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章孑建
-
2 # 得微道
老子《道德經》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道德經》的中心思想就是老子畫龍點睛的一句話,就是《道德經》的最後一句話:“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天之道:就是獲取利益而不損害他人的利益。
聖人之道:就是做事要為他人考慮而不與之相爭。
老子最理想的道:天之道:就是獲取利益而不損害他人的利益;聖人之道:就是做事要為他人考慮而不與之相爭。
這是老子對全書的總結,也是老子對“道”的總結,就是《道德經》的中心思想。
-
3 # 範懷良
《道德經》的中心思想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能用言辭表述的大道,就不是永恆的大道。能夠叫得出來的相名,就不是永恆的相名。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
-
4 # 空筐
我們的老子比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蘇格拉底還早生了幾個世紀。
老子是中國春秋時期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著有巜道德經》,在華夏文明中首次提出了"道"這個天大地大的哲學範疇,不僅影響了我們如何去認識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對世界哲學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千五百多年過去了,從宇宙間的萬事萬物到自然界的山川動植、草木魚蟲、風雲雷電、乃至我們人類的日常生活,統統都在"道"的神性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一幅非常壯麗的畫卷,我們終於明白了地球與太陽、地球與月球的距離不能多也不能少、一年為什麼有四季、白晝只能是24小時、臭氧層的作用、什麼是光和效應⋯⋯所有的十萬個為什麼,全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的神奇創造。
至今人們還把老子的"上善若水"當成金玉良言高高掛起。"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是說水因時因勢而起,無為而為。水是至柔至剛之物,來去自如,滋養萬物。
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因為道是無形而有實,有實則無形的。我們已知太陽系由八大行星組成,但未知宇宙有多少個銀河系,黑洞是如何形成的?到目前為止,還是我們的思維能力摸不著、語言說不清楚的界限。
那麼巜道德經》的中心思想是什麼?一句話:智慧高於知識。
-
5 # 進擊的心田
《道德經》五千言是老子留給我們寶貴的財富,歷朝歷代對《道德經》的註解多如繁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執己見。
《史記》以前的典籍,未稱《老子》為“經”;《漢書》多次引用老子之言,只是“傳其學者,尊其師”,亦未稱《老子》為“經”;到魏晉時“玄學”興起,王弼則正式稱老子書為《道德經》。
《道德經》的中心思想是“道”,《道德經》闡述的道包含了天之道和聖人之道,主旨是聖人之道效法天之道。《道德經》中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經》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了“道”的特性,往往是又天之道引向聖人之道,以其獨特的視角,以辯證的方法把視角引向人們平常不注重的方向。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老子在《道德經》第十一章以車、器、室做比喻,從天之道著重闡述了“無”的重要性,那麼聖人之道該如何做了老子說“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致虛極,守靜篤”,“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是在告誡領導者去除心裡的慾望,放空心靈。
不爭、處下、柔弱是老子所主張的最基本的道德原則和規範。老子說“故(水)幾於道”,“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強則不勝 ,木強則兵。強大處下, 柔弱處上。”,“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以他的智慧告訴人們“柔,弱”是“道”的特徵,具有極強的力量。
《道德經》包羅永珍,蘊含大智慧,常讀常新。
以史為鑑體得失,知行合一修道德
#道德經#
-
6 # 賓至如歸2019
道德經主要旦老子學說的內向性、含蓄性、高度順應自然性的無為而治。核心思想是
1.無為而治。是無所為而無所不為,有所為而有所不為。以無為而治,順道而為,順勢而為,不過不枉不執不逆。不當創造者,不當主宰者,不當擁有者。“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
2.無私為公,“是以聖人以其不自生,故能長久,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以無我成就大我。
3.不爭而爭,“上善如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不爭不與眾人、萬物爭。
4.成功不居: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成功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5.不為大:愛養萬物不為主,可名於大,愛養萬物不為主,可名於大。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最終實現天、地、人、和的高度匹配和順應同化。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7 # 阿彌陀佛妙法慧語
首先,根據一些自然現象,推匯出兩個基本理論:
1、損則益(低窪的地方,大自然會將其填滿。窪則盈)
2、益則損(過度尖銳的東西,時間久了必然消磨變鈍。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老子原文:損之而益,益之而損
然後根據這兩個基礎理論在推匯出四個子理論:
1、損損則益
2、益損則益
3、損益則損
4、益益則損
1、4都是物極必反的道理。
關於理論1,書上原文有“合抱之木、生於毫末”這些量變轉化為質變的句子;
關於理論4,書上原文有“道可道,非常道”、“美之為美,斯惡已”這些物極必反的句子。
關於2、3的道理書裡最多,老子喜歡拿這兩個道理並列比較。
比如: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益損則益),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損益則損)。
知不知,尚矣(2),不知治,病已(3)。
……
通過比較我們發現,老子最欣賞理論2、其次是理論1,老子不喜歡理論3,最討厭理論4。
益、損 只是一個公理,其實可以用任何兩個矛盾體替換這兩個詞。
比如用“智”、“愚”替代:
1、大愚若愚則智
2、大智若愚則智
3、大愚若智則愚
4、大智若智則愚
理論1可以理解為一個人準確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對自己的定位比較客觀,所以也算是一種聰明的表現。所以無可厚非,值得鼓勵。
理論2可以理解為明明是一個聰明人卻不顯露自己的聰明,甘於成全別人,這樣的人是最值得尊敬的。
理論3可以理解為一個知識儲備還比較少的人總愛假裝自己很博學,這叫德不配位,能力不夠。最終會被人打臉的。
理論4可以理解為一個聰明人處處恃才傲物,這種人會處處樹敵,最終將被人孤立。所以看似聰明實則最蠢!
