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槓精老喬
-
2 # 康大迷糊
春節後大家都開始忙了,所以看電影的觀眾會比較少。如果在春節後上映的話,票房會比較第,所以,很多人都不會把自己的電影放在春節後上映。
-
3 # 悟道心理學
民族保護主義太過濃重。導致的結果就是爛片雲集,無片可拍。再加上現在的年輕人不好糊弄,所以產量急劇下降。只能堆疊在春節檔圈錢
-
4 # 初戀丶瘋
這個要從幾點來分析了
現在主要的觀影群體就是80 90 00為主了
1.時間原因,春節過後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
2.心情原因,才復工大家都很忙,又不是假期,很少人去電影院去休閒。
3.氛圍原因,一般不是特別喜歡看電影的人,不可能一個月去電影院2~3次的吧。
-
5 # 名人名事說
第一,春節檔上映的8部電影到現在依然是在各大院線熱播,而且熱度絲毫沒有減退的意思,尤其是《流浪地球》,依然是各大媒體,自媒體的頭版話題,其他新電影的宣傳基本上被覆蓋下去,那麼作為新電影出品方,肯定會考慮延後上映。
第二,目前從各大院線的拍片情況來看,春節檔電影依然是放在首位,原因很簡單,電影院要賺錢,那肯定是把目前熱度高,好賣的電影放在首位去拍片的,因為要趁熱打鐵,其他的新電影,如果沒有很好的IP都會考慮排在後面,那麼新電影出品公司也會考慮到這一點,也會把自己的新電影往後推。
第三,目前春節剛過,不管是上班族還是學生黨,都紛紛回到自己的崗位和回到正常的上課狀態,電影票的消費大軍已經沒有時間去看電影了,春節後到下一個法定節假日在清明節,檔期不適合,所以基於這一點,新電影的出品方也會考慮往後推,畢竟電影出品公司也是要賺錢的。
-
6 # 庭院陳
1:春節後影片減少上映,是一箇中國重要國情出現,這期間人們陸續返回城市工作 ,精力和時間都對應工作上,沒有多少時間去影院。
2:春節前期,由於春節假期大量影片上映爭奪春節檔期,百姓可選擇的電影很多,也有時間和精力去觀看。
3:投資方選擇電影上映時間,都是對應城市工薪階層和學生,想必會了解這類人群的時間安排與安排來對應。
4:新片減少,很多電影由於口碑與質量讓大家覺得觀看在浪費時間浪費錢。百姓的挑剔和電影的質量好壞以及演員的因素也會影響一些電影的上映。
回覆列表
就算有新片,也不會在春節剛過這個節骨眼上上映!那不亞於導演自殺!春節剛過去,人們匆匆忙忙開始上班了,上班那麼累了誰還會去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