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顫動的丹田

    確實有幾個能力很強,但是運氣不好的將軍。

    1.希特勒頭痛到佩服的將軍——波塔波夫。

    這位被希特勒稱之為"無與倫比的防禦大師"的第五集團軍司令員,在堅守中,在退卻時,總是能不斷組織中小規模的反突擊,嚴重擾亂了德軍南方叢集部隊的集中、編組,使其不能從整體上執行一個全面的戰略方向上完整任務,反而陷入了被動的中小規模戰術攻防戰鬥中,嚴重遲滯了巴巴羅薩的預期進度。

    2."沙漠之狐":"最難對付的敵人是奧金萊克"。

    阿拉曼戰役有兩次,只有第二次是蒙哥馬利指揮的,第一次可是奧金萊克,更早時候他也組織過對非洲軍的進攻,可惜因為丘吉爾的急性子干涉,沒準備好就行動,結果失敗了,丘吉爾為了給下院有個交代,把奧金萊克作替罪羊給拿下。本來第八集團軍的司令丘吉爾定的人選是經驗豐富的沙漠之鼠戈特,但是此公命苦,座機竟然被德軍飛機擊落殉命。蒙哥馬利本來被安排與巴頓一樣,指揮火炬行動中的英軍登陸,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在這場盟軍表現拙劣的初次亮相中,他也會泯滅於茫茫人海中,可是命運安排他去了埃及而不是阿爾及利亞。這時丘吉爾已經對北非戰場冷靜多了,奧金萊克又幫他在第一次阿拉曼戰役中打退隆美爾的進攻,可謂命好就得謝政府。

    3.義大利軍隊的“苦主始祖”。

    誰都知道二戰義大利軍是廢物,而這一切都拜一人所賜——奧康納。墨索里尼在非洲大陸展開了兩個軍隊集團,一個在東北非(30萬人),一個在北非(23.6萬人)。這兩個地區的英軍分別為3.25萬人和6.6萬人。平心而論,剛開始時義大利人的情緒還是蠻激昂的,士氣不低。但是遇到了隆美爾之前可能是最好的沙漠戰專家奧康納,被揍的近三分之一人進了戰俘營。可惜英國政府決定向巴爾幹轉移力量,利用意軍在希臘的失敗,為奪取巴爾幹半島在希臘建立戰略基地。非洲英軍一部從北非調到了希臘。英軍轉入防禦,使得勝利未得到發展,意軍免於徹底失敗。這才使“沙漠之狐”有了揚名的舞臺。而北非戰場的第一位英雄奧康納,則在與德軍交手初期莫名其妙的被德軍以絕對超過彩票中鉅獎般好運氣輕易俘虜 ,英國眾將從此也被打入了那“冥冥府中”。

  • 2 # 五嶽掩赤城

    阿爾伯特·科蒂·魏德邁

    史迪威最大指揮手筆就是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結果第一次緬甸作戰,大家集體被英國佬坑了,史迪威還不像認輸,想把部隊拉到印度再打,然後常凱申秀微操,最後導致時機盡失,十萬將士埋骨野人山。

    但從此之後,史迪威就忘了自己是整個中國戰區的參謀長,只想報緬甸戰場的一箭之仇,幾乎把整個中國戰場的物資儲備全部抽調給緬甸戰場。而在1944年的雖然抗戰勝利前夕,但實際上中國經濟和後勤供給能力已經崩潰,隨著中國戰場大量美軍進入,將近10萬駐華美軍的伙食和後勤保障也壓在已經瀕臨崩潰的西南諸省。據美國駐華財政顧問楊格統計,當時1名駐華美軍的開支,相當於500名中國士兵的費用,此外還要調派大量的民夫幫忙修建機場。在這樣的背景下,史迪威把所剩無幾的中國戰區戰略儲備抽調一空,到緬甸秀了把坦克碾人,但接下來就是豫湘桂全面大潰敗也就可想而知了。