通過四個理論的對比,老子認為一個國家想要有前途,有好的結果(益),那麼必須低調(損)
這叫:
大國若小,是以更大(2)
多民若寡,是以更多(2)
盈國若衝,是以更盈(2)
成國若缺,是以更成(2)
說白了,一個大國想要被人喜歡最重要的就是對外低調,對內不亂折騰,少釋出禁令。
多言數窮 不如守中。
“道”其實就是陰、陽
一陰一陽之謂道。
但是!只知道陰、陽這兩個單獨概念是無法“模擬”整個現實社會的。
所以產生了一個底層邏輯:
陽則陰、因則陽。
然後產生四個子邏輯
大陽若陰
大陰若陰
大陽若陽
大陰若陽
然後再根據條件主語的不同,化生出八個理論。
然後再分。
……
這個過程就叫做“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根據我個人推導,老子這部書和《益》卦有非常大的聯絡。
所以聯絡《老子》全書我個人認為老子的核心思想是:
損上益下
簡單說就是國家上層的那些封建統治者們簡樸一些,下面的百姓就會過得好。所謂“聖人處上而民不重”嘛。因為聖人“不爭”。所以對於這樣的統治者百姓自然“樂推而不厭”了。
這樣就形成良性迴圈,國家也自然會向好的方向發展。
可實際情況是處在上層的封建統治者慾望無度,各種野心。可是封建統治者又不生產為了填補自己無底洞的慾望只有搜刮百姓的口糧了。積貧積弱的百姓也只好背井離鄉的去其他地方討生活,被迫離開自己的家園。那些無處可去的百姓甚至用結束生命的方式來解除痛苦。
所以老子疾呼: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
“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所以,老子的終極願望是“上”和“民”能達成某種平衡狀態。上損下益,上益下損。
原本結尾處寫了一些對老子思想的補充,這些補充的東西實際老子在自己的書裡也大概提了一下,但是評論裡來了幾位“頤指氣使”的教師爺,在他們眼中所有人都是錯的,就他們自己的教條主義最正確。連看都沒仔細看就來槓。無奈只好刪掉了這部分補充,但實際上這部分補充的確很重要。感興趣同時悟性好的朋友自己看評論慢慢悟吧。
-
8 # 苗族中醫
道家的中心思想是“無為”。認為客觀規律不因人而存在,不為主觀意志所改變,人生是一種自然現象,生為勞作死為休息,一切順其自然。反映在世界觀上是一種虛無主義,認為宇宙萬物無始無終,無生無滅,只是形式上的改變而已,屬於無神論。老子著道德經五千言,已經極簡潔,用一個字概括,未免有點勉強。道德經開篇即言:可以闡述的道,不是真正永恆不變的道。觀其通篇,精髓還是在“自然”上面。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一種最內在最原始的狀態,一切順應它就能獲得最大的自由。就像馬克思主義者認為會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一樣。這個“自然”和英語單詞“nature”對照比較詞義就較容易理解其深刻內涵了。
道 德 經
壹章(45)
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無名,天的之始;有名,萬物之毋
。估常無慾,似觀其秒;常有欲,似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胃之玄。玄之雙玄,眾秒之門。
二章(46)
天下皆蜘美之為美,斯惡巳;皆蜘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有無相生,難楊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似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做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攻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似不去。
三章(47)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似聖人之治,墟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蜘無慾。使夫蜘不敢弗為而巳,則無不治。
四章(48)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蜘誰之子,橡蒂之先。
伍章(49)
天的不仁,似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似百牲為芻狗。天的之間,其優橐龠呼?墟而不屈,動而愈出。哆聞數窮,不如守中。
六章(50)
穀神不屎,是胃玄牝。玄牝之門,是胃天的根。錦錦若存,用之不勤。
七章(51)
天長的玖。天的所似能長且玖者,似其不咱生,估能長生。是似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似其無私邪?估能成其私。
八章(52)
上善若水。水善梨萬物而不爭,居眾人之所惡,估幾於道。居善的,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惟不爭,估無尤。
九章(53)
持而盈之,不如其巳。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瞞堂,摸之能守。富貴而驕,咱遺其咎。攻遂身腿,天下之道。
拾章(54)
栽營魄抱壹,能無離呼?專氣至揉,能如櫻兒呼?修除玄攬,能無疵呼?愛民治國,能無智呼?天門開闔,能為雌呼?明白四達,能無蜘呼?生之、畜之,生而不有,長而不宰。是為玄德。
