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老先僧

    先聊聊背景。

    陶淵明寫《桃花源記》時,已經離開官場,過上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當時,正好處在東晉末年。權臣當道,門閥貴族把持國家重要資源,社會秩序黑暗。五柳先生空有一身報復,卻無處施展,遙看國家機關單位,只要是個人都唯利是圖,只要是個官都趨炎附勢。老憤青陶淵明,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但奈何身份低微。即便渾身上下荷爾蒙躁動,胳膊終究擰不過大腿。於是,一氣之下辭官回家,歸園田居了。

    從創作背景看,陶淵明對於國家風氣非常不爽。而且,一個在中國文學界如此重要的大文豪,竟然人生最後的官場履歷是區區一個小縣令。可見當時門閥制度對寒門知識分子的摧殘程度。

    作者所處時代社會黑暗,其筆下的作品除個人三觀外,必然也會有鮮明的時代性。《桃花源記》便是在此種情況下誕生的。

    國不成國——老陶不爽——老陶炒了老闆——老陶譴責社會——著成《桃花源記》

    桃花源記大意為:一個漁夫誤入一處鳥語花香、人文淳樸的烏托邦,烏托邦的居民對他好吃好喝好招待,離別之時,村民囑咐他不要把這裡的事情跟外人說。漁夫不守諾言,臭不要臉。出門立馬把烏托邦的事情向高層打了小報告。

    整篇桃花源記,其實有很強的諷刺意味。桃花源村民的善良好客和漁夫不守承諾的偽善對比鮮明。桃花源淳樸向上的生活和外界人心不古的生活對比鮮明。

    所以,漁夫的所作所為是陶淵明表達桃花源記思想的關鍵。陶淵明歸園田居後,其實並沒有兩耳不聞窗外事,正好相反,他對外界政治仍是高度注意。如果他毫無關心國家大事的心思,一心只想做個置身事外的文藝中年。那麼桃花源記最後的結果是漁夫一定不會離開。漁夫的離開一是證明,桃花源村民完全無理由相信一個陌生人這種至善的性格。另一方面,透過漁夫離開後反覆無常打小報告的現實,恰好證明了外界社會的險惡。

    總體說,如果陶淵明已經對社會徹底失望或打算真的做個置身度外的人。桃花源記或許只有兩個結果,1、漁夫自願永遠留在桃花源,融入烏托邦。2、村民不相信漁夫的品性,強行把他留下。

    相比民國時期的知識分子,陶淵明其實某一點很像魯迅。但他稍稍又有些徐志摩的性格。假如陶淵明生在民國,成為魯迅的機率要大些。(個人觀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樣定義“差不多”這三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