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佫蒙Milton

    我個人感覺: 如果是正義戰爭,為了民族和道義而戰,就會減輕一些罪惡感。歐美軍隊天天為了資本逐利而戰,仗打完了,資本賺得盆滿缽滿。軍人只得到一點工資。回國後處處受歧視,心裡障礙就會更嚴重一些。

  • 2 # 葉慰䏃

    與文化基礎有關。

    西方文化基礎為神學與哲學。社會中的普通人認同天賦人權,潛意識又認同原罪,人文主義傾向於極端化導致同理心過重。

    西方哲學由發現歸納演繹出真理,因此傾向於由外來發現不斷重構思維框架來為自身行為做解釋,這就造成認知及理論不足時容易引起自身道德觀與現實的衝突。

    東方文化基礎更接近倫理學,幾乎不存在人格神。社會中的普通人認同實用主義生存主義,不認同原罪,同理心依實際需要調整。

    東方“哲學”認為真理(道)已經認知,世界中的發現只是真理的表現形式,思維只是對真理的解釋,因此思維框架並非重要,重要的是解決現實,道德觀工具屬性較強。

  • 3 # 放風箏的孩子AAA

    真實的原因,建國後對美 對印幾乎是同一批人打的,他們從 到處死人的舊社會打出來,幼時就經歷多了,對死亡司空見慣了。後面對蘇規模小不細談,最後對越,國家心理疏導 政治教育效果很好,但或多或少聽到過那批五六十歲的人部分有心理陰影,儘管資訊很少。這幾百年是西方當道的時代,受壓迫的東方人或多或少有犧牲的覺悟,所以同一代人,東方比西方強一些。

  • 4 # 走馬觀花

    戰爭本質上就是殺人,就是對同類的殺戮,從人性和心理角度看,創傷是難免的,都需要心理疏導,有些東西我們沒有看到,不等於沒有。

  • 5 # 移星易宿

    相信我,只要是正常人大家沒有任何區別,軍人也是人,也會害怕,受傷,後悔,見過屍山血海,感受過死亡,被重創,肢體殘疾,多堅強的人心理都會有陰影。

    所以不要道德綁架,能衝上去,能為你們去死就是英雄。

  • 6 # bear51115271

    老山下來的很多戰士其實都有這種病(尤其偵查部隊),程度不同而已!嚴重的有些回到各個軍區的基地農場,地方害怕也管不住他們!軍隊精心培養的職業殺人機器,也只有部隊還能約束!

  • 7 # 一馬青塵0612

    有毛區別,管你什麼人首先你是人,和東方西方沒一毛錢關係,人性越強烈越容易出現心理創傷。

    國內應激反應一樣很多,例如汶川地震的救援人員,很多都有這種心理創傷。身邊的例子也有,我一同學以前武警服役,負責槍斃那種,到現在都忘不了他槍斃那個罪犯臨刑前看他那眼神(早些時候不矇頭,他也就行刑過那麼一次,後來改注射了)。

  • 8 # 土豆燉牛肉肉

    說實話我姥爺就是老兵,打過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解放上海和抗美援朝等等!我問過他打仗害怕嗎?他說不怕是孫子,剛開始跟班長一頓炮轟沒尿褲子,班長就說不孬!後期打毛了,死人見多了顧不上怕,越怕越耽誤活。要說戰後創傷,我姥爺說看見老百姓屍體他心疼,抱在襁褓的孩子身上都有子彈孔!可是看見鬼子屍體,恨不得剁碎了喂狗,還創傷?我們的軍人大多數都是防禦反擊,所以我們佔理!美中國人心知肚明,它們從利比亞伊拉克帶走的美元達千億,黃金論卡車裝,它們是防禦嗎?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呢?