拾壹章(55)
三拾輻拱壹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似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護牖似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估有之似為梨,無之似為用。
拾二章(56)
伍色令人木盲;伍音令人洱聾;伍味令人口爽;池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似聖人為腹不為木,估去彼取此。
拾三章(57)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呵胃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胃寵辱若驚。呵胃貴大患若身?吾所似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呵患?估貴似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似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拾四章(58)
視之不見,名曰微;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夷。此三者,不可至詰,估混而為壹。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物。是胃無壯之壯,無物之橡,是胃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咕之道,似御今之有。能蜘咕始,是胃道記。
拾伍章(59)
咕之善為道者,微秒玄通,深不可識。夫惟不可識,估強為之蓉:豫兮,若冬涉川;優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菱釋;敦兮,其若撲;礦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似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似玖?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惟不盈,估能蔽而新成。
拾六章(60)
-
9 # 如意鈴
要說道德經的中心思想是什麼,我覺得道德經的中心思想就是沒有中心,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人能提練出不同的中心……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個一是什麼,我覺得可以理解為一個事件,一種事物新生的狀態,隨著其不斷的成長,生出不同的物種,不同的理論知識。
這個一包括世間萬物,也可以指的一個人的初心……。這個一可大可小,大到宇宙萬物,小到一隻螞蟻,甚至一個細胞。所以說道德經沒有中心就是中心,所有事物都可以作為中心,所有事物都不是中心。也可以說這個中心動態的……
道德經,是所有人的學說,是全人類智慧的結晶。它的主要內容是論述如何治國,如何以道治理天下。“道”是什麼,是路,天有天道,人有人倫,商有商道……,當然了“非道亦是道”,比如說一個人為了救一個人犧牲了自己,本身也有違道,因為殺了自己也是殺生,有違道,但是又成全了道,成就了道的精神。
道德經,教會我們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好多人都做不到,為什麼,因為我們還達不到那個高度,沒有經歷過身體的病痛,你怎麼會想著如何去修身呢,沒有家的不合你怎會想著去齊家呢,沒有執政你怎麼能體位到如何治國呢?又如何平天下呢?並不是說這個理論不正確,而是它變成了另一種方式存在,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也不同。天天想著去修身,如果經濟條件不允許,我們如何去修身,難道連身體也不要了麼?這不越修越亂了麼?當然了,如果我們這輩子的目標是達到可以修身的目的,這個是可行的,我們可以實現經濟獨立來達到這個目的,如果經濟條件允許我們可以達到更高的要求。
道,是變化的,中心思想就是沒有中心。
-
10 # 蘇東文
《道德經》主題思想為“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經》中老子思想的精華。“道”作為《道德經》中最抽象的概念範疇,是天地萬物生成的動力源。“德”是“道”在倫常領域的發展與表現。“道”與“法”在規則、常理層面有相通點,但不同於西方自然法。“法”應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證的反向轉化之中發揮其作用。 哲學上,“道”是天地萬物之始之母,陰陽對立與統一是萬物的本質體現,物極必反是萬物演化的規律。倫理上,老子之道主張純樸、無私、清靜、謙讓、貴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張對內無為而治,不生事擾民,對外和平共處,反對戰爭與暴力。這三個層面構成了《道德經》的主題,同時也使得《道德經》一書在結構上經由“物理至哲學至倫理至政治”的邏輯層層遞進,由自然之道進入到倫理之德,最終歸宿於對理想政治的設想與治理之道。也就是從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會秩序的光明...”