    但魏德邁最主要成績就是,在短短10個月的時間裡,重組了中國戰場軍事體系,扭轉了豫湘桂大潰敗之後的整體頹勢。

    一是整編部隊。魏德邁來華前,國軍約有300個師,但裝備、戰鬥力都極差。魏德邁著手整編為70個精銳師,“包括美軍負責裝備的36個師、中國自己裝備的30個師,以及駐印軍3個師、山地部隊1個師。”將國軍總兵力從500萬,削減為350萬,但戰鬥力大大增強。在整編問題上,其甚至說服常凱申把自己的中央軍也拿出來開刀,一口氣裁撤中央軍8個軍的編制。整個整編過程在短短5個月內就開始初步成效,中國戰場開始多次對日軍發動反擊。

    二是漲薪和透明補給制度。針對當時國軍士兵補給不足,軍官貪腐嚴重,剋扣軍餉和吃空餉氾濫情況,魏德邁要求對士兵集體漲薪,並設計了一套透明的補給制度,在各地成立給養中心,軍糧採購齊全後,由給養中心分發給部隊,軍官不再掌握錢糧分發,使士兵獲得給養大大增加,提高士兵士氣。

    三是為中國建立了傷員疏散制度。魏德邁命令美軍軍醫部分針對中國戰場情況“制定了一個出色的計劃”儘可能及時的將戰場上的傷員進行轉移疏散,雖然“現代化裝置——如救護飛機、擔架等,是得不到的,但採取了臨時湊合辦法,傷員迅速疏散,並在粗糙但合乎衛生條件的野戰醫院得到適當的治療。”

    可以說,魏德邁在短短的10個月左右時間,就以較小的代價,提升了整個中國戰場上國軍的戰鬥力,徹底扭轉了中國戰場的頹勢,這一成績可以說是非常令人吃驚和甚至駭人。善戰者無赫赫之名,魏德邁雖然沒有參與任何實際的戰場前線指揮,但是其對中國戰場的貢獻,可以說是在這段時期找不到第二個人能與之相比。

    甚至可以說,魏德邁就是放在中國的艾森豪威爾,出色的協調各方矛盾,這個角色看似不起眼,但是如果少了這個人物,那麼整個機器運轉都會不暢甚至失靈。唯一可惜的是,歷史留給魏德邁展示才華的時間太少。

  • 3 # 戰壕

    其實這樣的將領有很多,但是由於觀點不同,每個人給出的名單也不一樣,在這裡就說幾個個人認為能力很強但不為人熟知的將軍。

    首先就是奧欽萊克,其是北非戰場上英軍的主要指揮官,後來被蒙哥馬利接替。在隆美爾實力依然很強的時候,帶領英軍取得了像十字軍行動、奪回託卜魯克等這些勝利,給德意聯軍造成了巨大的打擊,同時極大的鼓舞了盟軍士氣。

    但是奧欽萊克傾向於穩紮穩打,在有十足把握之後才會交戰,而當時英國迫切需要一場更大的勝利,丘吉爾不斷催促其奧欽萊克發動反擊,但是其依然堅持收縮防線,最終丘吉爾將其換下,換成了蒙哥馬利。不過蒙哥馬利的很多戰術戰略依然沿襲的是奧欽萊克此前的做法,並且其面對的隆美爾實力已經大不如從前,因此其所謂擊敗隆美爾的盛名其實言過其實。

    德軍方面的凱塞林將軍。他雖然是德國空軍將領,但是卻負責了義大利和非洲戰局,而且戰略眼光很到位,不斷化解德國在義大利方向上的危險。其建立了古斯塔夫等防線,並在薩勒諾、安其奧、卡西諾等地區和盟軍鏖戰,給盟軍造成了巨大的麻煩,此後和盟軍僵持,直到二戰結束盟軍也未從義大利方向攻入德國本土,可以說是極大的避免了德國三線作戰這種糟糕情況的出現。

