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早期主要是在今山西、河南、山東省境內發展繁衍,也有部分分居於今湖北、湖南省境。魏公子無忌之孫魏無知的5世孫魏歆定居於鉅鹿(今屬河北)。魏無知有兩個玄孫,一個叫魏諶,定居清河;一個叫魏漢,定居任城。此外,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曾"徙天下豪富於咸陽十二萬戶"。魏氏有部分人遷至今陝西省境內。東漢時江南一些地方已有魏姓居民。唐初,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闢漳州,隨行將佐有魏有人、魏仁浦,後均在福建安家。唐代有魏慕中自鉅鹿徙居江西南昌,歷15世,有一支移居福建寧化石壁村,又歷11世,有魏才祿,生4子:長子魏元,移居廣東長樂;二子魏亨,移居福建上杭,5代孫邦政又移居廣東龍川;三子魏利,留守祖墳;四子魏貞,有一子移居廣東揭陽,還有一子居海豐。魏元的裔孫魏應浩、魏特敬於乾隆年間遷至臺灣新竹縣;裔孫魏鼎高於清朝咸豐三年去美國,後到加拿大定居;裔孫魏松於1910年到印尼,開錫礦致富,曾任馬來西亞立法議員。
臺灣的魏姓,以臺南、臺北兩縣為最多。在整個臺灣省,是諸姓中第四十四個大姓。在明代永曆年間之時,最先有一位名叫魏亮的人,從福建至臺,墾荒開基,開創了魏氏落籍臺灣的先驅。後來一直以臺灣郡城開設“張珍山號銀鋪”者,就是當年魏亮之後。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朱一貴在臺率眾起義,反清復明,為平息這一起義,有同安人魏大獻隨軍入臺,並因平息有功而升任安平水師協鎮。以後,這位魏大獻就定居安平。乾隆年間、嘉慶年間、道光年間,均有魏姓人氏從福建移居臺灣。泉州人魏居、魏古蘭、魏少,以及漳州的魏姓,都是這個時期遷臺定居的。現在的臺北縣石碇鄉、樹林鎮、雙溪鄉福隆村,仍居住有他們的後代子孫。
魏姓人口大約佔華人口的0.45%,總人口大約有570萬。主要集中於河南、四川、河北三省,大約佔魏姓總人口的28%。
魏氏早期主要是在今山西、河南、山東省境內發展繁衍,也有部分分居於今湖北、湖南省境。魏公子無忌之孫魏無知的5世孫魏歆定居於鉅鹿(今屬河北)。魏無知有兩個玄孫,一個叫魏諶,定居清河;一個叫魏漢,定居任城。此外,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曾"徙天下豪富於咸陽十二萬戶"。魏氏有部分人遷至今陝西省境內。東漢時江南一些地方已有魏姓居民。唐初,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闢漳州,隨行將佐有魏有人、魏仁浦,後均在福建安家。唐代有魏慕中自鉅鹿徙居江西南昌,歷15世,有一支移居福建寧化石壁村,又歷11世,有魏才祿,生4子:長子魏元,移居廣東長樂;二子魏亨,移居福建上杭,5代孫邦政又移居廣東龍川;三子魏利,留守祖墳;四子魏貞,有一子移居廣東揭陽,還有一子居海豐。魏元的裔孫魏應浩、魏特敬於乾隆年間遷至臺灣新竹縣;裔孫魏鼎高於清朝咸豐三年去美國,後到加拿大定居;裔孫魏松於1910年到印尼,開錫礦致富,曾任馬來西亞立法議員。
臺灣的魏姓,以臺南、臺北兩縣為最多。在整個臺灣省,是諸姓中第四十四個大姓。在明代永曆年間之時,最先有一位名叫魏亮的人,從福建至臺,墾荒開基,開創了魏氏落籍臺灣的先驅。後來一直以臺灣郡城開設“張珍山號銀鋪”者,就是當年魏亮之後。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朱一貴在臺率眾起義,反清復明,為平息這一起義,有同安人魏大獻隨軍入臺,並因平息有功而升任安平水師協鎮。以後,這位魏大獻就定居安平。乾隆年間、嘉慶年間、道光年間,均有魏姓人氏從福建移居臺灣。泉州人魏居、魏古蘭、魏少,以及漳州的魏姓,都是這個時期遷臺定居的。現在的臺北縣石碇鄉、樹林鎮、雙溪鄉福隆村,仍居住有他們的後代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