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車車視界

    他認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運作的力量。他是唯意志論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他提出兩點重要命題:一、“世界是我的表象”,沒有“我”就沒有表象;二、“世界作為意志”,從無機物到有機物都是意志。叔本華認為世界由意志派生,意志是一種不能遏止的盲目衝動和對生命的欲求,它作為世界的內在涵蘊和本質,是自在之物,是永恆不滅的,一切生命世界都是反映意志的鏡子。生命意志這個大圈框住了所有表象之物。人的全部活動都受生存意志的支配。

    叔本華哲學思想中表象的含義:

    意志是世界的本質 ---所有事物的本質,都是意志。

    (1)人的軀體也是自我意志的表現。

    (2)動物的各種活動都受生存意志的支配。

    (3)植物的活動也受生存意志的支配。

    (4)整個大自然以及無生命的事物也不例外。

    (5)理性及表現形式也只是意志和慾望的表現。

    (6)知識也是意志的工具。

    我們都活在過去的經驗和念頭之中,對事物的認識是有侷限性的。世界的意志和人的意志,是大圈套小圈的關係。世界意志涵蓋所有。

    直觀主義認識論:認識是人為的產物,是意志現象的工具,直觀認識高於理性認識。直觀認識相當進入全息場景,有血有肉有聲音,感受是全方位的,但理性認識不能產生新的知識,它的源泉是直觀,是從直觀認識中抽離的線性邏輯。

    審美觀審是叔本華美學的核心,有三個特點:一,非功利性。二,主張審美的非理性。三,暗示了審美的主體性。他受柏拉圖的“理念”思想影響。理念是意志的概念。現實中的個體只能停留在表象世界,就是在小圈圈裡,但人在審美狀態時,就能觸控到絕對意志和理念。人處於自失狀態,沒有邏輯,超越時間。在意象寫作時,人跳出了表象世界,完全沉浸在精神世界。沒有時間感。審美觀審乃是人與理念的高度統一和交融狀態。

  • 2 # 生活來點心理學

    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是唯意志論哲學的始祖。他出身於但澤(今屬波蘭)一個銀行家家庭,1809年入哥廷根大學學習醫學,後對哲學感興趣,1811年轉入柏林大學專攻哲學,聽過費希特的課,1813年以博士論文《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獲耶拿大學博士學位。

    因家境富有,他不必為生計奔忙,一生潛心著述。只有1820年和1826年兩度試圖在柏林大學開課,均因找不到聽眾而失敗。

    1819年,他出版了自己最重要的著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但幾乎無人問津,直到三十多年後,人們才認識到他的哲學的價值,他的聲望在他70歲時達到頂點,兩年後他死於肺炎。

    意志本體論

    叔本華自認為自己的哲學是康德思想的繼承和發揮,康德的“自在之物”其實就是他所說的“意志”,但他認為康德並沒有說清楚,因為康德把自在之物只理解為絕對的客體,而沒有理解為主體。

    在叔本華的《充足理由的四重根》中,他把一切有關“為什麼”的問題歸結為四個層次上尋求認識物件的“充足理由”,這四個層次分別為感性經驗、知性邏輯、客觀存在和主觀意志。

    前面三個層次是自然科學、邏輯學和數學的基礎,最後一個層次涉及倫理學(實踐哲學,包括政治、歷史等等)的基礎,它的特殊性就在於其物件(意志)不能單純當作客體看待,而是主體和客體的同一。

    從這裡就過渡到叔本華視為“最高意義上的哲學真理”的意志本體論。不過,所有這四個層次都還不是世界的本體,而只是世界的“表象”即康德意義上的“現象”,我們所有的知識只能認識這些表象,而不能認識它們底下的意志。

    世界是意志的表象

    叔本華在《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一篇“世界作為表象初論”中依次探討了這四個知識領域的層次問題;而第二篇“世界作為意志初論”則說明在這些表象底下實際上就是意志在起作用,它們都是意志的客觀化的結果。

