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920320951631

    草食性動物的腸道內有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如鞭毛蟲,它們之間互惠互利.

    動物攝取草莖後,首先必須將植物細胞的堅固外壁分解,才能利用植物細胞內的營養物質。草莖、蒿稈類植物中纖維素、半纖維素以及木質素等含量很高,高等動物體內沒有分解纖維素的酶,而許多微生物則含有很豐富的能夠分解纖維素的酶。這樣棲居於反芻動物前胃內的微生物,在幫助動物消化和利用植物纖維素方面就起了決定性作用,這是生物進化過程中形成的共生現象。前胃內的微生物利用宿主動物提供的良好生活環境──瘤胃內豐富的植物性食物,適宜的溫度、溼度、酸鹼度、滲透壓以及氧壓條件生長繁殖。這些微生物包括種類繁多的細菌和纖毛蟲,每克瘤胃內容物在正常情況下可含細菌150~250億個,纖毛蟲 60~180萬個。微生物消化作用包括:①糖類的消化。微生物中的 - 澱粉酶、果聚糖酶、半纖維素酶和纖維素酶等,可將各類纖維素以及可溶性糖逐級分解至葡萄糖,再經發酵最終產生揮發性脂肪酸(主要為乙酸、丙酸和丁酸)、乳酸、甲烷、二氧化碳等產物。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氣體主要由口腔排出體外,揮發性脂肪酸大部分在瘤胃內被吸收利用。在泌乳期間,反芻動物可以利用所吸收的乙酸與丁酸合成乳脂。微生物還能利用分解纖維素所產生的單糖和雙糖合成自身的糖原,貯存於菌(蟲)體內,在微生物進入皺胃和小腸後,這些糖原又可成為宿主動物的葡萄糖來源之一。②蛋白質的分解與合成。食物中的蛋白質有一半以上可被瘤胃中微生物的蛋白酶分解為氨基酸,後者在微生物的脫氨酶作用下生成氨、二氧化碳和有機酸。最後,微生物利用糖、揮發性脂肪酸和二氧化碳構成碳架,在有能量供應的條件下,與氨合成氨基酸,再轉變為微生物蛋白質,隨後,再被宿主消化和利用。瘤胃微生物也可直接利用氨、非蛋白氮(如尿素和銨鹽等)合成氨基酸,轉變為菌(蟲)體蛋白質。③合成維生素。瘤胃內的微生物還能合成 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K,因此,反芻動物不會罹患這些維生素缺乏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曾經出現過假雞蛋,那麼牛肉有沒有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