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江少晨

    洋務運動是地主階級的自救運動,清末新政和洋務運動,旨在加強對人民的鎮壓,也不是為實現中國的近代化;在獎勵實業方面,沒有得力措施,相反增加捐稅,進一步激化了社會矛盾;也沒有觸及封建制度,是挽救統治的又一舉措罷了!忽略了最基礎教育改革,啟發大眾,普及知識文化,仍按照封建社會的一套理論繼續精英化教育,缺少這個基礎,很難有大的發展!在最頂層中,並未得到有權威的支援,併為合理利用馬關條約中,開放經濟口岸,促進世界融合,

    從現代化視角去觀察,洋務運動算是中國的現代化運動,而且是第一次。

    通常意義上理解的所謂現代化,其實就是工業化,是指西方工業革命之後建立的社會形態。工業化浪潮發端於十八世紀六十年代,通常認為發源於英格蘭中部,其主要形態就是資本主義生產完成了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的階段。工業革命利用機器替換、補充、擴大了人的自然能力,以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取代了千百年效率低下的個體作業,高效率、高產出當然也帶來了許多新問題,短缺不再成為主題,過剩成為常態,工業革命建構的資本主義社會一方面極大滿足了人類對物質的需求,發展不再是問題;另一方面隨著剩餘勞動的積累,財富逐漸向少數人手裡集中,由此產生的問題在很長時間段比不發展時期還嚴重。

    中國沒有與西方的工業化同步,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阻止了中國與英國共振,還值得研究。不過從價值倫理上有一點必須注意,中中國人的理念中,從來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至少自孔子以來,中中國人並不擔心財富不足,而是擔心分配不均;不是擔心貧窮,而是擔心動盪;安貧樂道,自足常樂,成為傳統中國最主要的價值理念。或許正是這種原因,與西方社會並不缺少交流的中國社會一方面營造自己的十八世紀盛世,另一方面完全無視英國工業革命的發生,沒有跟進,更沒有共振。

    十八世紀的中中國人沉溺於自己的盛世,在與世界進行貿易時,很輕鬆地長時期維持著巨大順差。那時的中中國人當然不知道全球貿易的真諦,不知道維持貿易平衡對貿易各方的重要性。於是當馬戛爾尼帶著初步工業化的成就東來尋求擴大貿易時,中國又很坦然地予以拒絕。二十多年後,阿美士德使團舊話重提,依然以失敗而告終。中國的工業化一拖再拖,直至1860年,也就是英國工業革命發生之後一百年方才發生。這是至關重要的一百年,假如沒有這樣的耽擱,幅員遼闊的中華帝國與大不列顛帝國對接,不僅中國歷史改寫,人類歷史也必將重塑。

    如果說十八世紀後半葉中中國人不太理解英國工業革命的意義、價值,還情有可原的話,那麼到了十九世紀初葉,甚至到了鴉片戰爭被打敗依然渾渾噩噩不思進取,就多少有點不可思議了。

    據蔣廷黻研究,鴉片戰爭後,中國不僅無意利用五個通商口岸引進工業革命的成果,建構自己的工業,而且很快忘記了被打的苦痛,根本不想魏源等人叮囑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中國為什麼會在鴉片戰爭之後繼續沉淪,當然也可以舉出很多理由,但毫無疑問的是,這些人為的耽擱、非人為的耽擱,最終都會尋找一種補償方式。

    甲午戰後,朝野各界似乎都對洋務新政畸形現代化路徑極為不滿,嚴復、梁啟超等人都有嚴厲批評。其實,往前追溯,也可以看到中國知識人比如王韜、鄭觀應等,幾乎一直以日本為參照敦促朝廷以及那些洋務重臣注意體用本末的整體性,不可分割性,不急不躁,從容不迫,重構中國社會,推進中國進步。然而,不論是嚴復、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的事後檢討,還是王韜、鄭觀應等人及時提出的那些沒有被採納的現代化方案,其實都忽略了中國“遲到的現代化”這一前提。“遲到”已經註定了,“後發”也不必懷疑。面對前人的失誤、耽擱,後人究竟應該怎樣彌補、處理呢?這是中國1860年之後三十年必須面對的問題。

    面對這樣的問題,繼續耽擱當然不對,也不可能。按部就班,從容不迫,也只是一種理想、理論,政治發展的邏輯當然不是因循,不是步趨,不是重走西方先發國家已經走過的那些完整的路,而是急起直追,迎頭趕上,後來居上,因而中國的洋務運動就沒有像同時代的日本那樣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普及教育,啟蒙大眾,重構階級,再造社會。此時的中國選擇了“彎道超車”,能省則省,能減則減。舉一個教育的例子。

    教育是現代化的中心議題,也是現代化能否成功的關鍵。近代之前的中國“學在民間”,政府並不過多幹預教育,教育只是每一個人自己的事情,政府所需要的人才通過科舉制度予以解決。這是一種精英教育式的制度安排,古典中國的階級分層,知識人的身份鑑別,非常簡單、容易。但是到了近代,所謂工業化,當然不再是少數人的知識特權,工業化需要大量有知識的勞動者,如何將古典中國的精英教育體制轉型為適合工業化目標的近代教育,從歷史上看,除了接納西方中世紀以來的學校教育別無他途。日本政治精英、知識精英迅速明白其中的道理,因而日本的工業化儘管注意到了產業振興、富國、貿易等,但對教育日本從一開始就給予非同尋常的重視,並迅速改變了日本的人才結構,對於日本工業化起到了無可估量的作用。

    中國為什麼沒有在1860年洋務之初大力發展近代教育,為什麼沒有像日本那樣,或者沒有像自己五十年之後那樣興辦從幼兒園至研究院的一系列新教育?這是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關涉中國現代化的基本取徑。從戊戌到辛丑,新教育漸次開展,但難度確實出乎想象,有研究者甚至認為清廷之所以被推翻,某種程度上新教育困境起到了相當作用。

    彎道超車,使中國沒有在現代化開始時像日本那樣致力於近代教育的推廣,而是將這個問題押後了半個世紀。中國在現代化開始時注意技術人才的培養,同文館、廣方言館等類似的教育機構盡了現代化人才培養之責,而且更便捷更經濟。可惜,現代化需要的現代素養,知識的、外國語言文字,固然重要,但畢竟無法滿足一個國家現代化所需要的人才。中國在耽擱了半個世紀之後,重走日本的路,1898年的戊戌維新,說到底就是全面開啟新教育。彎道超車不僅沒有讓中國迎頭趕上,欲速則不達,反而讓中國失去了寶貴的時間。

    中國在甲午戰爭中的失敗,讓洋務運動承擔了許多原本不屬於它的責任。一個普遍認同的指責,就是嚴復、梁啟超所說的洋務運動中體西用路徑依賴,只變其末不變其本,沒有體制上的改革,經濟增長便無法維持。

