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火真有才
-
2 # 鍛彰趣義
在古代,官員被任命到外地,都牽扯如何證明自己身份的問題。因為迴避制度,官員不可以在自己的家鄉任職,對於他任職的地方來說,他是剛進入本地社交網路的陌生人,無人可以為他的身份背書。
那麼證明他的身份,就需要一套規範的組織程式。這套程式主要牽扯到官員的身份證明,也叫“告身”、“出身”或“官照”等,可由冊授、制授、敕授、旨授等多種形式發出。
告身通常要載明官員的個人資訊,根據所派官職的品級不同,有不同的格式和發出單位。因為有嚴格的格式和形式,所以仿造難度很大,具有一定的防偽功能。比如唐朝的告身是使用素綾裱五色綾紙的卷軸,價格昂貴,到後來官員去領委任狀之前,還得先出一筆“朱膠綾軸錢”。
此外每個官員都有備案,上面寫明此人何年取士,個人簡歷等資訊。在唐朝,每個官員還有魚符,看見是什麼樣的符配什麼樣的袋,就能知道此人是什麼身份。所謂金龜婿,就是配金龜符的女婿人選,三品以上。憑著委任狀,是可以查對官員資訊的。
現存最早的一份告身,可能是唐大曆年間的《朱巨川告身》,委任他做“大理評事並兼任豪州鍾離縣令”。告身是徐浩手書,寫明朱巨川的體貌、言詞、文理、德性、才能等資訊,因為派出的官職比較高,所以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的相關官員都有簽名,後面還鈐蓋了尚書吏部告身之印四十四方,想偽造是很難的。
據我所知沒有,畫像又不準,又沒有身份證也沒有dna誰也不認識誰…估計被頂包的不少,哪怕現代還有頂包上大學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