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8
回覆列表
  • 1 # 農民更瘋狂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

    曹操奮鬥大半輩子鑑於輿論壓力沒敢稱帝,他的兒子曹丕可什麼都不怕,於公元220年逼迫漢獻帝禪讓登基,建立魏國。曹魏之所以很快被司馬家族篡位,有四個原因

    一,沒有強有力的諸侯王幫助。

    曹丕成為皇帝根基不穩,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針對了所有皇族成員,制定了非常嚴苛的政策。雖然把自己的弟弟們都封了王,但這些諸侯王沒有任何治理封國的權力,封國內的官員全由朝廷任命。這個政策雖然吸取了漢朝諸侯國作亂的教訓,卻留下隱患,導致宗親勢單力薄,日後無力阻止外臣奪權。

    二,東漢以來,士族門閥掌控國家政權的態勢在曹魏後已經形成了一種政治制度。

    曹丕確立九品中正制,眼下是成功緩和了曹氏與士族的關係,取得了他們的支援,為稱帝奠定群眾基礎,但也導致魏國的外部人才資源匱乏,統治實權逐步被司馬家族為首的士族門閥所壟斷。

    三,曹操有先見之明,奈何曹丕養虎為患。

    曹操“因謂太子丕曰: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從這裡可以看出,曹操在用司馬懿不久後就察覺到了司馬懿的野心。所以曹操會警告曹丕要他警惕司馬懿。但曹丕和司馬懿關係很好。當今立嗣之爭時期,司馬懿就很堅定的站在曹丕一邊。

    四,新魏主更換太快,後期太小,難以駕馭士族權臣;

    1,曹操並沒有稱帝,一生為漢臣。,

    2, 226年魏高祖文帝曹丕病逝於洛陽,時年四十歲,在位僅6年。

    3,239年,魏烈祖明帝曹叡病逝於洛陽,在位13年,享年三十五歲。

    4, 239年魏齊王曹芳八歲登基,274年逝世,實權先後由曹爽、司馬懿和司馬師掌握。

    當時有這樣一句民謠:“賈、裴、王,亂綱紀;王、裴、賈,濟天下”。搞垮曹魏政權的是賈、裴、王三人,成就晉朝天下的,也是這三個人。

    曹魏被顛覆,是必然!被司馬氏篡位,是偶然!

    探祕歷史事件,點評歷史人物,更多精彩與您分享!

  • 2 # 故里夢長安

    其實就是因為當時的門閥背景。

    在曹操之前,想要當官只有一條路,推舉孝廉,但是這個孝廉誰說了算呢?門閥!

    就連曹操自己最開始當官都是靠他老子行賄,這一套在天下太平的時候要得轉,但是亂世肯定是不行的。曹操唯才是舉,說到底也有一部分是為了對抗門閥,對於漢臣來說,曹操屬於新貴,權利的蛋糕就這麼大,兩方肯定有紛爭。

    後期曹操也逼死了荀彧,潁川荀氏在曹操發家的路上出力極大,結果落了這麼個下場,也讓一些門閥害怕。在你夠強時當然不敢出聲,但是你落水了上去踩兩腳還是可以的。

    曹叡倒是比他那老子強一些,可惜門閥本就勢大,雖曹操時代蟄伏,被曹丕一代已經養成了龐然大物,人事任免權多在門閥手中,就連曹叡立個寒門毛皇后,還有個門閥妃子敢去向卞太后抱怨:你們曹家怎麼都喜歡“賤人”。雖然最後這個門閥女子被廢了,但是可以想象門閥勢力大到什麼程度。(卞太后出身也不好)。

    曹叡也致力與門閥扳手腕,可惜。命太短。更可惜,託孤昏了頭遠了個草包曹爽,

    司馬家上臺是怎麼做的呢?“除其煩苛而布其平惠”!

