自己的地盤。而劉備就比較慘了,不僅無錢無勢,連生計都是個問題,只能與母親通過販賣草鞋編織蘆蓆勉強過活。那麼,沒錢沒勢的劉備是如何鹹魚翻身,一下子由一個販夫走卒成為一方霸主的呢?笑談文史生認為,但凡一個成功的人,背後必有自己的成功祕訣,而劉備的成功祕訣是:把握住了一個歷史時局,提出了一個響亮口號,集聚了一批志向相同的好哥們。

    桃園三結義

    一、把握住了東漢末年混亂的時局,是劉備創立蜀漢政權的前提

    東漢自光武帝劉秀建國,共歷任14位皇帝。但自從第4位皇帝漢和帝劉肇後,東漢的皇帝們好像進入了一個歷史怪圈,但凡繼任者都很年幼。這就造成了太后干政,外戚專權,皇權被嚴重削弱,而地方勢力不斷壯大。而夾在中央和地方之間的百姓更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就造成地方亂了,百姓反了,出現了“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

    如果說沒有東漢末年的動盪時局,也就不會有劉備後來的蜀漢政權。因為一個完整統一的政權,無論如何也不會允許另一個政權存在的。正是看到了這個機會,非等閒之輩的劉備,就拿著中山鉅商張世平、蘇雙等饋贈的大筆錢財招合起一支隊伍,跟隨校尉鄒靖征討黃巾去了。由於鎮壓黃巾軍有功,劉備當上了安喜縣縣尉,從此踏上了仕途,拉開了他建立蜀漢政權的大幕。

    二、劉備喊出“匡扶漢室”的口號是其創立蜀漢政權的關鍵

    劉備如果沒有追求,安安心心當個小縣官也是不錯的。可歷史選擇了他要幹一番大事,那就不會讓他過上這麼舒適的日子。終於一個蠻橫的督郵到來,徹底打破了這種平靜,劉備在將其痛杖二百後,掛印棄官而去。這是何等的灑脫,何等的有氣度。但耍酷是要付出代價的,後來的劉備如一隻“喪家之犬”,投奔公孫瓚,歸附陶謙,依附曹操,投靠袁紹,投奔劉表。對於自己的遭遇,劉備也是感到絕望的。一天,劉表請劉備喝酒聊天。喝了一會兒,劉備起身上廁所,他摸了摸自己的髀發現上面的肉又長起來了,不禁掉下淚來。回到座上的時候,臉上還留著淚痕。劉表見了很奇怪,問他道:“賢弟這是怎麼啦?”劉備長嘆道:“我以前一直南征北戰,長期身子不離馬鞍,大腿上肥肉消散,精壯結實;到這裡來後,很久沒有騎馬作戰,閒居安逸,髀肉復生。一想起時光如水,日月蹉跎,人轉眼就老了,而功名大業尚未建成,因此悲從中來。”

    老天是公平的,孟子不是說了嘛!“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通過幾年的鍛鍊,劉備成熟了,在這期間,他喊出了“匡扶漢室”這個響亮口號,這就成為其創立蜀漢政權的關鍵。

    1、提出“匡扶漢室”這一口號,可以減少自己在政治上的阻力。董卓之所以很快被滅,關鍵一點就是因為其名不正言不順,在其他人眼裡他就是篡漢的“董賊”。而劉備之所以人緣好,走到都受待見,根本原因就是他喊出的這個口號發揮了重要作用。

    2、提出“匡扶漢室”這一口號,藉以發展自己勢力。這個口號確實有很強的號召力,這不但抓住了普通百姓的心理,也迎合了有理想有抱負的人才心理。所以,這一口號一經提出,劉備不僅又有了自己的軍隊,諸葛亮、法正、馬超等人才也紛紛加入。

    正是在這個口號的帶動下,劉備一步步奪取益州,佔領荊州部分州郡,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地盤,初步形成了蜀漢政權的基本構架。

    三、劉備有文臣武將輔佐是其創立蜀漢政權的重要保障。

    劉備之所以能夠建立起蜀漢政權,有文臣武將的輔佐是重要保障。文有諸葛亮、法正、龐統等謀士,為其出謀劃策,穩固後防,制定法令,發展經濟。武有關羽、張飛、趙雲、魏延、馬超、黃忠等名將,為其奪關闖隘,搶佔地盤。可以說,沒有這一幫好兄弟,劉備是成不了氣候的,也不可能稱霸一方的。即使勉強割據一方,很快也會被魏吳吞併的。

    總而言之,劉備雖然沒有錢,也沒有權,但他憑藉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很好地把控了時局,提出了一個凝聚力強的口號,有一群自己拼命的好弟兄,最終在漢獻帝被曹丕殺死後,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蜀漢政權。

    劉備的成功啟示我們:

    1、不要抱怨自己的條件不如別人,當發現自己沒有成功條件時,要自己想辦法去創造。

    2、不要輕言放棄。劉備四十歲還一事無成,我們還有什麼好害怕的呢!

