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有文化不等於高學歷。高學歷也不等於就有文化。 那麼攝影家都是有文化的嘛?攝影家又如何創作出有文化的攝影作品呢?
3
回覆列表
  • 1 # 西江書畫藝術

    任何藝術創作說到底都離不開“技”與“道”,“技”是技術,創作的基本手段,“道”是修養、文化、見識、審美等。攝影是梢偏重於技術的藝術,包括構圖、光線、對焦、速度等等技術的把握,是拍好一張圖片的前提,這個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是較容易掌握的。

    但要拍出“有文化”的攝影作品卻並非易事,首先你要成為一個“有文化”的攝影家,所謂“有文化”就是要有文化底蘊,有想法、有深度、有審美能力、有敏感度等等,懂得什麼是美的,什麼是有拍攝價值的,什麼是有意趣的,否則,你就是有背身價幾十萬的器材,拍出來的東西也和大媽手機拍的沒什麼二樣。

    攝影家怎樣才能創作出有文化的攝影作品呢?

    一是要多看高質量的展覽或別人的圖片,看看同樣的場景、同樣的東西,高手是如何拍的?從什麼角度拍攝的?你不看別人的東西,只看自己的東西,沒有對比,時間長了,你反而會認為自己很厲害,別人不行,接受不了新的東西,這叫自我陶醉。

    二是學習,歷史、地理、人文、哲學、文學、政治、美學的等等,各方面的知識都要有所涉及,要有一些知識和文化積累,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你才能看得懂時代,看得懂歷史,看得懂別人的作品。

    三是最重要的,要有自己的價值判斷和審美觀,知善惡,明事理,不能人云亦云,大家說美的你也覺得美,大家說好的你也說好,認知和審美能力停留在小學水平,這就跟大媽沒什麼區別了。特別是拍新聞時事類照片的,如果你是非不分,善惡不明,拍出來的東西就自然沒有想法,沒有深度,沒有新聞價值。

    舉個例子說,如果那天一個杯子在你眼裡已經不是一個杯子,而是某種象徵與隱喻,那你拍出來的杯子肯定會不像一隻杯子,就說明你的攝影水平達到了一定的水準了,也是“有文化”的表現了,哈哈哈--

    總之,我認為攝影是六分技術,四分文化。

  • 2 # yeli7

    我對攝影技巧雖說不專業,但是,既然受邀,好壞還是談點自己的觀點,以待商榷。

    一個攝影作品有多少文化內涵,主要看這個作品有無故事。如果一張照片只是當時的影像記錄,可能它的文化價值就大打折扣;如果一張照片拍下了一個重要的歷史畫面或一些與文化有關聯的活動場景、人物景觀,那麼,它所包涵的文化價值就會大大增加,值得去留存。

  • 3 # 遼瀋視野

    什麼是攝影家?其作品應當是對社會起到鼓舞,鞭策,激勵等作用。是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透過主觀思考,再運用攝影技巧把自我的感覺表現出來。對社會的認識是要求攝影家有著極高的個人文化修養和社會責任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畢業生找工作最關注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