    意思就是廢除制衡世家的政策,恢復世家以往的權利。

    一面是同為門閥的司馬家,一面是打壓自己的曹家,門閥怎麼選就一目瞭然了。

    只是可惜,魏武人傑也難料身後之事。

  • 3 # 行樂怪咖

    確實如果多幾個親王在地方拱衛中央的話,司馬懿家族很難這麼直接的廢帝,取消魏國。假設同時存在幾個地方的王爺,只要打出給皇帝復仇的旗號,司馬家族就會坐立難安,不願意服從的大臣再偷偷跑到親王領地,妥妥的上演復仇記。

    宗室過早的在政治上失去了影響力,就缺乏在朝廷制衡作亂的力量,如果在軍隊,政府部門有大量的宗室,司馬家族很難會讓下面的將領完全服從號令。即便高平陵政變成功,司馬懿也無法取得決定性的權力。而一旦要清洗掉所有執政的宗室成員,首先在政治上就無法形成合力,這種獨斷的決策極容易出現失誤,然後招致政治敵人迅速結成同盟的反撲。

    但要值得注意的是,司馬家族雖然吸取了這個教訓,增強了宗室的力量來拱衛中央,保證了司馬家族不被外姓篡權,但與此同時,卻由於宗室的號召力過強,導致了八王之亂,實際上西晉的滅亡速度也不比魏國慢多少。

    如果魏國亡於宗室太弱,那西晉就亡於宗室太強,所以說政治難題不是那麼容易解決的,可能你完美解決了上一個朝代的弊端,但是你的解決手段卻使你亡於下一個誕生自解決方法的弊端。

  • 4 # 歷史野心家

    第一、曹魏皇帝去世時候,都很年輕在位時間短,往往是還沒有建立起自己的一眾嫡系就先離開了,皇帝走的太早就意味著沒有太多的時間,讓培養下一代。讓太子知道如何來作為一名合格的皇帝,沒有時間來建立屬於自己的勢力,拉攏自己的黨羽,想當初曹丕不也是為了一個世子之位和弟弟曹植明爭暗鬥多年,在司馬懿、賈詡等人等人的幫助下,才登上帝位。而他僅僅在位六年年,其子曹睿在位十三年,而他的養子曹芳在位的時候,就已經被司馬師奪取政權了,所以說活得長久一些很重要。

    第二、曹操在位的時候,曹氏和夏侯氏一族中,許多人都在軍中擔任要職,例如曹昂、曹洪、曹仁、夏侯兄弟等人,可是當曹丕上臺以後,為了能夠鞏固自己的權利,紛紛將曹家的氏族勢力驅逐出軍隊,使得在關鍵時候無人可用,無人能夠起來幫忙,不得不說是一個悲哀。

    第三、新的選拔官員的制度,九品中正,這項制度是漢朝舉孝廉的延伸,其目的就是要通過考核官員的品行,來任命官職。但是這樣一來,不就是在一度將選拔官員的權利交到了那些士族大門手中嗎?此舉縱然已經減弱皇室和士族之間的矛盾,但也極大的削弱了皇權的威能,使得本就是從士族之中崛起的司馬氏能夠順利接手政權,就是因為那些士族知道,司馬家當政之後也不會做出背棄士族利益的事情,沒有人會背叛本階級的。

  • 5 # 蟲二1368

    曹魏自公元220年曹丕代漢,至公元265年司馬炎篡魏,國祚45年。曹魏被司馬家族顛覆的原因,個人認為有如下幾個方面:

    1、有例可循,曹氏家族本為漢臣、食漢祿,無論如何,曹丕代漢從道義上來說始終是非道義的行為,因此到司馬炎時期,也有學有樣玩起了篡魏的把戲。當然,個人認為曹魏的天下基本是自己打下來的,司馬氏的天下基本是靠竊取。

    2、曹氏家族統治者的壽命實在是太短了,曹操65週歲,一生南征北戰奠定基礎,曹丕39週歲,在位僅僅6年,曹睿35週歲,在位13年,後面就被司馬氏所操控了。曹魏統治者的壽命過短,但是司馬懿整整活到72週歲,後期造成主少國疑的局面。

    3、自東漢以來實際形成的世家大族與地主豪強的勢力,從曹丕開始正式確立了“九品中正制”,這些士族更關心自己的利益不受到侵害,至於皇帝由誰來做,只要他們的利益得到保障即可。