    表象世界按照其不同層次等級而構成了從礦物、植物、動物到人的不同階段,但它們都是意志的表象,只不過有的是盲目地表象出來,有的是自覺地表象出來。

    人則具有最清晰的意志表象,最有資格說“世界是我的表象”,因為他有自我意識,能夠通過自己對意志的領會來理解萬物,直到最盲目的無機的機械物體的運動,從中看出意志的作用,從而認出自己的本質。

    萬物表象與它們的意志都隔著遙遠的距離,只有人的意志與他的身體表象顯示出同一性,即他可以支配他的身體,身體也是意志的客觀化。人由此理解到其他事物(包括自己身體中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部分)其實也是意志的客觀化,從而使自己的意志不再被侷限於自己個人來理解,而是被擴充套件為世界萬物的統一本體。

    所以我們不能像機械論者那樣把萬物還原為最盲目最低階的無機規律,而必須倒過來,把最簡單的無機物及其運動都歸結到人的最高層次上所領會到的意志作用。

    所以對世界的認知和科學知識並沒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而只是“從意志自身產生的”一種“輔助工具”,“認識和身體的任何器官一樣,也是維繫個體存在和種族存在的工具之一”,它是“命定為意志服務的,是為了達成意志的目的的”。

    所以這一篇的結論就是:“我們生活存在於其中的世界,按其全部本質說,徹頭徹尾是意志,同時又徹頭徹尾是表象”。但表象是相對的,是這個世界的假象,如同印度哲學所謂的“摩耶之幕”,而意志才是真正的自在之物。

    美的理念和天才

    第三篇“世界作為表象再論”是專門探討一種最高等級的表象,即“理念”。康德的自在之物就是理念,在叔本華這裡,理念也是超出一切現象和根據律(充足理由)範圍之外的,它是“自在之物的直接的,因而也是恰如其分的客體性”。

    理念既然也是意志的客觀化表象,所以主體對它也有一種“認識”;但由於這種認識超出了充足理由律,不再去問“為什麼”,而僅僅訴之於靜觀,它就是一種特殊的認識,即審美。

    在這裡,“人們自失於物件之中了,也即是說人們忘記了他的個體,忘記了他的意志;他已僅僅只是作為純粹的主體,作為客體的鏡子而存在;好像僅僅只有物件的存在而沒有覺知這物件的人了,所以人們也不能再把直觀者和直觀本身分開了,而是兩者已經合一了;這同時即是整個意識完全為一個單一的直觀景象所充滿,所佔據。”

    藝術和美是對意志的忘懷,是主客同一的理念的獲得,而做到這一點需要天才。天才如同瘋子,他能夠不顧常識的束縛,因而擺脫求生的意志,而讓最高理念完美地呈現出來。審美也正由於擺脫了意志,因而也擺脫了意志所帶來的痛苦,所以使人感到愉快,審美快感是不帶意志的快感。

    為了說明自己的美學觀點,叔本華用大量的篇幅探討了各門藝術的原理,顯示出他對建築、美術、雕刻、戲劇、詩歌、小說等等的全面而豐富的修養,但最為他所重視和推崇的還是音樂。他甚至認為:“人們既可以把這個世界叫作形體化了的音樂,也可以叫作形體化了的意志。”

    人生的痛苦與拯救

    第四篇“世界作為意志再論”是討論意志的倫理學和人生哲學的。叔本華認為,意志是世界的本體,自覺的意志體現在人身上,但人越是自覺,就越是痛苦,他必須不斷求生存,因恐懼死亡而奮力掙扎。意志的本質就是掙扎,它沒有目的、沒有滿足,慾望的暫時的滿足也立刻導致空虛無聊,導致進一步的慾望和掙扎,慾壑難填。所以人生本質上就是無休止的痛苦。

    意志的肯定意義表現在對生命和繁殖(生命的延續)的不懈的追求,它不受任何認識的干擾而賦予人以自由的特點;意志的否定意義則表現在對他人生命的阻礙和剝奪,即不義和罪惡。

