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神農嘗百草的小哥
-
2 # 一代農村人
首先明確一下,肉價小規模浮動屬於正常現象!猛漲是不可能!猛跌也是不現實的情況!我們可以來看一下市場。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各個國家都有不同的參與政策,同時每個國家都有相對的調控手段!不光是在中國,在別的國家也是一樣!所有的市場不可能出現大規模的漲幅現象(新興行業除外)。
再來看看中國這幾年的趨勢變化!這幾年中國的經濟騰飛迅速!中國人民手上卻是富裕些了!但是物價不斷上漲。導致我們普通老百姓手裡慢慢的有些積蓄,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我們的我們的餐桌上大部分還是豬肉,所以牛肉在中國的消費市場是巨大的!在國外歐洲這些國家都是以吃牛肉為主!牛肉不是就我們國家的價格高!在歐洲這些相對更發達的國家更傾向吃牛肉!因為他的肉之感和營養方面都要強於豬肉!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我們近幾年的人均支配收入表!
這個表可以看出中國的支配收入在不斷增加。那麼人們有了錢會去幹嘛呢?當然是消費了!再來看一組資料!
這是中國牛肉消費量表,2015年以後中國的牛肉銷量一直穩增!所以在今年年底的時候預算牛肉還會有一個大幅度的銷量增長!因為最近豬瘟的原因很多,必然導致豬肉價格反彈!而反彈期應該就在年底左右!如果豬肉價格上漲那麼多數人可能會選擇牛肉!
而牛肉在過完年以後會迎來一個短缺時期!導致貨源不足!畢竟牛的繁殖慢!所以會引來中國的一個牛市場的小風波!
-
3 # 南山樵子8211
謝邀請,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國養殖業面對重新洗牌,規模化,集約化養殖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淘汰產能落後的散養戶,減少環境汙染,保持生態平衡,是當前的難點,原料價格日益趨升,中美貿易磨擦對大豆行業的衝擊已逐漸顯現,傳統的養殖模式限制了養殖發展,
本人認為,國家可能會對飼料行業做出調整,比如降低粗蛋白含量,減少蛋白原料的使用,繼續推動糧改飼的進行,使用作物秸稈發酵成蛋白飼料,變廢為寶,降低養殖成本,拉長動物的生長週期,這一系列的組合拳打出來,既能降低養殖成本,消費都吃上放心肉,對養殖業來說,利潤也比較可觀,世界上很多大型養殖不2
-
4 # 葉佳的青橙
這個價格的國家一定會控制,物價局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在農村都買過肉,價格浮動是有,但是一小段時間就會緩過來,就比如,以前大蒜,生薑有段時間不得了的貴,但是第二年爛大街都沒什麼人要,許多養殖戶、種植戶都喜歡跟風,看今年什麼賣的好,明年就多搞點。所以說,肉價上漲剛開始會有波動,但,很快又會下降。
-
5 # 混知日
透過2015,2016,2017,這三年來看,牛肉的價格基本上趨於穩定,每年漲幅不超1%,2018上半年略有小漲,預計年底會有小漲。中央政策繼續加大改革力度,加大進口,物價受供給側改革掣肘,不會出現大幅度漲價的,如果從事肉牛養殖,見議注意以下幾點:
1.控制原料成本,儘量利用本地資源;
2.牛苗成本不能超過時肉價成本的200%,自己可做繁殖。
3.根據自己情況選擇品種,如有散放條件,可飼養耐粗飼的土雜牛,如果圈養飼養品種牛,如西門塔爾,同時要科學飼養。
回覆列表
漲肉價的話,還是要慎重考慮一下。因為前段時間出了新聞,全世界最大豬企業要落戶中國,這對養殖豬的農戶來說是個不小的衝擊,具體看未來發展。作物上漲這幾乎可以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