    3、凡事不要單打獨鬥,在步入成功殿堂的路上要學會藉助他人的智慧和才能。

  • 11 # 歷史也好玩0

    我很喜歡三國的歷史,尤其喜歡蜀漢勢力,小時候固執的一位那才是正統。

    個人認為劉備成功之路有一下幾點

    一 漢室正統

    劉備自稱漢室宗親,在當時那個社會背景下,漢室是唯一的正統,如果你沒有漢室之名,就失去了大義,曹操一代梟雄也需下天子以令諸侯。所以自稱漢室宗親的劉備總有貴人相助,包括桃園結義,劉表讓賢等。貴人相助,讓他雖然略有落魄之時,仍屢屢東山再起。

    二 仁義之名

    人無信不立,人以仁無敵。劉備從出道開始就講仁義貫徹進行到底,仁者無敵,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無數名人異士來頭,劉備吸納了太多的社會精英,文臣武將接投入旗下。師出有名,自然是事半功倍。

    三 知人善任

    劉備是一個合格的領導,武有五虎上將,文有諸葛。他知道這些人的能力所在,也敢大膽放權,屬下能力得到了最大施展,還對主上的信任感激萬分,唯效死力而。

    四 堅定的信念

    出道就有明確的目標,匡扶漢室,在亂世中做一番大業,其後有多次遭受挫折,都沒能屈服他再起的決心,他的這種目標感,無疑讓他走的最為堅定,也能傳遞給員工更大的信念,企業文化做的好,人才就不會流失

    五,民心可用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當民心可用,則所向無敵。劉備敗走新野,仍然帶著百姓,不怕拖累,很多人談到這裡會說這是劉備的計謀。但是,如果百姓不信任他,怎麼會和他走。所以得民心者得天下。

    劉備集團就是在這樣的發展中,逐漸壯大,最後成功登帝,建立蜀漢政權。

    如有錯漏,請指正。

  • 12 # 帝國五千年

    劉備能夠鼎立於三國靠的是堅韌不拔的毅力和看人準待人也很好,有仁義之心並且做仁義之事。

    劉備的創業難度在歷史上可以說是能進前三的。劉備一個沒落的漢室後裔,本來祖上世仕州郡,結果由於他父親的早亡。劉備母子兩隻能靠買草鞋為生,劉備小時候讀書都是靠著族叔的支援,才拜盧植為師和公孫瓚做了同學。

    不過劉備從小就胸懷大志,小時候劉備就跟鄉里的同輩玩的好,很多人都跟他一起,這點跟他老祖宗劉邦很像。而他家門前有個大桑樹行如車蓋,他就跟朋友說長大了要坐這樣的車。而有資格坐這樣車的人只有皇帝,所以劉備從小就有帝王之志。

    劉備二十五歲左右黃巾起義爆發,當時朝廷讓州郡募兵保衛鄉里,劉備此時就著急了很多同鄉的人對抗黃巾,這裡面除了他自己的鄉里同輩還有關羽張飛等人。後來因為軍功開始做官,不過對於沒有關係的劉備來講,升官很難。後來投靠老同學公孫瓚,公孫瓚讓他做了平原令之後因為功勞做了平原相。

    劉備的轉折點在於徐州之戰,當年曹操打徐州,陶謙向青州田楷求救。劉備跟著田楷一起救援徐州,最後陶謙死後還把徐州讓給他。這是劉備第一次擁有了一塊領地,但是好運不長久,徐州多次易手。劉備也多次敗逃但是最終劉備還是沒有放棄,不僅得到了像糜竺兩兄弟這樣的投資人,還跟著曹操到了中央被封了左將軍和豫州牧,宜城亭侯。

    這些職位雖然有些虛但是劉備可是靠著這些先是反曹,後來南下荊州依附劉表。來到荊州劉備迎來了人生第二次轉折點,在赤壁和孫權敗曹操,最後奪取荊州。劉備不僅佔據了荊州還把荊州人才收攏麾下。而荊州人才是後期蜀漢的頂樑柱,當時劉備已經五十多歲了,離他起兵已經過了僅三十年。三十年才創業成功還不放棄,現在一般人也做不到。