    這個指責在一定意義上說是對的。中國工業化在1860-1890年代三十年間增長迅猛,從零到有,從小到大,至1894年甲午戰前,中國的工業基礎、鐵路礦山資源的建設、開採,中國的城市化程序,城市人口的增加,國際化程度的提升,都有非凡的成績。在這種情形下,政治架構、社會組織方式當然都應該調整,比如但凡《馬關條約》之後的措施,如果能在1860年之後的洋務程序中逐步釋放,比如新聞媒體的開放自主,出版自由,比如社會的自組織、地方自治,比如商業行會,還有中國經濟自由加入國際大迴圈,資本的自由進出,不是讓《馬關條約》約束,讓外國臣民在中國通商口岸自由辦廠,而是中國自主放開,重構經濟形態,步入世界,那麼即便發生中日甲午衝突,結局肯定不一樣。

    歷史無法假設,但是歷史可以覆盤,可以思考。洋務運動鑑於之前一百年的耽擱,太期望迎頭趕上了,因而缺少整體性的考量,缺少制度性的調整,比如中國在經歷了太平天國事件後,在步入工業化程序後,無論如何必須改變各自為政的政治格局,必須重建中央政府的權威,必須重構統一的公平的國內市場,以市場去配置資源,完成社會轉型。然而我們看到的事實是,不僅厘金這類畸形經濟制度無法廢棄,而整個洋務新政,或許正如一些研究者所說,中央政府層面太缺少權威,缺少整體佈局,缺少頂層構想,沒有辦法與明治初年日本政治家集團提出的思路相比較。

    歷史發展可能與許多人的期待不一致,工業化確實要催生一個全新的時代,但這個時代只是與先前幾千年的農業文明相比較的工業文明,並不意味著必然要走出帝制。事實上,從日本明治維新經驗看,中國當時最需要的是堅持君主體制,但是確實應該根據工業化程序,根據中國與世界的關聯度變動,改善君主體制。這是洋務新政的主流思想,曾國藩、文祥,直至李鴻章、恭親王,他們的思維重點莫不如此,他們都強調三千年,或數千年未有之鉅變,而不是秦王朝之後的兩千年,在某種意義上說,在他們的潛意識中,帝制並不是問題,工業化、現代化,並不意味著帝制的退出。

    《乘風破浪的姐姐》中有哪些不易發現的細節?

    熱議 | 如何評價「洋務運動」?

    請從各個方面分析一下洋務運動為何失敗

    從現代化視角去觀察,洋務運動算是中國的現代化運動,而且是第一次。

    通常意義上理解的所謂現代化,其實就是工業化,是指西方工業革命之後建立的社會形態。工業化浪潮發端於十八世紀六十年代,通常認為發源於英格蘭中部,其主要形態就是資本主義生產完成了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的階段。工業革命利用機器替換、補充、擴大了人的自然能力,以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取代了千百年效率低下的個體作業,高效率、高產出當然也帶來了許多新問題,短缺不再成為主題,過剩成為常態,工業革命建構的資本主義社會一方面極大滿足了人類對物質的需求,發展不再是問題;另一方面隨著剩餘勞動的積累,財富逐漸向少數人手裡集中,由此產生的問題在很長時間段比不發展時期還嚴重。

    中國沒有與西方的工業化同步,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阻止了中國與英國共振,還值得研究。不過從價值倫理上有一點必須注意,中中國人的理念中,從來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至少自孔子以來,中中國人並不擔心財富不足,而是擔心分配不均;不是擔心貧窮,而是擔心動盪;安貧樂道,自足常樂,成為傳統中國最主要的價值理念。或許正是這種原因,與西方社會並不缺少交流的中國社會一方面營造自己的十八世紀盛世,另一方面完全無視英國工業革命的發生,沒有跟進,更沒有共振。

    十八世紀的中中國人沉溺於自己的盛世,在與世界進行貿易時,很輕鬆地長時期維持著巨大順差。那時的中中國人當然不知道全球貿易的真諦,不知道維持貿易平衡對貿易各方的重要性。於是當馬戛爾尼帶著初步工業化的成就東來尋求擴大貿易時,中國又很坦然地予以拒絕。二十多年後,阿美士德使團舊話重提,依然以失敗而告終。中國的工業化一拖再拖,直至1860年,也就是英國工業革命發生之後一百年方才發生。這是至關重要的一百年,假如沒有這樣的耽擱,幅員遼闊的中華帝國與大不列顛帝國對接,不僅中國歷史改寫,人類歷史也必將重塑。

    如果說十八世紀後半葉中中國人不太理解英國工業革命的意義、價值,還情有可原的話,那麼到了十九世紀初葉,甚至到了鴉片戰爭被打敗依然渾渾噩噩不思進取,就多少有點不可思議了。

    據蔣廷黻研究,鴉片戰爭後,中國不僅無意利用五個通商口岸引進工業革命的成果,建構自己的工業,而且很快忘記了被打的苦痛,根本不想魏源等人叮囑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中國為什麼會在鴉片戰爭之後繼續沉淪,當然也可以舉出很多理由,但毫無疑問的是,這些人為的耽擱、非人為的耽擱,最終都會尋找一種補償方式。

    甲午戰後,朝野各界似乎都對洋務新政畸形現代化路徑極為不滿,嚴復、梁啟超等人都有嚴厲批評。其實,往前追溯,也可以看到中國知識人比如王韜、鄭觀應等,幾乎一直以日本為參照敦促朝廷以及那些洋務重臣注意體用本末的整體性,不可分割性,不急不躁,從容不迫,重構中國社會,推進中國進步。然而,不論是嚴復、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的事後檢討,還是王韜、鄭觀應等人及時提出的那些沒有被採納的現代化方案,其實都忽略了中國“遲到的現代化”這一前提。“遲到”已經註定了,“後發”也不必懷疑。面對前人的失誤、耽擱,後人究竟應該怎樣彌補、處理呢?這是中國1860年之後三十年必須面對的問題。

    面對這樣的問題,繼續耽擱當然不對,也不可能。按部就班,從容不迫,也只是一種理想、理論,政治發展的邏輯當然不是因循,不是步趨,不是重走西方先發國家已經走過的那些完整的路,而是急起直追,迎頭趕上,後來居上,因而中國的洋務運動就沒有像同時代的日本那樣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普及教育,啟蒙大眾,重構階級,再造社會。此時的中國選擇了“彎道超車”,能省則省,能減則減。舉一個教育的例子。

