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米果兒
    天氣漸冷,寶寶腹瀉高發,媽媽心疼不已,彆著急,簡單易學的小兒推拿分分鐘掌握。此推拿手法針對於寒性腹瀉和慢性腹瀉表現:大便清稀,水多糞少,腹痛,面色黃白,口唇色淡,舌苔白潤,便次多於 3次功效:溫中散寒,健脾止瀉順運內八卦

    手法:由小魚際到大魚際運推21次

    功效:止瀉、助消化

    補脾經

    手法:從拇指指尖橈側緣推向指根 21次

    功效:溫補脾陽

    運土入水

    手法:自拇指指尖橈側緣沿手掌邊緣經小天心推至小指指尖,21次

    功效:溫補脾陽、腎陽

    補大腸

    手法:食指橈側緣,自指尖推向指根21次

    功效:固腸澀便

    一窩風

    手法:手腕背側,腕橫紋中央揉1分鐘

    功效:溫中行氣

    二人上馬

    手法:手背四、五掌指關節後凹陷處揉1分鐘

    功效:溫補腎陽

    外勞宮

    手法:手背中央揉1分鐘

    功效:溫中散寒

    摩腹

    法:手掌或四指輕貼腹部,緩緩順時針劃圈。3-5分鐘

    功效:健脾和胃

    正捏脊

    手法:自龜尾至大椎,從下向上捏9次

    功效:調理大腸、止瀉通便

    上推七節骨

    手法:從龜尾推向第四腰椎棘突 直線推 24次

    功效:溫陽止瀉

  • 2 # 譚總哭的

    拉肚子有可能是著涼引起的,可以給寶寶熱敷一下肚臍,吃的東西注意清淡容易消化一些,可以喝點君樂bao樂鉑,如果添加了輔食,也可以喝點稀粥之類的

  • 3 # 小中醫邱邱—脾胃

    每個寶寶得與媽媽有多深的緣份

    才能成為這輩子的母子呢?

    讓媽媽心甘情願為了他放棄身材、放棄華衣美服,

    每天吃掉近乎生他之前兩倍的食物;

    讓媽媽心甘情願為了他放棄逛街看片,放棄睡眠,

    每天不是餵奶就是哄睡,片刻不離地陪著他;

    更誇張的是,

    讓媽媽心甘情願為了他仔細端詳以前避之唯恐不及的大便,

    只為了解他吃得好不好、夠不夠,身體有沒有不舒服!

    如同康乃馨母乳會里一位媽媽說:“自從生了寶寶,我吃飯就不是我一個人的事了,是全家人的事,每次我把飯菜吃光光,就能得到大家一致的表揚和讚美,如果不好好吃,就會被當作為了減肥不顧寶寶的營養!”

    而每次揭開寶寶的紙尿褲也像是揭皇榜似的,便便稍有閃失,全家人就會從媽媽的奶水裡找問題,是不是奶水不足啊?是不是吃什麼東西不對啊?當媽的真心不容易,壓力山大啊!

    咱們這是在培養寶寶還是培養大便呢?

    此圖是標準的母乳寶寶黃金便!

    寶寶畢竟是活生生的生命體啊,而且在不停地生長髮育,又不是生產大便的機器,你怎麼能要求他的每一泡大便都是標準便呢?咱們發育成熟的成年人也不可能每次便便都是金燦燦的香蕉便啊,對不對?

    所以,只要寶寶精神狀態好,吃奶正常,生長髮育正常,就放過寶寶的便便,也放過自己吧!

    大便的性狀

    大便性狀就是大便是否成型,軟的還是硬的,水多還是少。

    依照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從型別1到型別7,性狀逐漸變稀。型別1-3提示大便較硬,需要注意便秘問題。型別4是大孩子和成人最好的便,型別5也是可以接受的。型別6是糊狀便,是以母乳或配方粉為主食的寶寶的便,圖7是腹瀉的便。

    從大便的性狀而言,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稍稀,因為母乳中含有乳糖多,乳糖進入腸道後,多被乳糖酶分解利用,小部分未被分解的,要麼留在腸道,要麼被細菌分解變成乳酸,這些都可以導致腸道內滲透壓升高,導致水向腸道內移動,刺激腸道蠕動,導致大便稍稀,次數較多。

