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在各家都在為真全面屏設計提供各種方案時,小米和榮耀一同想到了滑蓋設計。相比於vivo NEX和OPPO Find X的設計方案備受好評不同,這種設計極具爭議,甚至很多人覺得是一種倒退,有些過分追求全面屏了。即使小米為MIX3的滑蓋設計想出了“降壓神器”的噱頭,依然無法阻止其銷量慘淡的事實。而MIX系列本來承擔著小米衝擊高階機的使命,卻再次慘敗。
小米MIX3最大的噱頭是滑蓋設計,這點如果稱不上優點,其他的就更不好說了。後置雙攝和前置攝像頭在DXO上露了下臉,結果如今看來也是落後了。設計上的原因,導致3200mAh電池容量小的可憐,同時還採用了後置指紋。18W有線快充和10W無線快充放在如今也是落伍了。後背陶瓷材質,實用性真不如玻璃,只會進一步加大手機重量。各方面配置在去年都不算亮眼了,如今連那些所謂的強項都落伍了,真的也沒什麼好說的了。
如今即使降價1000元,2300元稍微加一點錢,就能買更好的驍龍855旗艦機。即使自家紅米K20 PRO都足以吊打它,更何況還有iQOO,魅族16s等等。小米MIX3跳樓式降價,只能說小米急於清倉了。
2018年,在各家都在為真全面屏設計提供各種方案時,小米和榮耀一同想到了滑蓋設計。相比於vivo NEX和OPPO Find X的設計方案備受好評不同,這種設計極具爭議,甚至很多人覺得是一種倒退,有些過分追求全面屏了。即使小米為MIX3的滑蓋設計想出了“降壓神器”的噱頭,依然無法阻止其銷量慘淡的事實。而MIX系列本來承擔著小米衝擊高階機的使命,卻再次慘敗。
小米MIX3本未領先,且已落後小米MIX3最大的噱頭是滑蓋設計,這點如果稱不上優點,其他的就更不好說了。後置雙攝和前置攝像頭在DXO上露了下臉,結果如今看來也是落後了。設計上的原因,導致3200mAh電池容量小的可憐,同時還採用了後置指紋。18W有線快充和10W無線快充放在如今也是落伍了。後背陶瓷材質,實用性真不如玻璃,只會進一步加大手機重量。各方面配置在去年都不算亮眼了,如今連那些所謂的強項都落伍了,真的也沒什麼好說的了。
如今即使降價1000元,2300元稍微加一點錢,就能買更好的驍龍855旗艦機。即使自家紅米K20 PRO都足以吊打它,更何況還有iQOO,魅族16s等等。小米MIX3跳樓式降價,只能說小米急於清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