    教育是現代化的中心議題,也是現代化能否成功的關鍵。近代之前的中國“學在民間”,政府並不過多幹預教育,教育只是每一個人自己的事情,政府所需要的人才通過科舉制度予以解決。這是一種精英教育式的制度安排,古典中國的階級分層,知識人的身份鑑別,非常簡單、容易。但是到了近代,所謂工業化,當然不再是少數人的知識特權,工業化需要大量有知識的勞動者,如何將古典中國的精英教育體制轉型為適合工業化目標的近代教育,從歷史上看,除了接納西方中世紀以來的學校教育別無他途。日本政治精英、知識精英迅速明白其中的道理,因而日本的工業化儘管注意到了產業振興、富國、貿易等,但對教育日本從一開始就給予非同尋常的重視,並迅速改變了日本的人才結構,對於日本工業化起到了無可估量的作用。

    中國為什麼沒有在1860年洋務之初大力發展近代教育,為什麼沒有像日本那樣,或者沒有像自己五十年之後那樣興辦從幼兒園至研究院的一系列新教育?這是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關涉中國現代化的基本取徑。從戊戌到辛丑,新教育漸次開展,但難度確實出乎想象,有研究者甚至認為清廷之所以被推翻,某種程度上新教育困境起到了相當作用。

    彎道超車,使中國沒有在現代化開始時像日本那樣致力於近代教育的推廣,而是將這個問題押後了半個世紀。中國在現代化開始時注意技術人才的培養,同文館、廣方言館等類似的教育機構盡了現代化人才培養之責,而且更便捷更經濟。可惜,現代化需要的現代素養,知識的、外國語言文字,固然重要,但畢竟無法滿足一個國家現代化所需要的人才。中國在耽擱了半個世紀之後,重走日本的路,1898年的戊戌維新,說到底就是全面開啟新教育。彎道超車不僅沒有讓中國迎頭趕上,欲速則不達,反而讓中國失去了寶貴的時間。

    中國在甲午戰爭中的失敗,讓洋務運動承擔了許多原本不屬於它的責任。一個普遍認同的指責,就是嚴復、梁啟超所說的洋務運動中體西用路徑依賴,只變其末不變其本,沒有體制上的改革,經濟增長便無法維持。

    這個指責在一定意義上說是對的。中國工業化在1860-1890年代三十年間增長迅猛,從零到有,從小到大,至1894年甲午戰前,中國的工業基礎、鐵路礦山資源的建設、開採,中國的城市化程序,城市人口的增加,國際化程度的提升,都有非凡的成績。在這種情形下,政治架構、社會組織方式當然都應該調整,比如但凡《馬關條約》之後的措施,如果能在1860年之後的洋務程序中逐步釋放,比如新聞媒體的開放自主,出版自由,比如社會的自組織、地方自治,比如商業行會,還有中國經濟自由加入國際大迴圈,資本的自由進出,不是讓《馬關條約》約束,讓外國臣民在中國通商口岸自由辦廠,而是中國自主放開,重構經濟形態,步入世界,那麼即便發生中日甲午衝突,結局肯定不一樣。

    歷史無法假設,但是歷史可以覆盤,可以思考。洋務運動鑑於之前一百年的耽擱,太期望迎頭趕上了,因而缺少整體性的考量,缺少制度性的調整,比如中國在經歷了太平天國事件後,在步入工業化程序後,無論如何必須改變各自為政的政治格局,必須重建中央政府的權威,必須重構統一的公平的國內市場,以市場去配置資源,完成社會轉型。然而我們看到的事實是,不僅厘金這類畸形經濟制度無法廢棄,而整個洋務新政,或許正如一些研究者所說,中央政府層面太缺少權威,缺少整體佈局,缺少頂層構想,沒有辦法與明治初年日本政治家集團提出的思路相比較。

    歷史發展可能與許多人的期待不一致,工業化確實要催生一個全新的時代,但這個時代只是與先前幾千年的農業文明相比較的工業文明,並不意味著必然要走出帝制。事實上,從日本明治維新經驗看,中國當時最需要的是堅持君主體制,但是確實應該根據工業化程序,根據中國與世界的關聯度變動,改善君主體制。這是洋務新政的主流思想,曾國藩、文祥,直至李鴻章、恭親王,他們的思維重點莫不如此,他們都強調三千年,或數千年未有之鉅變,而不是秦王朝之後的兩千年,在某種意義上說,在他們的潛意識中,帝制並不是問題,工業化、現代化,並不意味著帝制的退出。

  • 2 # 讓晚風輕輕吹過

    晚清,即清朝晚期(1840年-1911年),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也是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在那個時期,面對內憂外患,晚清打著自強求富進行了一系列的經濟改革,史稱洋務運動,這次經濟改革是清朝通過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挽救統治的自救運動。這次運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說建立了江南製造總局、輪船招商局等一系列軍用和民用工廠,而這在客觀上刺激中國資本主義發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輸入,但是為何這次聲勢浩大的經濟改革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反而最後在中日甲午戰爭後宣告失敗呢? 在我看來,晚清經濟改革之所以會失敗,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其進行的改革有著不徹底性,改革的措施、內容沒有從根本上觸及封建統治的基礎,它的改革只是在維護清朝統治的前提下學習西方先進技術,通過設立一系列的工廠來為其謀取大量的財富,而沒有從根本上進行社會改革,沒有學習西方的先進政治制度與先進思想,再加上其封建制度的腐朽,內部守舊人員的阻撓,官僚政風的敗壞等原因,從而使得晚清進行的這場聲勢浩大的經濟改革最後以失敗告終。

  • 3 # 大浪淘張

    首先,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很有內涵的問題。但是,如果展開論述,足足可以寫一本至少幾百頁的書籍出來。

    我簡單闡述下吧:

    首先,大家知道,清朝是滿族建立的,雖然經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洗兌,理念和思想上統治階層已經基本“漢化”,但是,在內心底處,還是害怕和排斥漢族知識階層勢力和老百姓的,一直防著擋著。

    話說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派人去老百姓家收菜刀,老百姓買賣菜刀被嚴格控制,最後只能是幾個鄰居合用一把菜刀,碰上逢年過節大家就排隊等著切菜。清國朝廷正是成功地繼承了這個收菜刀的傳統,朝廷似乎總在幻想全體國民骨子裡都是暴民,第二天早晨起來滿大街都是起義的隊伍。於是在1860年的洋務運動開始後,朝廷不僅不敢把當時最新科技——軍工技術下放到民間,甚至在其他民用領域(鐵路、電報)等也嚴格壟斷著技術和資源。 這樣造成的結果與大海彼岸的明治維新截然不同。雖然洋務運動的口號是要建立以市場為主體的近代經濟,但是很遺憾,它的根本目的只是為了解決當時外患內亂的政治危機,它的本質是一場防禦性的改革,而不是為了國家的破舊圖強,更不是為全體國民謀福利。

