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綜百史話

    一、遼東總兵。首先,說說遼東。地理上遼東泛指遼河以東至國界為止的地區,行政區劃上明代的遼東指遼東都司直轄的兩州和二十五衛,範圍大體相當於今天遼寧省的大部分地區。其次,說說總兵。明代的總兵官,又稱為鎮守、總鎮、大將、大帥等。廣義上的總兵,凡承擔特定軍事任務的將領均可稱為總兵。狹義的總兵專指具有由朝廷授予的總兵官職務的,就是各地的鎮守總兵官。明代總兵官是一種差遣職務,無品級、無定員,一般由侯、伯、都督及真署都督同知、都督僉事充任,是一種高階軍職。明代總兵的權責處於不斷變動之中,其總體趨勢是不斷削弱的。明初,總兵除有軍事權力外還兼有經濟、司法等權力,是地方軍政長官。明後期崇文抑武,總兵權力逐漸剝離,慢慢變為督撫的下屬,而此時總兵的權責就主要是作戰與守備兩個任務。

    綜上,遼東總兵實際上是明朝為了加強北邊邊疆國防,設立的差遣職務。遼東總兵的稱謂首次出現在明惠帝朱允炆時期,兼具作戰與鎮守的雙重職責。後經數朝變動,遼東最終形成一總兵、一副總兵、五參將、五遊擊、五守備、十七備禦的遼東總兵鎮守體系。明後期,明金戰爭,隨著遼東陷落,遼東總兵消亡。

    二、御林軍。御林軍,是民間對皇帝禁衛軍的俗稱,指古代護衛皇帝及京城的軍隊,古代小說中多用,但真實歷史中,並不存在這一軍號。從詞語的使用上看,御林軍可等同於史書的“禁軍”,“禁衛軍”。明朝禁衛軍駐紮京師守衛皇城,朱元璋時期設四十八衛,朱棣時期增至七十二衛。其中皇帝直接統領的親軍共二十六衛,包括羽林左衛、羽林右衛等。他們的職責主要是保護皇帝安全和守備京城。

    三、關寧鐵騎。是明朝後期精銳的騎兵部隊,為孫承宗建立,袁崇煥成型,祖大壽成名。這支部隊是明後期抵抗金的絕對主力,其他的明朝軍隊除秦兵、天雄軍兩支部隊外,歷經多年早已朽弱不堪,完全沒有與金軍隊一戰之力。這支騎兵部隊使用三眼銃作為主要武器,遠攻時可放三發子彈,近戰時可當狼牙棒使用,戰力強悍。關寧鐵騎曾在寧遠戰中,以一萬兵力力勝十餘萬八旗兵,也曾以九千餘兵力阻擊十萬八旗兵,這支部隊實力強悍可見一斑。袁承煥死後,關寧鐵騎主要由祖大壽統領,另一部分由吳三桂指揮,後來隨著祖大壽、吳三桂降清,這支部隊就成了殺向北京的先鋒了。最後在康熙鎮壓三番後,最後一支關寧鐵騎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會在意物件的工作環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