    而對於緊缺人才得劉備來講,在荊州三顧茅廬請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對他不離不棄,這些當時英豪都心肝情願的跟他一起打天下。可見其待人很不錯,在拿下漢中之後啟用新人魏延,臨終之前託孤諸葛亮。這些都可以看出劉備看人很準,而手下之人也願意為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劉備和他的下屬也是三國少有沒有屠過城的,當時敗走新野之時百姓都願意誓死跟隨,遠離他鄉,可見其仁義。這些都是助劉備三分天下的品質。

    如果劉備有曹操和孫權一樣的基礎,也許天下格局會發生更大的變化。

  • 13 # 怪哉書蟲

    三國時期,沒錢沒勢力的劉備能創立蜀漢,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民心。

    天時、地利、人和三國鼎立

    我們知道,天時、地利、人和,佔據一條就可以做成一番事業,而若是全部佔據了,那麼必定會建立不凡功業。

    曹丕稱帝的時候,可以說是具備的天時,所以直接廢掉獻帝,坐到了皇帝的位置上。

    孫權則是因為地利,據守江東,可以說是天險,也比較有優勢。

    而到了劉備這裡,可以說是既沒有天時,也沒有地利,能憑藉的也就只剩下一個人和

    那麼他是怎麼做的呢?

    劉備的人和之路

    不可否認劉備雖然是窮苦出身,但是很有些見識,也愛結交朋友,換現在話說就是很會說話和辦事。

    先是收攏了關羽和張飛兩兄弟。

    接著,救助孔融(孔融讓梨的主角),劉備帶著兄弟千里救孔融之後,帶來的效益就是:漢朝宗親的身份得到名人背書,之前總是自己說自己是漢朝某某的後代,現在變成名人孔融來說,效果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名聲有了、猛將也有了,但是缺了謀士,怎麼辦呢?

    於是開始三顧茅廬了,招來了臥龍先生,然後帶來了鳳雛……

    至此就缺少一個合適的時間,以及幾場揚名立萬的戰爭。

    劉備終於是和當時最大的一股勢力,漢朝宗室掛上了關係,隨後當曹丕廢漢獻帝之後,劉備抓住機會,以漢室正統血脈的身份,建立蜀國。

    總結

    縱觀劉備的升值之路,其實靠的全部都是人際關係的培養和運用,所以還是那句話,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天時、地利、人和佔據一個,就可以做成一番事業了。

  • 14 # 市井生活雜談

    可能沒有正確答案吧,只是提供了一個視角而已。

    自古以來,都是亂世出英雄,治世出能臣,所以劉備最終能夠創立蜀漢政權,我們先要看看時代背景。

    東漢末年桓靈二帝時期政局已經開始走向下坡路,當時朝廷腐敗、宦官外戚爭鬥不止、邊疆戰事不斷,國勢日趨疲弱,又因全國大旱,顆粒不收而賦稅不減,對於此時走投無路的貧苦農民來講,急需要一個精神寄託,最終184年,爆發了歷史上的黃巾起義,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劉備加入了討賊的隊伍當中,正像提問者所說,沒錢沒權沒人,總不能像個潑婦一樣罵街吧或者魯莽行事,老子一個人拼了,那應該怎麼辦,大人辦大事,大筆寫大字,這就是人品大爆發的時候,張飛關羽出現了,都願意跟著劉備幹,並且來個桃園三結義,即使從當下來看,哪家公司有這樣的鐵三角,也是員工的福分了。

    就這樣湊了幾百人,正所謂名不正言不順,都是白人出身,這個時候,我們要介紹一個人,他就是中郎將盧植,有朋友說,這算啥職位,幹啥的,有多大權利,就說黃巾起義時吧,大將軍何進派出三支隊伍討賊,其中一路就是盧植,說是軍區司令不為過吧,還是經學家,學富五車,跑了一圈,話題回來了,劉備雖是宗室皇親,不過大家也不要忘了劉勝有多少個兒子,這個問題就不探討了,以劉備當時所處環境看,他能夠有這樣的朋友,有這樣的老師,足以見得劉備的人品,他並沒有因為自己一無所有,選擇自暴自棄,選擇去結交著狐朋狗友,就這樣劉備走向了創立蜀漢政權的路上,接下來的好多事就可以說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墨跡一大堆,做個小結

