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路鋪天蓋地的叫好聲中,今天去看了流浪地球,人挺多的,基本上上座應該達到70%,但是看到中途發現一個問題,太多女生了,so,很多女生睡著了,包括我旁邊的,直到結束,同排有幾個好像沒醒的樣子。
看過劉慈欣的三體全集,真的很好的科幻小說,去看流浪地球,很大程度上也是衝著他去的,但是看到將近半小時,就感覺不對勁了,不像大劉的作品啊,看了一個小時我搜了下,的確是他的。但我估計改動應該很大吧誰說下,我準備去刷一遍小說
回覆列表
-
1 # 繁華落盡任浮沉
-
2 # 電影剪影師
與原版相比,電影《流浪地球》幾乎是一個全新的故事。為了適應電影敘事,主要的創作團隊從小說的最後一個“逃離時代”部分中選擇了木星的情節(大約一頁紙),並在觀眾面前將其改編成電影。這種適應在敘事結構中無疑是成功的。
兩個小時的電影開闢了足夠的空間:年輕女孩離開地牢,首先降落在地上,一路冒險,從冰凍的北京到山東的上海、,從被岩漿吞沒的杭州地下城,到在赤道的蘇拉威西3號發動機,透過早晨微弱的線是晚上...原始的故事跨越了幾十年的、逃脫和流浪時代,這是整部電影。 “世界觀”呈現在視覺奇觀中,如冷凍大褲子、東方明珠。
但是,有人認為這部電影是“閹割”的原作,、“神奇變化”,未能遵循原劉的思想內涵和精神氣質。這種理解是片面的。正如電影評論所說,“即使只是電影本身,我們也可以看到35億人的複雜性”(《流浪地球 | 兩千五百年的救亡》)。在地球去世時,有些人堅持要求救援,有些人揮霍自己,有些人被燒燬和洗劫,有些人選擇回家。——電影沒有直接描述“宇宙飛船”和“地球”鬥爭的情節、失去了理性的反政府叛亂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它削弱了原作的黑暗面和壓迫感,但電影鏡頭的人性描寫也能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提醒觀眾思考。事實上,對於帶著“春節家庭樂趣”來到劇院的觀眾來說,《流浪地球》的基調甚至太重了。
面對刻意的炒作,和被愚弄的眾生,我不能不說說這個流浪地球。問題主題提的很好,首先,這是一部科幻片,這點是毋庸置疑的,其次不管有無瑕疵,科學上站不站的住腳,畢竟是電影,不能去渴求。但是,編劇和導演水平一般而已,完全不能用大片來形容,甚至讓真正的科幻迷會失望。
讓我們看看原著,描述了三件事
1.地球發射太陽探測器,發現太陽將要發生氦閃,於是提出流浪地球計劃,世界成立聯合政府。
2.主人公對童年的回憶,描繪出地球流浪過程中發生的各種景象,已經有反對流浪計劃的聲音。
3.流浪帶來的苦難,讓大部分人無法承受,懷疑流浪計劃,指責氦閃是騙局,於是整個世界發生叛亂,政府軍頑強抵抗但寡不敵眾,最後五千人被推到冰湖凍死。結果就在這時氦閃發生了。
我們可以發現電影其實只演了第一部分,然後捏造出一個救援故事,原著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內容不見了。電影給人的感覺就是用蹩腳的好萊塢公式編匯出來的,這部電影已經不是流浪地球,一個虛名罷了。
劉慈欣應該得到合理的報酬,三體如此宏著才給了二十萬還是十萬,這是中國的悲哀,不亞於欺詐。所以才會有現在的妥協,忘了初心。我相信大劉以後幾乎不會再有好的作品了。套用三體裡的一段話結束:在中國,現實的引力太沉重了,任何超凡脫俗的思想都會怦然墜地。