    4、曹丕削弱了曹氏宗親的勢力,加上當年追隨曹操征戰的舊臣大多年邁衰亡,曹氏家族的力量不斷減弱。

    5、司馬家族的實力,尤其是司馬懿個人的威望和軍功,司馬懿後期在軍中威望極高。

    6、曹爽的問題,曹爽專權確不能穩固曹魏江山,高平陵之變又輕信司馬懿的承諾,直接斷送了曹魏政權。高平陵之變時,桓範罵他是豬罵得對。

  • 6 # 爆款歷史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最終佔據了中原,打下了曹魏的基業。曹操一死,他的兒子曹丕就逼漢獻帝禪讓,自己做了皇帝。然而,僅僅過了三十五年,權臣司馬懿就發動了高平陵之變,一舉篡奪了曹魏的大權,並最終司馬家奪取了曹魏的江山。

  • 7 # 橫掃牛鬼蛇神

    這個問題很吸引人,因為三國畢竟是風雲際會,人才輩出。魏蜀吳三國征戰天下,最後竟然讓司馬家一統天下。鬧了個三家給司馬家打工。私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1.曹魏皇帝短壽。曹操死後,曹丕繼位,可曹丕沒有曹操的長壽,曹操活了六十五,可曹丕只活了三十九,當了六年皇帝。曹睿更早過世,只活了三十五歲。這注定,曹丕,曹睿沒法培養下一代,沒法徹底穩固曹家天下!

    4司馬氏的長壽,司馬懿經歷曹操,曹丕,曹睿,曹芳,越往後,權利越大,並且也組織起了自己班底,並保證了司馬師和司馬昭的掌權。

  • 8 # 時光river

    司馬懿一人熬死了曹操,曹丕,曹睿祖孫三代,曹芳繼位為皇帝,在司馬懿年前已經是重孫子輩了,司馬家不篡權都對不起老天的眷顧了。

  • 9 # 戰爭奇思錄

    司馬家族取代曹魏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曹操在世時曹氏家族崛起,曹操權傾朝野挾天子以令諸侯,此時的司馬懿別說顛覆政權就連為曹操集團服務的心都沒有,曹操多次請年輕的司馬懿入仕,司馬懿皆稱病拒絕。

    司馬家族能完成曹魏政權的顛覆主要靠兩點:一,曹氏一族內部不團結(七步詩就是例子)。二,司馬懿自身超長待機,耗死了一代又一代曹魏領導人,也耗死了武侯。歷史有些時候就是這樣令人唏噓。

  • 10 # 祈福85945

    曹操、諸葛亮、司馬懿這三個人是三國期間最厲害的人,司馬懿活得最久,熬死了曹操,諸葛亮,試問天下還有誰能是其對手。呵呵

  • 11 # 愚人寫者

    引子

    東漢末年,漢氏的內部搞了一場權謀,洛陽城內亂的一鍋粥的時候。董卓進來,拉了皇后一把,把皇后要造反的哥哥給除掉了。但是好景不長,董卓的假兒子呂布受王允蠱惑,恩,把義父給屠了。漢室又一次亂成了一鍋粥,不過這次是董卓的部下搞出來的。董卓的部下開始追殺呂布,漢代最後一代皇帝,逃出洛陽投奔曹操。

    謀士司馬懿結交門生故吏

    曹魏在東漢末年建國,曹操死了之後他的兒子曹丕在公元二百年登基。司馬懿這個時候在曹丕手下做謀士,但是司馬懿沒什麼權勢。到了曹丕晚年時,司馬懿逐漸把這些年結交的門生,就是徒弟,還有故吏,就是四處的官員,替代了曹魏原有的官員。

    三十歲皇帝曹睿無子而終

    到了這個節骨眼,曹魏已經有了很多司馬懿的親信在朝廷裡做官。曹丕死後兒子曹睿登基,曹睿喜歡享受,他覺得打仗這回事重要,但是交給司馬懿就夠了。司馬懿帶著兵馬和諸葛亮對抗,一年又一年的戰爭後,司馬懿和曹家的官兵也熟悉起來了。曹睿因為沉迷享樂,活了三十多歲,沒留下後就死了。

    大將軍曹爽輔佐宗室之子

    臨終時的曹睿,做了個繼承式的選擇,一如老父親曹操,把司馬懿當做輔政大臣,同位置的還有曹氏將軍曹爽。司馬懿多年來積攢的人脈,像藤蔓一樣長滿了曹魏的政治內部。曹爽是個武夫,年輕的時候被親爹壓制了很久,這個時候拿根雞毛當令箭,要揚眉吐氣。