  • 9 # 成不了灰的蠟燭

    這是必然的,歐美士兵不知為何而戰,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科索沃,阿富汗……跟他們有什麼關係?都是被忽悠到戰場的,去之前,他們的政府告訴他們那裡的人都是惡魔,等到上了戰場,親身感受後才知道自己國家的政府才是惡魔,然後就精神崩潰了。而中國的士兵知道為何而戰,有信念,所以不會有心理創傷。

  • 10 # HuiNanHistory

    PTSD是一種戰後疾病,與是否堅強沒有任何關係。事實上,中國的士兵中也有很多人罹患這種疾病,並不是歐美人所獨有的。

    精神疾病,並不等於是瘋子,也不是不堅強所導致的。這種思維誤區,其實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患有這種疾病的人,會經常產生不愉快的感覺,或者夢到那些讓自己精神緊張的東西,或者出現一些應激的狀態,病發的症狀視個人情況而定。

    基本上,軍人可以說是罹患PTSD的高危群體。

    這種話,證明你根本不瞭解PTSD,對中國的士兵也根本不關心。

    我舉個例子,劉伯承元帥的子女曾回憶過父親的一件往事:

    子女們紛紛問劉伯承元帥關於淮海戰爭的經歷,但劉帥對此極為迴避,並告訴子女:

    他經常夢見千百萬寡婦找他要丈夫,無數白髮老人找他要孩子,他心裡不安,所以根本不願去想、更不會去談起那場戰役。

    別說是戰爭了,就算是在和平年代,士兵參與抗災後,也有罹患PTSD的風險。畢竟,你是看到無數人民在天災面前的慘狀啊。

    總而言之,PTSD和堅強與否沒有任何關係。

  • 11 # 一覽眾河小

    接觸過的上過戰場的老一輩人還真不少,沒見過他們有什麼心理創傷,但是剛參軍的時候害怕恐懼還是有的,打多了就沒那麼害怕了。記得以前認識一位老人,屬於老頑童系列的,說起自己打仗那些事興高采烈,他說一開始害怕,後來看到別人一起往前衝,就啥都不怕了。還說有個戰友腸子都打出來了,往肚子裡一塞,繼續往前跑。老家還有個抗日老英雄,只有一條腿,據說另一條腿是被日本鬼子砍掉的,享受離休待遇,照樣該吃吃該喝喝。他經常騎著一輛三輪車到處跑,最厲害的是他改造過自行車,一條腿可以蹬著轉,照樣騎,讓人佩服不已。

    你說這些老人有心理創傷嗎,或許會有一點,但是壓根不嚴重,這麼多年過去了,早就不放在心上了。

    為什麼他們沒有什麼嚴重的戰後創傷呢,首先跟他們出身有關係,他們很多人出身貧苦,當兵在當時是很好的出路,戰死沙場總比餓死好得多吧,所以不怎麼在乎。

    其次就是對他們的思想教育到位,因為我們過去的戰爭基本都是保衛戰,不是我們去主動挑釁別人,而是奮起反抗,保家衛國,是正義的戰爭。殺得敵人越多心裡越痛快越容易得到上面讚賞,可以說殺人沒什麼心理負擔。當然了,那時候也有很多出身好有文化的人蔘軍,那些人蔘軍,大部分是因為強烈的信念,去了部隊也是領導之類的,就是他們將保家衛國為民族而戰的思想傳授給普通士兵,他們更加不會有什麼心理負擔了。

    再有一點就是建國後參軍的很多人都得到優待,地位比普通人高許多,無論是精神榮譽還是物質條件,都很優越。大家覺得那些年拼命沒有白乾,十分滿足。普通老百姓對他們也是敬畏有加,十分尊重,自然也不容易出現戰後創傷。

    而歐美戰士呢,特別是二戰以後的美國士兵,打仗簡直不知所謂啊。想想看啊,二戰打得那麼厲害,全世界都參與進來,美國在前期楞是可以隔岸觀火。直到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才參與進來,但是戰爭一直都是在外面,跟美國本土沒有關係。而那些參與二戰的美國士兵,回國以後也是戰鬥英雄,受到各種優待,最好的例證就是參與二戰指揮的艾森豪威爾將軍居然成了美國總統。老布什也是二戰中的戰鬥英雄,二戰以後幾十年,他競選總統成功,那段二戰履歷也是他競選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美中國人民對二戰是普遍認可的,那個時候的美國士兵是沒有什麼嚴重的戰後創傷的。