-
11 # 燃情部落
《道德經》以其深邃的“道”“德”“法“理論為核心,逐述世界、自然、修身、治國、養生等思想,被稱為“內聖外王”之學,是中國史上諸子百家之前的傳統經典,有“萬經之王”之譽。該書是春秋時期老子又名李耳所著。他認為:“道”是宇宙、自然之道,“德”是個人“德行”及境界。不僅堪為經典、影響廣泛,更為後世提供了最原初的“世界觀”“方法論”和“為人處世”的行為“道統”和“法則”。
那麼,其核心思想又是怎樣的“核心”?對我們有哪些影響?而對於自我修身養性及內涵提升又有那些積極意義?我們一起作如下探討。
《道德經》第一章就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是啥意思?那就是說,“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是常“道”,也就是不同於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給它取個名字,也是可以說明的,它並非普通意義上的“名”。“無”是天地渾沌時的基本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的本原的命名。因此,我們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
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
可見,《道德經》開篇就名義這個世界是怎樣的一個世界,人們在認識世界時,就要知道“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質”、思慮的“精神”、理性的“規律”;同時,人的個體行為,一定要遵循這個至玄至妙的自然始祖的“道”。因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根本和源頭。 而要做到“道”與“德”的和諧統一,則必須因循自然而然的“法”。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說明了包括人們的自然之道、社會之道、人為之道等行文規範,都必須效法或遵循自然規律,這樣就能與外界和諧相處,反之則牴觸,產生破壞性效應。既,人的觀念、行為、意識等,都得人受制於地,地受制於天,天受制於規則,規則受制於其本身。
由此,《道德經》這一觀點,給人們提供了認識世界、掌握世界的至高方法論,從而實現人與世界,人與“他者”的和諧共生。
李耳在《道德經》中認為“道”生養萬物並一直在滋養萬物生長,也不主宰支配它們,而是讓萬物自由地發展。
它孕育了天地萬物卻從不彰顯自己的功德和才能,只是默默無聞地工作,以至於很多人連它的存在都不知道。
這種默默無聞地奮鬥而不彰顯自己,不求回報的精神是非常可貴的。老子認為能承載“道”這種精神的人,就稱之為有“德”,且是至高無上的“德”。
李耳認為“德”是“道”在倫常領域的發展與表現,因此由道進入德是由自然秩序同向社會秩序的一道屏障,即轉而論述人的行為規範。
同時,“德”與“法”都是規範社會與人的行為的約束力量。老子認為,上德的本質與道之德的本質同於一,因此上德源自於“道”。老子所言之德也不同於常人所言之德。
《道德經》第三十八章載:“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不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失德,失德而後失仁,失仁而後失義,失義而後失禮。”老子認為一切順應並因循自然,就必須尊重生命,輕名利,持守清靜,戒除貪慾,息心止行,悟道四達,自然無為,同時以百姓之心為心,將自身與自然融為一體,最後歸於道。從而達到“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的道德境界
更體現出對人類生命、意志以及行為主體等的境界與規範,從而達到修身養性目的。
就人類生命而言,老子認為每個人在立身處世的歷程中都應是遵“道”而修“德”,應當追求的生命品格是與人為善、謙下、少私寡慾、居善地、自然無為與為而不爭等,以此達到對自己與天下人的生命的珍惜與保全。
老子曾說過:當社會的大道被廢弛時,才會顯現出仁義的必要;當家庭不和睦時,才會體現出孝慈的重要;當國政處於混亂不堪時,才能彰顯出忠臣的崇高。由此強調並尊重人的主體性與社會性,希望人的能動性與意識性均能得到發揮。他主張“無為而無不為”處世法則,認為做到這一點就能消除社會的紛爭與禍亂。
《道德經》不但是經典著作,更蘊含著深邃的文學、美學價值。這方面,主要體現在其文字之美、修辭之美和音韻之美上。該書中,其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帶來的文學美感,以及設問反問和聯珠帶來文字“氣勢”,不但使《道德經》更加經典,更成為一種行文正規化,深刻地影響著後世諸子百家,並在著書立說中紛紛效仿。
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等對偶句,不但文字帶來醒目的美感,且閱讀鏗鏘,抑揚頓挫,同樣給人以音韻之美。
這樣的句式,我們在後世的《論語》《大學》《中庸》等經典著作中,都能看到其影子,甚至直到當下,其行文正規化都深刻地影響著我們。
此外,《道德經》因內容涵蓋哲學、倫理、政治、軍事、養生等學說,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他不但成為我們的國學經典,並深深影響著世界。
