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貳一橙

    李鳳娘有多壞,她就是古代典型的家有惡妻,作為節度使的女兒,李鳳娘還算是名門之後,就和賈南風一樣,地位高貴可思想覺悟卻跟不上,自從嫁給了宋光宗之後,就不斷挑撥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祖孫三人的關係,造成了很多家庭矛盾。

    一、李鳳娘是宋高宗趙構指定配婚給當時還是恭王的趙惇的,作為歷史上最孝順的皇帝之一,宋孝宗不願改變父親的指令;

    在宋孝宗二十七年的皇帝生涯中,前二十五年基本上都是在太上皇趙構的指示下做事,說他被壓制也不為過,可宋孝宗卻沒有一絲不滿,反而對趙構尊敬有加。

    這主要還是孝宗為人寬厚,懂得感恩圖報,畢竟這皇位也是趙構讓出來,才能再次回到宋太祖一脈的,所以對於“父親”趙構所定下來的方針,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問題,像主動北伐收復失地之類的,宋孝宗基本都不會去更改,而李鳳孃的問題就是屬於這原則之外的事,這是皇帝家事。

    二、宋孝宗的話語權已經減弱。宋孝宗在趙構死後,只做了三年的皇帝就禪位給了兒子宋光宗,自己深居後宮,很少管理政事了,像廢立皇后這麼大的事情,宋孝宗也必須得到群臣的同意。

    可惜在徵求了老師兼當朝宰相史浩的意見後,史浩堅決反對廢立李鳳娘,這主要還是因為這位皇帝學生在位時和自己的政見不和,史浩是主和派,而宋孝宗是主戰派,這使得史浩對宋孝宗有所不滿。

    尤其是隆興北伐,雖然最後宋金議和,宋朝在外交上佔到了便宜,可損失也不少,大將虞允文積勞而死,使得宋孝宗在朝廷上沒有擎天之柱,宋孝宗的銳氣日減,自宋高宗死後就沒有處理過政事,全部交由太子趙惇,也就是後來的宋光宗打理。在失去了群臣之後,宋孝宗雖然對李鳳娘意見很大,但也做不了什麼實際的作為。

    李鳳娘則看準了這一點,於是不斷挑撥宋光宗對待宋孝宗的態度,要宋光宗不去看父親,逢年過節也不去拜見,甚至到最後宋孝宗去世了,宋光宗也不願去看父親一眼,只是派了兒子趙擴去祭拜爺爺。李鳳娘就這樣把宋光宗作為自己的護身符,只要宋光宗自己沒有廢立之心,那誰都奈何她不得。

    當然李鳳娘最後的下場也不是很好,宋光宗好不容易等到宋孝宗去世,以為頭上的大山可以搬走了,結果自己因為不孝已經失盡了人心,結果群臣越過宋光宗,直接上告太皇太后吳氏,要求立嘉王趙擴為太子並舉行登基大典。

    一向討厭李鳳孃的吳氏自然同意,趙擴就正式登基,成了宋寧宗了。一直稱病不出的宋光宗就這樣糊里糊塗地做了太上皇,而李鳳娘在趙擴繼位後,其陰謀野心也付之流水,只能和宋光宗一起孤獨地在深宮之中六年之久,青元六年,李鳳娘就病死了,而六個月後,宋光宗也因病去世了。

  • 2 # 曉肥俠

    宋孝宗聽說兒子生病後,還是愛子心切,便召御醫入問,配了藥方,打算等光宗來問安時,將藥給兒子試服。宦官卻在此時趁機興風作浪,挑動李鳳娘說:“太上官家合藥,欲待皇上前去問安,即令服飲。倘有不測,豈不貽宗社之憂麼?”意思是說宋孝宗別有用心。

    在這之前,宋光宗想立唯一的兒子,也就是李鳳娘之子趙擴為太子,但宋孝宗卻不同意。孝宗更喜歡趙愷(光宗兄長)的兒子趙抦,當時,光宗取代兄長趙愷成為太子,如今孝宗卻想立兄長之子為太子,這無疑讓光宗感到極大的疑懼。所以,他不再定期去重華宮問安,這更讓李鳳娘信了宦官之言,認為宋孝宗合藥是想借機毒害丈夫。