    司馬懿裝病騙過曹爽耳目

    司馬懿是曹爽的最大對手,曹爽想找機會把老司馬給殺了,這樣曹氏就是他一人掌權了,他老婆肚子裡的孩子,也許能成為下一個皇帝。司馬懿知道曹爽的腦瓜子裡盤算什麼,當曹爽設下埋伏來叫司馬懿時,司馬懿裝病一個多月。後來曹爽覺得一老頭也沒辦法興風作浪了,但是曹爽不知道自己大意了。

    稱病已久趁其不備關城門

    曹爽這天心情不錯,帶著小皇帝曹芳,這不是曹睿親生的,宗室之子曹芳和曹爽一起去郊外祭祀。稱病已久的司馬懿,帶兵拿下了都城,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將城中曹魏軍隊屠盡。城門緊閉,曹爽帶著幾個蝦兵蟹將,在城外發覺不妙時,為時已晚。司馬懿大兵包圍了曹爽,以曹爽謀反的罪名,將其處死。

    司馬昭輔政司馬炎建晉朝

    曹爽死後,沒過多久司馬懿病故,二兒子司馬昭聰明,司馬懿把輔政的權力交給他了。拖了一代,圖個好名聲,司馬昭沒有立馬做皇帝,到了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長大後,曹家的朝堂已經改姓司馬了。司馬炎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皇帝,建立西晉。

    收尾

    曹睿在將軍隊交給司馬懿時,就相當於潛在的幫助司馬懿去培養軍事勢力。以當時的曹魏,能夠和諸葛亮匹敵的,也只有司馬懿。後期司馬懿滅曹爽,就能看出曹爽多嫩,而這個時候大局已定了,給司馬昭登基基礎,但是為了晉朝建立後不至於被後人罵的狗血噴頭,就拖了一代。

  • 12 # 魅力德州城

    原因:簡單的說:曹家一代不如一代,司馬懿太能活,司馬家人丁興旺!

    再說:曹魏開始:曹操→曹丕→曹睿→曹髦→曹奐;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佔據天時,再加上軍屯制度和任用賢能,讓北方重歸穩定,也為曹魏打下牢固的基礎,任用司馬懿,時刻防著司馬懿,說他用“鷹視狼顧只相”所以囑咐曹丕,此人不可大用;

    曹丕:心思縝密,曹操去世,篡漢自立,有能力,在政治軍事文化上都很有見地,總體上來說曹魏進一步發展,但是他篡漢自立,也為司馬家取代曹魏留下“政治口實”。

    曹睿:曹丕去世,託孤司馬懿,司馬懿開始有軍事權利,幾次抗擊諸葛亮北伐,立下軍功,威望上漲,曹睿後期,曹爽和司馬懿一起輔政,開始接近核心權利;

    曹芳:曹睿死,曹芳立,曹爽專政擅權,高平陵政變,司馬懿一舉解決曹爽集團,司馬家開始權傾朝野,曹魏已然大權旁落,曹芳和曹髦都計劃剷除司馬家,奈何司馬家已然樹大根深,先後廢掉二帝,再加上司馬家派鍾會鄧艾滅掉蜀國,為司馬家撈足了政治資本;

    司馬昭病死,司馬炎266年,仿照曹魏篡漢,逼曹奐禪讓,改國號為晉,後又滅吳,完成中華一統。

    綜上:曹魏篡漢,為司馬滅曹提供“參考”,曹丕、曹睿託孤,提供了政治條件,司馬家抗擊西蜀、東吳,滅亡蜀國,開拓國家版圖,有了國家資本;一步步把朝政、軍事攬到手裡,不取代都難!!

  • 13 # lm愛國者

    司馬懿,西晉高祖宣皇帝(179-251年),字仲達,漢族,河內郡溫縣孝敬裡(今屬河南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對抗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對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展有重要貢獻。其子司馬昭稱王后,追尊為晉王;其孫司馬炎稱帝后,追尊為高祖宣皇帝,故也稱晉高祖、晉宣帝。

    熟悉三國的人都知道,司馬懿後來的野心致使司馬家族徹底顛覆了曹魏政權的主導,掌握了曹魏的整片江山。在我們所熟知的歷史中,曹操是歷史 上有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等,其能力和智慧都非一般人所能及的,且曹操生性多疑,用人謹慎,慾望和野心的驅使下暗藏著一份慎密的心計。而就是這樣一位卓越的梟雄,一生打下的江山又怎麼會落入了司馬家族之手呢?這還得從頭開始說起。

