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讀立書房

    論語裡面,有這樣的一句話叫: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這句話讓我醍醐灌頂,對我管理特別有幫助

    子貢去跟孔子請教治國的綱領,管理技巧,然後孔子回答說,治國有三點,第一點,就是足食;足食,就是倉稟實,國家的庫房,糧食要充足,第二個,就是足兵,國家的軍隊要強大,免得被別人欺負,還有第三個,就是民信之矣,就是取信於民,民眾信任政府,這三點為國家的治國綱領,

    足食,民信優於足兵

    那麼也許子貢是為了去理解,這三條綱領的重要性的優先權,於是又問孔子,必不得已而去,就是必不得已的情況之下,要去掉一個,於斯三者何先,就是在這三點當中,可以去掉哪個,孔子回答說,去兵,就是可以把軍隊先去掉,一定要有足夠的糧食給人們吃,還有要有這個人民的信任,

    民信優於足食

    那麼子貢知道了,又想去了解,足食和民信之間,哪個的優先權更高,於是他繼續問,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就是在足食和民信之間,還可以去掉哪個,孔子回答說,去食,就是可以把自己的糧倉去掉,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糧食對於一個國家,對於一個政府是很重要,但是人自古誰無死,沒有了糧食,政府可以不存在,但是國家和人民還是存在的,因為國家政府,已經把糧食都全部發給了民眾,而如果這個國家失去了民眾的信任,那麼就將國不成國,家不成家,所以叫民無信不立,

    這句話,對我們現實的管理意義的啟發,就是足食,足兵,民信,三者,可以對應地理解為我們企業組織管理當中的幾個要素.

    足食

    比如說,足食,就是企業要有充足的財政,後臺資源,能夠確保人民的收入不會受到影響,還有要善於給民眾多思考一些額外的激勵,胡蘿蔔多給一些,

    足兵

    第二點,足兵,足兵可以對等為我們企業組織管理當中的規則,管理規範,機制,制度,

    民信

    民信,就是取信於民,也就是我們在企業管理當中,一定要不斷地去創造各種機會,與我們的組織成員,多交流,比如說,早會,晚會,民主生活會,以及各種生日會,團建,等等.通過一系列的精神層面的激勵,能夠與我們的員工建立起信賴的可靠的關係,

    那麼在企業管理當中,這三個要素,第一財政,第二,各種機制,規則,還有第三個,取得組織成員的信任,如果我們三者,必不得已而去之,可以去掉什麼呢,首先第一個,可以去掉的就是管理制度,規則,因為規則是死的,人是活的,一個員工,在你的企業工作,其實用心工作,才是他天賦的最大的輸出,如果僅靠各種規章制度,去限制人,那麼這個企業將變得沒有活力,

    那麼財政和民信,如果我們再去掉其一的話,應該去掉哪個呢,可以先去掉財政,也就是可以儘可能地給員工把這個福利發出去,因為信任比公司掙錢,利潤更重要.沒有了公司員工的信任,那麼這個組織,將會如同一盤散沙,岌岌可危,

    當然了,管理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動作(事情),要結合財政,和規章制度,和民眾的信任,還有一系列非常複雜的行為在裡面,所以在管理當中,其實不存在說哪個因素不重要,可以去掉,在這裡,僅僅和大家分享的是,幾個元素的優先權,

  • 2 # 鳳凰美文

    孔子是儒家創始人,他倡導的“仁愛”思想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在眾多的經典語句中,我比較欣賞下面這段話: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孔子說:“財富和高貴的地位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但是,如果使用不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就不能安心享用它。

    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是,如果用不正當的方法去擺脫它,就不能真正擺脫掉。君子如果離開了仁德,又怎麼能叫君子呢?