  • 4 # 彼得堡的肥天鵝

    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這樣的將領可謂是汗牛充棟。他們在戰鬥第一線浴血奮戰,但他們的戰績和能力被諸如朱可夫、隆美爾、艾森豪威爾等名將的耀眼光芒所掩蓋。

    肥鵝對蘇聯紅軍較為熟識,接下來就對蘇聯紅軍中強悍但不為大家熟知的將領說道一二。

    1.瓦西里·謝爾蓋耶維奇·阿爾希波夫(1906年12月29日——1985年6月13日)偉大的衛國戰爭期間,曾擔任烏克蘭第1方面軍近衛坦克第3集團軍近衛坦克第6軍近衛坦克第53旅旅長,兩次蘇聯英雄稱號獲得者,坦克兵上將。

    他在戰初僅僅是擔任坦克第43師獨立偵察第43營大尉營長,而到戰爭結束時已晉升為將軍(坦克兵少將),這可是真刀真槍,屍山血海中幹出來的。

    1941年9月—12月,擔任坦克第10團團長;1941年12月—1942年3月,擔任坦克第10旅副旅長。期間,他率部在西南方面軍麾下作戰。他還參加了西烏克蘭的防禦戰、基輔防禦戰役和沃爾昌斯克方向的防禦戰。

    1942年3月—1943年4月,他擔任坦克第109旅旅長。他率部先後在布良斯克方面軍(1942年6月—8月和1943年1月—2月)、斯大林格勒方面軍(1942年8月—9月)、頓河方面軍(1942年9月—12月)和中央方面軍(1943年2月—4月)麾下作戰。期間參加了沃羅涅日—伏羅希洛夫格勒戰役、斯大林格勒會戰和謝夫斯克戰役。他在1942年戰鬥中曾2次被震傷。

    1943年8月,他畢業於裝甲兵和機械化兵軍事學院的速成班(當時學校被疏散到了烏茲別克的塔什干市)。

    1943年9月—1945年5月,他擔任近衛坦克第53旅旅長,率部在沃羅涅日方面軍(1943年9月—10月)和烏克蘭第1方面軍(1943年10月—1944年9月和1944年10月—1945年5月)麾下作戰。期間參加了蘇梅—普里盧基戰役、基輔進攻和防禦戰役、日托米爾—別爾季切夫進攻戰役、普羅斯庫羅夫—切爾諾夫策進攻戰役、利沃夫—桑多梅日進攻戰役、桑多梅日—西里西亞戰役、下西里西亞戰役、柏林戰役和布拉格戰役。

    他指揮的部隊在利沃夫—桑多梅日戰役中表現的特別出色。1944年8月1日,近衛坦克第53旅在他的指揮下,在斯維尼亞雷村地區渡過了維斯瓦河,並在該河左岸佔領了一塊登陸場。1944年8月5日,該旅的部隊解放了斯塔舒夫市。1944年8月13日,該旅的坦克手們在奧格倫杜夫村地區擊退了敵人的反撲,並繳獲了3輛德國最新型的虎王坦克。

    為了表彰他在解放佩列梅什利市(現今波蘭的普熱梅希爾市)、強渡維斯瓦河並在該河西岸建立橋頭堡的戰鬥中,出色的指揮了一個坦克旅並彰顯出了個人勇氣,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於1944年9月23日授予近衛坦克第53旅旅長阿爾希波夫近衛軍上校第2次蘇聯英雄稱號,同時還授予他第二枚金星獎章(編號4642)。1945年4月20日,阿爾希波夫旅長被授予了坦克兵少將軍銜。

    戰爭結束後,他繼續留在軍隊中服役,1945年8月,他被任命為近衛坦克第6師(隸屬於蘇軍駐德叢集)副師長,而1946年5—11月,擔任該師師長。1946年—1948年,擔任近衛坦克基幹第6團(隸屬於蘇軍駐德叢集)團長。

