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啃包子包子大包子

    眾所周知,“仁”與“禮”是孔子學說的核心。禮,非常好理解,即是禮儀與制度。而“仁”,孔子則語焉不詳。面對弟子們的發問,“孔子給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究其原因,孔子認為“仁”是一種狀態,是一個目標。在傅佩榮看來,在孔子那裡,”仁“是一個動詞,而非是名詞。對於個人來說,想要到達”仁“的境界,需要不斷學習,不斷精進。

      譬如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則耳順,七十則不逾矩,從心所欲。這是人生中的各個狀態。三十而立,自然是成家立業,承擔起一個人應該有的責任。為父者,承擔父親的責任,為妻者,承擔妻子的責任,為官者,承擔為官的責任。四十而不惑,則是人到中年,該明白自己在事業或志向上,該非常清晰地自己想要什麼。四十歲還像二十歲一樣迷惑,那麼人生多半是失敗的。

      推而論之,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都是人生中的狀態。當然,所謂的“從心所欲”並不是說“老人變壞了”,漠視任何社會規範,而是自己的行為都符合社會規範,不會出現失範的行為。因此,“行仁是整個人格的轉化,整個生命的完成”。簡單來說,對於個人來說,”仁“是永無止境的,是一種理想狀態。對於個人來說,追求”仁“的過程,就是完善自我。個人到達”仁“的狀態,便是內心“無敵”了。

      在大的層面來講,中國幾千年來,最理想的政治狀態,是”仁治“。孔子在政治上最欽佩的人是周公、管仲,最理想的社會環境是西周初年。朱熹在《論語集傳》中描述西周初年的社會圖景,經過周文王、周公旦的努力,西周的文化影響力”於是德化大成於內,而南方諸侯之國,江、沱、汝、漢之間,莫不從化“後才有周武王”克商而有天下“。即,西周的文化影響力,讓諸侯之國”天下歸心“。這是文化層面上的無敵。

      政治層面的事情,關係的利益多,極為複雜,不是一句“仁者無敵”就能搞定的。

  • 2 # 高老師講作文

    仁者無敵是出自孟子的梁惠王上,意思是君主施行仁政,就會得到民眾的擁護。民眾齊心協力,眾志成城,就會所向無敵。那對於我們個人,要想做到無敵,就要修身,成為一個仁者。對別人保持善意,以寬容感恩的心去對待身邊的人和事。在我們的感召下,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 3 # 優讀生活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施行仁政的君王,必然贏得民眾的擁戴;上下一心,眾志成城,是無敵於天下的。如《孫子兵法》中說“上下同欲者勝”。施行仁政是“因”,上下同欲是“果”。或者說:施行仁政,是實現“上下同欲”的必由之路。

    所以仁者沒有敵人,還更容易得到眾人的擁護。得民心者得天下,也正是無敵的寫照。

  • 4 # 天空高中數學

    “仁者無敵”這句話不僅僅是講治國者的修養,其中的道理也同樣適用於每一個人.就個人而言,道德人格的魅力也是具有強大的感召力的.人們常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就是這個意思.所謂“仁者”,也就是有仁德的人.孟子說:“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也就是說:所謂“仁”者,就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之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臺灣有哪些非常推薦的甜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