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哲學情感
-
2 # 孩兒他媽媽
我媽媽活著的時候我年齡小掙得也少,去媽媽那大多時候都是白吃,直到12年一直身體很好的媽媽突然腦梗臥床不能自理了,吃不能吃穿不能穿了,內時候都該悔死我了,腦梗的病人吞嚥能力差,好多東西不能吃,有點新鮮的東西都是嚼了喂她,自己看著都噁心,好在媽媽傻了,餵了就吃,自己常想媽媽沒病的時候錢少沒怎麼給她買過東西,條件好了,她卻吃不了了,媽媽過世已經好幾年了有時候在淘寶看到好看的衣服鞋子都會想媽媽,如果還活著多好,我寧可自己不穿也要給她買好多好多好看的衣服,現在我會勸我身邊的人,對父母好點,生你養你的人沒了,想讓他們在罵你都會成為奢望
“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在這個社會上,是有很多人都體會過的。這也是社會存在的普遍現象。
社會的進步,快節奏的生活,給年輕人增添了很大壓力。他們沒有太多的時間去陪伴父母,為了生存,甚至連回家過年都不能如願。真正的“上有老不能陪左右,下有小不能伴成長。”車貸房貸,工作崗位晉升,孩子教育資金壓力,迫使他們不得不努力工作加班。哪裡還有很多的時間去陪伴父母。
尤其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輕人更是深有體會,但這一社會普遍存在的現象,在短期內不會扭轉,所以,“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就會一直存在。
小時候,我們的父母為了我們費盡心思操勞,等我們長大了,卻不能在他們身邊盡孝,還在為自己的小家奔波勞碌。
當我們想起父母,總是在說等有時間了,回去陪陪他們,等有時間了,接他們來養老,等有時間了,領著他們旅旅遊……
父母真的沒有時間等我們做什麼,等我們有時間領著他們旅遊,可能他們已經走不動了,等我們有時間回去陪陪他們了,可能已經來不及了。遺憾永遠留在那些一直想盡孝的兒女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