    真正大規模產生戰後心理創傷的越戰美兵,在這以後,擁有心理創傷的美國士兵層出不窮。

    為什麼他們會產生心理創傷呢,首先來說二戰後的美國可謂如日中天,工業產值一度佔據全球的四成美中國人民富足無比。本來這些美國大兵生活安逸,結果去一個不知所謂條件艱苦的地方打仗,心裡肯定難受得很。所以到了後邊有大量美國士兵虐待戰俘姦淫當地婦女的報道,生活條件極度下降讓美國士兵變得變態,這也是可以預料的。

    其次越戰對美國來說就是邪惡的戰爭,不僅遭到世界上正義人士的反對,在國內也是抗議一片。那時候美國國內反戰情緒激烈,美國大兵放棄國內優越的生活,出去拼死拼活,浴血奮戰,回來以後不再是戰鬥英雄,而是人人唾棄的物件,甚至找工作啥的都受到歧視。這樣人不瘋掉才怪呢。

    可以看得出來,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國家人民是否認同這場戰爭是士兵會不會產生戰後創傷的關鍵。現在歐美國家士兵產生創傷主要原因不是戰場上殺了多少人,而是因為他們很多行為得不到國內的理解和支援,甚至還會因此受到歧視,自然就有心理創傷了。說實話,戰場上殺人根本不算事,而走出戰場以後能夠得到好的生活和優待才是關鍵。

  • 12 # 風箏和桐桐的房車生活

    這種戰後創傷其實中國也一樣有的,只是比歐美國家要少的多。因為中國是十分注重思想教育的,在部隊當兵打仗的時候就有政委,黨組織給士兵們做號召做動員。

    而戰爭結束以後,國內各式各樣的轟轟烈烈的運動,也都是以思想教育為主。當一個戰士覺得自己是為正義為國家而戰的時候,他就不會再有那種心理問題,不會有戰後心理創傷。

    當然也不能說是全部,我的爺爺,就參加過很多戰爭,小的時候我拿過爺爺的一個盒子,裡邊有好多獎章。各種戰役的獎章,包括最後的解放獎章,只記得解放獎章是一個圓的銅牌,被我拿著玩兒弄丟了,好像還為此捱了一頓打。

    當時聽別人說,因為我的爺爺不識字,否則最起碼解放以後都能當個縣長之類的官。他們說有一次爺爺犯了一件事,那是已經解放以後好幾年了,但是因為爺爺身份特殊,身上還可以配槍。

    有一次晚上他在路上無緣無故就打死了一個路人,他自己也說不出是為什麼,最開始審查的時候,爺爺竟然有些說糊話了,說以為那是敵人是鬼子。

    最後是念在爺爺以前的戰功,並沒有給什麼處分。不過那以後聽說爺爺就變得很沉悶,最後有一天,他自殺了。

    當時的人猜測很多,但是現在想來應該就屬於戰後創傷了。只不過那個時候的中中國人並不注重這些,很少有人去關注一個退伍老兵的心理問題。

    而再往後參加過老山前線的退伍兵們,看過一些文學或者論壇上的帖子,這些老兵們自述的,其實多多少少也能看出來,有一些人是有戰後創傷症的。不過這種在現實生活中靠家庭,社會。都能慢慢幫助這些人恢復的。

    歐美國家士兵之所以能得戰後創傷症的人多,往往是因為戰爭結束復原以後,在現實生活當中也過得十分不順利,酗酒吸毒生活沒有著落。這一點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 13 # 心理諮詢師海德

    你好,我們常說的戰後創傷指的是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

    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是指個體經歷或目睹發生嚴重身體傷害或受到嚴重身體傷害威脅的創傷事件或恐怖事件後患上的一種心理疾病。

    現如今PTSD被更多人關注,能引起PTSD的創傷性事件也更廣泛被研究。而對PTSD最早的記錄源自心理學家對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士兵的研究,曾被稱為“炮彈休克”或“戰鬥疲勞綜合徵”。

    因為創傷後應激障礙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再體驗、迴避、警覺性高、消極認知和情緒

    由於再體驗時大都在患者夢中或自我感知中,因此很少被他人察覺。至於迴避和警覺性高,往往會被他人當做士兵的”職業病”,而消極認知和情緒,可能會被當做”心情差”。同時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是經歷創傷事件後一個月後才發病。所以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隱蔽性很強,不易被他人察覺。

