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卸了妝
-
2 # 成都地產逍遙君
這個世界上,有的國家的內戰是改變了國家內部的力量對比和政治形態,使得強大的王朝由盛轉衰,比如安史之亂,但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的內戰很明顯絕對不屬於這一種。
蒙古汗位之爭的意義是最終代表了蒙古帝國的分裂,代表從伏爾加河到烏蘇里江的龐大疆域從此歸屬於不同的獨立政權。
所以說,忽必烈和阿里不哥戰爭的內耗根本沒讓忽必烈有多掉皮少肉,阿里不哥的軍隊從來沒有打到忽必烈的中原腹地來,經濟生產沒被破壞,阿里不哥也遠遠沒有能夠和忽必烈長期抗衡的生產基地。
忽必烈當初回到燕京之後立即解散了阿里不哥的親信脫裡赤徵召的軍隊,在1260年的冬天御駕親征,隨即就打敗了阿里不哥,後者便假裝投降了忽必烈。忽必烈是有多放心呢?留下移相哥鎮守漠北後,自己匆匆趕回中原基地了。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在忽必烈看來,南宋的威脅比阿里不哥更強大。
1261年,趁著忽必烈進攻南宋的時候,阿里不哥再度叛亂,忽必烈再度北征沒費多大力氣就擊潰了後者,1262年阿里不哥由於糧餉不濟,只能退出哈拉和林,西征討伐阿魯忽,之後在伊犁河流域大肆劫掠,最終被迫向忽必烈投降。
同時南宋自己也有問題,本來宋理宗還算是個勵精圖治的皇帝,在權相史彌遠死後搞出了一些頗有成效的改革,但肯定沒能解決根本民生問題。後來聯蒙滅金後,急於求成,企圖北上收復三京,結果慘敗而歸,自此以後宋理宗開始沉溺享樂,安於現狀,最終導致一幫奸臣當道,自己也因為縱慾過度而患病掛了,而南宋在賈似道等人的耽誤下也錯失了強兵固邊的大好時機。
南宋偏安一隅多年,早已無收復故土之意。多年與蒙古的征戰,早已民不聊生,軍力太弱,無得力大將,皇帝昏聵,奸相賈似道主政,朝堂早已一言堂了。當問阿里不哥與忽必烈內戰,爭奪汗位,奸相藉機派人與忽必烈議和,以保太平。這樣忽必烈直接返回北方自立為汗。而南宋朝還一片歌舞昇平,豈不哀哉。所以,我總結一下,皇帝昏聵,奸相當道,偏安一隅,根本不會想到趁機北伐,所以必敗無疑,為以後南宋滅亡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