如英國生物學家、科學史家李約瑟認為:《道德經》對自然界的推究和洞察,完全可與亞里士多德以前的希臘相媲美,而且成為中國整個科學的基礎。尼采認為“《道德經》是老子思想的集大成,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德國哲學家康德同樣認為:“斯賓諾莎的泛神論和親近自然的思想與老子思想有關。”
最後,願世界和諧如初,共生共榮,共享美好。
-
12 # 咕嚕咕嚕嘻嘻哈哈
《道德經》短短几千字濃縮了老子對宇宙社會人生的理解,表達了他樸素的辯證思想和深切的人文關懷,是先秦文明的智慧結晶。
"道"是"天道",是關於宇宙自然的思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宇宙自然有自身執行規律,"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之能臣",人們應該順應自然,享受"天人合一"的境界。
"德"是"人道",是關於社會人性的思考,"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含德之厚,比於赤子","致虛極,守靜篤……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道德經》從古至今註釋者3000餘家,中國歷史上曾有四位皇帝(唐玄宗李隆基、 宋徽宗 趙佶 、 明太祖朱元璋、 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為《道德經》作過註釋。現有130多種譯文,在國際出版發行量超過《聖經》,居世界第一。《道德經》不僅影響中國文化,在世界文化影響同樣巨大。例如德國著名哲學家尼采的"嬰兒論"就來自"道德經"。
所以有人說,《道德經》是東方《聖經》。
-
13 # 佃璽民俗藝術博物館
此書研究者著述汗牛充棟。本處簡單探討一下理解這部書的背景和思路。
1.《道德經》的道德不是後世所說的道義品格,或者人品道德,這樣的原意。現在的道德意義是後世逐步衍生過來的。道德本義含有事物發展規律,物質自然迴圈的道路方向的意思。西周之前,人們雖然相信萬物皆有靈。但是自然宇宙觀不是通過思考獲得的,而是通過實踐觀察獲取的。這就顯示出認識物件的樸素直觀,更多憑藉經驗。
2.《道德經》原本分為道經和德經,至於誰先誰後,考古發現的漢以前的文獻不足以證明。當然了,我們也就不討論了。一般而言,道經講的是自然之道,是大自然或者宇宙的執行規律,是講得天意,天地之間的普遍認識。德經講得是有關人的事情,做人的道理。西周初期,周公為了鞏固國家政權,特意把德經的部分擴大化,同時加入了許多當時周朝制定的規章制度,並進一步體制化。
6.老子是個偉大的思想家,也是一個理論實踐家。不同於孔子,從制度內部探討發揮人最大潛力的基礎上,約束人的不利因素,以取得社會的平穩發展。老子的思想天馬行空,只要在遵循大道的基礎上,更有利於人發揮無盡的創造力。後世在文學藝術和科學方面影響力是巨大的……還有許多話,限於篇幅,說也說不盡,留待有機會和大家分享。
-
14 # 紜希13
《道德經》主題思想為“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經》中老子思想的精華。“道”作為《道德經》中最抽象的概念範疇,是天地萬物生成的動力源。“德”是“道”在倫常領域的發展與表現。“道”與“法”在規則、常理層面有相通點,但不同於西方自然法。“法”應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證的反向轉化之中發揮其作用。
哲學上,“道”是天地萬物之始之母,陰陽對立與統一是萬物的本質體現,物極必反是萬物演化的規律。倫理上,老子之道主張純樸、無私、清靜、謙讓、貴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張對內無為而治,不生事擾民,對外和平共處,反對戰爭與暴力。
這三個層面構成了《道德經》的主題,同時也使得《道德經》一書在結構上經由“物理至哲學至倫理至政治”的邏輯層層遞進,由自然之道進入到倫理之德,最終歸宿於對理想政治的設想與治理之道。也就是從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會秩序的光明正道。
-
15 # 柘溪散人
《道德經》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其見仁見智之處。有人說是哲學,有人看見了政治,有人理解為軍事,有人找到了氣功,有人悟到了人體科學。你說中心思想是什麼?
在本人看來,老子講的是修行之道。歷來道家都奉《道德經》為修行圭臬,以老子為教主,其來有自。其玄妙之處,人多不能解。所以,老子說: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德經》為修行無上大法,貫通三界,智達無為。是以莊子盛稱之,文始師從之。因其文多隱語,非有修行體驗者不能解,是以俗人多不識。
-
16 # 衛茳
無為而治。
小國寡民,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老子作為周朝守藏室官員,博覽群書,見到當時社會的動亂,諸侯混戰,百姓的流離,這些根本原因就是權者貪慾妄為,征戰不斷,百姓疾苦。
提出來無為而治的思想。認為太直的樹容易折,太鋒利的刀容易斷,主張柔和,貴柔處下,不居功,做到流水不爭先,一順為德。
順其自然,無為而治。到了漢初,無為而治的思想發揮了巨大作用,從秦末的暴亂中恢復了社會穩定,不騷擾百姓,不做大的政策波動,文景之治就是當時歷史的評價。無為的思想為漢代最初的社會財富積累做出了重大貢獻。
隨著歷史發展,《道德經》這些思想,又成為了道家修煉的中心思想。
-
17 # 宗銘文化
