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語說百態

    現在很多人願意當老師,是因為教師這個職業穩定,很多公立學校有編制,只要進了公立學校,有了編制,那就是有了鐵飯碗,然而眼下很多“捧了鐵飯碗”的老師又會充滿憂慮,覺得自己教了幾十年的書,最後變得百無一用,哪天萬一下崗了,怕是連工作都找不到,因為自己除了教書啥也不會。

    教師的鐵飯碗也不那麼結實,因為教師的職業也不是一勞永逸,所謂的“鐵飯碗”也不能保你一世無憂。有句話說鐵飯碗的含義不是一輩子在一個地方有飯吃,而是要有能力,使自己一輩子到哪裡都有飯吃。

    教育行業的人要擁有這樣幾種隱形能力,才能自己真正捧上教育的“鐵飯碗”,這樣無論走到哪裡都有飯吃,即便不在這個學校了,走出去那個學校都願意甚至是爭著要你。

    一.學習的能力

    學習能力,對於學生來說是學習成績和學習效率。而對教師來說,學習的能力既是學習新知識的能力又是領悟力,用通俗的話講就是“悟性”。

    當今時代是一個快速發展的時代,無論是誰都要學習,否則就會落後落伍,就會慘遭淘汰,哪怕你有編制,你也會因知識陳舊而無法為學生接受,最終上不了講臺。

    同時老師也需要領悟力和執行力,如果無法領悟新的教育方法教育精神,無法領悟學校發展的戰略,你很可能會唱教育的反調,結果讓學生和學校都不能接受你。

    三.較高的審美能力

    首先,教師自己要能發現美,欣賞美,做一個有生活情趣的人,一個在生活中處處都能發現美的人,必然是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這樣的人心理一定是健康的,是美的。心理健康心中有美的老師能夠守住師德,不辱師風。

    其次,教師善於發現美,才更容易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教育的過程其實就是個灌溉的過程。教師能夠用真善美來灌溉學生,這樣才能教育出來健康優秀的學生。

    能夠做到以上幾點的老師,在學校裡一定能做成一個優秀的老師,這樣的老師怎麼會被淘汰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嫦娥奔月比喻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