    由於老百姓一直沒有機會和權利參與政事,經濟改革的動力依靠的是官僚系統,最後造成的結果是,雖然通過一再調動,官員們搞洋務搞改革的熱情是調動起來了,但謀來的福利也全部被官僚集團霸佔。

    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大清的行政權和經濟權仍然在一起糾纏不清,它們攪合在一起,又被皇權牢牢控制。在商業領域,政府的行政命令仍然大於一切,甚至完全可以去製造經濟規律,替代市場行為。

    清國最大的企業,沒有一家不是“官企”:要麼是純粹的“官辦”,要麼就是“官督商辦”,反正都帶一個“官”字。至於資產,自然也是歸朝廷所有。

    對於老百姓們來說,朝廷是看不見的,洋務運動創造的財富真正的去向,就是落入官員們的口袋——官員們普遍富裕起來了。應該說大清國“官富”的現象一直都存在,所謂“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嘛,但真正使“官富”現象達到頂峰的,正是這場洋務運動。

    與“官富”相對應的,卻是——“民窮”。財富是老百姓們創造的,卻被官員們以“朝廷”的名義吸走了,一部分用來養官,一部分用來壓民。老百姓們的發財機會都被大大小小的官員們搶走,於是官富者越來越多,而民窮者並不見減少。 情況就是這樣了。

    而戊戌變法就是在一場不徹底的經濟改革基礎上進行的一場不徹底的政改。由於還沒有真正興起的市場經濟力量作為班底,戊戌變法顯得有些心急火燎而又一廂情願。

    由此可見,變法光靠喊口號是推不動的,光靠皇帝頒佈再多的聖旨,甚至對著祖宗的畫像發誓也是推不動的。

    有人說經濟體制改革不能無限制地搞下去,不能迴避政治體制改革, 有人說洋務運動最大的弊端是隻學習了當時世界的先進技術,卻不知道西方先進的政治制度才是最大的技術,先進的科技都是建立在這個根本“技術模型”的基礎之上,但這樣的技術模型並不是天生的,抄也是抄不來的,即使抄來也沒用——光緒推進的“制度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只有用成功的經濟改革去倒逼政治體制改革,才是有可能走向成功的改革,也才是建立了符合本民族文化以及本國國情的改革,這樣既避免在改革中停滯不前,又避免了去急急忙忙地照搬和照抄外來的一切——畢竟我們不能因為是自己病了,就把所有的藥都看成是良藥。

    用一句話總結就是:興一利不如除一弊。因為弊已太深!已經有的“弊”,足以吞掉任何新的“利”!

    這就是晚清變法失敗的根本原因啊。

  • 4 # 曉書齋

    晚清實際並沒有把經濟問題當作改革的一個核心問題來看待。不管是洋務運動,戊戌變法,還是清末新政及立憲,它的立足點都不是單純的為了發展經濟。洋務運動大致時間是1861—1895年,它的目標是前期是求強,後期又加入了求富的動機,本質是在不改革現有政治體制下的區域性變革。戊戌變法是想通過革新政治以求國家強大,戊戌變法持續時間極短,以至於對經濟發展幾乎沒什麼影響,可以忽略。清末十年,其實分了兩期,第一期是清末新政,第二期是立憲改革。清末新政,在中央層面是成了商部,頒佈商法,鼓勵發展商業,成立了大清銀行,經濟建設方面鐵路,開礦,郵電,鍊鐵,繅絲行業都有所發展,民間資本也有了較大的發展,直至清末,註冊的公司已經達到兩萬多家。立憲運動是政治改革,在中央層面成立責任內閣,資政院,地方成立諮議局等準國會的組織,實際上這樣的政治改革得到了鄉紳和買辦的大力支援,也是有利於發展經濟的,後來由於皇族收權,最後引發對政府的信任危機,民心掉頭而去轉而支援革命。

    從成就來說,清末新政取得的經濟成就是最大的,但是持續的時間比較短,戊戌變法在經濟方面影響極為有限。清末的改革其實從時間唯度來說,最有機會取得成功的是洋務運動。洋務運動持續時間最長,比鄰國日本明治維新開始要早,然而卻遭遇巨大的挫敗,不得不讓人深思。因此,我將主要從大清國內部去剖析洋務運動在經濟領域失敗的原因,暫不考慮列強的因素。

    缺乏中央以及缺乏中央協調在保守氛圍中展開的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在中央的支持者是恭親王奕訢,文祥,在地方前期是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後期恭親王奕訢被訓斥,文祥死後,實際承擔準中央職能的直隸總督,北洋通商大臣的李鴻章,在地方是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劉坤一。整個洋務運動期間,中央層面的創穫,除了創辦總理衙門和京師同文館以外,乏善可陳。中央既沒有關於洋務運動的改革藍圖也沒有營造制度環境。比如在國家層面上提倡發展商業,建立保護私人產權的司法系統,如《公司法》《專利法》,以及建立公司註冊制度等等。也沒有起到協調發展各地方督撫的職能,大清國竟有四支受各督撫節制的海軍就可見一斑。

    除此之外,在國家財政方面,由於中央財政是採用逐級上繳包乾的財政體制,這種財政體制是典型的吃飯財政,國家只對官員發放最基本的工資,不是具有現代化的公共財政。因而,政府更沒有投資修建發展工商業所必須的公共交通,如道路,碼頭,也沒有大力發展公共教育,大力培育各方面的人才。更沒有在教育制度與選官制度上做出革新,使其分離,引導人才培育的多元化模式。

    洋務運動本質上是開明地方督撫的求變求強之策。在中央慈禧太后還是以傳統模式治國,大搞平衡之策,一方面支援洋務運動,一方面又任用倭仁等對儒家有深刻自信的傳統派官僚加以制衡。說白了,洋務運動在中央層面根本就沒有達成共識,也沒有任何制度環境。

    同時就改革氛圍而言,保守的勢力非常強大。制度化的既得利益者滿族親貴他們的利益已經固化,任何的變動都可能導致權力的喪失,加之自身腐敗墮落,他們並沒有改革的動力和見識去推動改革。在士大夫中間,一直受儒家影響的夷夏之別,在士大夫中間普遍存在著優越的心態,他們識夷人為化為之民,缺乏瞭解,充滿主觀的判斷和拒斥。如倭仁所言,“立國之道,尚禮儀不尚權謀,根本之圖,在人心不在技藝。”“以忠信為甲冑,禮儀為幹櫓”,抵禦外侮。”簡而言之,他們認為強大之途在仁心,在於忠信禮儀,甚至認為技藝並不重要。洋務運動正是在這樣一種保守的氛圍中進行的,洋務派不僅得不到中央的有利支援,更需要打破這種保守勢力前進。