道德經是中華文化裡面不可以缺少的一種哲學思想,從題目來說道指的是天,天只講道,不講別的,德是地,道德加起來就是人類得行為準則,所以我們中中國人特別重視道德,都是跟天地學的,經是亙古不變就叫經。
道德經為什麼這麼厲害?這源自於易經,老子當時所處的環境是非常亂的,群雄爭霸,無道可言,出現了很多縱橫家,都在渲染自己的治國理念,出現了諸子百家爭鳴得景象,但是大家不要忘記中華文化的源頭來自於易經,易經就幾個符號組成,可是包羅永珍。諸子百家站在不同的位階來解釋易經的道理,沒有誰對誰錯,都符合天道,只不過老子顯得比較高,站在君王得立場來講易經,講的是治國之道,所以是高深莫測,並且道德經是老子一人單獨成經,這是非常難得得,後來佛家進來以後跟道家遙相呼應,陰陽結合,成了中中國人不可缺少的文化基因。
-
18 # 王利秋
比如一顆小麥的種子,在時令裡種在土裡,孕育發芽生長,最後長出果實,結束生命。本來就是一顆種子,確發生了一個生命週期的變化,為什麼?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也。道以很多的形式存在,有有名子的,有無名子的。小麥的種子就是有名子的道,所以它不會永恆,但它是母親。小麥的生命歷程是由很多的外部因素的呵護在成長,這些看不到的外部因素也是道,這個道是沒有名子的,是永恆的,是萬物的始端。所以說道可以生道,入世的道就不會永恆了。正如緣起性空,性就是有名子的道,空就是無名子的道,有緣必起。總之,“道德經”的中心思想是“緣起性空”。
-
19 # 佛行天下廣結善緣
世界的本原是無,無到有,站在無的立場,才能觀到有,只有心中有無才能接近於道,“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無為而治是道家基本的政治主張。無為,即“不為物先,不為物後”,順乎自然以為治。無為是實現無不為、無不治的前提和條件,“以無事取天下”。先秦道家無為而治的政治主張,主要包括“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等內容。老子的無為思想老子的哲學並不是一種西方意義上的知識學體系,而是一種生命的智慧,一種對“道”的追尋。老子“道”的學說,就是對宇宙萬物的形而上的把握。它的宗旨,不在玄遠的空洞世界,而在生活的實踐之中。對於個體生命而言,它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基礎;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則是一種達至善治的智慧。 總體來說,就是無為而治。
-
20 # 本然堂講席
【1、文字和文義都非“道”】
經文多處暗示過這個隱義,此舉三個:(1)第一章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指就是“道”無形,不能被表達,自然與文字、文義無關。也因此,談“道”皆是自愚自誤,多此一舉。(2)第十五章說“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所指就是悟道者以“道”為身,常匿恆隱,不能被人旁觀而知。也因此,老子和他所證悟的“道”都不是文字、文義所寫的那樣。(3)第十九章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絕學無憂”,所指就是“道”與慾望、文字、利益、機巧、仁愛、智慧無關,獨立絕在,唯一無二,沒相對性;悟道只靠無慾無求、無學無思,破除對立,就入“道”門,不靠文字和思維。所以,“道”是不可寫、不可說、不可思、不可描述的,則全經所寫都是“非道非德”,有啥可討論的?
【2、老子無思想】
經文多處暗示此義,略舉三個:(1)第二章說“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即悟道者無求就無事,無事就無言,無言就無說,無說就無義。同理,悟道的老子所寫經文,哪有含義對世人說?不過是以“無”教人,勸人入“無”罷了。若能覺“無”,何必探討?可見,迷道者才寫“道”、說“道”、論“道”,騎驢找驢,顛倒如此。(2)第二十四章說“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即悟道無得,有求皆誤;“我”為障礙,無“我”能智;生見自盲,在私無明。同理可知,悟道的老子不會認為所寫的經文“有意思、是真理、起作用”。為何?無我無求,寫即不寫。可見,只有迷道者才以為老子在經文中宣說了思想。(3)第二十七章說“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即悟道者行而無形,說而無言,事而無法,通達萬物而無機巧,曉了一切而不用智。同理,悟道的老子不以有形的文字為能事,不說有形的話語以誨教。反之,如果老子寫經時如凡夫一樣有思有想,就是有欲、有為、有心,自相矛盾如此,憑什麼以“無慾、無為、無心”教育世人?故覺悟老子的《道德經》只有一法,即也做到無慾、無為、無心,與他一樣,就豁然明白了,絕對不能以文字、言音、思維的方式瞎摸索。
【3、經文的邏輯】