    建安六年(201年),郡中推舉司馬懿為計掾。時曹操正任司空,聽到他的名聲後,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職。司馬懿見漢朝國運已微,不想在曹操手下,便藉口自己有風痺病,身體不能起居。曹操不信,當夜派人去他家打聽虛實。而來人看到司馬懿臥床不起,動也不動的樣子,便信以為真的相信司馬懿的確中風。曹操在後來逐漸相信司馬懿中風的事實後,許久沒有再派人去光顧過。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為丞相以後,使用強制手段闢司馬懿為文學掾。曹操對使者說,“若覆盤桓,便收之”。司馬懿畏懼,只得就職。

    司馬懿從來就不是一個甘居臣下之人,但同時又是一個絕頂聰明之人。他深知:曹操是真正才華橫溢的一代梟雄,他的智慧和謀略非凡人所能及。同時,他發現曹操在用人方面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信任+謹慎+疑心。由此,司馬懿確定了在曹營的立身之策,那就是:對曹操始終保持一顆敬畏之心,以“熬”待變。

    但曹操畢竟是曹操,他還是逐漸察覺司馬懿“有雄豪志”,又發現他有“狼顧之相”,心裡很忌諱。因此對曹丕說:“司馬懿不是甘為臣下的人,必會干預我們的家族之事。”他還不止一次地對曹丕說,“司馬懿這個人,可以用,但絕不可以不防。”這表明,曹操對司馬懿一直都是保持警惕和防備的,因此曹操從來沒有真正交於司馬懿真正的兵權。

    記得有一次曹操突然問司馬懿“你知道為什麼腳永遠比手要白嗎?”司馬懿搖頭不知;曹操繼續說,“那是因為腳永遠是藏著的!”司馬懿頓時惶恐,跪地叩首以表其忠心不二。這個問題的意義在於警示司馬懿,不要暗藏野心。司馬懿自然明白曹操的意思。還有一次,曹操在馬車上裝死,試探司馬懿的虛實,幸虧司馬懿機智的表現出一種驚恐和著急應對無誤。

    而在內心裡,司馬懿對於曹丕則有一種不由自主的愉悅之情。他了解曹丕與其父身上的差距,並且,在那個年代,繼承是一種江山政權交替的必然模式。也就是說,他看到了曹魏江山最終必然的歸屬所向,在曹操這裡動手遠沒有在其後代身上發力來得安全與快捷。這也是他所謂“超乎尋常忍耐力”支撐之所在。

    公元220年,41歲的司馬懿終於迎來了企盼已久的轉折:曹操死、曹丕繼位!雖然曹丕在位時間只有8年,但8年已經足夠。司馬懿14年的潛伏在這8年中終於換來了豐厚回報:曹丕不僅重用了司馬懿,且死前給予其實際的兵權!這期間司馬懿慫恿曹丕廢帝立位,其實也是借曹丕之手推翻漢室政權,重新設立新的政權體系。這也是促成司馬家族後期篡權奪位的導火索。

    憑籍與諸葛亮7年北伐戰場的縱橫馳騁、經歷三代託孤輔主以及多年政治經驗的積累,司馬懿培養了一群可靠精幹的羽翼臣子,也終於在後期掃除曹爽黨群之後,成功的從曹魏政權的幕後走向臺前,一如當初曹操以魏代漢一樣,以西晉顛覆了曹魏政權,控制了整個天下。但司馬懿至死並沒有立自己為王,和曹操一樣,他把改朝換代的機會留給了後代。

    司馬昭是一個武功文略都十分傑出的人物,早年隨司馬懿常年征戰,練就了卓越的軍事才能。而其父司馬懿始終輔佐著三代君主,但無論曹操還是曹丕或是曹睿,卻都沒能夠蕩平蜀國。到了司馬昭的時候,他成功率領大軍一舉滅掉了蜀國。並在滅蜀之後,立即派人集中整理並學習諸葛亮的軍事理論,從而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軍事人才。

    相對而言,司馬昭的執政風格是幹練而果敢。他滅蜀國回朝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直接自封為晉公!之後更無肆無忌憚地自封為晉王,並立司馬炎為世子。司馬昭瘋狂舉動,激起了魏王曹髦的強烈不滿而奮起一搏:不顧一切的率領幾百勇士直撲司馬昭府中,卻未料這期間早有人通風報信,從而招致司馬昭半路劫殺,結果了其性命,曹髦連兒皇帝也當不成了。

    其實,從東漢末年整個發展過程中來看,三國歸晉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司馬炎所做的只是順勢而為而已。而對於司馬炎而言,可悲的不光是其才華謀略遠遜於司馬懿和司馬昭,更可悲的是選擇了一個白痴來做繼承人,從而直接導致八王之亂、要了西晉的命!