    由此也就生出倫理、道德、法、正義和國家等等一系列符合“根據律”的表象來,但即使是為了這些而殺身成仁、捨生取義,在叔本華看來也還是沒有跳出根據律的假象。

    真正的善只在於對一般的生命意志的尊重,即把自己的個體的意志看作普遍意志,善待一切生物(包括動物和植物)。但人在這樣做的時候,無非是看出所有的生物由於生存意志而遭受著痛苦,因而是對它們的同情和悲憫,所以並不能使人從痛苦中獲救。

    寂滅與虛無主義

    要完全跳出根據律,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把自己的意志變成“否定意志的意志”,即“禁慾”。

    人如果認識到意志的本質,對生命意志所追求的一切都自覺地加以剋制,對生命意志所追求的一切都自覺地加以剋制,對生命意志所逃避的一切都坦然承受,包括對必然到來的死亡的承受,這就使自己的精神上升到比善和仁愛更高的神聖性,這種人才能達到“充滿內心的愉快和真正天福的寧靜”。

    這種否定意志的清心寡慾、解脫塵緣的境界,有些類似於在美的欣賞中所獲得的那種超現實功利的物我兩忘的愉快。但也正如審美中一樣,具有肉身的人類達到這種境界是不容易的,也是不持久的。

    禁慾的決心時時受到生命意志的誘惑和干擾,需要極大的意志剋制力才能保持,只有死亡才能使人得到徹底解脫。那麼,是否可以通過自殺來一勞永逸地擺脫生命意志呢?

    叔本華強烈地否定這種做法。他認為自殺並不是取消生命意志,而正是生命意志過於執著的表現。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向歷史上的聖徒和耶穌基督本人學習,不是從任何意志出發,而是從靜觀的認識出發,意識到一切世俗的生活都是空無,生命意志就是人的“原罪”,人只有靠“恩寵”才能得救,而所謂得救也無非是一種無慾無為的寂滅境界。

    叔本華的哲學在其最後的歸宿上與基督教教義達到了某種一致,但更多的是一種佛教式的虛無主義。他甚至認為:“我們這個如此非常真實的世界,包括所有的恆星和銀河系在內,都是‘無’。”

    上述四篇構成《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書的體系,其中第一篇可以看作全書的導論,也可以和第二篇合起來看作第一部分,討論認識論和“真”的問題;第三篇討論“美”的問題,第四篇討論“善”和人生的終極關懷問題。

    各篇之間層層深入,最後落實為一種悲觀主義的人生哲學。這樣完整的體系頗有古典形而上學的遺風,形式上並未與理性主義哲學有什麼本質區別。

    但叔本華對後世的影響主要在於他對生命意志的本源性的強調,雖然仍然要以認識論和自然哲學為自己開路,卻已指示出一條與傳統理性主義哲學截然不同的致思方向,它直接影響了現代非理性主義哲學的重要代表人物尼采,並對弗洛伊德有啟發作用。

  • 3 # 赤松子

    阿瑟•叔本華生於1788年2月22日的但澤(今波蘭的格但斯克)。1814年他完成了自己的重要著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這部著作提出了唯意志論的觀點,認為世界就是人的主觀意志和表象,是意志的自我認識,叔本華因此也成了生命意志哲學的奠基人。叔本華的哲學是一種悲觀主義的唯意志論,他的著名論斷之一就是:世界是我的表象;他的另一個重要哲學命題就是:世界是我的意志。英國特里•伊格爾頓曾評價過叔本華稱其為有史以來最悲歡的哲學家之一。

  • 4 # 分享快樂大本營

    “1819年,叔本華髮表重要哲學著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這部作品是他在理智的孤獨中完成的代表作品,該作品受到了印度哲學的影響,被認為是將東方和西方思想融合的首部作品,但發表後無人問津。叔本華這麼說他的這本書:如果不是我配不上這個時代,那就是這個時代亞瑟·叔本華(1788-1860),德國著名哲學家。開創了唯意志主義哲學及生命哲學流派。他的哲學探討的是世界和人類的本質、本源問題,他認為世界的本質是意志,事物是意志的現象或表象,意志與表象的關係是建立在人懷世界的關係的基礎之上的。人生就是意志的表現,意志是無法滿足的淵藪:而人生卻總是追求這無法滿足的淵藪,所以,人生就是痛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守望先鋒》裡有什麼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