    君子在吃飯的時候,心中也會想著仁德,即使是在最緊迫的時候,也必須按照仁德辦事,就算是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也一定會按仁德辦事。這樣的人才稱得上君子。”

    “仁”對於現如今的解釋應該是:平和、穩重、安靜,如山一樣穩如磐石不為外誘的事物動搖,如水一樣寬容仁厚保持謙遜仁德之心。

    “仁”不像錢或物那樣,是實在的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但它的存在卻是有它的無形的潛在價值。

    只要自己心中有“仁”,把失敗當作精神動力,就能戰勝困難,就能重新站起來。

    只要心中放下那些過分追求的榮耀和不切實際的東西,我們就能擁有幸福時光。

  • 3 # 漢風堂李銘強

    這麼說吧,在諸子百家以前中國的思想文化是相當混亂的,沒有一個完整的道德規範,百家爭鳴以後中國的文化才開始走上正軌,孔子的思想影響是深入每一箇中中國人內心的,比如你爹扇你個耳光,你絕對不能扇回去,你下意識覺得這理所當然沒什麼,其實就已經是因為儒家的孝道和長幼有序在你心裡紮根,這才是其偉大之處。從今天的角度來看孔子的一些思想確實愚昧和保守,但正是這些思想奠定了未來中國文化不斷髮展的基石。

    下面分享一下個人覺得比較受用的十句話

    1.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衰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2.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4.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5.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6.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7.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8.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9.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 4 # 成長伴書行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當初我第一次學到這句話時,猶如晴天霹靂。以前讀書不知道思考,而有時思考不得結果,常陷入到精神疲憊的地步。

    孔子就是一個博古通今的人,他認為讀書要結合思考一起進行。

    只知道用讀書的道理來解釋身邊的現象,這就是死讀書。

    只去思考的話,就不知道陷入到迷茫之中。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我們常常看到一個現象,那就是身邊有些人總喜歡引用書中的句子來解釋生活的現象。

    我們看這些人覺得很有文化,我在以前也是這樣認為的,曾一度這些人成為了我的榜樣。

    後來我慢慢明白,生活中有些現象書中的道理是解釋不了的。

    書中的理論再高深莫測,也不可能完全和你現在的情況符合,如果你用書中的道理不加以思考而行事,可能就會釀成大禍。

    而一旦你光思考,不用讀書的理論來驗證你的思考,你就會陷入到迷茫之中,不知道對錯之分。

    為什麼學習要結合思考?

    因為現實當中的客觀世界是不變的,而你更多的時候是偏向於感性思考問題。

    這樣你的想法其實是主觀意識上的,這就會產生一個偏差,也就是你迷茫的原因。

    如何在讀書的時候結合思考?

    1.讀書要充分的理解和消化

    有一個很好的讀書方法就是,看書時多聯絡你的生活經歷。

    多用生活的經歷去反思這些理論的邊界性和邏輯性。

    2.多注重在現實生活中的反饋

    我們讀書思考都是為了解決現實生活的問題,而不是為了炫耀自己的知識量。

    一定要敢於在現實中嘗試,才能知道你讀書的效果如何,而不是滿足於知識的索取。

    因為知識永遠都是索取不完的。

    3.提升自己的批判性思維

    首先就是提出探索性的問題,而不是普通的問題,這個問題最好和你以前的認知有衝突。

    隨後就是從現實生活中,去驗證你的觀點,有哪些證據可以正向證明你的觀點。

    總結

    讀書加以思考,才能充分消化吸收掉其中的精華內容。

    這也是我經常說的書籍思想精華,一年讀一千本書卻不加思考,

    不如花一年的時間,把一本書給吃透。

  • 5 # 愛國愛家愛民

    最近總聽到爸爸說:孔子言呼“上等之人不教而善,下等之人教而不善。”我並沒有太刻意地去理解箇中的含義,但這句話最近總會在我閒時的時候浮現在我腦海裡,不得不讓我陷入沉思中。我並不想用自己的主觀意念去評論這句話的對錯與否,因為無論是聖人或是偉人,只有經歷了才可以說出如此震憾人心的名言。還記得我曾經看到過的一句佛語:“剛學道者山是山水是水;學道者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得道者山還是山水還是水。”這句佛語相信能讀懂的人並不多,好比孔老先生說的:“上等之人不教而善,下等之人教而不善。”如果只從字句表面上讀譯那就是說社會不存在教育,只要有生命就可以憑藉本性自然形成品德。如果這理論成立那麼孟母又何需三遷為了教育孟軻呢?孔老先生的含義如果僅止於此的話,那顯然有些自相矛盾。有此理解的人就像佛語說的剛學道者一樣.