    1950年,他畢業於伏羅希洛夫高等軍事學院(總參軍事學院)。1950年12月—1954年7月,擔任土耳其斯坦軍區裝甲和機械化部隊司令員,而1954年7月—1958年4月,擔任土耳其斯坦軍區(司令部設在烏茲別克的塔什干)軍事訓練局局長。

    1958年4月—8月,擔任獨立第1集團軍(駐紮羅馬尼亞)司令員,1958年8月—1960年5月,擔任近衛第1集團軍(隸屬於基輔軍區,司令部設在切爾尼戈夫)司令員。1960年5月—1961年9月,擔任西伯利亞軍區(司令部設在新西伯利亞市)第1副司令員。

    1961年9月—1971年1月,擔任德意志民主共和中國人民軍軍區司令員的高階軍事顧問。期間於1963年晉升坦克兵上將。1971年7月,阿爾希波夫以坦克兵上將軍銜退役。此後他定居莫斯科,1985年6月13日去世,死後被安葬在莫斯科的昆採沃公墓中。

    2.阿茲·阿加多維奇·阿斯拉諾夫(1910年2月4日——1945年1月24日)坦克兵少將,兩次蘇聯英雄。

    戰爭爆發時, 阿斯拉諾夫少校時任機械化第15軍的坦克10師汽車運輸營營長。1941年8月,臨時指揮過1個坦克營,參加了基輔保衛戰。同年9月,他被任命為步兵第10團主管技術單位的副團長。1942年初,晉升中校,並被派往莫斯科,在裝甲機械化部隊司令員手下任職。隨後,他被調往克里木方面軍,擔任獨立坦克第55旅主管作戰單位的副旅長,期間曾臨時指揮過1個坦克營。

    1942年夏季,因在斯大林格勒防禦戰中損失慘重,以坦克第55旅殘部為基礎組建了獨立坦克第55團,阿斯拉諾夫擔任該團團長。

    1942年11月19日,蘇軍在斯大林格勒開始反攻。阿斯拉諾夫麾下的坦克手們在反攻的日子裡與米哈伊爾·斯捷潘諾維奇·季阿薩米澤中校的步兵第1378團一起行動,在激戰中他們向前推進了超過40公里。同年11月21日,獨立坦克第55團切斷了斯大林格勒至薩利斯克的鐵路線。11月22日至23日,阿斯拉諾夫率部發動攻勢,奪回了阿布加涅羅沃火車站和上庫姆斯基鎮。

    1942年11月,坦克第55團頂住了曼施坦因元帥的頓河集團軍群的先遣部隊的攻擊,後者試圖突破蘇軍對保盧斯的第6集團軍的包圍。在上庫姆斯基鎮地區的激戰期間,阿斯拉諾夫麾下的坦克手們共擊毀敵軍坦克30輛、火炮26門、汽車50輛以及殲滅了2000多名敵軍士兵和軍官。

    鑑於阿斯拉諾夫中校在反納粹侵略者的鬥爭中所彰顯出來的勇氣和英雄主義精神,並能夠大膽和勇敢的指揮麾下部隊出色的完成了上級交代的任務,1942年11月22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下令授予他蘇聯英雄稱號。獨立坦克第55團也被授予了近衛軍稱號。

    1942年11月24日發行的紅星報上曾這樣寫到:

    戰爭史上還從未見過向阿斯拉諾夫與他的戰友們那樣英勇奮戰的戰士們。無論敵人的坦克和步兵如何強大,他們都無法與由意志堅強的指揮員蘇聯英雄阿茲·阿斯拉諾夫領導的英勇部隊相提並論。

    1943年1月,阿茲·阿斯拉諾夫晉升上校,被任命為近衛坦克第35旅旅長。1943年1月13日,斯大林格勒方面軍軍報《祖國之子》上刊登了這樣一則文章:

    “我們必須向專心致力於步炮協同坦克戰的近衛軍上校阿斯拉諾夫學習。蘇聯英雄阿斯拉諾夫的坦克手們的實戰技能將成為全軍的典範。”