    如果1歲以上寶寶的大便是型別6、7這個樣子的,提示腸道功能不好,可能是一過性的,比如受涼後,腸道蠕動一過性增快導致的腹瀉;也可能是感染導致的腹瀉,需要注意下啦。

    大便次數

    8周以內寶寶每天2-10次大便都是正常的,8周以上母乳寶寶可能會有攢肚現象(由於母乳好消化,易吸收,殘渣少,所以要積攢好久才能形成一次大便),一天2-10次或者10天一次都有可能。

    只要寶寶精神狀態好,吃奶正常,體重增長正常,一天能換下6-8個沉沉的小便尿不溼,那很可能是攢肚了。

    攢肚的寶寶在排便前我們沒辦法確定他是不是攢肚,需要媽媽有一顆淡定從容的心,要等寶寶攢肚結束排出大量軟便,才能判斷他確實是攢肚了,目前我所知道的最高攢肚記錄高達27天。真心佩服這位媽媽,這個寶寶換到其它媽媽手裡,估計早就被用開塞露了!

    各種便便解析

    胎便

    寶媽們在生寶寶前應與醫生溝通在寶寶出生後實現“三早一晚”,現在中國愛嬰醫院都會要求實施三早一晚,但不排除某些三甲醫院產科爆棚,實在安排不過來的情況。關於三早一晚請看《【孕媽必看】做好三早一晚,避免80%以上的母乳餵養問題》。

    早吸吮會讓新生兒儘快吃到寶貴的初乳,也會幫媽媽儘快開奶。初乳有輕瀉作用,會幫助寶寶儘快排出胎便。一般在出生後12個小時內會排除墨綠色(或者黑色)的大便,俗稱“胎便”,若24小時內未排胎便,要向醫生反映,以儘快排除消化道疾病。

    胎便是無明顯臭味的、粘稠的,量少,通產於3-4天排盡。

    綠色便便

    綠色便便多與膽汁有關,膽囊裡的膽汁是綠色,並且會排入腸道。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有時綠色,有以下幾個原因:

    為什麼會拉綠便?

    1、 因為大便排的快(比如腸脹氣,肚子著涼、飢餓等情況造成腸蠕動加快),大便裡的膽汁還沒有被腸道細菌處理完就排出來了。

    2、 小月齡寶寶由於腸道短,其內細菌少,也會導致膽汁沒等轉化好就排出體外。因此,2個月以內的寶寶綠色或者黃綠色大便都是生理現象。

    3、母乳餵養時,大便多呈現酸性,在此環境下,腸道菌群能氧化膽紅素變成膽綠素,膽綠素是綠色的;

    4、寶寶攝入過多的前奶。前奶富含大量的乳糖,攝入乳糖量超過了寶寶腸道消化能力,太多糖分走到直腸發酵,也會形成綠便稀便。

    如果是添加了輔食的寶寶,吃了綠葉菜,可能導致大便的顏色偏綠,這是正常的,這就是食物被消化後,色素超過了吸收的能力,被排出的結果。

    進食鐵劑後,大便可能是綠色的,也可能是黑色的,是因為大便中如果二價鐵多,就是綠色,三價鐵多,就是黑色。所以,奶粉寶寶的便便呈綠色是很正常的,因為寶寶吸收奶粉中的鐵吸收率很低,奶粉商為了讓寶寶吸收到足夠的鐵,就會新增更多鐵劑,這些吸收不了的鐵隨著大便排出,就會呈現綠色。

    未新增輔食的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出現綠色時,有的媽媽問是不是自己吃綠葉菜吃得太多?這完全是無稽之談,綠葉菜的葉綠素不會進入乳汁,更不會把寶寶的便便染綠!

    如果寶寶有綠色便便,伴隨大便特別稀(水樣稀便),吃喝睡都不理想,寶寶精神狀態也不好,或者伴隨有發燒等疾病表現,就需要及時就醫了。

    奶瓣便便

    奶瓣就是寶寶大便中白色的顆粒狀、小塊或瓣狀物,是奶中的酪蛋白遇到胃酸後的凝結物,奶瓣進入腸道後,沒有被完全吸收,就跟著大便排出來了,就是大便中的奶瓣了。

    由於寶寶腸道發育不完善,或者寶寶吃得太多消化吸收不了,都會出現奶瓣,是正常的現象。有奶瓣的便便在寶寶胎便排完,到3個月前比較常見。

    由於配方粉或者牛奶中的酪蛋白比母乳多,所以吃配方粉的寶寶便便中的奶瓣更多。

    如果寶寶大便一直有奶瓣、但孩子生長、發育、飲食等都是正常的,可以繼續觀察;但如果孩子出現生長髮育落後,需要去醫院檢查,這提示孩子消化功能有損傷。

    泡沫便便

    泡沫便便是因為大便中有氣體,氣體怎麼來的呢?是沒被吸收的糖在大腸中發酵形成的,發酵時除了有氣體產生,還有酸味產生哦。

    泡沫便便產生可能有以下三種原因

    1、 媽媽攝入過多含糖量高的食物,導致乳汁含糖量過高;