    洋務派官員推動經濟的動力和辦法

    對於洋務派官員而言,發展經濟跟發展企業是一回事,沒有企業發展不好,而經濟發展好了的,因此,所謂的經濟改革其實就是大辦企業。洋務運動的核心大將是李鴻章。當然李鴻章的思想也經歷了轉變,前期李鴻章認為“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也就是認為中國只是器械不如人而已,隨著洋務的深入,他越發感到“中國積弱,由於患貧。酌度時勢,若不早圖變計,以貧交富,以弱敵強,未有不終受其蔽者。”前期求強,後期求富的立足點還是在於免遭西方人欺凌。由於開展洋務耗費極大,求富也是求強的保證與現實需求。因此在急需大量財力作為支撐的強軍目標下,李鴻章選擇了以官本位為主導的企業興辦運動。比如,輪船招商局,開平礦務局,機器織布局等。不獨李鴻章採用這樣的辦法,比如張之洞創辦了漢陽鐵廠,大冶鐵礦,湖北織布局等等。

    從動機上來說,洋務派官員本身就是缺錢,洋務派的目的其實是開拓財源。採取的辦企業的形式主要有三種,官辦,官督商辦,官商合辦。從這三種企業性質來說,是典型的官商不分,官員在裡面扮演者就是裁判和球員的雙重角色。裁判角色就是說這種企業可以利用行政手段打壓國內私人企業,球員角色就是說這種官方企業直接參與市場競爭,容易形成壟斷利益。官辦不談,官商合辦和官督商辦,這兩種型別的企業,官員都掌握絕對的人事任命權和經營權,這導致了嚴重的裙帶風氣和資金挪用情。官商之間,企業經營權和人事任命權爆發了激烈的衝突。這種感染上傳統官僚政治特徵的企業,效率極其低下,貪汙嚴重,官僚主義特色明顯,因此即便是在處於行業壟斷的位置,也常常處於虧損狀態。

    洋務運動並沒有帶來利於工商業發展的制度環境

    就洋務運動內部而言,它自身受到種種官僚政治的影響,它不能擺脫這種制度環境,也無法培育出有利於發展工商業的政治環境。洋務派官員創辦的企業本身就是壟斷性極強的行業,這就為民間企業的發展帶來了一個很嚴重的不公平競爭的工商業環境。洋務派官員也沒有鼓勵民間企業的發展,改變傳統中國的重農抑商策略,也沒有在制度上進行變革,成立企業自由登記的制度,更沒有在轄區內鼓勵企業進行發展,更沒有掃清存在在各省域之間的厘金制度,為發展貿易掃清障礙。因此,商辦的企業在洋務運動期間勢力微乎其微,他們一方面受制於資本實力,另一方面在社會層面也沒有培育出很好的商業環境和制度保障,使得本就狹小的商業勢力只能依附於官員去存在,而獨立發展艱難。

    因此,清末經濟發展的失敗,首先有中央層面的原因,沒有確立發展商業的制度設計,更沒有重新整理保守主義的氛圍,更沒有協調各督撫,使得改革只能由各行其是的督撫去推動。地方督撫創辦發展經濟的企業的目的也不是為了搞活經濟,而是為了通過經濟積累加強軍備,然而,這些督撫在創辦企業上選擇了錯誤的模式,導致企業發展出現一系列的問題,而效率低下。就連這些開明的地方督撫也沒有從制度上進行突破,培育出有利於民間經濟發展的環境,導致清末的經濟在兩個方面都深受阻礙,而沒有取得很大的成就。

    (本文完)

  • 5 # 回到大秦勸始皇

    改革是由“改變”和“革命”組成的。不管是改變還是革命,對於統治階級來說都是非常痛苦的。中國封建社會改革最成功的經典案例無疑是商鞅變法,瞭解那段歷史的人都知道,商鞅變法之所以能成功,一是因為國君秦孝公大力支援,二是因為秦國已經到了不改革就要滅亡的境地,三是秦孝公能夠鎮的住守舊勢力,最重要的原因是商鞅變法為秦國百姓打通了上升通道,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因此商鞅變法是中國封建歷史上相對最徹底最成功的一次改革。但是商鞅也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秦孝公剛過世,守舊勢力就把商鞅車裂處決,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在古代改革的困難與阻力。

    說到晚清的改革,一共有三次,分別是洋務運動、維新變法和預備立憲。維新運動說到底是光緒向慈禧奪權的幌子而已,康有為骨子裡還是封建士大夫那一套,與資產階級革命有著本質的區別,再加上慈禧老佛爺的強力阻撓,維新變法只鬧騰了100來天就宣告失敗了。預備立憲本可以是清王朝苟延殘喘的最後一根稻草,只可惜那時大勢已去,再想搞君主立憲為時已晚,清王朝已經大廈將傾,再加上袁世凱野心勃勃,革命黨更不會允許自己革命的物件繼續養尊處優下去,因此在革命黨施壓和袁世凱的脅迫下,清帝被迫退位,清王朝宣告滅亡。因此晚清三次改革,只有洋務運動稍微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隨著甲午戰敗,洋務運動也宣告破產。

    客觀來說洋務運動在經濟、工業、軍事、教育、交通等領域還是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績的。只不過以上領域的改革僅僅只是做出了形式上的“改變”,而沒有對制度體制和思想進行“革命”,這才是洋務運動失敗的根源。拿洋務運動的傑作,北洋水師來說。北洋水師組建初期實力一度排名亞洲第一,全球第九,可惜北洋水師可謂出道即巔峰,雖然戰艦在初期都很先進,可是軍隊管理還是封建社會那一套,所謂的《北洋水師章程》更是有名無實根本無人遵守。軍隊平時的訓練更是兒戲,聘請外國教官有沒有拿回扣先不說,單是那些外教的技戰術素養就要打一個大問號。除了表演性質的拉練,根本沒有戰備級別的訓練,否則甲午海戰也不至於那麼多炮彈都成了啞彈。軍費剋扣挪用更是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就連慈禧過生日、光緒取媳婦的費用都要從軍費裡挪用,軍艦哪還有錢去保養升級?在列強都把目光投向遠海的時候,清政府高層還在堅持陸軍為主海軍為輔的陳舊思想;在列強大力推動科技進步的時候,清政府還在鄙視“奇技淫巧”的技術;在列強尊崇國民至上的時候,清政府還在堅持皇權至上的落後思想;在列強開足馬力增強國力的時候,清政府帝王的享樂還在凌駕於國家主權之上;這樣的軍隊豈有不敗之理?這樣的改革豈有不敗之理?