    讓我再深入探討一下,假設我去否定孔老先生說的這句話。結論是:只有通過教育才可以創造出上等之人。如果這結論成立的話,它又讓我聯想到中國現時的教育模式,現在對孩子的教育難道不夠重視嗎?市場上的教育機構比比皆是,它們的教育理念都是打著孔子的名言:“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前段日子我在電視某一教育節目中看到了一組資料:近10年內未成年人犯罪或心理存在問題的青少年比往年上升了約30%,而且還有上升的趨勢。為什麼在這如此重視教育的年代中我們不但沒看到所謂的“上等之人”卻只看到了“問題少年”呢?顯然這個結論也是錯誤的,有此理解之人就像佛語所說的學道時的學者。

    贊成是錯誤的,反對也是錯誤的,我開始有些迷惑了,究竟孔老先生這句話要向後人傳達什麼樣的資訊呢?二度探討沒有一個正確的結論,那麼我嘗試剖開字面再深入進行分析:孔老先生所說的“上等之人”是怎樣定義的呢?要具備怎條件的人才是上等之人呢?要具備秀才、進士、學士、狀元這些頭銜嗎?還是一定要做官或者是商家呢?如果以 這些因素去評定上等之人,那孔老先生為什麼不說:上等之人不教則貴、上等之人不教則富又或者說上等之人不教而才呢?由此可見孔老先生所說的上等之人取決於善。那何為之善呢?怎樣的人具備怎樣的條件才為之“善”呢?

    善即為不心存惡念、不心存害人之心、不生貪念。只要常保持一顆純潔的心,不因環境變化而有所改變的人即為上等之人。荷花之所以能成為佛教的象徵物也是因為它能出於汙泥而不染。如果我的分析成立的話,那麼也恰恰引證了孔子的另外一句名言:人之初,性本善。試問一下哪有生命從誕生的那一天就已經產生了害人之心呢?

    寫作水平有限,以上的觀點只是我自己的一些淺見

  • 6 # 於知孚傳統文化

    孔聖人的名言有很多,對我個人而言感觸最深的是: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說的是做人的道理。

    給自己定的目標不同,對自己的要求就不同

    必須強調的是,謙謙君子和姦險小人並不是固定不變的一種定義。只是孔子為了方便區別出二種層級不一樣的人,所做的一個比較而已。

    從字面意思看來,“求”指的是“規定、要求”。換句話說,謙謙君子會對自身進行嚴格管理和要求;而一般的奸險小人,通常會規定他人。更實際的解釋是,當產生什麼問題之時,君子通常會從本身找原因,而奸險小人則會將解決難題的義務推脫給別人。

    所以,這句話就告訴我們,當遇到難題或者出現問題時,首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如果是自己的問題,那麼會勇於承擔,並及時改正,這樣會在達成目標過程中為自己清除一個障礙,而不是首先找理由為自己開脫,得過且過。如果對自己要求沒那麼嚴格,就會很難快速進步。

    境界的不同,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論語》上還有一句話叫“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傳而不習乎?”我們發現,經常能夠自省的人,往往會更有可能成為有作為的人。

    所以,遇到事情能夠首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能夠進行自我反省,這是一種為人處世的境界。一般境界和格局高的人,首先會找自己的問題,從而不斷改正自己,不斷提高自己。通過不斷嚴格地要求自己,才能逐漸提升自己的境界。

    人活在世上,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十之八九是不順心的。但這種狀況,一般人也沒法避免。在一些分歧和矛盾在產生的情況下,很少人會去主動思考自己身上應該承擔的一些義務,這就是普通人和高層次人的區別。

    有些人的人生境界不足,他們沒法恰當地瞭解一個真實的自我。所以,發生問題時,不可避免地會被衝動的個人感情所誤導。

    何謂“君子求諸己”?我們自己的道路,需要用自己的能力來開闢、來修正、來發展。如果是“小人求諸己”,那麼他們一定是以別人的發展方向來規範和引導自己。那麼,這些人和附屬物有什麼不同?