    綜上,無論歐美還是東方士兵都有可能因為經歷死亡或暴力威脅而患上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

  • 14 # 相忘江湖181942344

    這個跟文化傳統和經濟基礎關係是最大的

    西方的經濟在近幾百年裡比較優渥 相應的人文主義也發展的比較早 人不再是神的人國王的人 而是自己的主人~人們普遍珍惜自己的生命 即便在戰爭的時候 如果陷入絕境西方一般會選擇投降 而對於近代東方的士兵來說這種選擇卻是不可思議的

    拿極端的二戰日本士兵就明白 他們受武士道精神支配 就算心裡沒有所謂的天皇~過於遙遠 大多數人一輩子都見不到一次 可是從小根治於心的理念就是在戰場上只有兩種選擇要麼戰死要麼勝利 兩種選擇都是榮耀的 唯獨投降是極大的恥辱 對於一個武士而言是絕不可以接受的!所以就有了自殺~

    由於近代中國士兵都是在保家衛國 所以大多數人並沒有心理負擔~ 強盜打到你家 你奮起反抗 是正義的行為 就算把強盜殺死了 也不會有任何精神上的問題

    這就是我們的文化傳統 不去欺負別人 但也絕不要惹老子!秉承這種理念的民族在戰爭中有精神問題的人就會比較少

    相對比美利堅 就是老子天下第一 想打誰就打誰!打的過就是我厲害 打不過自然就不高興 自然容易產生精神問題~

    資本主義也並不是鐵板一塊 國內各種反戰組織 公益團體 一到打仗的時候就鬧得歡~

    最後一個有良心的人在欺負別人的時候自然會反思自己做的是否正確?是不是隻想給對方一個教訓?還是真就在欺負對方?一來二去就有精神問題了~

  • 15 # 薩沙

    比如蘭博這種人,就屬於戰後創傷導致失去基本社會能力。

    其實,人類都是差不多的,不存在什麼超人。

    眾所周知,我們當年宣傳北越都是勇士,父母都支援自己兒女去打美國鬼子。

    這部電影說的就是一個北越女軍醫,在南越作戰的故事,後來她一度失蹤了,部隊認為她死了,就派幹部去北越她的家裡報喪。

    這個女軍醫父親是個北越幹部,職務還不低,他的母親也是一個醫生。

    結果聽到女兒戰死的訊息,他的母親當場痛哭。他的父親勉強控制自己,給2個報喪的軍官倒茶,結果茶全部溢位來,流了一桌子,他都不知道。

    中中國人當時也一樣,不會有什麼特殊。

    摘錄一段:在1952年成為一名志願軍戰地精神科醫生前,薛崇成在南京精神病防治院工作,這是當時全國第一家公辦精神病醫院。那年春天,他乘坐一列綠皮火車在軍樂聲中離開南京。

    兩天後他們抵達長春,第5小分隊編入志願軍第18陸軍醫院32隊,先行抵達的首批南京醫療團在這裡建立了精神科。傷員如流水般從前線輸送到野戰醫院,“精神病人也很多”。

    951年參加西南志願醫療隊的整形醫生王翰章,在日記中記錄了一位志願軍戰士遭遇生理、心理雙重創傷後的極端案例。

    王翰章在長春市郊野戰醫院開設病房的第二天,20歲的傷員金漢奎被從其它醫院轉送過來。他是個北方漢子,高大魁梧,被凝固汽油彈燒傷。

    “他很清醒,還跟我說話,但耳朵、鼻子沒有了,雙手只剩下手掌,腳也只剩下腳掌,雙眼上下眼瞼外翻,眼球完全暴露,嘴巴攣縮成了魚嘴一樣,只能用管子吸食流質。”將近半年時間,王翰章一共給金漢奎做了4次整形手術,“受傷後,他一直沒有看到自己的模樣,每一次手術後他都多了一份希望……說傷好後就回去結婚。”