  • 6 # 莫西多

    晚清經濟改革的目地不是為了百姓的生活和社會的發展,而是為了加強封建統治階級的統治,經歷過兩次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運動等,社會生產力被急劇破壞,大量老百姓流離失所,食不果腹,在這種情況下的經濟改革非但沒有解決老百姓的吃住問題,反而因為改革增加了很多苛捐雜稅,激化了社會矛盾,而另一邊,晚清的經濟改革還得到帝國主義的阻攔,帝國主義不想看到一個強大的清朝,所以這樣的改革註定失敗

  • 7 # 小哲話史乘

    以“自強”為旗號,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和裝置創辦新式軍事工業,並且為不再重演英國鴉片戰爭帶來的恥辱斥巨資購買了德國的先進戰艦建立北洋水師。主要軍事工業有曾國藩建立的第一個兵工廠“安慶兵工廠”;李鴻章在上海建立的規模最大的軍工企業“江南製造總局”;左宗棠在福州馬尾創辦的“福州船政局”生產輪船。

    洋務運動本質上具有強烈的封建性。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指導思想,以不觸犯封建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利用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發展西式企業,鞏固清朝統治,但是改革不如日本明治維新那麼徹底,也就是換湯不換藥,表面上是資本主義,骨子裡完全是封建主義。

    還有就是一些封建主義頑固份子阻擾洋務運動的步伐,比如當時的紡織廠效率高,做出來的東西質量又好,所以侵犯了地主階級的利益,於是蠱惑百姓說他們要沒有工作了,使得百姓把紡織廠拆了。

    官僚主義的腐敗無能

    洋務運動興辦企業工廠選人方面大多是任人唯親,優秀人才得不到重用,而且還導致企業機構臃腫不堪,效率低下,製造出來的工業產物多為半成品、廢品,如影片《甲午海戰》裡使用的實心彈,因為粗製濫造的原因好多都是臭彈無法使用,導致戰爭中效率低下。

    據《中國近代工業史》的統計,洋務派僅軍工業總投資便達42,815,795兩白銀,還不算海軍方面的撥款,而這之中很大一部分流入了一些官員口袋裡,其中最大的貪官莫過於李鴻章,李鴻章對近代中國的確做了很大的貢獻,但他貪汙的本領也就稍遜於大貪官和坤,“留學之父”容閎曾說過李鴻章去世時曾留給後代4000萬兩白銀,其後代子孫李家昶、李家曙和李家景都是有名的億萬富翁,給李鴻章作傳的梁啟超也說過李鴻章家資逾千萬,他還批評過李鴻章“任用親屬,此等生財之事業門,於是洋務亦遭敗績”。由此可見洋務運動的失敗與內部腐敗密不可分。

    李鴻章等人主張對外妥協投降,認為即使是一時的勝利最後也會失敗,但是他們沒有看清列強的本質,他們就是一群貪婪的鬣狗,你的軟弱讓他們得寸進尺。列強們在很久以前便對中國垂涎欲滴,認為中國遍地都是黃金,而近代在中國搜刮的錢財更讓他們瘋狂,所以他們絕對不會放過中國這塊口中的肥肉,他們也不是讓中國發展起來,所以洋務運動中列強百般阻擾,不讓中國發展,技術上對中國壟斷封鎖,更是挑起中國內戰,讓中國無暇發展,如著名的阿古柏侵略新疆事件,雖然最後收復了但是花費了海量的軍餉。

    晚清經濟等各方面的改革之所以失敗全然是因為統治者腐敗、軟弱,不懂得順應時代的潮流發展進步,使得社會矛盾頻發,以及列強對中國愈加的貪婪。

  • 8 # 小生讀歷史

    清朝長期處於閉關鎖國的狀態,雖然物產豐富,不需要進口其他國家,深受儒家影響的中國,一直沒有好爭的想法,所以也不去侵略別人。中國一直封閉自己,國外的強大也不清楚,外國漸漸發展到了資本主義社會,開始來亞洲積累資本,清朝不得不開啟改革。在當時如果不改革,清朝就會滅亡,甚至會淪為殖民地。

    第二階段:甲午戰爭失敗,中國的一些進步人士急切的想要救亡圖存,導致了戊戌變法的盲目從動,結果就是導致了義和團運動,最終中國被八國聯軍侵略,簽訂辛丑條約。

    晚清變法失敗的最根本的原因是階級侷限性。封建地主階級,資產階級,眼光短淺,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現狀。

    1.封建頑固勢力一直處於領導地位,先進分子變法屢次遭到打擊,不能成功。

    2.整體處於一個激進的心態,總想走捷徑,去學習其他人,只想照搬照抄,不考慮是否符合自己的國情,是否適合自己。

    綜上所述,晚清經濟改革的失敗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階級的侷限性,對社會的認識不足。

  • 9 # 九天鵬鶚

    大家好,我是一名在職人員,對歷史很感興趣。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晚晴經濟改革失敗的 原因。

    首先要清楚,為什麼要改革。一般情況下,當生產關係無法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時,統治者為了自身利益,會選擇改革來緩和矛盾,從而維護其統治。如沙俄1861改革、日本明治維新、大化改新等。

    我們來看中國近代史,從乾隆後期,社會矛盾開始尖銳,貪汙、腐敗、農民起義不斷、國庫虧空等。不過他運氣不錯,壽終正寢,還自封為“十全老人”。

    到了嘉慶帝時,看到了這些矛盾,著手改革。可是他能力有限,成效不大。

    與此同時,西方工業革命熱火朝天地進行,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一日千里,而清政府日漸衰微。西方侵略者用堅船利炮轟開了清政府的大門,甚至佔領了北京城,焚燒了圓明園,簽訂了《南京條約》《北京條約》《望廈條約》《黃埔條約》《璦琿條約》等一些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清政府的統治岌岌可危,一些地主階級的開明代表為了維護清朝的統治,想通過師夷長技以自強的方式來達到目的,而不是徹底變更腐朽落後的社會制度,這決定了他們進行的改革註定是失敗的。

    當然,有人會說,沙俄的改革也是沒有改變君主制度。但是兩者不一樣,沙俄的改革改變了社會制度,雖然改得不徹底。

    於此同時,還有頑固派的百般阻撓,他們處處為難,使洋務運動開辦企業生存艱難,還通過各種方式扣除海軍軍費,使得他們步步維艱,處處碰壁。當時慈禧太后為了修建頤和園和過大壽,挪用海軍軍費,導致軍艦未及時更新,加速了改革的失敗。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廣泛的群眾基礎。都說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可是洋務運動只是幾個地主階級在努力推進,人民群眾對此一無所知。缺少思想啟蒙。

    西方為什麼能成功?因為他們先進行思想啟蒙,再進行社會變更,最後發展科學技術。中國正好相反,當然走不通。

    這樣的統治者,這樣的原因,決定了晚晴的改革註定是失敗的。

    反觀今天中國的改革開放,相當成功。全中國人民從上都下,都在推動。農業改革,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由小崗村獨創,而推向全國;企業改革,大刀闊斧,敢於採用先進的管理方式和制度;政治改革,更加公平,公正;對外開放,由點到面,循序漸進……這一切都符合歷史發展規律,所以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個經濟體。

  • 10 # 其樂融融qi

    從1840年鴉片戰爭戰敗,打開了清政府閉關鎖國的大門,到1912年宣統帝被逼退位,結束帝制統治,由於先進思想不斷的湧入,中國先進分子對於改革的認知和實行一直沒有停止過.從最終結果來看,持續的改革並沒有改變晚清政府被推翻的命運,但是同中外歷史上其他的改革來比較,為什麼晚清政府的改革並沒有成功呢?

