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西涼毒士賈詡,堪稱第一謀士,一生跟隨多個主公,每次出謀畫策都攪動天下風雲,改變天下大勢。而最離奇之處在於,賈詡沒有長遠的個人規劃和政治抱負,每次不惜犧牲千萬人利益的謀劃都是為了保全自身,保全家人,也正因如此才被稱為“西涼毒士”。
董卓時期,賈詡是董卓女婿中郎將牛輔的謀士,公元192年,董卓被殺,西涼兵紛紛逃散。李傕、郭汜、賈詡等人因在外駐守,逃過了洛陽大清洗。李傕、郭汜原本只是小角色,董卓掌權後才突然身居高位,董卓一死,立即六神無主,急急忙忙收拾金銀細軟,準備帶上老婆孩子,各自逃命。賈詡聽說後,一想不對,如果他們跑了,自己一介文弱書生哪裡還有活路。就立刻去帥帳勸說他們,“聞長安中議欲盡誅涼州人,而諸君棄眾單行,即一亭長能束君矣。不如率眾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幸而事濟,奉國家以徵天下,若不濟,走未後也。”賈詡一席話說得李傕、郭汜雄心勃勃,兩人一合計,進則有可能坐居中樞,掌控天下,退則死無葬身之地。於是李、郭二人整頓兵馬,殺回長安。
李、郭二人在賈詡的指導下,沿途不斷散佈長“王允要殺盡西涼之人”的訊息,到長安城下時,居然收攏了亂兵十萬人。李、郭二人挾十萬之眾對長安發起日夜猛攻,在城內叛變部隊的幫助下一舉攻破長安,龍精虎猛的呂布也只來得及帶著百餘人逃出城去。李、郭二人攻破城池後幾乎血洗了長安,又威逼漢獻帝給他們加官進爵,好不容易安定下來的漢室江山又陷入風雨飄搖中。
李、郭二人雖然攻下了長安,但賈詡其實並不看好他們,也不想讓自己徹底綁在李、郭二人的戰車上。攻下長安後他就已經在儘量撇清關係,低調做人。李傕要給他封侯,他說自己沒有功勞;李傕讓他做尚書僕射,他說自己沒有名望難以服眾。實在推辭不下了才做了個選拔人才的尚書,不久就藉著母親去世的名義辭了官。可見,賈詡慫恿李、郭二人回師長安既不是真心為李、郭二人著想,也不是為了功名富貴,而是在當時危急的情況下,為了保全自己全家老小的一時之計。
在我看來,若非賈詡之計,漢朝還是有中興希望的。董卓被殺後,長安局勢原本已經穩定,而且當時除了各地州牧擁兵自重外,天下還算太平。中央政權文有司徒王允,武有溫候呂布,在外還有劉焉等心懷漢室的宗親子弟,天下人心人未失,若是運籌得當,逐步蠶食,漢室江山未必就不能中興。但賈詡一席話,卻讓漢室皇帝重新陷於亂兵之手,中央權威徹底衰落,各地州牧對漢室的最後一絲敬畏隨之消失,天下征伐再起。難怪後人評說賈詡是“一言而亂漢室”。
三國時西涼毒士賈詡,堪稱第一謀士,一生跟隨多個主公,每次出謀畫策都攪動天下風雲,改變天下大勢。而最離奇之處在於,賈詡沒有長遠的個人規劃和政治抱負,每次不惜犧牲千萬人利益的謀劃都是為了保全自身,保全家人,也正因如此才被稱為“西涼毒士”。
董卓時期,賈詡是董卓女婿中郎將牛輔的謀士,公元192年,董卓被殺,西涼兵紛紛逃散。李傕、郭汜、賈詡等人因在外駐守,逃過了洛陽大清洗。李傕、郭汜原本只是小角色,董卓掌權後才突然身居高位,董卓一死,立即六神無主,急急忙忙收拾金銀細軟,準備帶上老婆孩子,各自逃命。賈詡聽說後,一想不對,如果他們跑了,自己一介文弱書生哪裡還有活路。就立刻去帥帳勸說他們,“聞長安中議欲盡誅涼州人,而諸君棄眾單行,即一亭長能束君矣。不如率眾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幸而事濟,奉國家以徵天下,若不濟,走未後也。”賈詡一席話說得李傕、郭汜雄心勃勃,兩人一合計,進則有可能坐居中樞,掌控天下,退則死無葬身之地。於是李、郭二人整頓兵馬,殺回長安。
李、郭二人在賈詡的指導下,沿途不斷散佈長“王允要殺盡西涼之人”的訊息,到長安城下時,居然收攏了亂兵十萬人。李、郭二人挾十萬之眾對長安發起日夜猛攻,在城內叛變部隊的幫助下一舉攻破長安,龍精虎猛的呂布也只來得及帶著百餘人逃出城去。李、郭二人攻破城池後幾乎血洗了長安,又威逼漢獻帝給他們加官進爵,好不容易安定下來的漢室江山又陷入風雨飄搖中。
李、郭二人雖然攻下了長安,但賈詡其實並不看好他們,也不想讓自己徹底綁在李、郭二人的戰車上。攻下長安後他就已經在儘量撇清關係,低調做人。李傕要給他封侯,他說自己沒有功勞;李傕讓他做尚書僕射,他說自己沒有名望難以服眾。實在推辭不下了才做了個選拔人才的尚書,不久就藉著母親去世的名義辭了官。可見,賈詡慫恿李、郭二人回師長安既不是真心為李、郭二人著想,也不是為了功名富貴,而是在當時危急的情況下,為了保全自己全家老小的一時之計。
在我看來,若非賈詡之計,漢朝還是有中興希望的。董卓被殺後,長安局勢原本已經穩定,而且當時除了各地州牧擁兵自重外,天下還算太平。中央政權文有司徒王允,武有溫候呂布,在外還有劉焉等心懷漢室的宗親子弟,天下人心人未失,若是運籌得當,逐步蠶食,漢室江山未必就不能中興。但賈詡一席話,卻讓漢室皇帝重新陷於亂兵之手,中央權威徹底衰落,各地州牧對漢室的最後一絲敬畏隨之消失,天下征伐再起。難怪後人評說賈詡是“一言而亂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