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銀河渡口一釣翁5ifeng

    其實,徐磊死於能力與野心不匹配。

    才華這個東西,很虛幻卻又很實在。它不僅體現在想象力上,更體現上文字駕馭能力、故事的駕馭能力、知識儲備、風土人情、社會常識等等上。而後者這些,徐磊是欠缺的。

    例1:盜墓在歷朝歷代都是斬立決的罪。但長沙竟然成了賊窩,還成立了九門揚名立萬,還九門提督……臥槽!真當官府瞎啊!這是嚴重的缺乏社會常識。當然,你也可以說這是故事需要。

    例2:故事開始就是五十年前——注意,那個時候吳老狗叫三伢子,也就是年齡大概十歲上下。五十年後是什麼概念?在第一個故事坐船過屍洞時,吳邪說吳三省、潘子、還有大壯啥的“三個人加一塊一百五十歲”了,而後面在長白山上順子說上山是為了找他爹時,大潘說吳三省就像他爹一樣……泥馬!難道三十歲的吳三省帶一個二十歲的大潘、再帶一個一百歲的大壯去盜墓?另外,從上下文推斷吳一窮和吳邪的年齡,也和五十年對不上。數學知識嚴重匱乏。之類的數學問題還有很多。

    例3:在瓜子廟之時,說墓裡埋的是皇帝,比皇帝更貴重的是皇帝他爹,而人物叫魯殤王……簡直就是個歷史盲。瓜子廟墓的背景是戰國時期,而秦始皇一統六國之後才有“皇帝”這一稱呼;另外,魯國國君只是個“公”,而周王朝的天下公主周天子才是“王”,如周武王,你一個魯國公竟然能夠封王,相當於你村長要提拔別人做省委書記,莫非是在搞笑?歷史常識極度缺乏。更可怕的是,他就這點歷史常識就敢自稱古玩老手賣古董,竟然還真有人買!

    例4:在行文中,不管是連載版還是印刷版,動不動就如“一下子”、“不由得”連續出現十多次,這在行文中是極力避免的。文字功底極差。

    例5:關於故事裡的坑。坑太多,填不完,這是共識。但有些坑是徐磊沒規劃好的漏洞,而有些坑則純粹是前後矛盾。比如,什麼是終極?徐磊借張起靈之口說山洞裡面像蜂窩,每個坑裡都孕育著一個張啟靈。張啟靈必須每十年回去一次換個身體,如果不回去張啟靈就怎麼著怎麼著。這泥馬不搞笑的嗎?盜墓筆記裡面說的可是老九門每門去輪換著守十年,最後說這次輪到的是吳邪,敢情張啟靈讓老九門幫忙是為了自殺?!這就是典型的文學素養不夠,寫著寫著就寫脫了。

    ……

    諸如此類的問題很多。當然,這些都是小問題,最大的問題是立意——《盜墓筆記》最初只是作為《鬼吹燈》的同人文寫著玩的,也就沒什麼大綱。後面寫著寫著反響不錯,徐磊就開始拿它掙錢了——當然,徐磊這個人很有經商才華和野心。但囿於能力不足,他的野心處處受制——他的立意是盜墓發財,這立意拍成影視作品能夠過檢才見了鬼呢!所以,每個導演都在想方設法規避這一命門,“獻給國家”、私人恩怨等等,一個導演一個導法,這能形成一個系列、拍成一個和諧宇宙才有鬼了呢!

    因此,徐磊不是死於作,而是死於能力不足。

  • 2 # 孟溪筆談

    不管是電影還是電視劇,更多都是在圈錢,沒考慮過以後怎麼發展。

    小說本身其實也用硬傷,邏輯上有點混亂,很多大坑只會挖,沒有實力填上,開腦洞不難,難得是把腦洞能夠合理的圓上。

    雖然這樣,但還是有很多讀者喜歡。

    不管電影還是電視劇,用的演員都以小鮮肉為主,鹿晗,井柏然,李易峰,楊洋都用過,這些小鮮肉一是本身實力不夠,對角色把握的不好,二是不會穩定接幾部,一旦大火就看不上這個ip了。

    影視劇的改編方向,不管是演員還是劇本,都沒有打算做成一個品質系列,只是想製作一個能賺錢的電視劇賺一筆快錢。

  • 3 # Rique2017

    曾經特別期待盜墓筆記的結局。這種題材神祕,貫通古今,又留有大量伏筆的故事怎麼能不期待呢?但是手上拿著最後一部,眼看著後面越來越薄,心裡想著就這麼結束了?前面的坑呢?一直看到最後一句,沉思良久,才說服自己是真結束了。等了幾年得到這樣的結尾,大概就只有一句mmp可講了。怎麼作死的?框架太大,收尾太潦草,大概就是這樣作死的。

  • 4 # 汪渣要唱春天裡

    樹狀故事情節,個人很難駕馭。很多情節圓不過來棄療了。這也是為啥盜墓筆記拍一部爛一部的原因。相比較而言鬼吹燈的線形情節駕馭起來容易的多,讀者也容易接受。

  • 5 # 幽窗書語

    這個問題也怪,人家哪裡作死了?雖然他的作品確實有很多坑沒有填上,但是對很多讀者來說,這一系列的書已經成為了一種情懷。在盜筆十年的時候,多少人去長白山“接小哥”。也許你覺得這種行為挺傻的,但是難道這些讀者不知道嗎?他們為啥去?因為在他們的心裡,小哥、胖子、吳邪都是真實存在的,就像他們的朋友一樣。“用我10年青春,赴你最後之約。”為了一個並不存在的人,一個並不存在的約定,多少人從五湖四海齊聚長白山,那種情懷是你沒有辦法體會的。也許這就是一種青春的回憶吧。即便南派三叔的書有很多坑沒有填上,我也覺得他是一個記憶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因為對我來說,最早接觸盜墓筆記是初中的時候,那時候沒有多少錢買書,家長更不會給你錢買這種課外書。所以,都是班裡某個同學買了,大家輪流借書看,那段日子真的很快樂。可能還有一些人和我一樣吧,所以對盜墓筆記的情感和對一般小說的情感不太一樣。

    所以,我不認為南派三叔在“作死”,我不知道你為什麼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對我來說,由《盜墓筆記》改編的電視劇、電影我也有接觸,但是我並不喜歡,可能跟我想象中的盜筆世界不太一樣,我更喜歡看書,即便他有很多坑沒有填上。個人感受。不喜勿噴!

  • 6 # 蘭陵美酒

    我不明白南派三叔哪裡作死了。書買了,筆封了,能拍影視劇的都拍了。說他挖坑填不上,咱們讀者也都買了書,看了結局。結局看得想罵街的情況下續集照樣去買書來看看。現在還有幾個作家能做到?南派三叔寫盜墓題材,純男頻小說還能有大量女讀者,從同人寫起,能和原作者瓜分市場。錢也賺到了,名氣也有了,日後準備好了,在出書還會有讀者願意買單。我覺得人家好好的,沒有作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張偉有什麼讓人心疼/心酸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