    一,改革的進行深度.

    相對於中國歷史上數次成功的改革案例來看,改革者都獲得了統治者的傾力支援(或就是統治者自身),改革者被賦予很高的權力,能夠在政治、經濟、思想甚至習俗等方面進行徹底的改革.比如商鞅變法在政治上推行郡縣制,徹底改換了管理制度,相較於以前的分封制使得皇權大為加強,這種制度也被沿用了數百年.而晚清改革的權力缺幾乎都在皇室少數幾人手中,

    真正有遠見和才幹的改革者不能放手去做,比如地方軍隊改革雖然改善了武器裝備,卻沒有制度的改善,直到袁世凱學習西方國家訓練制度創立新軍才有所改善.這種”半調子”的改革收效甚微,並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改革的覆蓋面.

    從情況類似的日本明治維新來看,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教育、交通各個方面都有有效的改革.而通過此次課程瞭解到,在袁世凱等人的一系列新政措施實行以前,晚清改革僅僅侷限於很小的部分,主要是經濟方面的洋務運動提高了生產力、給軍隊配與較為新式的武器等.在守舊思想的影響下,大部分人並不敢去在各個方面實行.

    三,改革的性質.

    改革大多是由統治階級發起的,所以都以維護改革者的利益為優先,侵犯了部分階級的利益是為反改革者.而晚清改革的發起者主要是一些有先進思想的能臣,統治者擔心過度的改革會侵害統治階級權貴們的利益所以屢遭失敗.從根本上看,晚清改革並沒有維護統治者的利益所以被統治者自身阻礙了其成功.而在中國這個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家,改革開放這樣代表了人民利益的改革自然收效甚廣,倍受讚譽.總的來說,晚清改革只是先進分子配合晚清統治者妄想”亡羊補牢”的形式上改革而已,這個”補牢”並不牢.這次改革在根本上就存在矛盾,在推行中又處處不達標,所以即使改革了,也拯救不了晚清政府被推翻的命運.

  • 11 # 水晶球精靈

    洋務運動的確給中國帶來了改變,建立了新式學堂,新式工廠,新式軍隊。工業和礦業得到一定的發展。但是由於清末各種因素制約,洋務運動先天不足,註定了失敗的命運。

    一 洋務運動發起人是官僚地主階層,出於維護自身階級利益的考慮,洋務運動一切圍繞著統治者利益而展開,並未深入到廣大中國中下階層社會群體,並未獲得老百姓的普遍支援,很多人因為封建愚昧而持懷疑抵制態度。

    三清朝統治階級內部頑固派的抵制和打壓,頑固派對運動中各種措施都具有猛烈的攻擊性,同時還認為自古以來,若是想要國家富強就一定要重農抑商,頑固派封建思想保守往往認為類似挖礦修路等行為都是會破壞風水的事情。這種在現在看來匪夷所思的事情,在清朝末年,是廣大鄉村的主流認識。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宣告了洋務運動的失敗。所以我們要牢記歷史,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中華民族才能實現偉大復興。

  • 12 # 風行旭娛樂

    晚清經濟改革失敗根本原因是政治形態的問題,還有就是晚清的各種問題也是積重難返,即時意識到是政治形態問題,也是投鼠忌器,除非晚清皇帝宣佈廢除幾千年帝制,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否則無論怎麼改都是失敗

  • 13 # 遊看天下事

    統治階級對於世界形勢反應慢,推行的改革措施效果差。

    1.反應慢

    可以參考茅海建的著作《天朝的崩潰》。可以看出在晚清時期,統治階級在鴉片戰爭前後的反應之慢,可以說是令人髮指,幾乎就沒有任何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應對措施,道光和咸豐領導下的清政府都令人失望透頂。

    當時的晚清社會,除了極個別的人外,絕大多數受過教育的人都保持旁觀態勢,想著牟一己私人利益,尤其以慈禧為首的實際領導者,對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都置若罔聞,只追求自己的安全和利益,任由國家與政府腐敗下去。

    2.效果差

    可以將當時著名的湘軍作為參考,彼時的湘軍,為了鎮壓起義的太平天國,進口了非常多的洋炮來武裝軍隊,但是湘軍的總體改革程序卻也不容樂觀。

    只知道要購買裝備,卻不知道改進自己的戰術,甚至號稱“結硬寨打呆仗”,還是過去一直沿用的戰爭模式,死板且原始,可見當時軍隊骨子裡的反智。

    至於戊戌變法以後的制度改革就更不值一提,完全體現了反應慢、效果差這兩點。不論是預備立憲還是皇族的內閣無不透支著民眾晚清朝廷最後的一點人心,最後終於救無可救,如大廈傾塌。

  • 14 # 燕支雪

    大清王朝經歷了近300年,統治時間也算是長的了,屬性是傳統的封建制度社會,世襲制。縱觀中國歷史,封建社會,哪朝哪代都有一個共同點,皇權的利益大於一切,在這個前提下,進行政治,軍事或者經濟的活動,晚清的經濟改革這正是在這樣的規則下,改革就涉及利益,貴族們不會放棄現有利益,再加上教育普及率很低的大環境裡,無論是高層,還是低層參與者,都不能觸及到經濟改革的本質,以維新變法為例,光緒帝想利用變法從慈禧手中奪權,同時挽救民族危亡,結果由於以慈禧、榮祿為代表的頑固守舊勢力的阻撓破壞而失敗,成為百日維新,猶如曇花一現。

    反觀近鄰日本,明治維新取得成功,一是首先進行了政治體制的改革,改革落後的封建制度,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這是基礎環境;二是教育,大力發展教育,讓每個國民素質大幅提高,明治天皇當時設立了很多的大學、中學、小學,確保日本三府七十二縣所有孩子都能夠接受到教育,這在當時世界算是領先的,這兩點大清王朝都沒能做到。註定了改革的失敗。

  • 15 # 西餐劉顯琨

    晚清經濟改革為什麼失敗

    晚清一定有三個重大改革:洋務運動,維新變法,預備立憲。

    一.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的發起人都是封建地主階級,例如,李鴻章,左宗棠,恭親王等人,他們都是實打實的大清國的重要人物,富國強兵是他們最高的理想抱負,本質上還是要維持清政府的長治久安。

    “師夷長技以制夷”是這場轟轟烈烈行動的終極指導思想。

    這時候清朝還沒有看到落後的本質,認為只要花錢學習西方技術,就能用來保護大清祖業。

    甲午戰爭的失敗,宣告了洋務運動徹底破產。地主階級的技術變革,明顯失敗了,而且敗得很慘。

    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公車上書”,請求變法圖存。

    雖然也得到了光緒帝的支援,但是慈禧太后等頑固派強烈抵制改革,他們低估了頑固派的力量。

    三.預備立憲

    這個預備立憲有外國勢力的授意,更是清政府自欺欺人的把戲。

    外國勢力有過想把清政府包裝成民主國家的意圖,而清政府本身,面對日益複雜的環境,也決定要自己改革了!