    2、 媽媽餵奶換邊太勤,或者媽媽乳汁過多,導致寶寶攝入含糖量高的前奶太多,未攝入足夠後奶,媽媽需要調整餵奶節奏,讓寶寶儘量吃空一側乳房再換另一側,或擠出一部分前奶再喂;

    3、 有些乳糖不耐受的寶寶大便會出現這種樣子。母乳裡含有乳糖,如果寶寶乳糖酶缺乏,就無法對乳糖進行消化,然後這些未經消化的乳糖進入大腸後,被大腸內的微生物利用發酵,就會產生大量氣體。

    如果寶寶僅有幾次這種情況,不用太理會,自己就能調整好,如果便便不僅有泡沫而且呈水樣,提示寶寶腹瀉嚴重,則需要服用乳糖酶。

    有的說法說泡沫便便也有可能是吃奶時吸入太多空氣導致,我個人覺得不太可能,空氣都是往上走的,早就從胃裡透過打嗝的形式排出去了,不太可能穿過長長的消化道透過便便排出。

    需要就醫的情況: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感染性疾病也會出現大量泡泡便,所以如果寶寶大便出現大量泡泡,伴有發熱、血樣便,稀水狀便,孩子精神狀態差,煩躁不安等,建議及時找醫生就診。

    黏液便便

    粘液是腸道粘膜分泌的,具有防止異物入侵、潤滑腸道、便於大便排洩的功能。正常時,大便中也有黏液,只不過太少,肉眼看不到,當黏液大量分泌,進入大便中時,大家就能看到明顯的粘液便。

    如果寶寶出現黏液便僅有數次,飲食、精神都是正常的,沒有腹痛,可能就是腸道受到一過性輕度刺激後的反應,屬於身體的自行調節,無需擔心。

    寶寶便秘時排出的便便,開始的時候是硬便,後面有軟便,最後可能會排出黏液;或是在硬便中間能看到黏液,這是腸道為了讓硬便容易排除而分泌的,或者是便太硬啦,把黏液刮下來啦!

    什麼樣的黏液便需要注意呢?

    如果大便中有血,或者膿液(腥臭味);腹痛、腹脹;頻繁嘔吐,需要注意了。這是嚴重腸道疾病的表現。

    1、 當腸道被大量細菌侵襲的時候,腸粘膜被破壞,為了把這些壞東西衝走,會產生大量的黏液並且和細菌一起脫落到大便中;

    2、 粘膜受損,產生的炎症反應也會導致大量黏液產生,並且隨著炎症程序,黏液層脫落到大便中,所以,當細菌感染的時候,會在腹瀉的同時,產生黏液便。

    3、當腸道有克羅恩病或者潰瘍性結腸炎時,因為腸道粘膜已經產生潰瘍了,會刺激性的產生大量的黏液,並且潰瘍處可能流血、排膿,導致黏液便、膿血便。

    蛋花水樣便便

    如果寶寶便便裡水的含量增多,呈蛋花水樣或者水樣便,提示寶寶可能是腹瀉了。

    腹瀉指的是大便性狀的改變以及大便次數比平時增多,可伴有或者不伴有腹痛,嘔吐,腹脹等這些症狀。大便性狀的改變,比次數更為重要。如果多次排出成型樣的大便,不是腹瀉。母乳餵養的孩子大便比較稀,不成型,也不是腹瀉。

    寶寶偶爾或幾次拉蛋花水樣便,媽媽可以先觀察寶寶精神狀態,好漢敵不過三泡稀,更何況這麼小的寶寶,真的拉稀,寶寶的精神狀態肯定首先就不好了。如果寶寶精神狀態好,第二天便便性狀也正常了,當然最好。

    如果寶寶持續腹瀉,母乳餵養的寶寶考慮是不是乳糖不耐受。某些寶寶由於腸粘膜發育不夠成熟,乳糖酶活性暫時低下,表現出對乳糖暫時性的不耐受,這類寶寶可以在每次餵奶前新增乳糖酶。