    在生活的每個階段,不同的選擇會帶來不同的影響。誰都會有犯錯的時候,但君子比小人出色的一點就在於,他們能通過改變自身的缺點,來規避今後可能再次遇到類似錯誤的風險。而對於後者,他們只懂得將責任推卸給他人,難免就會在日後還會犯下同樣的錯誤。

    這就是我對孔子這句話的深刻體會。《論語》真是一門人生哲學,這裡面蘊藏著為人處世的大智慧。

  • 7 # 浩海潮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子曰:“巧言令色〔巧言令色〕花言巧語,外表美好。令,好。,鮮矣仁〔鮮矣仁〕很少是有仁德的。!”(《論語?學而》)

    子曰:“士志於道〔志於道〕有志於追求真理。,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未足與議也〕不值得和他交談。。”(《論語?里仁》)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子曰:“知〔知〕通“智”,聰明。下面“知者不惑”的“知”與此相同。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壽〕長壽。。”(《論語?雍也》)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想要仁,仁就來了。意謂求仁是個態度問題,不是能力問題。。”(《論語?述而》)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論語?憲問》)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衛靈公》)

  • 8 # 紫檀果子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摘孔子《中庸》

    凡事豫(預)則立,不豫(預)則廢,豫者預也。做任何事情,事前有準備就可以成功,沒有準備就會失敗。說話先有準備,就不會詞窮理屈站不住腳;行事前計劃先有定奪,就不會發生錯誤或後悔的事。哲學上反映的是原因和結果的關係。

    機會是為有準備者而來。有充分準備的人,他就能抓住難得的機會,乘勢而上,奮發有為。如果沒有充分準備,機會到他身邊,也不能抓住,只能眼睜睜看著銀子化成水,一溝銀水東流去。社會上有些人之所以一生庸庸碌碌,無所作為,就在於他們沒有準備,沒能抓住很多大好機會,錯過機會,最後一生庸碌無為,無所成就。

    每個人都一生都有好機會光顧的時候,而一個人能否抓住機會走向成功,關鍵全看他是否時刻準備著,積蓄的力量是否充足。人的一生最有價值的事情,就是能夠準備儲藏可供一生運用的充足能量,抓住每個光顧的大好機會,走向成功,力量儲藏愈多愈能應付一切變故。

    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一分耕耘一份收穫,人生就是要不斷成長和學習。

  • 9 # 可道文化

    《論語·子路》中,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人際交往中能夠與他人保持一種和諧友善的關係,但在對具體問題的看法上卻不必苟同於對方;所謂“同而不和”則是指小人習慣於在對問題的看法上迎合別人的心理、附和別人的言論,但在內心深處卻並不抱有一種和諧友善的態度。

    零七年公司接到一個大型車展的活動,領導安排我和另外兩位同事都分別拿一個方案出來進行論證。在論證會上,小李的方案在場地招商問題上和我有不同意見,爭論了很長時間。老張看到公司領導傾向於我的方案,於是附和支援了我的策劃案。

    在車展活動實施過程中,小李嚴格地執行了我的方案,並沒有因為和我的意見不同而影響工作進度。而老張卻因沒有負責材料供應,搞了不少小動作,差點影響整個車展活動的順利完成。

    通過這件事情我對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這句話有了深刻的認識。

  • 10 # 赧人不是懶人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最簡單的最基礎的孔子名言,卻很難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來,而做到這些的無一例外都是大成就的人,簡而言之就是敢想敢幹,學而不思是莽夫,一輩子都只能聽人使喚,受人擺弄,別人讓幹嘛就幹嘛,當然這樣的人往往具有超強的行動力,從某個方面來說也算優勢,但由於沒有自主能動的思考,一旦習慣聽命於人,沒有指令,往往無所適從,他們的行動依託於別的安排,沒有主心骨之後迷茫困惑會讓他們寸步難行,作繭自縛。

    思而不學則會淪為空想家,每一個念頭都曇花一現,他們的主要動力就是生產念頭,但念頭太多沒有行動只不過原地踏步,自欺欺人的滿足感,由於念頭並不會產生具體而深遠的價值,(當然冥想時的意念除外),這些空想家在現實生活中受到的鄙視與不齒並不比莽夫少,意念超強的還能逆風翻盤,忽略旁人的指指點點以及言語攻擊帶來的傷害,意念稍弱的就會得過且過,碌碌無為了此殘生,

    健康的人生需要兩種態度的結合,結合得越充分越深入,一個人的自我實現價值越高,敢想敢做,敢說敢動,說到做到,甚至不說已經做到。雷厲風行果敢犀利,不枉此生。人生或短或長,終究會過去,能擴充的只有生命的深度和質感。活的鮮活具體一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Produce 48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