    由慶親王奕劻任總理大臣。在13名國務大臣中,漢族官僚4名,蒙古旗人1名,滿族8名,其中皇族又佔5人,被譏為皇族內閣。至此,清政府借預備立憲欺騙中國人已不言而明。

    而這個“民主內閣”,根本綱領依然是皇國為本。

    迂腐的清政府,最終在自欺欺人的鬧劇裡,走完了260多年的歷史。

    清政府若想改革成功,只能壯士斷腕,真正與既得利益階級劃清界限,但是組織改革的就是既得利益階級,那麼就註定了,晚清改革,只能是自己逗自己玩的兒戲改革。

  • 16 # 書酒散人

    改革的背景

    晚清時期,由於清政府的腐朽與閉關鎖國,致使大清的國門被外國的堅船利炮轟開,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在英國的轟擊下,清政府節節敗退,最終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條約規定了以下幾條:(1)割讓香港島;(2)向英國賠償鴉片煙價、商欠、軍費共二千一百萬銀元;(3)五口通商,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允許英人居住並設派領事;(4)協定關稅,英商應納進出口貨稅、餉費,中國海關無權自主;(5)廢除公行制度,准許英商在華自由貿易等。這一條約是清政府喪失了主權與領土的完整性,是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856年,英、法兩國在美、俄的支援下悍然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政府再次失敗。事後,又與英法美俄簽訂了《北京條約》、《天津條約》、《璦琿條約》等條約,使中國大量主權和大批領土喪失。

    兩次鴉片戰爭的失利,再加上太平天國的打擊,清朝內外交困,清朝的一部分官僚開始認識到西方堅船利炮的威力。為了解除內憂外患,實現富國強兵,以維護清朝統治,開始學習西方文化及先進的技術,這樣一部分人被稱為洋務派。於是在他們的運作下,晚清政府開始了第一次經濟改革——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

    洋務派以“自強”和“求富”為口號,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以及“中體西用”等思想。並採取了以下措施:

    以“自強”為旗號,引進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新式軍事工業,訓練新式海陸軍,建成北洋水師等近代海軍。其中規模最大的近代軍工企業是在上海創辦的江南製造總局,除此以外,還有福州船政局、天津機械製造廠等一系列軍用工業生產廠。以“求富”為旗號,興辦輪船、鐵路、電報、採礦、紡織等各種新式民用工業。如在上海創辦的最大的民用企業是“輪船招商局”。同時推動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創辦新式學校,選送留學生出國深造,培養翻譯人才、軍事人才和科技人才。1862年在北京設立的京師同文館,就是中國最早的官辦新式學校。

    洋務運動期,中國創辦了第一批民族工業,對中國近代的政治、經濟、軍事均有積極影響。然而,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洋務運動所建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標誌著洋務運動的徹底失敗。

    失敗原因

    洋務運動的失敗,其實是歷史的必然。它雖然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但是卻有它本身的歷史侷限性:

    洋務運動是一場由失敗的封建大地主統治階級領導的自救運動。

    儘管洋務運動的口號是“自強”和“求富”,但是這卻只是封建大地主統治階級為了挽救自己的統治地位而進行的一場自救運動。因為他不會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當稍有成效之後便會不了了之。

    官僚地主階級並沒有意識到時下中國問題的關鍵所在。

    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是“師夷長技,中體西用”八個字,也就是說,其改革的方向僅僅停留在了表面。中國落後於西方,是在政治制度、經濟制度等方面的全面落後,而並非僅僅在於“器物”。

    總結

    晚清改革失敗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封建勢力的過於強大,所有的改革都是在封建地主階級的領導下進行的,所以改革並不會觸及他們的根本利益。一旦觸及了他們的利益,改革就會被插手叫停。或者說的不好聽,晚清的所有改革,不過是統治階級為了安撫民心做的“秀”罷了。所以,從一開始就決定了改革的失敗。

  • 17 # 男人衝動

    晚清不是改革可以實施的時代。因為洋務運動是把皇權統治分解消化。類似日本英國體制皇權象徵意義。但是封建體制根深蒂固。他們管理軍隊。財政。後期也表面效仿日本。李鴻章成為總理大臣。但是他還是一切聽從皇權。所以改革已經不下去只有革命造反一條出路。

  • 18 # 得閒寫書

    晚清經濟改革為何失敗?

    晚清的經濟改革主要形式就是洋務運動。

    背景

    第二次鴉片戰爭戰爭失敗後,清朝統治集團中,一些頭腦比較清楚的當權者,如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人,認識到西方堅船利炮的威力。為了解除內憂外患,實現富國強兵,以維護清朝統治,開始學習西方文化及先進的技術,其中魏源在《海國圖志》中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 馮桂芬在《校邠廬抗議》中主張“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

    失敗的原因

    一、洋務運動具有封建性。

    ①洋務運動是封建地主階級領導的改革。他們都是封建傳統思想的衛道者,根本無意於學習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制度,只主張學習西方技術,極力反對對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進行任何形式的變革。

    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即在封建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在維持封建的上層建築、經濟基礎的條件下發展一些近代企業,為維護清朝的封建統治服務。

    洋務派既要發展近代企業,卻又採取壟斷經營、侵吞商股等手段壓制民族資本;既想培養洋務人才,又不願改變封建科舉制度。這就決定了洋務派企圖通過吸取西方近代生產技術,來達到維護和鞏固中國封建統治的目的必然失敗的命運。

    二、洋務運動對西方列強具有依賴性。

    西方列強並不希望中國真正富強起來,洋務派越是積極引進西方的“船堅炮利”,西方列強就抓住了洋務派的命脈,也就越加深了對西方列強的依賴性。

    三、洋務運動具有封建腐朽性。

    洋務運動前期創辦的軍事企業,經費由清政府調撥,後期創辦的民用企業,投資大多采取官督商辦和官商合辦形式管理方式是封建衙門式的,管理上封建腐敗盛行,其本質上屬於帶有資本主義因素的封建官辦企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天上班都想著辭職是一種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