    過了幾天,孝宗召光宗家宴,李鳳娘不讓光宗知道,獨自去了重華宮,當面向孝宗提出立兒子趙擴為儲。孝宗沉吟不答。李鳳娘按捺不住,竟然責問公公說:“古人有言,立嫡以長,我是六禮所聘,趙擴又是我親生的,為什麼不能立為太子?”因為宋孝宗不是宋高宗的親生兒子,李鳳娘這句話惹得孝宗大怒,當即拂袖而去。

    李鳳娘回去後,不但向光宗哭訴,還添油加醋地說了孝宗合藥一事,認為孝宗對光宗有廢立之意。宋光宗信以為真,此後的一年多時間裡,他再也沒有去重華宮給父親請安。

    光宗不給孝宗請安,孝道有虧,群臣紛紛進諫,宋光宗卻不肯聽從,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過宮”事件。

    紹熙三年(公元1192年)十二月,群臣伏闕泣諫,光宗當場推辭不過,才勉強答應。誰知道過了幾天,光宗仍然沒有要去重華宮的意思。群臣再一次奏請,光宗才去了重華宮一次。

    在長至節和次年元旦,光宗先後兩次到重華宮給孝宗問安。之後就再也沒有踏進重華宮半步。朝野上下對光宗此舉,議論紛紛,太學生們也加入了群臣勸諫的行列,上百人聯名上書,要求光宗過宮。但光宗依然故我,根本不予理睬。

    到了孝宗生日的時候,群臣聯名上奏,請光宗去重華宮賀壽。給事中謝深甫說:“父子至親,天理昭然,太上皇鍾愛陛下,亦猶陛下鍾愛嘉王。太上皇春秋已高,千秋萬歲後,陛下何以見天下?”宋光宗有些被打動,於是答應過宮。正要出發的時候,李鳳娘突然從屏風後出來,拉住光宗的手,嬌滴滴地說:“天氣這麼冷,官家還是先回去飲一杯酒!”光宗本來就不想去重華宮,於是打算跟李鳳娘回去後宮。中書舍人陳傅良急得不顧君臣禮節,跑上來拉住光宗的衣裾,抗聲道:“陛下不可再返!”李鳳娘力挽光宗。陳傅良也不肯放手,一直跟隨道屏風後。李鳳娘大怒,呵斥說:“這是什麼地方?你們這些秀才要砍了驢頭嗎?”陳傅良只好放手,大哭而出。

    李鳳娘又派宦官問陳傅良為什麼哭泣,陳傅良說:“子諫父不聽,則號泣隨之,此語曾載入禮經。臣猶子,君猶父,力諫不從,怎得不泣?”宦官入報李鳳娘,李鳳娘大怒,竟然傳下旨,永不再見太上皇。

    紹熙五年(公元1194年),宋孝宗生病,一連三個月,宋光宗沒有一次過宮探視父親,不僅如此,還天天與李鳳娘遊宴。皇帝如此行徑,完全喪失了人心。群臣因宋光宗不聽從勸諫,紛紛上疏,自求罷黜,居家待罪,由此竟然出現了“舉朝求去,如出一口”的現象,宋光宗則統統置之不理。

    孝宗臨死前,想見兒子光宗一面,顧視左右,卻又說不出口,無奈地流下淚。訊息傳入朝中,宰相留正、兵部尚書羅點、中書舍人陳傅良、起居舍人彭龜年等紛紛進諫,勸光宗過宮去盡最後的孝道。留正甚至拉住光宗的衣裾哭諫,但光宗不聽,最後只同意由嘉王趙擴前去探視。六月,宋孝宗在無限的遺憾和落寞中崩逝於重華宮。

    宋光宗還不相信父親是真的已死,懷疑是個圈套,於是,稱病不出,不但不去重華宮,連喪事也不肯出面主持。宰相留正與禮部尚書知樞密院事趙汝愚(宗室子弟)無可奈何,只好請已經八十多歲的太皇太后吳氏(宋高宗皇后)出面主持喪禮。

    由於宋光宗稱病不出,朝中騷動。尚書左選郎官葉適,向宰相留正建議立嘉王為太子。留正同意,於是擬奏上報皇帝。過了六天,宋光宗才傳出批示:“歷事歲久,念欲退閒。”留正得到批示後,心中不安,擔心由此惹來大禍,便故意在上朝時摔了一跤,隨即稱病離朝。