    但最後,無意中從衛生間的玻璃上看見自己模樣的金漢奎,在發出一聲嘶喊後,撞破窗玻璃從3樓跳下,聞訊趕到的護士只抓下了他的衣角。

    北韓停戰以後,大量受到戰爭心理創傷的士兵從東北三省向內陸轉移。

    由於前線的野戰醫院規模有限,上級在1951年決定,志願軍精神病人要回到各省去治療,但當時山東沒有精神病院,所以省委就決定要在濟寧的戴莊建一所精神病院”。

    主管醫院宣傳工作的王聖俠說,那些年戴莊接收的志願軍人數已經無法統計,人數卻真的不少。

    據1984年入職的醫生趙萬利回憶,甚至在30年後的1980年代末期,精神病院還有七八十名志願軍病人。

    浙江一所醫院,就居住了400多名志願軍精神病患。

    一般認為,這個數字還是低估了。

    國家對於這些老兵給予完全的醫療免費和生活免費,很多老兵都是在醫院終老,他們大多終身精神問題都未愈。

    由於無兒無女,沒有直系親友,其中很多病患去世後,連後事都是醫院負責安排。

    趙桐風便是一個戰鬥英雄。

    參加解放戰爭時,他曾因隻身擊退數十名國軍而獲得“孤膽英雄”稱號;北韓戰爭爆發後,身為偵察連副連長的他再次大顯身手,屢建奇功,最終榮獲特級戰功。

    1954年戰爭結束的時候,趙桐風卻突然發病。

    這種事情其實經常發生,主要是精神一直繃得太緊,突然放鬆就容易出現崩潰現象。

    在戰爭中,這些戰鬥英雄受到的壓力比普通士兵要大。他們不但有著隨時可能死亡的壓力,還有沉重的務必完成任務的壓力,後者有時候超過了死亡本身。

    這種壓力讓人變得高度緊張,很多偵察兵進入敵人控制區後,能夠數日不吃不睡,因為精神處於極度緊張地步。

    這樣狀態維持多年,突然回到和平環境,精神出現問題也並不稀奇。

    “趙桐風每天只重複一件事,聲稱設計威力無比的大炮,間或對著天空大吼,有如衝鋒陷陣”。

    醫院診斷上寫著“極度偏執狂,不合作治療,絕食,戰爭妄想,幻聽幻視症狀相當嚴重”等記錄。

    多年後,護士長回憶:趙桐風他要犯了病就可厲害了,打罵可厲害了,弄不住他。解大便解到床上,扔到牆上,抹得哪兒也是,故意折騰你。

  • 16 # 饞嘴胖胖

    強盜來你家殺人放火,你殺強盜會有心理負擔嗎?

    反過來,某些人去別人家殺人搶劫。雖然打著種種冠冕堂皇的口號,但那些終究騙不了自己,愧疚產生了大量心理負擔,這個就被某些人稱之為戰後創傷。

  • 17 # 安靜的過往234

    肯定會有的 高度緊張,加上生死離別,然後突破底線的殘忍,震撼人心,只是我們這個社會對於底層幹活的 漠不關心而已

  • 18 # 金角大王230503199

    我認為是的。主要原因是歐美戰爭缺乏正義性,他們是跑到別的國家去打仗,他們的士兵說服不了自己說這是一個為了自己的家園和人民發動的戰爭,那麼殺害對方,尤其是平民的時候自然會留下心理創傷。而我們國家打仗要麼在自己國家打,要麼在家門口打,士兵很清楚的知道他們肩負的重擔是保家衛國,也不存在殺傷對方平民的事,自然心理創傷會少很多。

  • 19 # SS震旦1

    二戰東方戰場更殘酷些(頻繁的白刃戰,而白刃戰的結局通常是一方全滅的結局),士兵通常沒有時間去“戰爭應激創傷”,因為這種士兵沒人管,也下不了戰場(為了挽救一個嚇傻嚇瘋的,把全班搭進去不值當)。

    但是我軍還是有很多應激創傷患者,只不過病情型別是高度適應軍事生活和戰爭狀態,難以恢復到和平生活。但當時國家對此研究不多,而且這種人相當一部分屬於戰鬥英雄(這種人是為戰而生的一類人),大部分留在軍隊中,另一部分進入軍墾公安系統,仍然在軍事生活中,進入社會的一小部分,由於當時軍人和退伍軍人社會地位高,國家經濟生活長期處於準戰時狀態,暴露的問題遠低於西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玩家玩吃雞手遊是什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