    阿斯拉諾夫的坦克手們參與瞭解放別爾哥羅德、蘇梅、阿赫特爾卡、波爾塔瓦、列別金、米爾哥羅德等市的解放。1944年3月13日,阿斯拉諾夫晉升坦克兵少將。同年夏季和秋季、阿斯拉諾夫的旅參加瞭解放維列伊卡、明斯克、莫洛德奇諾、維爾紐斯、希奧利艾,葉爾加瓦等市的行動。該旅獲得了來自最高統帥部的7次感謝。在白俄羅斯戰役期間,該旅共摧毀了45輛坦克、131門火炮、12個迫擊炮連、193輛汽車、40架飛機以及消滅了至少2600名士兵和軍官,繳獲了75門火炮、5個倉庫、7列裝甲列車、220輛汽車,並抓獲了580名俘虜。1944年7月27日,近衛坦克第35旅被授予了“希奧利艾”的榮譽稱號。

    1945年1月,2級蘇沃洛夫勳章希奧利艾紅旗近衛坦克第35旅抵達了波羅的海沿岸。1945年1月24日,阿斯拉諾夫近衛軍坦克兵少將在利耶帕亞地區的普列庫萊附近偵察敵情時身受重傷並在數小時後因傷勢過重醫治無效逝世。

    1990年,恢復了前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司令員切爾尼亞霍夫斯基大將於1944年7月4日向上級提交的關於授予蘇聯英雄阿斯拉諾夫坦克兵少將第2次蘇聯英雄稱號的呈文。鑑於蘇聯英雄阿茲·艾哈德·奧格雷·阿斯拉諾夫坦克兵少將在巴格拉季昂戰役期間所表現出來的個人英雄主義精神以及出色的領導了第35旅的軍事行動,1991年6月21日,追授他第2次蘇聯英雄稱號。

  • 5 # 歷史區的旅法師

    感覺挺多的。

    先說說曼納海姆元帥,一個傳奇人物。

    此人作為沙皇俄國的軍官參加了日俄戰爭,獲得軍功,後來又擔任間諜潛入中國西北蒐集情報,在十月革命後他回到芬蘭成為芬蘭獨立的一員,在芬蘭獨立後他用出色的政治手段維持了芬蘭的獨立成果,在國內極端勢力要政變時推舉他為獨裁者,被他拒絕,維護了統一成果。

    德軍在北極圈挪威駐守的軍隊進入芬蘭想要強迫芬蘭加入,曼納海姆元帥對來犯德軍進行了伏擊,德軍無奈撤退。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後他就斷定德國必敗,迅速與蘇聯談判,在1944年和平談判,解決了兩國問題。

    這是個政治外交和軍事上的傳奇,單純軍事上的也有很多。

    1944年日本瀕臨戰敗的時候慄林被派到硫磺島駐守,硫磺島是美軍第一個攻打的日本領土,美國出動大軍計劃5天內攻下。

    慄林一改日軍指揮官動不動自殺衝鋒的套路,直接放棄阻止美軍上岸,在潭頭佈置火力盡量殺傷美軍,要求所有士兵猥瑣補刀依靠自己花了好幾個月挖的各種戰壕坑道殺傷美軍,不得貿然衝鋒。

    在電影硫磺島來信中大家可以看到這場戰役,父輩的旗幟也講的是這場戰役,這兩部電影分別從美國和日本兩個視角講述戰爭,十分不錯。

    這個莫雷爾被稱為元首的救火隊員,是德軍中少見的防禦型人才,善於大兵團防禦戰,還會玩堅壁清野的一套,1942年蘇軍200萬人的試探性反攻被他的數十萬部隊擊潰,1943年撤退中他幾乎摧毀了當地蘇軍游擊隊,驅趕蘇聯人撤退,他汙染油井,毀壞電網,重要的村鎮直接被他夷為平地,蘇軍在他的大破壞面前根本無法追上他,只能任由其全身而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樓更改了獨立下水道,現在三樓反水要二樓賠償合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