    第一,時代背景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走向,即客觀因素等等。

    第二,能不能抓住這個走向,還要看你的人品,你的能力等等主管因素。

    茶餘飯後雜談完畢

    互相學習,多多指教,[祈禱][祈禱][祈禱]

  • 15 # 樗丘閒居客

    有志者事竟成。

    我認為劉備能創立蜀漢政權的原因有以下四點。

    一、立大志者成大事。

    劉備家道中落,生活拮据,以織蓆販履為業。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劉備素有大志,以“匡扶漢室”,謀取天下為己任。雖然創業初期人單勢薄,東奔西跑,寄人籬下,屢遭挫折。但他積極進取,百折不撓,最終一飛沖天。

    而劉表、劉璋等人安於一隅,雖有錢有勢有地盤,終被淘汰。

    二、建立了一支精悍的團隊。

    劉備一生信奉以德服人,禮賢下士,建立了自己的團隊。

    “桃園三結義”讓“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的關、張兩兄弟的鼎力相助,終身追隨。

    “三顧茅廬”引得一代名相“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三、“匡扶漢室”的政治綱領。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佔據了政治上的優勢,劉備則打起“匡扶漢室”的大旗與之抗衡。

    漢室在當時雖然已成昨日黃花,但還是很有影響力的。荀彧至死也不贊同曹操稱帝,最後被曹操賜死。而曹操也是至死也不稱帝,不在自己的手裡結束漢朝,實為開國之君,名為大漢之相。

    劉備身為大漢皇叔,扛起“匡扶漢室”的大旗,雄才蓋世,為人仗義,從而頗得人心。

    徐州富豪糜竺追隨劉備左右,缺錢給錢,缺人給人,缺媳婦給媳婦(甘夫人被呂布抓走後,糜竺把妹妹進現給劉備)。

    益州張鬆因貌醜被曹操羞辱後,受到劉備的禮遇。張鬆向劉備進獻了西川地圖。

    陶謙、劉表要把徐州、荊州獻給劉備。劉璋也是迎接劉備入川。

    四、正確的戰略方針。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出聯吳抗曹,奪取荊州、益州而三分天下的戰略方針。

    在劉備、諸葛亮等人的共同努力下,終於一步一步實現了這個目標,創立了蜀漢政權。

  • 16 # 聾貓撿史

    這個問題其實並不複雜。我試著用好理解的話來解釋一下。

    劉備之所以能創立蜀漢,成為三足鼎立中的一支,主要的因素就在於“出身+志向”這塊招牌。

    先說“出身”。

    他姓劉,一出世就號稱漢景帝玄孫。這是在幹嘛?這就是在給自己立一個人設。他就是一個賣草鞋的,要是不把自己包裝起來,怎麼出頭?難道是要從大頭兵做起嗎?顯然不是。他要的是讓自己成為一個領袖,哪怕在開始的時候,是一個投靠別人的小領袖。但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以後有更大的空間。

    就好比,你畢業了,去到一個大公司,從職員做起,多久能做到副總,或者Quattroporte?這其中又會有多少不可預知的意外,只要有一個意外,就得不到最後的結果。但,如果你畢業了就自己開了個公司,哪怕就只有三個人,在中關村買光碟,一旦有個大公司收購你了,你除了能賺一筆,最次也能去大公司做個副總吧。

    再說“志向”。

    那麼,當時有“劉”姓的人多了,不止劉備一個,而且都比劉備要更正宗。那麼為什麼那些人沒有什麼作為呢?

    那就是他們只是空有一個“劉”姓而已。他們只是想著偏安一方,而劉備一直都聲稱的是“恢復漢室”。這就讓他有別於其他劉姓之人。

    有了這兩個招牌,就可以招攬人了。你要招的是什麼人,絕不要奢求把天下所有人都招來,你只能招一部分,而且是很小的一部分。那麼,這部分人是誰?就是那些心中憐憫漢家王朝的,在內心裡支援他們的,想要光復漢帝國的,為這個理想甚至可以放棄生命的人。這些人需要一個姓劉的人,作為主心骨,讓這隻隊伍一下子就有了不同的底色。

    事實是,確實有一大批這樣的人都歸攏到了劉備的身邊。他們有著彼此之間的溝通和談判的成本大大降低,只需要一個眼神,就明白彼此之間的心意。即便在危難之時,也都不離不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賈雨村聯語,玉在櫝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引出一段什麼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