“道”不可見、不可說、不可思、不可離,世人又迷“道”如盲,天生如此,該怎麼教育他們悟道呢?就好比對盲人講光明,他永遠不懂,為何?盲人在黑暗中,不能脫離他的現實施教。此時,老子在經中用矛盾法來宣教,如“盲人問什麼是光明(道)?”,老子說“不暗是光明(道)”,也就是用對立的反面啟發悟道,此時居於暗地的盲人會有所覺悟。同理,盲人問什麼是“高”,老子會說“不低是高”,此時居於低地的盲人會有所覺悟。所以,全經寫的雖然是“非道非德”,卻能推人反向覺道、明道和證道。明白這個教育和寫作的原理,即知以矛盾法可徹悟老子聖教的真面目。此舉三例:(1)第三十六章說“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通常解為“人判斷形勢和處理事務”的方法,其實此處是老子用矛盾法在教世人如何“入道”,即離極向反,趨向事態的中位,可以“明道和在道”。(2)第四十章說“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也是以矛盾法教育世人,即從慾望的反面(無慾)可入“道”,從矛盾的反面(無矛盾)可證“道”。(3)第四十五章說“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也還在以矛盾法教育世人,即“道”藏在矛盾的背後,非矛非盾;世人見到矛盾,卻無矛盾之心,就能悟道。若深究下去,全經是以矛盾法為唯一線索,巧妙教育,極其高明。
【4、經文的教育物件】
老子在多處暗示,《道德經》是寫給上智者的,只對極少數人有用,而絕大多數人沒能力接受此教。再舉三例:(1)第四十一章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即上智者才能悟道、入道和行道,中下智者不能明道。換言之,大多數世人沒能力讀懂本經,讀也無用,更談不上受益。(2)第五十三章說“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為盜誇。非道也哉”,即沉溺在慾望中的芸芸凡夫,絕不可能悟道和修道。(3)第七十一章說“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即悟道為智,迷道為病;覺道為慧,昧道為愚;人不明道,自害自受。環顧世界,幾人以“道德”為師,去精勤修習無慾和無為的能力?故經文不能廣教於大多數人,不是無效,而是世人福報太小,見寶不受,沉溺慾望,無緣受教。
【5、經文的恆久預言】
老子對後世的暗示有無量多,此舉五個:(1)慾望之下無真智。如第十二章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即人不斷欲,難悟真理,不能證道。以此衡量今世,則知科學技術絕非真智,全是邪慧,只因科技工作者是靠慾望做研究,永遠不能見真理。(2)人活在自我毀滅中。如第十六章說“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即萬物趨極易滅,運動易衰,離中易禍,背常易亡。以此衡量今世,則知人生痛苦都是在慾望驅使下的自害自罰和自作自受,人越追求就越趨向矛盾兩端,遠離中位的“道德”,將加速失敗,被道德淘汰而滅亡。人不悟道,永無前途,此生必定虛度。同理,一切人間災難都是人禍,絕非偶然。(3)此次人類文明快結束了。如第二十三章說“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即萬物向極必速敗,在極必速亡,離道必隕。以此衡量今世,則知追求“更高、更快、更強、更好、更多......”的人類距離毀滅不遠了,發展越快,滅亡就來的越快,而且最終必然自己消滅自己,絕對不是外星人的更高科技入侵所致。(4)國霸必墮,好戰必亡。如第三十章說“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遠。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以此衡量今世,則知美國必敗,中國必勝;美國必亂,中國必超之而登頂世界。(5)人間常有聖人住世。如第四十九章說“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即悟道者永遠不離人間,藏形卻能利眾,隱德卻能施教。以此衡量世界歷史,則知中華文明之所以五千年未斷,就是有無數悟道聖賢暗中常在的緣故。中中國人應自信於自己的文化和歷史,把祖先的聖教瑰寶永遠流傳下去才對。
【6、經文的價值】
聖賢教育的永恆價值只在實踐中,老子也如此,寫經傳世只在教世人去“無慾、無為和無心”的落實,由此也做聖人,而絕對不是供人談天說地、自娛自樂、坐議立言的。人不悟道,談什麼都是戲論,必然“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這類暗示在經文中很多,再舉三例:(1)第五十六章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即悟道者不談道德,迷道者才談道德。為何?無慾者無為,有欲者有為。(2)第十三章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即人不悟自身之害,就不能悟道;人不知有身之危,就不能入道。為何?身是欲根,生慾障道;身是苦根,熬人一世;身是冤家,阻人成聖。(3)第八十一章說“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即悟道者遍知一切而常知足,故沉默;迷道者未知一切而常不知足,故逐道。為何?有心修道,不能近道,道必遠之;無心修道,才能入道,道必現前。正所謂:
道德就是人本能,
談道論德是人病。
道即人心何用修,
絕念不求是有德。
老子莊生未離世,
無慾無為當下見。
經文聖教重在行,
何關文字與言說。
回覆列表
《道德經》主要是一個社會與政治的學說,它的中心思想,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無為是使人類社會消弭戰亂,實現大同的根本法則。
看到這樣一個概括,我相信大家仍舊不能把握《道德經》的主要內容。大家可能要問了,什麼是無為?它包含了哪些具體的可操作的內容?為什麼無為是令社會實現大同的法則?
