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要素的計量指的是企業在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時,確定金額的基礎。主要包括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淨值、現值、和公允價值。
1、歷史成本
歷史成本又稱實際成本,指的是為取得或製造某項財產物資實際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
例如,某企業購置固定資產,價款5萬元,銀行存款支付,不考慮其他因素,該固定資產按歷史成本計價,金額為5萬元。
2、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又稱現行成本,是指按照當前市場條件,重新取得同樣的一項資產所需要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金額。
3、可變現淨值
可變現淨值指的是在正常的經營活動中,以預計售價減去進一步加工成本和預計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後的淨值。
例如:某公司期末庫存商品的賬面價值為100萬元,同期市場售價為80萬元,估計銷售該種庫存商品需要發生銷售費用等相關稅費為10萬元,該種庫存商品按照可變現淨值計價80-10=70萬元
4、現值
現值指的是對未來現金流量以恰當的折現率進行折價後的價值,是考慮貨幣時間價值的一種計量屬性。
例如:某公司一項固定資產原值為10萬元,累計折舊為2萬元,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為5萬元,該固定資產按照現值計價金額為5萬元。
5、公允價值
公允價值:市場參與者在計量日發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項資產所能收到或者轉移一項負債所需要支付的價格。一般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負債、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會採用公允價值計量。
例如:2001年6月,某公司從二級市場購入A公司股票5萬股,2001年12月31日該股票的收盤價為每股1元,該項資產2001年12月31日按照公允價值計價金額為5萬元。
會計要素的計量指的是企業在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時,確定金額的基礎。主要包括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淨值、現值、和公允價值。
1、歷史成本
歷史成本又稱實際成本,指的是為取得或製造某項財產物資實際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
例如,某企業購置固定資產,價款5萬元,銀行存款支付,不考慮其他因素,該固定資產按歷史成本計價,金額為5萬元。
2、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又稱現行成本,是指按照當前市場條件,重新取得同樣的一項資產所需要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金額。
3、可變現淨值
可變現淨值指的是在正常的經營活動中,以預計售價減去進一步加工成本和預計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後的淨值。
例如:某公司期末庫存商品的賬面價值為100萬元,同期市場售價為80萬元,估計銷售該種庫存商品需要發生銷售費用等相關稅費為10萬元,該種庫存商品按照可變現淨值計價80-10=70萬元
4、現值
現值指的是對未來現金流量以恰當的折現率進行折價後的價值,是考慮貨幣時間價值的一種計量屬性。
例如:某公司一項固定資產原值為10萬元,累計折舊為2萬元,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為5萬元,該固定資產按照現值計價金額為5萬元。
5、公允價值
公允價值:市場參與者在計量日發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項資產所能收到或者轉移一項負債所需要支付的價格。一般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負債、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會採用公允價值計量。
例如:2001年6月,某公司從二級市場購入A公司股票5萬股,2001年12月31日該股票的收盤價為每股1元,該項資產2001年12月31日按照公允價值計價金額為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