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大家是沒有聽說過鄙視鏈這個詞的是居多。相傳各行各業都存在著隱形的顯形的鄙視鏈,比如旅遊圈子裡,歐洲遊的鄙視日韓遊的,日韓遊的鄙視東南亞的,東南亞的鄙視國內遊的,國內遊的鄙視宅家裡的。以瞧不起另一群人來凸顯自己的高人一等,這樣的鄙視同時也出現在了讀書的圈子裡。怎麼回事呢? 在此之前先跟聊一個新聞。 最近有一段影片在全網瘋傳:一群穿著統一藍色短袖的孩子,在大人的監督下,飛速地“看書”。說是看書,倒不如說是扇風——他們翻書的速度之快,全然不似在閱讀,倒像在尋找夾在書裡要交的班費。 據說,這是一種高效且高能的閱讀法,喚作“量子波動速度法”。只需要翻動書本,就能在極短的時間內,通讀完全本書裡面的內容。 這種閱讀法培訓價格不菲,據說學費少則一兩萬,多則五六萬。但在家長群體中極受歡迎,報名異常火爆。 影片一出,登時在網上引起群嘲。很多人想不明白,為什麼如此匪夷所思的讀書法,能夠騙到這麼多的家長,讓他們心甘情願地掏錢包? 有的人說,讓孩子去上這種課的家長肯定自己也沒怎麼讀過書。 一位大V博主則一針見血地道出根本原因:不管是什麼課程,只要它是以快速實現功利為目標的,再離奇都會有人買賬。 但我奇怪的是,讀書有這麼痛苦嗎?以至於用這種方式來讀? 回到咱們一開始說的鄙視鏈,我突然就明白了。 有一個說法是:讀經典著作的看不起讀學術書的,讀學術書的看不起讀嚴肅文學的,讀嚴肅文學看不起讀通俗文學的,讀通俗文學看不起讀實用類書籍的…… 但如果翻兩頁書,用個“量子速讀法”就能說自己看過了,似乎就能存在於鄙視鏈的頂層了,“嘿!這你都沒看過?還敢說自己是讀書人?”恐怕莫不是抱著有這種想法的人存在。 好像看做怎麼做PPT和Excel的人的思想層次和情懷,怎麼樣也趕不上比看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赫胥黎的人。 以前聽梁文道提到過一個親身經歷:他在參加完一個有關人文科學的年度書選後,下樓看到一個懷孕的女子在認真地閱讀一本育嬰書。 他忽然覺得異常感動:一本育嬰的書比起那些漫無邊際的宏觀敘事,對於一個孕婦來說,要重要得多。 “你憑什麼不能說這是一本有用的書?” 所以要說什麼才是讀書鄙視鏈的底層,我覺得反而是整日鄙視別人在讀什麼的人。 一本好書從來都是如此。不管它叫什麼名字,如果這是在試圖幫你從痛苦的、複雜的、難以解決的社會問題中,探索出一條好的路徑,讓你能夠看到解決的方向。
我想大家是沒有聽說過鄙視鏈這個詞的是居多。相傳各行各業都存在著隱形的顯形的鄙視鏈,比如旅遊圈子裡,歐洲遊的鄙視日韓遊的,日韓遊的鄙視東南亞的,東南亞的鄙視國內遊的,國內遊的鄙視宅家裡的。以瞧不起另一群人來凸顯自己的高人一等,這樣的鄙視同時也出現在了讀書的圈子裡。怎麼回事呢? 在此之前先跟聊一個新聞。 最近有一段影片在全網瘋傳:一群穿著統一藍色短袖的孩子,在大人的監督下,飛速地“看書”。說是看書,倒不如說是扇風——他們翻書的速度之快,全然不似在閱讀,倒像在尋找夾在書裡要交的班費。 據說,這是一種高效且高能的閱讀法,喚作“量子波動速度法”。只需要翻動書本,就能在極短的時間內,通讀完全本書裡面的內容。 這種閱讀法培訓價格不菲,據說學費少則一兩萬,多則五六萬。但在家長群體中極受歡迎,報名異常火爆。 影片一出,登時在網上引起群嘲。很多人想不明白,為什麼如此匪夷所思的讀書法,能夠騙到這麼多的家長,讓他們心甘情願地掏錢包? 有的人說,讓孩子去上這種課的家長肯定自己也沒怎麼讀過書。 一位大V博主則一針見血地道出根本原因:不管是什麼課程,只要它是以快速實現功利為目標的,再離奇都會有人買賬。 但我奇怪的是,讀書有這麼痛苦嗎?以至於用這種方式來讀? 回到咱們一開始說的鄙視鏈,我突然就明白了。 有一個說法是:讀經典著作的看不起讀學術書的,讀學術書的看不起讀嚴肅文學的,讀嚴肅文學看不起讀通俗文學的,讀通俗文學看不起讀實用類書籍的…… 但如果翻兩頁書,用個“量子速讀法”就能說自己看過了,似乎就能存在於鄙視鏈的頂層了,“嘿!這你都沒看過?還敢說自己是讀書人?”恐怕莫不是抱著有這種想法的人存在。 好像看做怎麼做PPT和Excel的人的思想層次和情懷,怎麼樣也趕不上比看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赫胥黎的人。 以前聽梁文道提到過一個親身經歷:他在參加完一個有關人文科學的年度書選後,下樓看到一個懷孕的女子在認真地閱讀一本育嬰書。 他忽然覺得異常感動:一本育嬰的書比起那些漫無邊際的宏觀敘事,對於一個孕婦來說,要重要得多。 “你憑什麼不能說這是一本有用的書?” 所以要說什麼才是讀書鄙視鏈的底層,我覺得反而是整日鄙視別人在讀什麼的人。 一本好書從來都是如此。不管它叫什麼名字,如果這是在試圖幫你從痛苦的、複雜的、難以解決的社會問題中,探索出一條好的路徑,讓你能夠看到解決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