    留正一走,朝政更加混亂。趙汝愚與外戚韓侂冑(北宋大臣韓琦曾孫、太皇太后吳氏妹之子)密謀後,認為宋光宗已經失去人心,不宜再居皇位,便請太皇太后吳氏下詔,說宋光宗願意自動退位為太上皇,由嘉王趙擴即皇帝位。

    趙擴即位的一幕,頗具戲劇性。當太皇太后吳氏命趙擴穿上黃袍登基時,趙擴卻堅決推辭不就。自古以來,新皇帝即位,裝腔作勢推辭者不在少數。但趙擴卻顯然是極少見的真心不想做皇帝的人,他力辭不成,竟然嚇得逃跑,一邊繞著殿柱大兜圈子,一邊大聲喊道:“兒臣做不得,做不得!”最後,還是吳太后下令大臣挾持住趙擴,強行逼迫他穿上黃袍,這才順利登位,是為宋寧宗。

    等到兒子趙擴正式當了皇帝,宋光宗才知道訊息,但此時也無可奈何,只好說:“事先怎麼不讓我知道?”宋光宗在皇位僅有五年時間,且昏庸不堪,碌碌無為。他被迫退位後,李鳳娘也隨著丈夫的失勢而被權力所遺棄。

    慶元六年(公元1200年),有算卦之人指李鳳娘會有災厄,於是李鳳娘穿上道袍,虔心事聖,只是她難逃此劫。當年六月,李鳳娘病死,終年五十六歲。兩個月後,當了六年太上皇的宋光宗也病死,終年五十四歲。

    放眼兩宋王朝的后妃,能夠影響朝政者並不少見,但像李鳳娘這樣,以一個女人之身攪得三代皇帝不安的皇后,在兩宋歷史上可謂絕無僅有。縱觀李鳳孃的一生,並無特別過人之處,僅憑一個江湖術士之言,便被納為王妃,繼而當上皇后。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李鳳娘碰到的三代皇帝,無一最後不遜位成為了太上皇,這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詭異現象。

  • 3 # 慧說歷史和自然

    說起李鳳娘,常會讓人想起毛主席的一句話:“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這個李鳳娘在她老公宋光宗當政時期任性蠻橫,妒意十足,曾經因為光宗說一個侍女手白而砍了侍女的雙手,又曾故意暗諷宋孝宗(光宗之父)不是高宗(孝宗之父)親生的、與謝皇后不是原配,搞得光宗精神壓抑、父子不和、君臣反目,似乎誰都管不了她。可當光宗被強制內禪後,李鳳娘立刻偃旗息鼓,毫無還手之力,最後吃齋唸佛,鬱鬱而終。

    這麼一個蠻橫無理、仗勢欺人、外強中乾的惡婦人,為何宋孝宗沒有廢掉她呢?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是宋孝宗有一個略顯迂腐的老師——史浩。史浩此人在宋金戰爭中屬於守和派,曾經提出割地以求和的主張,特別是在金完顏亮南侵之時,吳璘自四川出兵,一舉收復陝西多地,但史浩說動孝宗詔令吳璘放棄陝西重鎮德順軍,吳璘只得奉詔退回,導致南宋錯失土地與戰機。這個史浩在宋孝宗有意廢掉李鳳孃的時候,認為立後不久便廢后過於草率,堅決反對,而孝宗又比較尊重老師,致使廢后一事不了了之。

    二是宋孝宗本人自尊心很強,極其要面子,為了面子甚至可以主動禪位不當皇帝。這事發生於1189年,當時金世宗完顏雍病死,其孫完顏璟繼位。由於宋金1164年“隆興和議”有一條:宋、金世為叔侄之國,即宋的在位皇帝要稱金的在位皇帝為叔叔,所以宋孝宗要稱小他41歲的完顏璟為叔,宋孝宗是無論如何拉不下這面子的,為此主動退位給了宋光宗。如此的要面子,碰到家醜,宋孝宗顯然也不太願意外揚,這個李鳳娘又是當年宋高宗直接指定嫁給光宗的,宋孝宗作為孝子更拉不下這個面子,就這樣使得李鳳娘到孝宗病死都沒有被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裡面儲備多少口罩比較合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