  • 14 # 布南溫

    這個只能用神祕的歷史宿命來解釋。

    首先到這階段,中國進入到大一統王朝衰弱的時期,哪怕是偏安一方的小政權,都不長久,傳承幾代就衰敗了,所以中國歷史從東漢末年到隋唐的統一和強盛,整整亂了近四百年,中間只有西晉,也就是司馬家族從曹家手裡奪過來,再滅掉蜀和吳,短暫統一了三十八年,此外都是各種大小朝廷的混戰,五胡十六國,南北朝,許多學歷史的都記不全這些朝廷的名字。

    這種王朝維持不久的直接原因就是皇家後代往往弱勢,權臣當政,於是被篡位。

    具體講到曹魏被司馬家顛覆,也是一場因果報應輪迴。東漢末年,皇帝家族衰落,一個不如一個,找來找去都是小孩當皇帝,於是外戚,宦官,權臣鬥成一團亂麻,軍閥乘勢而起,曹操勝出,統一了北方,也把朝廷掌握在自己手裡,皇帝漢獻帝成了擺設。但是曹操到死都只敢稱王,還是要漢獻帝當最高統治者。他的兒子曹丕一直跟著他做事,也掌握了許多資源,這樣等繼承父親魏王的大位後,他從心裡就覺得漢獻帝這個擺設是多餘的,這天下都在我們老曹家掌控下,憑什麼不能當皇帝?許多文武大臣也覺得既然掌實權的總經理要當老闆,那我們就擁護他吧,那樣他就會給我們提職加薪,於是漢朝的劉家江山就變成了魏家。

    曹丕登基後堅持大權獨攬,限制宦官、外戚權力,保證了魏始終沒有因為宦官、外戚干政造成政治危機。同時削奪藩王權力,他還是害怕兄弟們起來和他爭權,所以那些藩王封地時常變更,沒有治權和兵權,舉動受到嚴格監視,這個政策雖然吸取了漢朝諸侯國作亂的教訓,卻留下隱患,導致宗親勢單力薄,日後無力阻止外臣奪權。

    魏家皇帝第二代曹睿(當然如果從被追認的曹操算起是第三代)也還不錯,最高權力還是能控制得住,但他開始墮落,喜奢靡,近女色,三十六歲就去世,太子曹芳才八歲,權力就落到權臣的手上。

    其實從曹睿當皇帝開始,命運的天平就開始向司馬家傾斜了。曹家掌軍權的將領比如曹真軍事才能不如司馬懿。無論是對抗蜀國(諸葛亮都拿司馬懿三父子沒辦法);擊退吳國的進攻,平定遼東的公孫淵,都是司馬懿父子的功勞,曹家是一代不如一代。到曹真兒子曹爽掌實權,本事不大脾氣大,想幹掉司馬家,結果反被司馬家幹掉,實權完全落到司馬懿父子手裡,司馬懿去世後,跟著他南征北討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也牢牢掌控著魏國的實權。小皇帝曹芳和曹髦想把實權奪回來也無能為力,曹髦還被殺,只給後世留下著名的成語: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但是司馬昭還是不敢篡位,還是立曹家的小孩曹奐當皇帝,自己只當晉王,直到他兒子司馬炎繼承他的權力,歷史來了一個輪迴:司馬炎理直氣壯地學當年的曹丕稱帝,曹家江山結束。

    總之凡是強盛的朝廷都有個特點,那就是繼任的後代能力強,命比較長,而且生育能力也強,培養出好幾個能幹的兒子,於是江山就一直往下傳。短命的小王朝一般都是繼任者短命,缺乏能力強的接班人,家族中可靠的人才也少,於是要麼被權臣篡位,要麼被外人直接滅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好看的懸疑片或者神反轉的電影值得推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