什麼是無為?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不能單純從無為這兩個文字的字面含義去理解。無是沒有,也可以理解為不,所以無為就是不為或者無所作為。如果我們堅持這個推理,自然會得出無為即無所作為的理解。當我們將這個理解代入我們為《道德經》中心思想所作的概括中,我們將得出結論說,無所作為是使人類社會實現大同的根本法則。
這樣一來國家領導倒好當了,什麼也不用去做,只等著大同社會到來就好了。對於這樣一個結論,不把它當作胡說八道的人一定很少。人類社會最根本的問題就是社會治理的問題,人類歷史歸根結底還是政治史。古今中外從來沒有統治者無所作所為就能將社會治理好的經驗。是老子的政治意見書生氣呢,還是我們沒有正確理解他?老子已經故去了兩千多年,我們無法向他當面請教,也只有來檢討自己的理解。
究竟什麼是無為?我們只能通過研讀經文的具體論述,來揣摩體會作者為這一概念所賦予的意義。而不是僅僅看到這兩個字就要聯想出一些意義來。所以我們就不能看到無為這一詞就主觀認定其含義是不為或無所作為。在閱讀文字的過程中,我們常常要受到自己主觀意見的左右。為了避免成見干擾,我們不事先為無為假定任何意義,一切以經文中相關論述或其直接體現的意義為依據。
老子講,道常無為而無不為。道何以是無為呢?經文中進一步解釋說,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萬物恃之而生,衣養萬物,說明道於萬物是有貢獻、有功勞的,這意味著道並不是無作為於萬物的。無為體現在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
老子講,上善若水。為什麼說水德最接近於道呢?經文進一步解釋說,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萬物依賴水的滋養或灌溉而生,這是水利萬物,所以水於萬物也不是無所作為的。水德之幾於道在於利萬物而不爭居萬物之上,對於萬物有生養之功卻功而不居。
所以,老子所講的無為絕不是無所作為,反而是必有所為。有貢獻、有功勞於萬物同時,能夠做到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而不居的,才是無為。無為並不是無所作為,而是有所為而不恃,有功勞而不居。
老子講統治者無為就不是指君主或帝王無所事事,任社會自然發展而不干預。而是指帝王君主一心為民,為天下謀太平,為人民福祉而貢獻著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一旦功成,卻不恃功爭居萬民之上,稱孤道寡,為王為主。反而是功成身退,隱姓埋名過上與普通百姓無異的生活。以至於天下人無法知道還有一個真正主宰存在,還自認為天下太平清靜是自然而然的事件。
當統治者有治國平天下的功勞後,不因功謀私,恃功居上。反以貧賤無名隱於萬民之下之後,這就是無為。為什麼統治者做到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而不居後天下就能得太平清靜呢?老子認為只有這樣才能符合天道。在老子的觀念中,道是天地萬物之母,它於萬物有生養的功勞。但道卻沒有因為對於萬物有莫大的功勞而為王為主,高高在上。反以無名無形隱於萬物之下之後,以至於大多數人並不認識道是客觀實在。
除了道,沒有誰能比水於天下萬物的功勞更大了,而水也沒有因為對於萬物有莫大貢獻或功勞而為王為主,反而總是流向最低窪,居於萬物都不恥居之所。這同樣也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而不居。老子將這種德行稱為玄德,擁有玄德的只有道,但水德最與玄德接近了。天下萬物生生不息是因為道生而不有,功而不居。天下萬物得其生,是因為水德生而不有,功而不居。所以若要實現天下消弭戰亂得太平清靜的目標,只有帝王君主,放棄對於權力、財富和奢靡生活的無限慾望,甘以貧賤與百姓同衣物,共習俗。效法道與水的玄德,只求奉獻、不求索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也有可能實現天下得太平清靜的目標。
君主不爭居萬民之上,天下便無高低、貴賤、貧富的分化,人與人在政治與經濟上絕對平等,這就是大同。所以,老子講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亂。在老子理想的社會狀態下,由於君主不帶頭對追求權力、財富和不勞而獲的生活方式,那麼天下人也不會以爭權奪利,積累財富為目標,所以在理想的社會狀態下,人們並不追求物質文明,甚至也不追求精神文明,這個狀態似乎要退回到原始時代樸素的狀態中去,但又與那個狀態有本質的區別。老子將這個狀態稱為無名之樸。
所以老子講,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老子又講,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鎮之以無名之樸,夫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所以,無為是治國治民的策略,而不是什麼養生修煉的祕訣。
至此大家應該能夠理解經文第八十章中文字的內容了吧。小國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車,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其實就是老子所講無名之樸,是以無為法則治理國家後必然出現的結果。老子將其概括為:少私寡慾,見素抱樸。
後世道家,將道視為神祕存在,將無為視作修煉成仙的途徑,違背了經文的旨意。老子生於春秋戰國時代社會政治與經濟大變革的年代,他的著作旨在平天下救亂世,而不是什麼修行成仙之道。一位思想家如果只關心自己而不關心天下,就不足是稱其為偉大的思想家。遇亂世卻獨善其身,並不比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更值得後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