    極少部分的孩子出生後,腸道就無法產生乳糖酶或者乳糖酶活性嚴重不足,我們稱之為原發性的乳糖不耐受。這類孩子不能吃母乳或普通的配方奶,必須吃不含乳糖的專用配方奶。

    如果配方奶餵養的寶寶出現腹瀉,可能是對奶粉過敏,需要換成深度水解奶粉。

    血絲便便

    寶媽若在大便中發現血絲,只是很少量,可以觀察一下,也許是消化道粘膜脫落帶下來的,只是一過性的表現。

    如果純母乳的寶寶大便持續存在血絲,那麼可以去做一個過敏原測試(不用抽血,無痛),明確孩子過敏的食物,媽媽在寶寶六個月內避免攝入。

    如果看到大便帶血,新鮮血在大便裡面混著,提示下消化道出血。

    如果鮮血在大便表面附著,有可能是因為大便時用力,造成肛門附近淋巴濾泡滲血。也可能是大便乾硬導致肛裂,或是家人把大便導致的肛裂。

    當然,不是所有大便中紅色的物質就是有血,新增輔食後的寶寶吃了紅肉火龍果後,大便中有紅色殘渣,甚至看起來像鮮血往外流,但其實不是哦!

    如果家長實在對便便不放心,可以帶去醫院做一下便潛血。

    關於膿血便便可以參考粘液便便那部分,這種情況是必須要就醫的。

    白色便便

    也叫做白陶土樣大便,提示膽道有梗阻問題,膽紅素不能排到腸道中,不能把大便染黃。如果出現了白色大便,需要注意。膽道梗阻是比較危險的疾病,需要及早治療。

    黑色便便

    如果大便是黑色的,近期又沒有吃富含鐵的食物或者顏色特別深的食物,那麼要考慮是否有上消化道的出血,血液經過消化道後,裡面的鐵被氧化層三價鐵,呈現黑色。

    棕色顆粒便便

    如果純母乳寶寶便便裡出現棕色或咖啡色顆粒,考慮可能是腸道排出陳舊性血的徵象,需要就醫。

  • 4 # 姜楠美食

    我家寶寶小的時候,拉青屎我就順時針方向按摩寶寶的肚子,每天注意媽媽的飲食,因為媽媽吃的不合適也會影響到寶寶,寶寶的消化不好著涼寶寶都會受到影響,拉青屎。平時寶媽吃多綠色青菜寶寶還是會拉青屎。在日常生活中,寶寶少吃涼的,給寶寶肚子買過護肚子服,發展寶寶脹肚給寶寶揉揉肚子,如果嚴重可以吃藥物治療,最好去醫院查明情況在吃藥,冬季比較冷,注意保暖。

  • 5 # 若寒若晨

    我家也有這種情況,婆婆說有兩種原因,一是消化不良,一是孩子吃了熱奶。如果是純母乳寶寶,一般拉綠色便便是孩子吃了熱奶的原因。餵奶時寶媽吃完飯,等汗沒了再喂寶寶吃母乳,情況會好些。

  • 6 # 笑對生活ymsz

    出生27天的寶寶拉水樣青便,這個問題呢可以分步看待。

    首先,水樣便,有這樣的情況的寶寶大多是吸收有足夠的水分,而吃的奶有所不足。這個是無疾病情況,有疾病的話,大多為消化系統問題,例如胃腸功能紊亂,寶寶也大多是此類疾病,不是很嚴重的話是無需用藥的,如果嚴重,可以使用些枯草桿菌二聯活菌素或者蒙脫石散,二者也可以聯合用藥,不過劑量都要有所減少,如果還不能止,那就去醫院找醫生看看具體原因。

    其次,青便,一般來說出現這樣的情況的寶寶,有可能是飲食量的不足,消化不良,消化功能紊亂等疾病,此時不嚴重的話也無需治療的,嚴重些的可以使用藥物治療,消化不良的用小兒健胃消食片,或者母體食用些含有山楂此類助消化的食物,消化功能紊亂的話就需要注意飲食情況了,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調節。也可能是母體在食用一些高含量的葉綠素食物,此類情況是不用治療的,它會隨著食用情況改變的。

    所以呢我們就可以瞭解到,水樣青便一般調節寶寶飲食情況就可以了,有疾病的話也大多是消化問題,具體的用藥可以根據是偏向哪樣的多些,如水樣的嚴重而青色不是很顯,那就依水樣便判斷,反之亦然,具體的可以自行調節,無效的話就需要聯絡醫生進行診斷。

    期間最主要的是大人們不能慌亂,只有大人有正確的判斷,寶寶才能得到更好的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春節趕廟會是傳統文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